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身在北美 情系中华——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华人教授协会

2012年06月10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王犇



引言
  如果有人问你,从伦敦到伦敦有多远,也许你无从回答。如果有人告诉你,世界上有两个伦敦并立于北大西洋的两岸,也许你会更加惊诧。由于历史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加拿大很多城市直接沿用欧洲的地名,比如伦敦(London)、巴黎(Paris)、剑桥(Cambridge)等等。时至今日,英伦三岛上的伦敦,早已成为名扬四海的国际化大都会;而大洋彼岸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却仍然坚守着那一份恬静与从容。这个拥有近40万人口的“森林之城”,是安省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更令她倍感自豪的是,一所蜚声世界的著名大学——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就坐落在这里。
  历经133年的打磨,西安大略大学已成为一所享有盛誉的研究型大学。但对于当地华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还是来自她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享有盛誉的毅伟商学院(Ivey School of Business)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交流项目(Co-op Program),已结出了累累硕果。而其他领域诸如医学、工程、人文、艺术的学术合作,也比比皆是。更令西安大略大学倍感自豪的是,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华人校友,如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等等。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一批批中国学生踏入校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华人教授也选择加盟西安大略大学,在这个宁静典雅的校园里,挥洒着青春与汗水,贡献着才智与力量。
  18年前,在一位华人教授的家中,诞生了西安大略大学华人教授协会(Chinese Professors Associ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以下简称为“协会”)。那时的协会,成员仅仅10人,所谈话题也多集中在生活领域。时光荏苒,今天的协会已经成为拥有60多位成员,以学术交流为核心,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以搭建中加两国桥梁为己任的正式团体。也正是这个团体,逐步走出了西安大略大学,发起成立了加拿大华人教授协会,联络着越来越多的安省乃至全加的华人教授,交流着各自的心得,分享着彼此的经验,携手共进,砥砺前行。现在,让我们一起探寻它的历史与活动,共享它的成功与荣耀。
  

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多学科研讨会部分参加者合影。

 协会历史
  谈到协会,它的发起人祝京旭教授,这位从清华园走出的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
  1994年,也就是祝教授加盟西安大略大学的第二年,他就联合了另外9位一同在这里工作的华人教授,共同建立了一个组织。起初的设想是比较朴素的,就是想成立一个联谊性质的华人教授团体,所谈所论也很贴近大家的日常生活。有了这样一个组织,大家交流经验,共享信息,互相支撑,彼此提携,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事业的起步与发展都大有裨益。当年,小小的协会带给了每一位成员信心与温暖。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教授加盟,协会的规模也水涨船高。2003年,协会已逐步走向正规制度化。设有一个常务理事会,主要由4位成员组成:主席、副主席、前任主席和荣誉主席。主席任期1年。为了保证工作的稳定与连贯,下届主席一般由现任副主席接任,前任主席则在理事会留任1年。经过多年的实际运作,大家普遍认可这样一个稳定和高效的组织形式。
  2012年度协会的常务理事会成员为:主席靳吉锁教授,副主席凌红教授,前任主席方骏教授,荣誉主席祝京旭教授。
  从2007年开始,协会走出了西安大略大学,开始与安省的其他大学合作,举办一年一度的多学科学术研讨会(Multi-disciplinary Symposium)。在历届主席徐杰、冯清平和黄忆宁等教授的组织下,研讨会越办越火。2010年7月,在时任主席的柏冬林教授的协调下,西安大略大学与滑铁卢大学合作,共同主办了第4届研讨会,邀请了来自8所大学的40多位华人学者参加。2011年7月,在上届主席方骏教授的组织下和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教育组的支持下,西安大略大学与多伦多大学联合,在风景如画的安省小镇马斯科卡(Muskoka),举办了第5届多学科研讨会,加拿大和中国16所大学的60多位教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其中包括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卡尔加里大学和中国南京大学的教授。2012年6月29日至7月2日,现任主席靳吉锁教授将代表协会,与渥太华地区高校的中国教授协会合作,在首都渥太华举办第6届多学科研讨会暨中加高等教育国际化论坛。
  
