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留学加拿大,我经历成长

2012年05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杨光
  在我的母校武汉大学,我度过了忙碌和充实的4年时光。在这里,我所接受的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开启了我对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热爱,并促使我决定在大学毕业后,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继续深造,攻读神经科学专业。
  在海外求学几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多的是思想的升华和性格的磨练。
  初到加拿大温哥华这座“最宜居”的城市,我被它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迷倒。我加入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大脑研究中心”是加拿大知名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前沿研究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这里良好的实验条件,活跃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让我印象深刻,也对周围每个实验室的研究充满了好奇。
  但生活的舒适和刚到实验室时的新奇,很快就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压力所取代。
  首先,我的研究方向从大学时的植物生理学转向了现在的神经生物学,相关知识的积累要从零开始。
  其次,语言的障碍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带给我不小的挑战。
  此外,由于研究环境的变化,我的科研项目进展得也相对缓慢。
  由于没有实验成果,一个感觉势在必得的奖学金与我失之交臂,刚出国时的斗志和自信在这时降到了谷底。我开始怀疑自己出国的决定是否正确,自己的才能是否会无从施展。
  受挫的我几次尝试寻找通往成功的捷径,但现实告诉我,要成功就没有捷径。可能是“穷则思变”,在失去了前进动力时,一次次的失利和打击让我开始正视差距并认真思考: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时正值2008年初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我和其他众多的海外学子们一样,最直接地看到了欧美媒体在反华势力阻碍圣火传递过程中的歪曲报道。已在加拿大生活了几年的我,在赞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方面之余,还深刻了解到其社会制度的缺陷。
  在同年的汶川地震中,海内外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团结让我感动并再次触发我的内省。我逐渐认识到只有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自己连在一起,将自己的知识用以帮助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值得我追求的,是真正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实际贡献的事情。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钻研。对我而言,就是要努力学习加拿大和其他先进国家已有的知识,将自己的生物高科技创新能力用于国家的建设。
  知止为始。新的人生目标给了我更为持久和强大的动力,我开始积极调整心态和学习重点。
  当我了解到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新药创制作为重大专项之一加以重点发展,突显出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实际应用于人民健康的重视时,我将实验课题转向研究神经疾病的分子机理和开发用于脑中风的治疗药物。
  心态的转变和长远目标的激励让我更勇敢地面对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研究最终获得了突破性的新发现。
  我所选择的新课题并非实验室资助的传统研究方向。但幸运的是,我的研究导师麦克斯·施耐德(Max Cynader)教授的宽容和鼓励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从他那里,我学到的不仅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对问题的宏观审视,以及对团队合作的重视。
  麦克斯·施耐德教授的言传身教帮助我与其他研究组顺利开展合作,这将我的研究领域延伸至多种神经疾病,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研究手段。我的视野在这些合作中得以开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员交流的技巧和自信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为了展现中国留学生的科学发现和促进中加学术交流,我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了第一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位论文演讲竞赛。几轮过关斩将后,我最终获得了全校第二名和最受观众欢迎奖。
  在面对加拿大社会大众的讲演比赛中拿奖,这不仅说明我的新发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关注,更表现出了加拿大社会对于华裔科学家和学者研究能力的肯定。能够以自己的表现为在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争得荣誉,我感到很荣幸。所有这些经历让我确信,小至一个科研课题,大至一个社会问题,它的重要性就决定于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和贡献。
  留学几年以来,我在思想认识上和科研能力上的提高都离不开导师麦克斯·施耐德教授的指导。王玉田教授、宋伟宏教授、贾韦国教授等许多已有卓越成就的海外华人教授的亲身传授,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鼓励和支持,让我在生活和科研中受益良多。
  然而在与身边同学的沟通中,我意识到由于学习压力和信息传达不畅,很多和我一样有着种种困惑的中国留学生却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交流渠道。
  我深知,要完成像大飞机制造、“神舟”与嫦娥计划、蛟龙深海探测等切实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宏大工作,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计划也是一样的,它需要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海外留学人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实现祖国的强大,只有众多海外留学生都怀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有机会得到有学术成就的教授指点,切实提高大家的学术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到国家的建设。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决定为本地区的海外中国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研究人员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互相交换研究心得,拓展科学网络,同时还可以和海内外知名华人教授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指导。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很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的支持,在驻温哥华总领馆教育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生物学中国学者联系会(BioNECS)”,一个为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从事生物学研究的高水平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组织。我们一方面邀请了这些教授传授他们的研究经验和事业发展策略,一方面也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家为祖国作贡献。
  随着中加学术交流日益紧密,来加拿大交流的中国知名大学和企业逐渐增多,BioNECS也有幸承办了中国大学代表团和国外留学人员的见面会,为海外学子提供了更多建立与祖国联系的机会。
  在加拿大留学,我收获了学业上的进步,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了1项新药专利,还获得了多个学术奖励和奖学金,这段经历对我心智的磨练和志向的升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临近博士毕业时,我有幸成为2010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这个奖项的分量和意义都不同于以往我所获得的其他荣誉,因为它代表着祖国对我的关怀和对我留学成绩的肯定。我在感到荣幸和激动之余,也感到自己对祖国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已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我将继续将我所学和社会所需联系起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国家需要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光,2010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留学加拿大。
  1982年出生,2005年获武汉大学生物技术系学士学位,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同年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神经科学系深造,2011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脑中风及相关神经损伤机理、衰老机制和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在SCI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8篇学术论文和多篇会议摘要,申请了1项新药专利。
  留学期间,曾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4年”研究奖学金,“童沛黄”奖学金、医学院“拉德纳”奖学金、学位论文演讲竞赛第二名等多项奖励和荣誉。2011年组建“普泰”创业团队,获第六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2009年组织成立“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生物学中国学者联系会(BioNECS)”,并担任会长。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