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徐妍 王芳 杨亚南
2011年8月31日~9月11日,12天,9个航段,日夜兼程。我们一行3人,赴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采访调研。走进学校,与中国学生学者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访问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听取教育外交官介绍情况。8场座谈,8个访谈,收获颇丰。我们将这12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于此。
泰国
快乐的留泰生活
泰国与中国是世代友好邻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泰国旅游热的还有留学热。从1981年的3个国家公派生,到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泰国各类留学人员总数约有1.1万人,占泰国国际留学生的45%,数量位居各国首位。他们分布在44所高校,攻读专业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工商管理、泰语、市场管理、国际工商管理、泰语教育、酒店管理。其中,易三仓大学和亚洲理工学院的外国学生比较集中,在易三仓大学就读的近1800名外国学生中,中国学生有1380多人。
泰国是我们采访调研的第一站,在易三仓大学我们见到了来自易三仓大学、华侨崇圣大学、亚洲理工学院和诗纳卡琳威洛大学的25名中国留学生。
参加座谈会的同学们大都是在读本科生,略显稚嫩而充满朝气的面庞,平和地微笑着,自信而平静地叙述着自己快乐的留泰生活。他们的发言,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在泰国留学生活中的文化适应、心理调整的过程,体味到他们通过留学而不断成长,逐渐独立和自主。他们的人格自我完善,心智日趋成熟。
目前,在泰国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是自费生,其中仅有几十个国家公派生及国内各高校的互换交流生。自费生人数众多,年龄偏低。有些学生在国内的时候成绩不太理想,未能考上国内重点院校。来到泰国留学,在逐步适应了留学生活后,不少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的还拿到了当地学校的奖学金。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是彬彬有礼,热情快乐。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改在国内的生活学习状态。留学,为他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人生历程。
2011年10月,泰国遭遇50年一遇的大洪水,教育组负责人邱宁前往泰国大城皇家师范大学看望从洪灾区转移至救灾中心的44名中国留学生,同学们笑对镜头,勇敢乐观。
树立正确的留学人才观念
留泰学子大都是自费生且年龄偏低,这一特点大大增加了留学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中国驻泰国使馆教育组负责人邱宁一秘曾在美国工作8年,2009年来到驻泰国使馆教育组上任,之后他就开始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2010年初,在教育组的倡导下,在泰中国留学生联合会建立,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罗勇担任首届主席。通过联合会在各地建立的分支网络,联络团结在泰自费留学生。联合会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www.liuxuetaiguo.org),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教育组和联合会的信息。
针对留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现状,邱宁认为应该加大对他们的思想培育。近年来,教育组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通过“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组织有关《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等,以及结合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对青年人的期望,组织留学人员开展学习和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留学工作的不断拓展,驻泰使馆对留学工作越来越关注。大使经常参加与留学生相关的活动,并发表讲话,和学生们谈理想、谈人生,鼓励他们珍惜机会,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为留泰学子的事业发展提供帮助是教育组的另一个工作重点。邱宁强调,留学工作要树立正确的留学人才观念。“‘爱因斯坦是人才,爱迪生也是人才。’2010年年底回国开会,袁贵仁部长说的这句话好像是专门针对我们泰国留学生说的。”邱宁充满自信地说,在泰国的中国留学生缺少拔尖的,但不乏有特色的人才,目前在泰国或中国的就业前景很好。
邱宁表示,教育组和在泰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今后将进一步深入了解留泰学子的就业需求,与包括《神州学人》在内的国内相关单位合作,为留泰学子回国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回国就业和发展的愿望。他同时希望国内用人单位能注意到留泰学子纯朴、肯干的特点,他们绝对是有特色的专业人才,他们的专业技术扎实,泰语、英语都不错,有合适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中国留泰学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新西兰
大灾中的大爱