百家论坛
  创立18年来,协会已变成了学术与生活并重,且以学术为主的团体,每年定期举办至少2次颇具规模的聚会,展示了这个华人团体的勃勃生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尽管对于华人教授来说,他们在加拿大有着欣欣向荣的事业,北美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眷恋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
  每年圣诞节前,协会都会举办一次聚会,不但向每一位成员发出邀请,而且鼓励家属参与。由于文化的差异,加拿大没有法定的春节节日,从某种程度上说,圣诞前夕的聚会带给大家的不止是一次家庭联欢的机会,也同时送上了圣诞、新年和春节三位一体的节日祝福。在欢歌笑语的同时,协会的组织者也不忘学术交流,还为教授们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信息和帮助,比如鼓励一些会员分享子女教育的经验,邀请行家里手讲解股票行情,传授医疗保健方面的经验与方法。
  如果说圣诞聚会带有较浓的人情味道,那么协会组织的暑期学术研讨会就是十足的“百家论坛”了。如前所述,自2007年以来,历届的协会组织者都把学术交流作为协会发展的重心,很多亲身参与其中的教授都感觉受益匪浅。粗略地说,研讨会的价值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开阔了教授们的视野,纵向促进了各自领域的深入研究。
  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很多教授身处“塔”中,心无旁骛,做着常人看来深奥而枯燥的尖端研究。为了避免出现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眼界反而变得“狭窄”,协会决定通过举办多学科研讨会,为会员们提供开阔视野的平台。研讨会的讲座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各位专家的中英双语讲座往往高屋建瓴,妙趣横生。考虑到“隔行如隔山”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协会希望讲座“深入”与“浅出”并重,特别强调“浅出”,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
  参加协会的华人教授基本上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研讨会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对此,生理学专家柏冬林教授深有体会。在攻克科研难关时,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维度,也许就会“柳暗花明”,柏教授称之为“多维度方法”(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同时,今天的学术发展早已呈现多学科融合的大趋势,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正方兴未艾,比如通过交流,生物医学的教授与工程学的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协同攻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情系中华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西安大略大学的华人教授们,身处北美,心系中华。他们为中国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和鼓舞,也在家园和同胞的每一次困难与波折面前,表现出了责任和担当。在那场举国同悲的国殇——“汶川大地震”面前,协会积极组织并且身体力行,向受灾的同胞捐款捐物。据时任主席的冯清平教授介绍,协会协助募捐了8万多加元,折射出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2008年,中国西藏“3.15”事件后,在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反华”和“抵制北京奥运”的浊流,许多加拿大的新闻媒体也是一边倒。在民族尊严与利益面前,时任协会主席的冯清平教授,迅速组织全体成员作出反应。几经修改和完善,在许多华人教授的联署支持下,以西安大略大学华人教授协会的名义向加拿大总理哈珀递交了一封长信,阐明了西藏在过去750年中一直是中国领土的立场,用事实说明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为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权的改善所作出的努力,批驳了某些西方媒体不客观的报道,表达了希望加拿大政府继续支持中国政府和北京奥运的良好愿望。这封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加拿大外交部长埃莫森(Emerson)在回信中,强调了加中关系的重要性和100万加籍华人对加拿大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加拿大政府对中国这个全方位伙伴的重视和尊重,重申了加拿大政府对“一个中国”的坚持态度。
  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协会的所作所为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荣辱与共的精神,而在“麦克琳杂志”事件中,协会所表现出的就是对华裔学生设身处地的关怀和帮助。2010年11月,加拿大最主要的时事杂志《麦克琳》(Maclean’s)发表了一篇题为《太多的亚裔学生?》(Too Asian?)的文章,以部分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采取族裔平衡的政策为例,暗示加拿大的名牌大学也应该控制亚裔学生的比例,以维持所谓的族裔“均衡”。该文还指责亚裔学生不善社交,缺乏社会参与热诚,对大学的长远发展不利。无疑,该文充满了种族偏见,如果此观点得以实施的话,对于勤奋好学的华裔学生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非常不利,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升学和深造机会。所以,为了全体华裔学生的利益,必须作出有理有礼有节的反应。
  该文发表不久,多伦多的国会议员邹至蕙(Olivia Chow)就决定在国会提出动议,谴责《麦克琳》杂志。与此同时,时任协会主席的方骏教授也起草了一封相关信件,列举种种事实,驳斥此文的谬论。在反复征询协会会员意见后,这封由几十名教授联署的信寄给了北伦敦选区的国会议员格伦·皮尔森(Glen Pearson)。格伦回电表示他会在议会辩论时支持邹至蕙的动议。不久,维多利亚、温哥华、多伦多的市政府先后通过决议,谴责《麦克琳》杂志。
  行胜于言,协会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切实维护着华裔学子的利益。
   

