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自2011年起,在“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中设立“特别优秀奖”。2011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495人,其中9人为“特别优秀奖”。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2011年度“特别优秀奖”获奖者的来稿,与大家一同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
文/王海梁
长久以来我一直忙于学习和工作,忽然回头看自己来时的路,却也多少有一些恍惚。然而静下来之后,记忆里的一条条线索,又渐渐清晰起来。
我出生在浙江乌镇,那时候乌镇还不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夏天的时候有很多人在河里游泳、洗澡,爷爷会在我家的后门口从河里钓上很多的鱼。冬天也还会下很大的雪,长长的冰凌从屋檐上挂下来一直到窗口。上小学以前的生活,一字以蔽之,就是玩。到小学一年级之前,我认识和会写的就只有自己的名字以及一些数字。
上小学以后,玩耍就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了。课后作业只需要三五分钟就能完成,每天放学以后扔掉书包才是一天生活真正的开始。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玩泥巴、打玻璃球、捉迷藏、跳皮筋、打水仗、钓小龙虾、偷豆子野炊等等。后来长大一些就渐渐转移到高级点的玩法,比如球类活动和电子游戏机。
然而我对于学习的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知道考试要尽量得满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我父母朴素的要求。当时我每个学期最大的目标就是当三好学生,因而常常需要提醒自己尽量少闯祸,不能由于过分团结同学而失去原则。
三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让我知道了有许多题目是要动脑筋想了才能做出来的,以后几年我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钻研这类题目上,这也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老师说有些题目她出题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做出来,而是要让我去想怎么做出来。其中的深意我到了中学才渐渐领会。
当时的小朋友们比较自由,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同桌,他觉得有了我这个学习好的同桌就没他自己什么事了。后来初中快毕业的时候他发现以后不能再跟我同桌了,就毅然放弃了中考。他现在是响当当的汽车高级技师,然而聊及过去,他还是会开玩笑地埋怨我耽误了他的学业。
我小学时候的经历,和现在的小朋友们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可以想见的是,这么多年里,发生过多少的变化,多少的感叹,多少的冲突。但我相信不论经历怎样的成长过程,重要的都是学会了解自己,了解生活,锻炼自己,享受生活。
初中的生活开始有点单调,主要的目标变成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名次,以及那个听起来无比重要的中考。这期间,我的班主任老师教会了我超前学习。
在那个时代的那个地方,并不流行参加课外辅导或者阅读课程参考书,我所做的就是借几本旧课本,先自学一些以后要学的课程内容,然后做些有难度的题目来巩固。这个方法或者说习惯贯穿了我的整个中学生活,对我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初中的我看高中的数理化课本,觉得静下心来就能看懂,找到一些高考练习题,发现也能顺利做出来。果不其然,后来的高中课程,我学起来就很轻松。
初二的时候,亦师亦友的自然科学老师成功地引导了我对物理和化学的兴趣,并且进行了悉心的指点。然而以后会选择化学作为本科和博士的专业,却是我始料未及的。
2000年秋天,我离开乌镇来到了县城读高中。这是一个办学仅5年就培养了3个浙江省高考状元的名牌中学,然而我在那里的最初半年却是苦不堪言。我从未想过所谓的住校生活就是被人为地规定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甚至连睡前说话聊天的权利也没有。其实我也不是不明白这样规定的理由,只是一向在自由环境下长大的我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我无法遏止地想念在乌镇的生活,好几次产生回家的念头。想到我的家就在15公里以外,可是我却连校门都出不去,心中难免酸楚。这是我印象中最想家的时候,在那以后,我走南闯北,漂洋过海,还是会记挂,却未曾有过那样的牵绊和纠结。半年后我父母在县城租了房子,我也在学校里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学习生活就步入了正轨。
高中的生活依然单调,依然关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名次,依然有一个貌似无比重要的升学考试在不远处,只是我们都大了3岁。
刚进高中的时候我遇到了小谢老师,辅导我们化学竞赛。一开始觉得和他投缘就参加了化学竞赛组,至于和他交情日益深厚以及凭借化学竞赛保送北大,都是后话了。
那会儿参加化学竞赛是个挺艰苦的事儿,后来一直为我们津津乐道。记得在杭州省队选拔的时候,住的是破旧的学生宿舍,盖的是毕业生走时扔下的铺盖。我在那个又薄又脏的被子上清晰地看到一圈污渍,估计是干了的泡面汤。谢老师在附近的小旅馆租了个床位,这样我每隔几天就能去洗个澡。他有时候来看我上课,顺手从兜里摸个鸡蛋出来给我吃。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实验器具我都没有见过,谢老师只能尽量告诉我那些东西大概的模样和用法,让我考试时候遇到了就尽力而为。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最后闯入了冬令营。然后得知自己不用高考了,确实是一个惊喜。
进入北大也算是阴差阳错,当时我为了一顿大餐不小心就错过了清华的保送。不过每次意外的发生,也许偶然之中也有它的必然。北大是一个我很难形容的地方。她灌输我们渊博的知识,却也活跃我们灵动的思维;她聆听我们理性的思索,却也呼应我们激情的呐喊;她砥砺我们思想的锋芒,却也洗涤我们言语的戾气。现在看来,北大是唯一的一个地方,值得托付我那4年如火如荼的青春。
大学的生活一下子宽广起来,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开始寻找感情的慰藉,开始规划以后的发展,也开始为自己负责任。确定要争取留学美国,是在大二的时候,初衷很简单,就是可以继续深造而又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在那个时候,完完全全的自食其力对我是一件非常有诱惑力的事情。打定主意以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准备申请和出国事宜。有同学朋友的沟通交流,也有师兄师姐的经验教训,所以一切还算有条不紊。
在大三,我选择了纳米材料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它既有微观尺度的美感,也有化学合成的满足感,还有材料应用的成就感,三位一体。至于选择经济学双学位,开始是出于大一时候的无聊。后来渐渐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颇为自满地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略有天赋,这就要归功于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那些才华横溢、可亲可敬的老师们了。出国以后不得不放弃在经济学上继续深造,则是我非常后悔的一件事情。