我们在新西兰听到最多的还是有关地震的故事,从惠灵顿到奥克兰,再到克赖斯特彻奇,我们亲眼看到了昔日辉煌的大教堂已成断垣残壁,道路两旁建筑的地基和墙壁裂缝密布。一路上,人们对地震的回忆及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不绝于耳。
2011年2月的地震中,中国留学生受害人数达到23人。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在震发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指挥部,由驻新西兰使馆教育处王胜刚参赞担任总指挥。教育处全力投入,与新西兰教育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及时了解情况,在第一时间确认失踪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第一时间向国内教育部汇报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进行报道,并在航班恢复开通后,乘坐第一个航班赶赴震区,看望当地的留学生及华人华侨,向他们转达来自祖国的问候。
这数个“第一”,为救援工作赢得了时间,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克赖斯特彻奇,我们在一个上午就把组织机制建立起来,把留学生华人华侨救助系统建立起来。救助系统建立起来是一面旗帜,稳定了民心。”王胜刚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要以父母的心态面对留学生,同时我们也要有必要的原则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的同时要使事情有进展。”
之后,50多位遇难者家属陆续抵达新西兰,并经由惠灵顿或奥克兰转机到克赖斯特彻奇。使馆与新西兰各方配合,尽力安抚家属,认真做好遇难者身份鉴定和善后理赔等多项工作。这其中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各地及各高校中国学联配合使馆教育处做了许多工作。
说起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之后,中国学联所做的工作,王胜刚及教育处乔正顺一秘都赞不绝口。
克赖斯特彻奇各高校的中国学联在第一时间联络在校中国留学生,及时联系教育处,协助教育处进行救助及善后工作。例如震后发放地震救助包,制定地震紧急预案,以及家属接机、安排住宿、翻译、葬礼主持、慈善募捐等等。
在克赖斯特彻奇,我们见到了来自国内中国地质大学的李玉财老师和各大学中国学联的负责人,听大家详细讲述了那次地震及地震后的事情。李玉财老师是2011年5月底临危受命到达克赖斯特彻奇,协助做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的筹建工作,同时协助教育处进行地震的善后工作。如今,他是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教育组负责人。
“地震后的善后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学联会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坎特伯雷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成员们。他们不仅第一时间赶到受灾最严重的CTV大楼,在现场驻扎帐篷,帮助寻找在大楼里上课的中国留学生的下落,还为教育处提供最新消息,也为在国内的家属提供前线救援的最新消息。他们在那里坚守了3天!”李玉财介绍说,“后来他们又和林肯大学中国学联与当地华人地震救助小组一同协助使馆和教育处,接待23个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国内家庭。直至今日,坎特伯雷大学中国学联的志愿者依然作为中方家属联络员,为死难者家属提供最新的调查进展情况。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敬佩!”
“因为我们的副主席丹尼斯在机场做地勤工作,所以机场接待工作比较顺利。”坎特伯雷大学中国学联主席庄泛音介绍说,“当时张霓还任我们学联的主席,在各大网站上发布消息,呼吁大家相互确认,救助同学。”张霓后来还专门撰写文章发表在《神州学人》网站上,如今张霓已是克赖斯特彻奇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主席。
林肯大学中国学联副主席周忠坤回忆,学联在震后第一时间立即行动起来,联系核查各自学联的留学人员,及时与使馆教育处通报有关信息,将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慰问及时传达给受灾学生学者,提供防震抗震指导和服务,积极协助寻找失踪人员,并积极为受灾同学提供必要帮助。
林肯大学的4位公派学者对地震还记忆犹新,西南林业大学的胡冀珍老师和甘肃农业大学的魏彦明老师,至今还记得震后林肯大学中国学联的同学们及时去看望慰问他们的情景,他们带去了使馆和教育处的问候,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温暖备至。
“帮助大家在灾难后重新找回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是我们一直在做、今后仍需要做的事情。”李玉财说。在学生陆续返校后,各个中国学联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庆祝端午节、各种体育娱乐活动等,缓解大家震后的精神压力。
坎特伯雷大学中国学联组建了学联顾问咨询团,其中包括城市议员、中方使馆工作人员、新西兰民族事务部负责人、本地律师和华人警察等,为大家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
直到现在,每天余震小震仍然不断。就在我们采访调研团到达当天,仍有3.2级地震,但和大家座谈过程中,每个人对此都淡定自若。“震后逢生,从此什么都不再害怕,因为经历过地震的人生将是非凡的人生,是更加丰富的人生。”甘肃农业大学的张宁老师笑靥如花,她马上就要结束公派访学回国了。她说,这里所经历的一切对她都意义非凡,珍惜当下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对她来说更重要。
