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3年第10期 > 正文

又到整理行囊时

2013年10月11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郑殿辉

50天的假期总显得碌碌而短暂,我不得不开始思考用什么东西去填充笨重的行囊,不得不试着整理已经马放南山的懒散心态,不得不开始回味那些压在家乡菜下的韩语词句,不得不去面对熟悉却又陌生的异国他乡……这诸多的不得不,总是无形中成为我迎接新学期的压力与无奈。然而,最为羁绊我离开脚步的,是我不得不一次次含泪作别深爱的妻子和女儿,背负深深的自责与内疚,孤身一人踏上落寞而茫然的求学之路。

2011年2月,我以交换教授的身份来到韩国讲授汉语。同事痛苦的韩国生活经验让我在去之前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然而1年的异国时光我却过得颇为舒适惬意,便利的生活中很少感到身为外国人的无奈,闲适的工作中又可以兼顾教学与科研。于是,在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尝试报考韩国博士课程。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妻子坚定的态度,也许没有她毅然决然的支持,也不会有我那份决心。因为选择留学读博,就意味着我要放下国内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就意味着要扔下8个月大的女儿让妻子独自照顾。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为纠结的日子。我不太相信血型的性格归类,但却习惯用自己AB型的血型来宽慰自己时常矛盾的心理状态。最后,我决定选择听天由命:不提前联系导师,只报考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成则读,败则归。命运眷顾了我,素不相识的教授包容了我。2012年3月,比较了专业后,我放弃了高丽大学,成为延世大学文化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

新的生活,新的起点,确实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新鲜,新鲜得让我感到茫然,感到不知所措。举目无亲,偌大的校园所有的人都不认识,所有的问题都不懂,不知道跟谁问,甚至不知道问什么。自学1年的尴尬的韩国语水平直接导致了上课时的鸭子听雷,即使有独特的见解也只能欲言又止,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度过了第一个学期。

海外生活的压力不仅来自学业,我还必须继续讲授汉语来维持生计。每周12个小时的课程并不轻松,备课、做课件、批改作业、面谈、辅导……平素一向认真的我,一面不愿愧对三尺讲台的神圣,一面不愿成为博士课堂上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于是我将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缩短睡眠时间,提前准备讲义,预习课程资料,走在时间的前面,就这样又充实地度过了1年的学习生活。

异国的打拼虽有无尽的辛酸,但更难耐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而我却远在异国他乡不能尽孝道;妻子羸弱的肩膀不得不撑起照顾女儿的重担,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繁琐的工作;女儿正值认识世界的年龄,然而她的成长过程中却缺失了父亲的陪伴。我依然记得第一个假期回去时,一周岁的女儿陌生地看着我,怯生生地推开我抱她的双手,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心酸的了。所以每逢假期,我都放下手头的一切,尽量早早回去,全身心地陪陪老爸老妈,陪陪妻子女儿,希望能缓解一下自己满心的愧疚。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韩国已经生活了2年半。由于专业的特点,我对韩国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身处异乡,极易产生对异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自己本族文化的陌生感。我们总习惯称客居之地为“第二故乡”,怎么面对和理解“第二故乡”的文化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文化无大小,文化无主次,在全球化的今天,客观地看待文化现状,理智地对待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当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已成不争的事实,这就迫使我们既不能一味拿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说事儿,因为帽子越大越看不清前面的路;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崇拜,只顾追随他人必定迷失自我。风靡了十几年的“韩流”是韩国文化推广的胜利,是韩国文化发展的肯定。但我们应该学习的是“韩流”的推广策略,而不是“韩流”本身。

“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是该温习一下传统文化、借鉴一下他国文化的时候了。只要意识到了,只要行动起来,大国崛起、文化复兴便指日可待。我不否认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但我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是异国先进文化的体验者,传播和借鉴先进文化责无旁贷。

酷暑依旧,又到整理行囊时;骤雨初歇,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这次我还是会满怀万千的不舍,还是会难掩离别的泪水,还是不敢回头望一眼送别的家人,但我还是要离开,坚定地离开,我也知道我会回来,我也看到了归期就在不远的将来!因为在家中,有我日夜思念的家人,那才是我人生的避风港湾;因为在彼岸,有我魂牵梦绕的祖国,那才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作者系韩国延世大学2012级博士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