5年前来到斯坦福,我竟然有一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我想如果美国也有北大,那绝不应该是哈佛。果然,后来我了解到斯坦福的校训和北大一样,强调自由——可以让人为其放弃爱情和生命的东西。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美国人可能不太在乎最悠久的历史,但是一定追求最先进的科技和设备。那种研究最前沿科学的感觉,还是很美好的。导师是世界顶尖的纳米科学家,5年时间里给了我很好的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博士研究方向是用于能源存储的新型纳米材料,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此基础上未来的研究还会往基础和应用进一步拓展。
在国外留学,除了学习研究之外,重要的就是要适应当地的生活,知道这个国家是如何运作的。所幸的是,加州是美国比较开放的地区,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所以无论你是何种肤色何种口音,都容易被接纳,因为这里的居民很多本身就是外来的。而当年勇敢闯西部的,也都是思想先进的美国人民,这种开明的思想也随之代代相传。
斯坦福所在的旧金山地区,有很多的中国同胞,他们来自祖国各地,在这里从事各行各业,为美国的经济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幸福贡献力量。在这样的地方,除了在有些场合需要英文以外,会说普通话或者粤语就很吃得开了。这样的环境在舒服的同时也有坏处,就是英语水平不太容易提高。准备英语考试可以死记硬背,但是一门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还是必须要有一个语言氛围。学好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生活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里,生活工作社交娱乐甚至思考都用英语。
特殊的环境决定了我在这边有很多中国朋友,吃饭、打牌和旅游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而和美国朋友的相处,则主要是体育活动,有时候也去游乐场,再有就是喝酒了。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在饭桌上喝酒,美国人则喜欢去酒吧。酒吧里很多人凑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或者扔个飞镖打打台球什么的,光喝酒,基本不吃东西,室内也不让抽烟。聊天的内容一般很轻松,都无关紧要,不像在我们中国很多重大决定都是在酒桌上作出来的。我不常去酒吧,更喜欢在自家院子里备几个小菜喝个小酒,轻松自在,但我的美国朋友们就愿意去酒吧里喝5倍于超市价格的酒。
美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因而美国人多数守规矩,也要求别人守规矩,这有时候也有副作用。比如说一个亮着绿灯的十字路口,在中国,司机会放慢速度左右观察甚至随时准备刹车,但是在美国,司机往往是毫不减速呼啸而过,因为他们默认所有车辆行人都会遵守交通信号灯。诚然这样的体系在所有人都照章办事的情况下是非常高效的,然而一旦有突发状况,就容易酿成惨剧。
美国人比较独立,他们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设想别人,这种独立意识适合激发个人能力,但也可能淡漠人际关系。比如美国人虽然多数很讲礼貌,但他们不会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情,更不会为了帮助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我常常想,如果美国人愿意在他们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学习引进一些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许会在人类文明发展上产生一个飞跃也未可知。人情温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最后说说我的感情生活。我和我妻子在大三暑假结识,并于大四毕业的时候结婚。这5年一起在海外生活,也算是相濡以沫。在各自学习工作的忙碌之余,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家,这就已经是大大的幸福了。常有人说男人要早成家,这样就可以专注事业而不受感情的困扰。确实多数人在感情没有寄托或者感情不稳定的时候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从而影响工作学习状态。当然也有少数人在孑然一身的情况下反而更容易成就自己。不过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觉得温馨的家庭比成功的事业更重要,比如我。当然生活没有残酷到让我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反而绝大部分时候两者相辅相成。我要做的往往很简单,一场电影,一顿晚餐,一份礼物,一个亲吻,一句安慰,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把生活点缀得很美好。
王海梁,2011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特别优秀奖”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4年出生,2003~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2007~2012年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从事用于能量存储的新型纳米材料的研究,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在JACS、Angew Chem、Nano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aterials等高影响因子顶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15篇系列论文,此外还作为合作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了20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得数项美国专利。
2003年取得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入选国家集训队;同年获得浙江省英才奖。本科4年期间均获北京大学校奖学金,2006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2009~2011年获斯坦福大学Stanford Graduate Fellowship。2011年获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研究生奖银奖。2012年获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分支青年研究学者奖。获2012~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奖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