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与年轻学子的真情交流——2012年中国留德校友讲述活动走进卡尔斯鲁厄

2012年06月10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胡泽周  图/赵安树  孙野
  “3月31日是个很重要的日子!”毕业于卡尔斯鲁厄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进入职场7年的廖宇,用这句话开启了他激情澎湃的演讲。在度过了收获满满的1天后,这句话也能够最好地总结前来参与本次活动的100多名卡鲁学子的会后感触。
  “成绩确实是很重要的,但是只是在刚进公司的时候。”“毕业之后留在德国工作3~5年,再以被外派的形式回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做事不太好的一部分就在于经验的总结,文案的编写!”“Hobby(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

活动参与者合影。



  2012年3月31日,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卡尔斯鲁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联合组织的中国留德校友讲述活动于当地一家饭店内顺利举行,9位从卡尔斯鲁厄大学走出来的前辈学长借此契机与卡鲁的中国留学生、学者和毕业生倾心交谈,为大家答疑解惑,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随着主办方卡尔斯鲁厄中国学联和DAAD代表的致辞,在场等候多时的同学们也即刻燃起了兴趣。卡鲁中国学联主席孙晓欣首先对当天的嘉宾进行了介绍,并代表同学们欢迎他们的到来。随后DAAD负责人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该组织的情况以及举办此类活动目的,并欢迎同学们多多关注DAAD的新闻,表示DAAD会继续向留德的中国学子提供更多帮助。
  主办方致辞后,卡尔斯鲁厄大学校友廖宇用一如既往的轻松而又睿智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自己过去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他的演讲题目是“职场之路——从校园开始”。他从自己在国内本科毕业时讲起,讲到在国内工作3年之后,决定出国深造,将自己的梦想从三峡边上的小城宜昌带到了德国,并在德国经历了10年电气工程师的职场之路。随后,廖宇继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职场中的许多经验,他特别强调了在工作中编写文案的重要性,以及工作时沟通的重要性,并对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希望。1个小时的演讲,廖学长犀利的语言、丰富的内容,给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这10年成长,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但却是一个‘成功的人’。我用我的这个座右铭勉励在坐的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廖宇最后说道。
  之后,冯博士走上台来,学习发动机研发专业的他深谙汽车业行情及德国企业的情况,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类比职场计划,凭严谨务实的信息、生动的举例为大家带来了另外一种精彩。“我坦白地告诉大家,即使我从事发动机研发专业20年,仍然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借此想对同学们说,学无止境,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冯博士的演讲既坦诚又令人深省。
  2个演讲结束时,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1点钟,同学们却丝毫没有显露出倦意,反而感到意犹未尽,就连午餐的时间也不放过。就餐时,同学们与各位学长、嘉宾有了更近的交流。

排队签到入场。



  下午的讲述活动则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分为“学业与科研”以及“工作与实习”2个主题。讨论开始后,主办方卡鲁中国学联的主持人抛砖引玉提出了3个相关问题,引燃了会场的热烈气氛,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冯博士、袁波教授,以及在戴姆勒集团工作的赵阳和杜云学长,先就学业科研的话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袁波教授在学术上丰富的经验以及赵阳学长犀利的语言,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学业与科研”的讨论环节中,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学业与打工的关系、是否应该读博士、在哪里读博士、毕业设计在何处做等话题成为了与会者的讨论焦点,围绕这些话题,同学们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赵阳表示,每个人应在GPA(平均分数)上对自己有所要求,保持在2.0以内是必要的。冯则对是否应该读博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卡尔斯鲁厄大学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只是有些中国学生不善于利用它们,希望大家要有更多积极主动性,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所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请问Entwicklung和Produktion(研发和生产)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提出了疑问。对此,赵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认为,在超大型企业中,利润才是首要的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研发。”杜云也结合自己在发动机研究领域的经验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在读博选择课题和教授时,德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是否会被区别对待呢?”一名女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冯指出,女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更具性别优势。袁波教授则干脆表示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一名刚刚毕业入职的同学提出了工作中是否应该主动进入高校继续培训的问题,冯对此结合自己在工业界的经验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袁波教授也就这个问题举出了一些自己身边的例子。在问答中,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举出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使同学们得到了非常清晰的答案。
  随后,陈越、黄惠燕、陈蕾雷、俞忆巍以及廖宇,就“工作与实习”的话题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他们都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同学们解答了诸多心头的疑惑,也让大家对将来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下午茶时的讨论