部分协会会员参观白求恩故居。



未来之路
  历经了18年的发展,今日的协会,已颇有影响。谈及将来的发展,每一个教授的看法都会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但希望继续秉承协会的优良传统,希望吸引更多的华人学者加盟,希望协会站得更高,做得更好,走得更远,所有华人教授对此认识都是一致的。
  “希望协会继续为华人学者,也为华人学生多做一些实事”,曾任协会主席的生化系教授李顺成博士观点明确。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负笈海外,协会中的华人教授基本上都有中西方的教育背景,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不乏真知灼见。
  谈到对中国学生的期望,李教授和应用数学系的邹幸福教授观点很相似:中国学生需要加强演讲的能力。在加拿大,演讲叫Presentation,但是这个英语单词的含义远远超过了中文中的“演讲”;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展示自我”。在加拿大念书,老师会要求学生把所读、所算、所想、所得都展示出来,推销出去。但是,李邹两位教授都明显地感到,中国学生这方面比较薄弱。这一方面与中国文化比较内敛有关,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由于在国内受到的相关训练比较少。但是,教授们对中国学生都很有信心,姑且不论他们的学业强项,即便是在比较薄弱的环节(比如演讲),经过两三年的磨合和训练,一般也会做得非常好。
  “希望协会做大做强”,这是协会荣誉主席祝京旭教授和其他成员的追求。2011年,以西安大略大学华人教授协会为主要发起者的加拿大华人教授协会正式注册成为一个非盈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近年来,走向安省,乃至把全加拿大的华人教授都尽可能地联系起来,也是协会的努力方向。从每年举办的暑期多学科研讨会来看,参加的大学越来越多,参加学者的背景越来越多元化,也说明了这个理想在一步步实现。可以肯定,这个协会将在“加拿大华人教授协会”的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现在的协会,还主要以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为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会希望吸引更多的具有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成长背景的华人教授们加盟,做一个“大中华地区”的华人教授协会。同时,协会的大门对非华裔背景的教授,也是敞开的。协会欢迎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学科背景、有志于学术研究、有助于加中交流的学者加盟。
  “希望为祖国和中加交流做点事”,这是所有协会成员的共同心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海外生活仍然改变不了教授们的赤子之情。由于工作关系,许多华人教授都与国内大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但是,这些交流大多是个人性质的(Individual to Individual),缺乏一个大规模的团体之间的纽带(Organization to Organization)。许多教授都感到,应该建立一个“加中平台”,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学科、大范围、有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在化学系教授黄忆宁博士看来,实现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因为目前有一个很好的大背景。在中国,加强和西方大学的深度合作是大势所趋;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也吹来了一股“东风”。现任校长非常注重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与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合作,跟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交流,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上升势头。在这股“东风”的吹动下,协会在“加中平台”的构建上,应当可以走得更远。
  
结语
  栉风沐雨,一个多世纪的西安大略大学为她的历史感到骄傲,也以这里云集了一批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学者为荣。尤其是那些华人教授们,带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刻苦的品质,也吸纳了这里独立自由、批判创新的良好学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断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大学、为世界贡献着才智与力量。他们,赢得了大学和当地人民的钦佩与尊敬。
  18年来,协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结出了一个又一个硕果。学术为本,人性关怀,是它始终秉承的信念;关心同胞,心系中华,是它一直坚持的品格;永不满足,追求卓越,是它不断前行的动力。新的历史环境赋予了协会新的使命,新的时代特征也对协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在全体西安大略大学华人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协会一定会蒸蒸日上,为海外的华人教授和学生,为中加两国学者间的深层次学术交往,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华人教授协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