在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工人们正在进行震后建筑修复工作,安静而有序。艾汶河畔树木已经葱茏,桃花水仙花繁花似锦,一切都尽现欣欣向荣之意。新西兰之行,让我们近距离接触2011年初那场地震,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留学生在大灾中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一幕幕。
以父母心态做留管工作
“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我国开展自由贸易谈判和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是推动双边外交、贸易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初到新西兰,教育处王胜刚参赞的开篇话让我们对中新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在新留学生数量庞大,自2000年一直是新西兰的第一留学生来源国,曾在2003年一度达到6万人。后来由于个别私立学校倒闭及新西兰移民政策变化等原因,来新留学人数急剧下降,2007年起有所回升。截止2010年底,新西兰在读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为2.1万余人,占所有外国留学生的22%,多数集中在奥克兰、惠灵顿和克赖斯特彻奇等城市。
“虽然新西兰留学生层次略显参差不齐,但高层次留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王胜刚参赞说,“以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评选为例,自申福俊获得2007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实现‘零的突破’以来,2009年又有5人获奖,2010年4人获奖。2011年有10人报名参选。”
政府合作项目上,教育处积极推动“三兄弟”合作模式,加强中新两国校际间的交流,目前,两国大学已经有6组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同时,在两国自由贸易协定之下,两国政府建立了双边奖学金项目,即中国-新西兰博士研究奖学金项目,自2009年起,每年相互为对方提供10名为期3年的博士研究奖学金。
在新西兰的华人专家学者虽然不多,但近年来,每年都有回国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到达惠灵顿的当晚,我们就见到了几位在惠灵顿的华人学者。
目前,新西兰华人学者成立了2个科学家协会,分别是新西兰华人科学家协会和新中科学技术协会。教育处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联系这些学者,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春晖计划”,以及各地各高校的人才计划。目前新西兰已有3名学者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新西兰华人科学家协会主席余嘉顺博士,近年来身兼成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他每年都回中国讲学和指导研究生。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和其他国家地质科学家组成科考队到四川进行考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并在相关部门组织邀请下,到青海、甘肃进行了考察。“我只是就我所学为祖国和人民尽绵薄之力。”余嘉顺博士谦虚地对我们说。
王胜刚参赞还向我们介绍了几位杰出的华人科学家代表,他们也常年与中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新西兰华人科学家协会理事及荣誉会长高唯教授,同时身为中国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和青海大学等高校的荣誉顾问、教授。林肯大学教授、新西兰土壤科学学会邸洪杰教授,是新西兰历史上首位获得英女王颁发的新西兰功绩勋章的华人科学家。目前是中国科技部和教育部聘请的外籍评审专家,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有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随着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教育处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中国留学生聚集的主要城市和大学都建立了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并在当地市政府和大学注册,已基本形成网络。联谊会在团结在新中国留学生、维护和争取他们的正当权益、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中,协助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留学安全工作始终是教育处工作的重点之一。教育处通过网站宣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对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抓住突发事件进行警示教育。
继2008年新西兰留学工作会议后,2010年教育处联合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首次召开全新留学人员座谈会,交流各地联谊会工作经验,推进全新留学生管理工作。2011年11月,教育处举办了第二次全新留学人员座谈会。
“面对留学生,我们只有以父母的心态,全身心地服务于他们,才能帮助他们顺利留学,学有所成,才能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王胜刚参赞的一番话为我们诠释了留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内涵。
