文/刘智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说起中国梦,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词——美国梦。美国梦这一个词用以形容上世纪美国社会经济繁荣,美国人勤劳致富,过上人人有车、家家有房、衣食无忧的富裕物质生活,同时也创造了基于经济成果而繁荣一时,传播至世界各地的美国大众文化这样一个现象。在那个时候,美国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美国人创造了无数的机会,他们甚至称那一个时期为黄金时代。反观现在的中国,我们又何尝不是处于这个阶段?经历了百年屈辱的近代史,百废待兴的中国终于在这一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从来就感到兴奋又压力巨大。
不得不提我们这一代的生长环境。父辈大多经历过物质的赤贫,从而影响我们从小就懂得去奋斗。横观与我同龄的旧同学们,如今在社会不同领域挣扎,不由得感慨一番。对的,是挣扎。我们整个民族都在挣扎。虽说中国现实经济起飞,物质生活对比以前大大丰富,但是新的挑战与问题也接踵而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是靠我们勤劳的血汗换取,我们辛勤地日夜工作,我们牺牲我们的资源环境,所创造的一切,绝大多数被国际资本所榨取。不然,为何发达国家的低技术工作强度对比之下如此之轻,收入却能如此之高?现时我所认识的旧同学中,不乏很多人努力工作,在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同时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是,他们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上需孝敬父母,下需为自己未来的家庭做准备,在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相对捉襟见肘。整个民族如此辛苦地生活,出路在何方?
出路之一在我们这里。我们试图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为自己的劳动成果争取议价定价权,跳出被长期压榨的局面。我们试图缩小屈辱的近代给中国带来的与世界尖端科技的差距,重振中华昔日雄风。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一方面希望祖国能以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物质水平,一方面希望祖国能以辉煌的经济成就再次创造出璀璨的属于中华民族的新世纪文化。而我,甘愿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历史工程里充当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努力地追求日益美好生活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不菲的价值。这是何等任重而道远,能不让我兴奋又压力巨大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无需诉说以往的艰辛,我们这一代,有谁没有经历过来自现实生活与学习乃至工作的各种高强度竞争与压力呢?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以往付出的无数努力下,我终于有幸争取到这个机会踏出国门,深造于海外。
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我从在机场离境处别离亲友的一刻,转身就流干了所有的眼泪。自此之后,再无眼泪。到达澳大利亚的第一日是自己手拖两个大行李箱,饥肠辘辘,狼狈不堪地入住临时住宿。之后几日奔波各处,办理日常生活必需品,寻找长期住处。一切必须自己办妥,堂堂七尺男儿,眼泪有何用?出国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是再美好不过的事——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风景亮丽。但是人们往往也忽略了甜蜜的背面是艰辛。权利的存在对应的是义务,同样美好的生活对应的是自己的艰辛奋斗。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时候为了省下那么一点路费,炎炎夏日之下,我宁愿徒步一段路,吃穿用都是能省即省;也不会忘记,偶尔在一些夜归的晚上错过了公交,自己必须徒步近1小时回家——即使那天我经历一天工作,已经疲倦得不想动。尽管平时你有你的研究伙伴、办公室同事、球友等等,生活不见得孤单。但是,只有在那个茫茫漆黑的夜空下,借路灯昏黄的光不断在我脚下前后徘徊的影子才会告诉我,很多事情最后关头只能靠你自己。
即使现实是如此,我还是深深地认为,能左右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还是自己。现在的我出入靠公交,日常伙食靠自己烹调,使用的大多是特价货品,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我一样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无论是在家阅读,出外远足,还是尝试烹饪新菜式都有它们独特的乐趣。古人所谓的安贫乐道,估计也就是这种心态吧。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在国门之外学习生活,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情颇为复杂。从来提及到“炎黄子孙”、“华夏文明”,我就感到深深的自豪,庆幸自己诞生在一个拥有如此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文明国度。但是当提及到祖国近代的状况、现在的光景,我又不免感到一丝自卑。我从来只认为我们是大国,但是未能算强国。这种感觉好比所谓的“没落贵族”,也好比是孔乙己,在局促的现实中仍不忘自己的身份,始终紧抱着仅有的自尊,梦想着自己应有的荣耀。正如恰逢百年之前,成功考取清政府官银留学美利坚的胡适在他的文章《非留学篇》里指出“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功半者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一般,我也深有同感。
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因此感到过分自卑。相反我认为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为自己以及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为什么?因为我们懂得中文,我们拥有祖先遗留的伟大精神财产。当我在空余时间里阅读我们的古典著作诸如《论语》、《庄子》,然后对比西方古典哲学《理想国》等著作时,我发现,我们的中华文化比其他文明一点逊色的地方都没有。华夏先贤的著作,充满着对社会、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诸如仁义、孝悌、友爱、忠信;同时又对这个物质的世界有着无比的好奇与探索思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思想之美,语言之美,追求之美令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诚然,千百年后科学的进步证实了“天之苍苍”是瑞利散射的结果,而并非“其远而无所至极”。但是这种最本纯的求知,却始终鼓舞着作为学者的我。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梦里的美好设想,需要梦外的我们去不断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我感觉“为梦而生,逐梦而醉”恰好是我出国深造最佳的写照。(作者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