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夯实科研基础 加强交流合作——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召开蒙特利尔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座谈会

2012年03月02日  来源:神州学人 
  

座谈会后,章均赛大使(前排左五)、张兰春公参(前排左六)与部分公派留学人员合影。

加拿大时间1月21日下午,正值国内龙年除夕,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在蒙特利尔召开了“蒙特利尔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座谈会”。来自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等4所大学的国家公派留学生1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驻加拿大使馆章均赛大使、驻蒙特利尔总领馆赵江平总领事亲临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使馆教育处张兰春公参主持。
  章均赛大使首先向所有在加拿大求学和工作的广大留学人员以及他们的亲人拜年并致以新春祝福!章大使回顾了几十年前自己的留学生活,今昔对比,感慨万千,并以一个老学长的身份,殷切鼓励广大留学人员要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重托,珍惜留学机会和宝贵时光,争分夺秒,刻苦努力,多学习现代化科技知识,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够为祖国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章大使还希望留学生要走出课堂,多接触加拿大社会,多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多与加拿大老师、同学交朋友,多向他们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情况,做一名促进中加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民间大使。
  座谈会上,几名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研究生的代表发言。他们通过自己的不同经历,从不同视角总结了自己来加拿大后的学习生活经验和体会,全面汇报了自己专业学习、科研合作的艰辛过程、收获以及不足。他们的发言朴实、生动、感人,不仅引起与会同学的共鸣,也给一些新来的公派生很多启迪和启发,使他们从中汲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受益匪浅。

  王欣(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硕士研究生,2007年9月赴蒙特利尔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一、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到一种方法和理念。比如,这里每个课题组都要定期开组会,每两三个月就要作一次报告,非常有利于相互交流,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课题合作,还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习到了有效的管理方法。像我们课题组化学药品很多,过去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保存,现在是组里有专人负责采购、整理清单、排序,建立专门数据库,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我觉得一个好的教授,不仅是一个好的科学者、好的导师,更应该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这里有很多优秀的课题组,他们有良好的管理方式,这些都是我要学习和借鉴的。
  
  三、要多听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会议。来蒙大后可以经常接触业界的世界著名的学者和教授,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在科技前沿工作,站得高,看得透彻,他们的报告还常是业界学术动向的风向标,报告里的某些信息很可能就是今后一两年甚至10年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大师们多接触自然也就受益颇多。即使与我专业看似不太相关的讲座,我也会积极参加,听这种报告可以增长知识,开阔思维,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重大成果的出现不是单纯的某一行业做出来的,而是很多专业、学科交叉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人的精力有限,对不了解的学科领域,又不可能重头学,但听一场大师的学术报告,短短1个多小时就有可能把这个领域精华部分都能够了解到了,开阔眼界,好处很多。
  四、要多发表学术文章,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发表文章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国外也是一样,一些年轻教授干劲十足,因为要出东西,有压力,出了成果才能有文章发,即使拿到Tenure了,也要发表高水平文章才好去申请经费,才能招优秀的学生,再做科研和出成果,再发表文章,如此循环。所以,有没有高质量文章是这个链条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学术文章就是学术生命是否旺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
    
  陈心(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在读博士生,2010年1月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医院,从事脑和脊髓损伤后的再生治疗研究,并进行临床显微手术观摩):


  来到加拿大后,每当我的老师、外国同学听到我是中国政府公派出来的时候,他们都会对你竖起大拇指,认为你是由世界大国——中国,百里挑一派来学习的优秀学生。政府全额奖学金资助,你可以不用考虑出去打工挣钱,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学习,我的一种优越感、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关于从事临床疾病治疗工作的感受:首先是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这里的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的训练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如何着装到如何握手,从如何与患者进行眼神的交流到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安慰患者的焦虑,从如何向病人自我介绍到如何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他们始终保持微笑,耐心解除患者的顾虑,真正体现了医疗是服务。除了生理上解除患者的病痛,患者心理上的满意才是最终的目标。二是新科技的迅速应用。脑外科手术显微镜得到广泛应用后,脑外科医生可以在放大30倍的条件下,进行精确手术操作,利用多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准确描记出病人重要神经功能区的位置和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结构,再将此信息输入到手术导航系统内,可以在全面切除病灶的同时,尽量避免损伤正常脑组织,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去年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医院安装了世界首台脑外科手术模拟训练平台,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立三维手术场景,真实再现手术过程,脑外科医生可以利用特质的手术器械,模拟手术操作,完全可以感知手术器械在碰触不同脑组织的差别。因为脑外科医生的手术培训,一直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一般需要7~10年,此平台的利用,将有望更好地训练脑外科医生手术显微操作技术,加快整个培训过程。三是医疗团队的无缝配合。对手术和康复过程,环环相扣,整个医疗团队配合密切,保障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崔忠凯(天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年11月赴蒙特利尔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当初选择到国外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够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开拓思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来后第一年,首先要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即4门专业课程。除了语言问题外,这里课程难度大,范围广,与国内更多偏向于应试的授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能动性、动手、动脑能力。夯实基础非常重要,不仅要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了如指掌,更应该对所在领域的大方向有所了解。当我听到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思考完成一个和自己博士科研项目无关的课题任务时,有些反感,认为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但完成后才发现,这种训练大大提高了我自主科研、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益匪浅。第二年最重要的就是博士生资格考试,只有通过才能成为真正的博士研究生。其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如果通不过,要么转为硕士,要么就提早结束学习打道回府。虽然考试的当天,我不幸被汽车撞了,受伤送进了急诊室,但最后还是忍痛坚持参加了考试,并顺利通过。第三年至关重要,课业任务和考试已经结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准备学术文章,参加科研项目,是出成果较快较多的一年。今年是第四年,除了完成自己的课题外,还要参加大型合作项目,同时还要带本科实习生,要与博士后和硕士生一起工作,争取今年能够顺利毕业。
  