2011年11月,2011年度“新西兰留学人员座谈会”代表合影。二排中为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右一为教育处参赞王胜刚,右三为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负责人胡焰初,右二为李玉财老师。
采访调研团成员在克莱斯特彻奇时与林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合影。 摄影/王芳
地震发生后,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联合工作组以及驻新西兰使馆教育处慰问留学人员。图为当时的公派学者合影。
追求学联工作可持续发展
到达奥克兰当天晚上9点,我们跟随林彬老师,来到了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见到了刚刚参加完总领馆活动的教育组负责人胡焰初领事。他难掩一脸疲惫,但还是抓紧时间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有关在奥克兰领区的中国留学生情况,以及留学服务和高层次人才情况。
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地方,在新西兰的60~70%的中国留学生集中在奥克兰领区。2010年8月底上任后,胡焰初和夫人林彬简单安置了一下,就开始了工作。由于之前有在武汉大学外事处及院系工作的经验,胡焰初很快进入角色。他发现奥克兰领区原有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质量与留学生规模已不太匹配,便一手抓中国学联的组建,一手抓学联干部培训,帮助加强学联的自身组织建设。支持他们开展大型活动,扩大学联的影响和规模。经过1年努力,领区内现有留学人员社团14个,其中11个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2个华人专业团体,1个新西兰中华青年联合会。
说起这些社团的建立,胡焰初颇有感慨地说,如何引导这些社团规范地、可持续地发展,是颇费心思的。他坚持学联成立一个培训一个的原则,让学联干部明确学联的核心作用,做学联干部有哪些“好处”和“不足”,如何扩大在留学生中的影响等。同时不定期地召集学联干部集中交流,初步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学联之间的联系,变点为面,团结起来,扩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如今,教育组主办大型活动,各个学联都联合参与举办,既锻炼了学联干部,又达到了更广泛地服务留学人员的目的。
胡焰初还特别兴奋地列举了当时正在筹办的数个“第一次”的活动。2011年9月底举办千人左右规模的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晚会;10月份举办领区内首次优秀学联和学联干部评选和表彰活动;10月份召开一次奥克兰领区汉语教学研讨会;年末举办公派生及导师同庆中国春节活动等。
其中,优秀学联和学联干部的评选和表彰活动,主要想通过评选引导学联建设,展现学联干部的辛勤劳动,同时对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和就业也能有所帮助。此项活动是1992年驻奥克兰总领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
胡焰初还特别介绍了公派留学生工作。目前在奥克兰领区内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有81人,2011年底将达到110多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派留学人员,教育组花了大量时间收集整理公派留学人员的奖学金档案,做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齐备。直接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奖学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公派留学人员。除了日常管理,胡焰初还通过不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学习和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支持或者举办一些有益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为了服务更大群体的自费留学生,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教育组2011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网站,与国内主要教育网站链接,将留学生事务专列栏目,特别是刊登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有关要求和问题解答,大大增加了办事的透明度,方便了广大留学生,规范了办事程序。留学生报到登记系统目前正在建设中,此系统的开通将更加方便留学生。
聊至兴头,已经深夜,从胡焰初夫妇的谈笑中,我们深深地为他们对留学工作倾其全部而感动。
2011年10月31日,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首次表彰优秀留学生联谊会及优秀学联干部。
澳大利亚
平安是福
“……
“女:感谢你们,祖国的亲人,请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快乐、平安!平安是福,这是亲人的嘱托!
“男:平安是福,这是祖国的期盼!
“……”
这是2010年悉尼地区中国留学生中秋晚会上的诗歌朗诵《平安是福》,它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观众,引得无数学子泪流满面。这首诗的作者是时任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白刚,据说在2010年中秋晚会之前,他一气呵成此诗,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祝福倾注其中。“平安是福”不仅是千万父母的心声,同时也是祖国母亲对海外学子的殷切祝福!
