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留韩学子为两会建言献策

2012年04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两会召开,全国人民积极关注并献计献策。作为海外中国留学生更应该心系祖国,关心祖国改革和发展,积极地为两会献计献策。本次在韩国的海外学子就《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主题开展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加大创新能力在高校建设中的比重
  建议者:单哲(西江大学软件工程博士生)


  世界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知识创新的重要源头,是汇聚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总体上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加大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支持的力度,鼓励部分重点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试验田和桥头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机制下,带动其他高校的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时逢2012年两会隆重召开,作为一名在韩中国国家公派留学生,我想对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以建设重点学科为基础。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大学建设的核心,更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标志。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出一流的成果。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把技术成果转换为先进生产力,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其次,要以制度改革为核心。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可能真正建设成一流大学。我们所谓的人才辈出、大师云集,就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现在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因为资金和人才都是可以流动的。这一认识,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对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同样适用。
  最后,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突破。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不能停止创新能力的提高。面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跨越的历史差距,我们更要加大创新能力在高校建设中的比重,培养出一大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保证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
  建议者:王莹(高丽大学数字化管理硕士生)


  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科技人才创业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的参与。如何才能把我国的人口优势转化成人才优势是我们一直在求解的命题。在我国留学人员日益增多、发达国家激烈争夺各国优秀人才的当下,我们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两会召开之际,我提出“里应外合,内外兼攻”的建议,即认清中国国情,学习海外先进办学经验形成中国特色教育模式,同时积极吸引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经济建设。
  首先,“里应”——吸取海外先进办学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
  近些年,国内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一直在进行。虽然一些高校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各方面综合来看,我们确实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差距。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例如韩国的“Brain Korea 21(BK21)”工程。“BK21”工程从1999~2005年,投资1.3万亿韩元。主要用于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开发高校研究生院的科研潜力,借以提高整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加强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专门化的地方性大学,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结合;改革大学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从2006年起,“BK21”工程第二期建设也已启动。中国应该吸收国外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角度出发进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其次,“外合”——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我认为吸引和留住海归人才的关键在于科研环境的优化。
  一是硬件上优化研究及创新环境。完善为科研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研创新基金,为一些有创业构想的人才提供创业指导服务,鼓励、支持和帮助人才创业,依托园区建设,支持搭建人才创业平台,努力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用事业吸引人,激发人才的创业激情。
  二是软件上优化服务环境。留学人员身处海外,难以把握国内各种就业信息及趋势,更无法参加国内举办的一些相关活动,造成就业、创业上的被动,而且在寻找信息和参加活动时要比国内人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费用,造成了各种成本的失衡,导致竞争不利。因此要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人才,使之安心进行科研工作,努力改善人才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增强人才回国后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是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建立公平的评优、奖励、表彰标准,对优秀人才给予支持和鼓励,积极拓展优秀人才参政议政渠道,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以此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才参加到祖国建设中来。
  
  
培养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
  建议者:蒲菠(成均馆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博士生)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例,作为一名国家公派博士生,结合自身在国外的切身经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思考,我认为,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发展思路,更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有益于中国人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之路。
  美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领域通过几十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就日韩来看,他们对科技的定位较高,通过在全社会树立科技人才的尊贵地位来达到社会资源和人才在创新科技领域的集中分配,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具体到我们国家,由于中国尚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再加上经济高速发展,人民迫切期待科技进步继续推动社会的发展等特殊情况,我们应该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
  建议:首先,消除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正确引导人才的培养。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科学、重视教育和人才的良好风气,依靠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向高科技创新领域做出一定的偏重,使更多人才能够安下心做学问,真正做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所提倡的那样,献身科学技术事业,将个人的发展同祖国的命运相结合。
  其次,把握科技创新的内在特征,从体制上寻找一条遵循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成长规律。具体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环节上要完善培养体系,从最根本的教育领域着手,打破旧有的“固件式”教育体制,努力深化教育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有机土壤”。对于人才的选用制度,应该拓宽思路,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得在公平竞争中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健全人才的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的机会。完善创新型人才的保障制度,大力提倡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使人才敢于自主创新,而不是因为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有想法的创新人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再者,我认为,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我们在其他领域所取得的宏观调控的重要经验,中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发展,创造出一条由国家牵头,人才、科技和企业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发展道路。
  
