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媛 张凌云
李水城,1953年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85~1988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2000年9月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年3~5月赴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农业起源、盐业考古、冶金史和环境考古等。主要学术专著有《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中国盐业考古》(一、二)等。
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研究机构。1952年,北京大学在中国高校中率先设立考古学专业。多年来,几代考古学者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将考古研究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考古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今年恰值北京大学考古90年、考古专业建立60年,笔者采访了几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其中就有外国考古教研室主任李水城教授。
李水城身材高大魁梧,脸上流露着考古学者惯有的从容。采访当天,他随意地坐在办公桌前,语调轻松地与笔者以及周围的研究生们谈笑风生,畅快地聊起了考古那些事儿。
2010年李水城在山东盐业遗址发掘现场。
“糊里糊涂”走上考古路
李水城是“文革”之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届大学生。
其实李水城也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并且被广东外国语学院录取,最后却因为错过了面试而没能入学。在这次挫折之后,他认真准备了来年的高考,并且顺利地被北京大学录取。由于高考中他的历史科目考分较高,所以填报了历史系,并且在他的外语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冷门”——考古专业。
在回忆自己当年的选择时,李水城坦言,当时也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点“盲目”。在入学之前,李水城对考古专业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根本不了解,对考古的印象只是来自于“马王堆”、“北京人”和“甲骨文”这些简单的概念。进入考古专业以后,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他才慢慢地培养起了对考古的兴趣。
对于考古这个注重实践的专业,李水城认为,仅仅通过在学校学习和从书本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毕业之前的田野实习是一个真正的“坎儿”。只有经过实习之后,才能真正地了解到考古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是一门需要亲身实践的学科。
常年和学历史的同学们待在一起,李水城深切体会到了考古学科与历史学科的区别:“狭义的历史研究主要依赖的是文献资料,在故纸堆里挖材料;而考古研究更多的是要动手去挖掘地下的遗迹和遗物,这也构成了考古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挖掘出鲜活的第一手实物材料。”
在为学为师的生涯中,李水城一直保持着博览群书的习惯。他说:“一个学者,学问做得好与不好,以及他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和一个人的学术积累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这个积累不应只限于自己本身的学科,也要了解一些与考古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触类旁通,应该把自己的底子打得厚厚的,厚积才能薄发。”
李水城认为,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考古学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自身学科知识的积累,广泛的阅读对于形成学者广博的视野是很有帮助的。
李水城常说:“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尖子’。‘尖子’学生也要求有‘尖子’的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与学生进行持续的对话,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
跨地域的多领域考古研究
李水城曾长年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进行考古,他的足迹从甘肃、青海、宁夏,经河西走廊、阿拉善一直延伸到新疆。他在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考古有很深的造诣。此外,他的研究领域还涉及中亚、南西伯利亚、北亚、西亚甚至欧洲的考古。
当被问到如何完成跨地域的研究时,李水城解释道:“做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古必须牵扯到中亚和北亚,从中亚再往西,就到西亚了,所以很自然地就跟东西交通、丝绸之路联系到一起了。”
李水城告诉笔者:“其实,丝绸之路并非自张骞凿空才开始,当年他跌跌撞撞地跑回长安,他自己也不知道此次西行开启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大道’。实际上,早在此之前,东西方之间就存在交往,这已被近些年的考古发现所证实。”
李水城说:“正因为我长年从事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古,所以很自然地就靠到了这一领域,也因此产生了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去寻找并触及更多的材料。我的研究方向经历了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
在西北地区进行考古研究的同时,当地极度干旱的自然环境给李水城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的环境变化很大,而环境又和人类生存有着密切关系。为了厘清西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李水城又在该地区进行了环境考古的调查和研究。
大西北的考古留给李水城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丰硕的学术成果,也养成了一种在考古学者身上常见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在大漠疾风艰苦环境的长期熏陶下,这种特征在李水城身上更为明显。
2007年李水城在甘肃河西走廊考察。
盐业考古:从无到有,走向世界
中国的盐业考古始于20世纪末。
据李水城介绍,盐业考古在中国的兴起,实际上和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三峡水库建设的前期,为了配合工程建设,北京大学在三峡地区承接了一个县——重庆忠县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和保护论证。忠县是三峡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虽然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特别是和巴人的起源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渊源。
李水城带领北京大学三峡考古队在忠县的调查发掘发现,那里的遗址埋藏非常之特殊,一方面是文化堆积非常丰厚,再就是包含物极其单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从未见过,当时也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考虑到当地保留有一些古盐井,还有当地悠久的制盐历史,加上文献记载巴人起源与制盐有关的历史传说,李水城推测那些埋藏特殊的遗址有相当一部分应该与制盐有关,但具体如何制盐,却无法给出解释。不过,在随后制定忠县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和保护规划时已提出了这一认识。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曾经在北京大学留过学的德国考古学家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提出与北京大学合作的意向,李水城与罗泰是同学,经双方接洽,罗泰在李水城提供的几个选题中敏锐地选择了三峡地区的盐业考古作为合作项目。以此为契机,李水城开始走上探索盐业考古的道路。此后,盐业考古才在中国开展起来。
1999年,北京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在四川成都平原和三峡地区开展了一项名为“古代盐业的景观考古学研究”的考古项目,在此次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在三峡地区开展盐业考古的合作项目,双方开始参与忠县中坝这座最著名的盐业遗址的考古发掘。
经历了三峡地区的盐业考古之后,李水城又马不停蹄地转战山东,开始进行海盐的考古学研究。上述工作的开展迅速填补了盐业考古在中国的空白,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考古分支学科——盐业考古。
李水城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基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与积极的国际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盐业考古的国际合作,我们将世界各地的盐业考古专家邀请到中国来,与中国本土的学者一起合作调查发掘,进而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盐遗址进行比较研究,使中国的盐业考古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迅速缩短了与西方国家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差距,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2007年开始,李水城开始带领学生前往法国发掘制盐遗址,与欧美盐业考古专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2007年李水城(左)在法国盐业遗址发掘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