悉尼,号称“南半球的纽约”,是澳大利亚最大、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天然的良港、包容的文化氛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等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同时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据统计,截止2011年7月,在澳中国留学生总数为15.4万余人,其中在新南威尔士州的中国留学生为5.7万余人,占全澳的38%。近年来,随着自费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驻悉尼总领馆教育组越来越重视对自费留学人员的引导和服务工作。
教育组支持指导领区各中国学联加强组织建设,支持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校留学生成立硕博会,组织各类活动,广泛联络自费留学生。还定期举办“悉尼地区中国留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各中国学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7年8月,在白刚的倡议下,成立了由在新州地区留学和访问的中国留学生学者组成的新南威尔士州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吸收各中国学联自费留学生骨干加入,以团结各学联,促进国家公派和自费留学人员之间的交流,增强广大留学生的凝聚力。
教育组时刻将留学安全教育贯穿在各项活动中。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了留学生安全保护工作预防和处置体系;定期举办留学生安全讲座和留学生骨干安全教育培训会,发挥留学生骨干作用,在各个学联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当地法律法规知识;举办中国留学生安全教育巡讲活动,深入到各大学开展安全讲座;编印并广为发放《新州中国留学生安全手册》,发放总领馆领事保护台历和安全提示U盘,将安全教育对象扩大到自费中学生和语言生。
《平安是福》这首结合海外学子在异国他乡亲身经历和人身财务等安全警示的诗歌,从此在新州留学生中广为流传。
我们在悉尼期间,适逢白刚离任前夕,新州中国学联已计划在举办的中秋晚会中,再次配乐朗诵《平安是福》。
与学者们交朋友
虽然在悉尼停留不足24小时,匆忙之中我们还见到了优秀学者代表张农教授和郭生祥博士。
张农教授曾留学日本,现为悉尼科技大学电机、机械和机械电子系统工程学院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机械振动与控制、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及其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1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并被湖南大学聘为特聘教授。
郭生祥博士曾留学美国,现任澳洲储备银行货币研究所精算中心研究员、荣誉主任,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荣誉主席。主要从事货币精算方面理论研究及相关的金融工作,独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货币精算学和信用精算学。目前任四川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全国侨联特聘专家等。
张农教授和郭生祥博士均已在澳大利亚工作生活10余年,但彼此认识还是经由白刚领事。他们说,白刚与学者们交往时更是多从大家的角度出发,让学者们在相处的细节处体味到教育外交官的人格魅力,同时也通过教育组认识了更多在悉尼地区的华人专家学者朋友。现在无论是否逢年过节,大家都会挤出时间相聚,聊聊彼此近况、生活乐趣、学术进展,以及与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情况。
白刚在笑谈中也说,自己很喜欢和学者们交朋友,一则长知识见识,二则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每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从而督促自己不断长进。也只有和这些华人专家学者成为朋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彼此以诚相待。
正是通过与学者们交朋友的方式,教育组与学者们增进了感情,强化了中华亲情,从而能够广泛而持久地保持着与华人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留学人员的联系。
留澳学者送别白刚领事(右五)、左一为张农教授。
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角的天鹅河畔,是西澳州的首府。
珀斯没有教育处组,我们的采访调研在中国驻珀斯总领馆支持下得以完成。在总领馆的引荐下,我们见到了伊迪斯·考文大学国际教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沈根生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化学工程教授、西澳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主任张东柯教授。
沈根生教授,1982年留学澳大利亚,1985年始相继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蒙纳士大学、墨尔本大学任教。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经济学、国际商贸学和银行金融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近10余年来他非常关注中澳之间的教育交流,主要从事国际教育比较学研究。
“30年中国、30年澳大利亚的生活,让我懂得珍惜一切机会。”沈教授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近年来,随着中澳关系的发展,沈根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能将国外先进的教学体制和经验带回中国,让更多的人受益。“我又是华人,又是学者,深深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和需求,了解中外教育体制和方法的差异和需求,了解中外教育事业发展的差异和需求。我出生在上海,我热爱祖国,我为中国的发展发达而自豪。作为一名学者,我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一点贡献。”