  
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
  建议者:韩雪华(梨花女子大学法学硕士生)


  我认为,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以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分析。
  硬件方面,首先为教师们提供好的办公环境,基本保证教授都有自己的研究室或者实验室;给学生们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增设通宵自习室、休息室,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购买多种电子数据库并提供使用方法教程,为理工科学生提供所需足量的实验用品;保障学生们的生活,诸如冷热饮用水的供给,洗浴设施的增加和完善,宿舍条件的提高等等。
  软件方面,建立课程的电子信息平台;加强校内外、国内外的交流;邀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或者校友来校作讲座;给每个人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地域相近的高校间组成联合体,提供公选课并认证学分;学生会组织,真正做到为学生说话,给学生办实事。
  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2012年将达到GDP的4%。上面所提到的两个层面各项措施在我国高校建设中有些已经开始,相信在今后越来越强大的教育资金支持下发展会越来越好。在韩留学期间让我感觉,灵活的休学制度也可在我国适用。韩国高校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自由地休学,学生可以在休学期间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打工、语言研修、实习、服兵役、旅游等等,而这一切都是简单在网上提交个申请就可以了。通过休学期间的调整,当学生们重返校园时没有出现我们担心的懈怠问题,大家反而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所以虽然韩国学生本科毕业时年龄普遍比我们大一两岁,但是他们通过休学期间的经历可以更清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而我们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还在迷茫。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也曾有过要休学的想法,但程序繁琐,还要向各个部门说明缘由,无奈只得放弃。我觉得,摒弃旧想法,建立灵活的休学制度,让大学生利用休学的时间接触和了解社会,开阔眼界,以便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坚持自己的特色,创办一流大学。我所在的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各种专业尤其是女性学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韩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很多优秀的女毕业生,举办过世界级女性论坛。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学校抓住这一大特色发展得越来越好。然而,国内的一些大学在扩招后一味地追求“综合性大学”建设,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地开设各种专业,导致学生们在学校里缺乏真才实学,甚至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我认为,我们应该控制大学的盲目扩招,鼓励高校发挥自己的所长,把专业做精、做细,提高职业类专门大学的设置,一所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并能保证就业的职业类专业大学,远比一些三流的综合性大学要强很多。
  
高校机制创新应更利于学生成长
  建议者:马凌燕(首尔大学韩国语教育系博士生)