  武力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009年9月赴麦吉尔大学附属麦吉尔老年病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出国前我确定了三个目标:第一学好英语,特别是听、说和写,做到完全无障碍交流。我的经验是,尽量找英语是母语的人做室友,每天听CBC广播,写英语日记,参加学术研讨会等等。大约3~4个月后,基本上过了语言关。第二做好科研工作,发表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我的加拿大导师是一位知名的国际学者,是加拿大该领域数一数二的人物,工作很努力,对我要求也很严格。第一天见面导师就给我布置了很多科研任务,有许多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己就从头做起,扎扎实实,从点滴做起,每天从早8点到晚8点就泡在实验室。第一个月内读了300多篇文献,参加各种相关学术讲座,然后进行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统计学处理、写论文,终于在第三个月写出了第一篇SCI论文。到目前为止,我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会议5次,其中加拿大3次,美国2次,在会议上作壁报交流3篇,口头报告1篇,发表论文2篇。第三多建立一些与本行的国际合作和联系。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虽然是国内一流,但尚未达到国际知名,我们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还比较薄弱。我院领导也希望我能牵线搭桥,多为单位的国际交流合作做点事情。我在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两个方面积极下功夫: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次请我的导师到西安和香港参加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学术会议。加拿大导师也请我国内导师作为会议的主席参加今年5月份在瑞典的学术会议。而双方的项目合作会更持久、更重要,去年我们和加拿大有关方面联合申请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加拿大卫生研究院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虽然这次没有申请成功,但我们会继续努力,坚信科研合作项目的方式无疑是一种互赢互利的方式。
  
  宋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读博士生,2011年3月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康科迪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航空用金属材料的高效精密切削加工工艺):


  蒙特利尔是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庞巴迪公司所在地,是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我为能够来到这样好的环境学习而高兴。第一天来到我们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我发现自己所能够使用的实验设备仅仅是一台上世纪70年代的数控机床,这与国内实验设备样样俱全、实验天天做、数据天天出的条件相比,让我产生了一些疑惑,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为什么国外实验室能够发出如此多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而在国内优越的实验条件下所发的论文数量少质量差呢?通过1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很薄弱,在理论与基础知识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惊人的。然后,我开始了每天面对电脑屏幕的学习生活,期间读了不少文献和书籍,慢慢地发现,在面对工程问题的时候,国外实验室的导师会将这一工程问题进行非常细致的剖分,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其中某一细节问题,首先开展大量的文献阅读,期间不但巩固了自己的基础知识,开拓了思维,而且为后期具体研究的创新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进而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非常具体的、能够精确表达的、容易理解的数学问题,最终将每一个细节整合在一起,这样一个工程问题便有了一套系统的数学体系与理论体系作为支持。就金属切削研究领域来讲,康科迪亚大学实验条件着实无法与国内媲美,同样的,相当一部分北美高校的实验条件都不及国内,但是我们的科研成果却远远无法与之相比。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一年来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面对科研工作时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认真面对每一个工程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的飞机变得更快、更高、更强。
  自己这一年过的非常充实,在科研学习取得一定进步的基础上,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认识到了我们中国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大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而我们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本职岗位上,将科研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努力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
    
  王猛(浙江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2009年9月赴麦吉尔大学地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首先遇到和感受最深的是语言问题。虽然在国内学习英语多年,也参加了无数的语言考试,可是来加拿大以后还是张不开嘴,听力方面难度也挺大。其实这是许多刚跨出国门的留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原因就是国内没有说英语的语言环境。自己主要是通过和实验室的同学多交流,还可以找想学中文的“老外”,大家可以相互学习,而且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拓展交际圈,也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可以得到较快提高。其次是要重视博士生资格考试。考试时间是在第二学年开始的时候,一般有两次机会,如果都通不过就很可能会被勒令退学。但我们只要高度重视,以积极和勤奋的学习态度,用心准备,平常多积累,把看的文献抄录下来,都可以在资格考试的时候派上用场。三是关于毕业的要求。一般来说这边的博士生毕业没有硬性的发表论文的要求,也没有所谓“影响因子”之类的要求,只要尽心地完成博士论文即可毕业。但博士论文的章节基本是一篇篇成型的文章串成,格式修改一下即可投出、发表,所以要达到毕业要求基本都会要3~4篇可以投稿的论文在手。
  最后,我也给各位同学提两个学习建议,一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共享的有利条件,广泛收集、查找各类资料、专刊,或者联系图书管理员获取。学校每学期开学时都会有一些关于图书馆使用的讲座,可以免费参加,有助于大家尽快了解相关信息和学会使用图书馆资源。二是积极争取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参加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会议,很锻炼人,非常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供稿/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