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珊
到印度学韩语
到印度留学,一听,就像印度的国家宣传口号一样,不可思议。
记得那次回高中所在的学校办高中成绩单证明时,班主任对我留学印度的惊讶与质疑至今仍深深地存在我的脑海。和他一样,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何选择印度,其实刚开始我自己也不太明白。只是觉得有机会出国留学是多么诱人的一件事。当初选择印度的首要原因是廉价的留学经费和英语环境,还有对这个陌生国家的神秘色彩有着另外一种特别的好奇感。况且来印度留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雅思、托福这一类英语测评成绩,更不用读预科,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只需花3年时间,这也成为大多数留学生选择印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印度学韩语,对于这个选择,不仅别人疑惑,我自己起初也是顾虑重重。因为我最初的想法是想进德里大学读经济学,而且也顺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是考虑到自身的英语条件,还有德里大学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考试难度而胆怯。并且与德里大学相比,尼赫鲁大学更容易申请到宿舍(德大只有6%的学生可以申请到宿舍,而且大多数是研究生)。所以在经过多番比较后,我选择了尼赫鲁大学。
喜欢看韩剧的我,经历了在尼赫鲁大学2年多的韩语学习生活后,也让我对这一选择更加的坚定不悔。
尼赫鲁大学虽然是以研究生为主,但本科的语言学院一直都是印度语言学院中的佼佼者。虽然比不了在韩国学习更具优势,但在印度学韩语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在印度有很多韩国公司和韩国人,虽然没有在韩国本土学习,但锻炼语言的机会也是蛮多的。第三年,凭着自己的韩语能力,我开始给韩国人当中文家教,除了能给自己赚点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压力之外,我还圆了当老师这个梦想,或者说这更像是冥冥之中注定我与韩语有缘分,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在印度学韩语的信心。目前除了韩语专业外,我能通过日常交流学习英语和印地语,而且到目前为止,我通过选修课学习到的语言有日语、希腊语、现代希伯来语、土耳其语等等,虽然说不上精通所有的语言,但是我却能了解到不同语言的魅力。
通过学习语言,我用了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方式,体会了在印度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度生活的点点滴滴。
初到印度
就好像少年派的海上漂流一样,我也是从大风大浪中开始的这一段心路历程。真的只能用“痛苦”来形容留学生活的初始阶段,各种的不适应、麻烦和后悔。
我现在仍然能记起当时出机场时印度送给我的第一股热浪,我被拥抱在40多度而且带着潮湿水汽的环境里,皮肤的每一个毛孔都被放大,温热的风和印度人的陌生眼光让我一再却步。
那是2011年8月2日,飞机是印度时间晚上10点左右抵达德里的,有幸得到同校同胞的帮助,当晚我便入住了学校宿舍的集体大客房。当时房间里早已有3个同样也是来报到的中国学生和3个印度学生入住,原本很庆幸有中国同胞作伴,但是恰恰相反,先与我攀谈的是其中的2个印度女生。她们很热情,帮我架床,带我认路,而我也厚着脸皮用蹩脚的英语和她们交谈。似乎我们中国人早已习惯了不随便与陌生人讲话。但印度人不同,他们特别喜欢主动上来搭话。
8月正值印度的梅雨季,空气里充满了雨水与土地相交杂的味道,黏糊糊的风就像光脚踩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一样,让人异常不舒服。风扇在头顶吱吱转着,身上却一直裹着一层汗衣。偏偏当晚宿舍例行停水,因为印度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水严重,所以学校的宿舍是限时供水的。我在经历6小时的大巴和6小时的飞机还有一整天的奔波后,早已疲惫不堪,本指望能洗个澡来安慰自己,却让我倍感无奈,甚至连刷牙洗脸的水都没有。好在那2个印度女生给了我她们早已用桶蓄下的水,洗澡就不敢奢望了,简单洗了洗脸然后躺在没有床单的厚床垫上,床垫还是向别人借来的。刚躺下的那一刻,憋了一整天的泪水,如泄洪般倾涌而下。在蚊子的陪伴下,我带着想回家的强烈欲望迷迷糊糊地睡去。
在印度的第一个早上是被热醒的,原来不止例行停水,还例行停电。5点多,天已经蒙蒙亮,索性起床到外面的阳台散散步。与晚上的闷热不同,早晨德里的风微凉,空气也比较新鲜。室友们相继被热醒,安静的早晨更是因为一只孔雀的到来而热闹起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赏孔雀,让我觉得异常兴奋。我觉得它应该是来赏日出的,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是来欢迎我的。它站在隔壁男生宿舍楼顶,时而转动,时而鸣叫,声音清脆响亮,骄傲的身姿似乎想宣告它担得起印度国鸟的声名。听说学校除了孔雀之外还有很多动物,小松鼠、鹿、四不像、鸽子、豪猪还有吓人的蛇,光听名字便已经让我兴奋不已,对这个学校顿增好奇感。
7点多水终于来了,洗去一身的疲惫后整个人轻松了很多。继而紧张的入学注册已容不得我多想什么,在另外一位同胞学长的带领下,我开始为正式成为尼赫鲁大学的一份子而在这个陌生的学校里穿梭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