  我理解的世界一流大学,除了光鲜的硬件、雄厚的人才储备、活跃的学术交流之外,对于在学校的学生来说,提到母校时,不仅能分享它的荣耀,还应该能够充分享受到它所提供的教育平等机会以及生活学习的便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仅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不够的,没有全民的参与,发展教育只能是一句口号。因此我建议:
  首先,鼓励企业在大学设立多种奖学金,而国家对投入大学教育建设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政策上的优惠。而奖学金的设立,不应该只集中在能直接创造出生产价值的工科,还应该包括对于精神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文科专业。
  其次,鼓励校园多种团体并存。以前学生会所做的工作,变成面对所有同学的有偿劳动。让所有的同学机会均等,在帮助系里工作的同时,还获得相应的财力补偿,为勤工俭学提供一条出路。同时,取消入学即分专业的制度,第一年给大家一个充分认识自己的机会,第二年再分专业。对于热门专业扎堆现象,采取按成绩录取的原则。
  再者,在学校设立在校证明、成绩证明自动提取系统。现在如果想出国留学,需要到原学校提取成绩单、毕业证明、在学证明,需要找相应的老师开相关证明,还要避开寒暑假,然后再进行公证等等,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很容易让学生错过申请的时机。如能设立自动提取系统,学生只需要交很少的费用,输入自己的学号,就可以随时获得多种服务。
  最后,大学课程应多样化,体现更大的包容性,鼓励一些专业大胆尝试。取消非专业必修的设置,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培养产学研结合型高校人才
  建议者:邵晶(东国大学国际商务博士生)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一批高校企业依托高校科技、文化和人才优势展开深入的合作。对提高高校科研综合水平以及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企业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的模式由来已久,在摸索与实践中如何找到一套真正可持续的双赢合作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符合时代竞争要求、综合素质完备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首要教育目标。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基础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学以致用,通过科学系统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人才。
  以韩国高校为例,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和庆州是韩国的三大旅游观光地。同时位于这三大区域内的庆熙大学、济州岛大学、东国大学的旅游观光和酒店管理专业是全韩排名前几名的专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高校特色专业相辅相成,构成了校内知名教授参与当地观光区规划统筹,硕博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产业项目研发,低年级学生参观学习,高年级学生在教授的推荐下进行假期实践及毕业实习等一系列产学研结合活动。通过高校与区域资源整合,发挥区域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提升和就业的机会。
  国内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部门,多为辅助承办校园招聘会,提供一部分企业招聘信息。相对来说范围广泛,但项目不够具体。韩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除了以上职责外,随时为学生提供单独就业咨询指导。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发掘自我潜力,定期进行模拟面试、简历辅导,为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人形象设计,与当地企业建立友好关系,组织学生访问等活动。强化就业技巧,制定就业战略。综合各专业需要,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成功企业家、创业家举办讲座。分享成功人士的经验,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硬性需求。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就树立就业目标,从而有计划地做好应对未来的准备,提高综合素质满足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
  如果说在校生是高校的主人翁,那么毕业生就是高校的宝贵资源。丰富的毕业生资源将是校企产学研结合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国内不少高校已经成立了校友会,但是较海外高校起步稍晚,体制也有待于完善。借鉴我所了解的国外高校校友会经验,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友档案体制,专人专务信息化管理。创办校友电子月刊并定期向校友发送,把母校近期的新闻和校友会的动态及时传达给每个校友。定期举行各级校友会活动,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访问,各系可单独举行前后辈交流会。充分发掘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和交流。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国家和区域政策的支持,也需要高校和企业的积极创新和互动。高校以产学研结合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以现代化科技知识带动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化发展支持高校研发,高效循环建立校企共赢平台。
  
  
实现“智力”与
“生产力”的最佳组合
  建议者:马兴毅(高丽大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博士生)


  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主要表现如下:教学设置中以理论课为重,实践环节后而置之;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较少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高效平台;考核环节以试题考察为主,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评估。诚然,不懂“鱼”,则“渔”术不深,两者不可分。而目前,我国擅长“鱼”的学术型人才与擅长“渔”的工程型人才较大程度上出现了断层。高等理工科院校培养了大批学术研究者,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则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所急需的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则是少之又少。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高效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韩国教科部2011年4月12日公布了《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旨在推动高校产学合作。方案的重点在于通过改善教师人事制度,使高校教师的产学合作业绩得到与研究业绩同等的地位,确保产学合作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智力资源决定了它们适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结合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而企业是投入主体、分配主体和风险责任承担主体。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以利益共享来缔结。由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鼓励学校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新形势的深入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将高校教育、企业管理、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生产力转化融为一体,形成产、学、研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体。
  其次,为产学结合提供相配套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高校与企业调整自身研发与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是校企之间密切合作,进入双赢的互利模式。比如,让优秀企业家进入高校,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让高水平科研人员跨入实际生产行业,建立“教育→创业→技术开发→培养后续人才→企业成长”的产学合作体系。
  再次,以人为本,加大产学扶持力度,发挥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人员和高校教授的产学合作活动给予积极评价,提供不同的评价标准(教育重点型、研究重点型、产学合作重点型等),不同类型的人员在评价体系中各项考核比重各有不同,以此改变过去单一的以研究和授课业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提高校企对产学结合的意识和动力。
  最后,不断创新,优化合作方式。就办学形式说,有企业办职校、职校办企业、定单教育、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等等。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有聘请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职校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蹲点调查。就教学而言,最常见的是“请进来,走出去”。产学合作研究活动中,包括专利使用、新技术、新产品认证、为企业争取研究经费、技术转让等。产学合作教育活动包括现场实习指导、学生就业指导、职业分析等。产学合作服务活动例如员工招聘、技术博览、指导技术经营、企业招商服务等。不同的方式,各有所长,重要的是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高校智库和学生资源,发挥企业设施设备的优势,使教育水平、科研能力和应用转化效率得以不断提高,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的急需人才。
  产、学、研结合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可推动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通过合作流向企业,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新组合。大量的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是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的过程。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制度革新、互利合作、科学发展的道路,才能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点。
  