近年来,沈根生力推伊迪斯·考文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相继开展了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国际课程部项目、双学位联合培养等项目。“我很高兴我能参与其中,见证中澳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力。”沈根生教授真诚地向我们表达了他的心愿。
在西澳大学能源研究中心,这个西澳大学专门为张东柯设立的研究机构,我们见到了风趣、乐观、精神健硕的张东柯教授。多年来,张东柯以煤和天然气的研究为主,本着把技术投入工业的宗旨,坚持不懈地将自己的研究用于实践。他认为知识和技术只有对社会有用,其存在的价值方能体现,这也是数学成绩向来拔尖的他当年放弃了纯理论科学而选择工科专业的原因。他说:“知识属于社会,技术属于工业。”
张东柯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化学工程教授,西澳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主任,澳大利亚科学研究基金会专家、澳大利亚国际科学合作计划委员会高级顾问,是澳大利亚煤工业和政府联合工程的技术顾问团成员之一,曾获得约翰·科廷杰出教授称号。拥有260多种科技出版物的知识产权,曾在《燃烧与火焰试验站》(Combustion and Flame)、《燃料》(Fue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在澳大利亚多年,张东柯长期保持着与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术来往,诸如中国科学院太原煤炭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东营)、东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每年回中国十几次,与他坚持每天游泳3公里的习惯一样,拿他的话来说,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为祖国作贡献。
谈起中国现在的各种引才计划,张东柯认为这是国家吸引国内外智力很好的举措,目前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也很大,他建议中国在参考国外对科研进行评估的价值体系的同时,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以此来营造一个更好的学术氛围。他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为祖国的发展做更多的事情。
据汪银儿总领事介绍,西澳地区占澳大利亚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这里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和学者、实业家及社会外交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卓有建树,在为澳洲服务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交流作着贡献。
采访调研团成员与沈根生教授(中)、驻珀思总领馆卜康祥领事(合影)。 摄影/王芳
高层次人才座谈会
到达墨尔本第二天,适逢中秋来临,我们有幸参加了由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举办的人才座谈会。来自墨尔本地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相聚总领馆,共度中秋。驻墨尔本总领事施伟强出席,并与大家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副总领事黄凤文、教育组全体领事陪同出席,参赞衔教育领事郭晓娟主持座谈会。
施伟强总领事在致辞时,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国家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最新政策,以及墨尔本地区的人才引进情况。他强调,真诚为广大专家学者服好务是总领馆的职责。
与会者中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和申报者,“青年千人计划”公示侯选人,返澳休假、已在国内任职的专家学者,还有澳洲华人生物医学科学协会及维州中国学联总会、墨尔本中国博士沙龙的负责人等。专家学者们在座谈会上纷纷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斯文本科技大学教授、“千人计划”首批入选者、澳大利亚科学院与工程院双院士顾敏在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之后说,“千人计划”作为建立人才国家队的举措,推出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他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学人抓住中澳两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参与祖国建设。他同时强调,大家回国是做更多的实事,而不是为争取更多的荣誉。
“千人计划”首批人文社会科学入选者、拉筹伯大学法学教授陈建福说,他深感荣幸和责任,他将很快与中国经贸大学启动合作项目。蒙纳士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赵晓林,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张彦春,迪肯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王训该、陈英,斯文本科技大学教授杨耘,墨尔本大学教授乔光华等专家学者回顾了各自与国内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情况,与大家交流了回国工作及为国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2010年10月,应一国有大企业之聘回国任职的任和,在座谈会上与大家分享了回国工作的心得。在他看来,回国工作初期有些不适应甚至有挫折感是正常的,关键是要积极面对,及时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扎扎实实做事。