  这个话题显然引发了同学们更加强烈的关注。一位Informatikwirtschaft(信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对自己专业的职业前景进行了提问。由于该专业是卡尔斯鲁厄大学新开设的,就业市场上还没有针对此类专业的职位,对此陈蕾雷结合了自己毕业后对职位的选择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另一名Elektrotechnik(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同样是该专业出身的廖宇一眼看出了这位男同学的真实疑问。“作为搞技术出身的,到了公司后如果想进入管理层,与Wirtschaftsingenieur(工业工程学)等专业出身的同学相比,是否是天生劣势?技术出身的是否一辈子就只能搞技术?我看不尽然。”廖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一名女生说:“我的困惑是语言问题,我希望用英文来做我的研讨会和论文,这样可以快速完成我的学业,但这样对以后在德国求职会有负面影响吗?另外面试过程中,中国学生相对于德国学生有什么优势和劣势?”陈越和陈蕾雷分别就这两个疑问进行了解答。另一名女生对俞忆巍从事的咨询公司的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此提出了好几个非常有针对性的问题。最后,一名学生直接对廖宇提出了问题:“欧洲企业招聘中国员工,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华业务的需要,而相关的这部分职位基本已经被上世纪70年代生人占据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现在正开始走向欧洲,那么作为‘80后’,投身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是否是最好的选择?”

廖宇在演讲。



  廖宇说:“这个问题问到我的心坎儿上了!”他认为,“80后”这一代人,确实应该成为在今后10~15年内,帮助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中坚力量。但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理论上来讲,留德的中国学生对中德两国的背景都有一定了解,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做很多事情。但这里有2个问题,第一,当说到对双重文化的了解的时候,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本国文化的,有多少人能适应中国的世俗文化、企业文化?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德国文化的?第二,即使真正对两国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国内的企业是否一定需要呢?国内企业可能只需要留学毕业生来开拓市场,之后可能就不需要了。因此,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而是应该依靠团队的力量,如果是一个整体团队加入,就是不可替代的。此外,所谓融入德国社会,不是简单地理解成能与德国人一起打球、滑雪、参加派对就是融入,而是能够像当地人一样调动德国的社会资源为自己服务。这才是真正的融入。
  此外,在下午茶的时间里,场内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同学,都针对留学中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继续着交流,并积极向嘉宾们询问一些就业实习的机会,为自己争取一些人脉资源。在BASF公司任职的陈蕾雷最受欢迎,她十分热情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她所在的企业的就业情况。
  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卡鲁大学的校友嘉宾们个个都很务实,讲述的也都是他们生动的经验和故事,而非传统的大道理。俞忆巍介绍起了自己在咨询公司的工作生活情况,黄惠燕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向大家讲述了生活中的许多经验。廖宇也说:“讲一个故事永远比讲一个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
  演讲与问答期间,会场里因为嘉宾们幽默风趣的语言时时响起欢笑和掌声,一改传统观念中从事理工专业者不善言辞的印象。
  晚上6点,交流活动在大家的热烈掌声和意犹未尽中结束。结束时每一位嘉宾道出一段心中的感触为本次讲述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通过对参与者填写的活动反馈调查表的统计,大家普遍对参与此次活动的效果感到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正如廖宇在演讲开始时所说的一句话:“3月31日是个很重要的日子!相信大家一定会满载而归!”
(供稿/卡尔斯鲁厄中国学联)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