  
提高海外留学生精神素养
  建议者:杨天晓(中央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


  作为中国的友好近邻,韩国近年来成为了众多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近年来,在韩中国留学生的人数飞速增长,且较分散,水平也参差不齐。
  我认为,在韩的部分中国留学生与学联和使馆缺乏有效的沟通,以至于欠缺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正确引导。还有很多年龄较小的留学生,他们本身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还要面对在海外独自生活所遇到的学业、生计、社会关系等等问题。因此,建立起更加健全的留学生(特别是本科留学生)管理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建议:要建立这样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有关部门对留学生的人数以及分布做出详细而准确的统计,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以城市或地区为单位,建设学联组织,各个地区、市的学联组织管理所在地区各大学的留学生会。而全韩中国学联对各个地区、市的学联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有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层层紧密联系,不仅可以把留学政策、有效的学习生活信息等迅速传达给留学生,还可以把留学生们的留学动态、所面临的问题等等及时反映给各学联或使馆教育处。留学生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同时,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对留学生的精神建设也会起到正面的影响。一个留学生的精神素养水平,关系到学生本人能否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也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与发展。走好了留学生精神建设这一步,对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文化中,对人才的评价通常用“德才兼备”4个字,而“德”是放在“才”之前的。对人才精神层面的教育比知识方面的教育更加重要。要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帮助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报国理想;其次,利用广大的学联组织,组织同校或同专业的留学生一起研讨学习,通过集体的努力,拓展知识的高度和广度;再次,相关部门或学联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提供给优秀的毕业生们实习机会或科研基金,把他们的创新思想转变成现实。如果可能,还可以为有想法的毕业生提供创业贷款,让他们在海外通过自己的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光彩人生。
  
  
正确引导海外留学生团体发展
  建议者:王卫军(汉阳大学机器人工学博士生)


  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已近8万人,对于如此庞大的留学生队伍,如何抓好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相关部门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依靠海外留学生团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将目前海外留学团体存在的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种:以学校为单位的中国留学生组织,这类组织由于地缘的关系,大家能迅速聚集,便于开展活动;以地区为单位的中国留学生组织,这类组织基本上是以一个地区内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组织组成,这类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地政府为了便于管理本地的外国留学生,支持各个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组织成立的联合组织;再就是全国范围内的留学生总会,这类组织基本上是在使馆教育处的支持下建立的民间学生团体,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管理的面很宽,不能面面俱到。其次由于资金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以所学专业为基础的专业团体;以留学生身份建立的组织,如博士生联谊会、公派生联谊会等;以同乡会为形式的留学生组织;以国内高校为基础的留学生组织,如清华校友会等等。总之,目前海外留学生团体种类繁多。
  这几年,国内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海归不仅带回了海外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投入到工作中,这就无形中增强了所在企业的国际化视野。但是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我认为全国各地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引进问题,海外留学生社团在留学生回国工作方面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如果把海外留学生社团比成一座桥梁,桥的这头是海外留学毕业生、海外高层次人才,桥的那头是国内相关用人引人单位,那么这座桥就是留学生和国内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留学生团体的工作就是互通有无,牵线搭桥。
  为了加强留学生团体建设,我建议,首先可以借鉴国家派出海外教师志愿者的形式,为海外留学生团体建立负责人志愿者机制,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留学生团体负责人课业繁重、流动性大等问题。
  其次,大力加强专业性留学生团体的建设,如北美工程师协会、在韩中国留学博士生联谊会等高层次人才组织的建设。近年来,我参加了多场国内单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从中可以看出,各地政府所寻求的人才都应拥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专利或者产品,因为这类人才回国基本上都是创业,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因此,加强专业性留学生团体的建设,为积极营造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迈上一个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留学生团体的负责人要积极与国内各地的人才中心、人力资源部门、外专局建立紧密的联系,定期发布各种人才信息,同时也需要国内的相关部门支持留学生团体的发展和建设。
  最后,应切实加强海外留学生团体的监管力度,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者团体利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供稿/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在韩中国留学博士生联谊会、在韩中国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