作为“青年千人计划”首批引进人才,来自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员郝晓涛和蒙纳士大学的讲师柏宇也分别表示,非常感谢国家为青年人提供的这个平台,能有机会回国与国内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将尽己所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柏宇还感慨地说,从瑞士转到墨尔本2年来一直在实验室忙乎,没有周末和节日,今天来总领馆过中秋和教师节,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非常温暖。
蒙纳士大学研究员、墨尔本中国博士沙龙主席吴铎,则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在教育组的支持下,沙龙近年来的发展,开展的各种学术交流和为国服务活动情况。他表示,“青年千人计划”的实施为海外学子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我们年轻人要以在座的专家学者为榜样,勤奋严谨治学,不断提高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后备队的综合实力,积极投入为国服务的大潮中,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座谈会后,与这些学者代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能充分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时刻关注,并抓住一切机会投身中澳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言谈中,他们还对我们提及了一些深思熟虑之后的对回国发展和为国服务的建议。
墨尔本领区优秀学者合影,前排左四为驻墨尔本总领事施伟强,左三为副总领事黄凤文,二排左一为郭晓娟领事。 摄影/王芳
高层次人才工作显优势
墨尔本是澳洲大学和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在澳方注册的中国留学生5万余人,更积淀云集了众多优秀留学人才。目前在墨尔本地区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担任教授、高级研究员和中层以上主管的华裔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其中,有1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入选首批“青年千人计划”,5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还有不少专家学者通过其他引才渠道回国或为国服务。参赞衔教育领事郭晓娟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领区人才的情况,她特别强调,墨尔本地区专家学者治学严谨,凝聚力强,心系祖国,多年来以各种形式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特别是“千人计划”实施以来,领区广大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这是教育组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
正是因为墨尔本地区留学人才济济,各专业学术团体比较活跃。如,澳洲华人生物医学科学协会、澳大利亚华人专业人士俱乐部、澳大利亚华人计算机专业协会、澳大利亚华人工程技术专家网等。其中,澳洲华人生物医学协会建立了每2年一届的“澳中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大会”,已成为中澳生物医学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盛会和品牌项目。
正是在当地高层次人才的感染下,墨尔本地区的青年学者也迅速成长起来。在教育组的关心指导下,领区各大学均成立了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他们还联合成立了维州中国学生学者联谊总会。墨尔本中国博士沙龙也是领区优秀青年学者的品牌社团。在教育组和高层次人才的关心指导下,博士沙龙成立短短5年,已成为活跃在当地学术界的一支生力军。每年一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优秀论文报告会”吸引数百名年轻博士们的青睐。2010年,博士沙龙成员富尔江、吴铎合作设计的“智能交通项目”获第五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11年,又有5个团队申报参加第六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博士沙龙还注重和澳洲学术界、工业界以及当地政府的沟通,组织开展或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正是由于领区留学人才活跃,优势凸显,墨尔本亦成为国内用人单位到国外招聘人才的热门地之一,每年有多场来自国内的招聘人才信息的发布和招聘活动,教育组除了配合国内招聘团组的活动,还注意跟进和反馈信息,促其后续实质性的进展。近几年来,教育组通过多种方式密切联系广大专家学者,深入了解情况,反馈意见,牵线搭桥,真诚服务,努力传递祖国的信息和温暖,更有力地促进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多种方式为国尽力。最后郭晓娟充满感情地说:“教育组始终把留学人才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教育组永远是海外学人之家。任重道远,努力践行,不辱使命。”
10来天的采访调研,时间不长,收获颇丰。在此特别感谢中国驻泰国使馆教育组,驻新西兰使馆教育处、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教育组,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馆教育组、驻珀斯总领馆、驻墨尔本总领馆教育组,以及中国在泰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三国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和专业社团的支持和大力协助。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和中国学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