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2012年02月15日  来源:神州学人 
  

作为自费留学生来到日本,从硕士到博士,从最开始的边工边读的艰辛阶段,到逐渐拿到东北大学的奖学金、日本建筑行业奖学金、日本企业的研究助成金,以及日本政府的国费奖学金,同时也在本行业有名的杂志以及国内国际会议上多次投稿发表,每一点点的成就都验证了自己的努力。在博士毕业回国工作之际能拿到“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对我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祖国对我的研究成果以及几年的留学生活的认可。同时,人在海外更能感受到祖国强大与国民命运的息息相关。作为既是传统学科,又面临很多新的革新与挑战的建筑环境与技术领域,我坚信中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11年4月博士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的建筑系工作,我希望从大学讲师的新起点开始为祖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会波
  
  张会波,2010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80年出生,2002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2006年4月考入日本国立东北大学都市建筑学攻读硕士学位,后于2008年4月直升该专业的博士课程,主要从事创造健康节能的建筑室内湿度环境的各种技术的研究。2011年4月博士毕业后,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


  2009年10月我来到北海道大学,在高桥保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高桥保教授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师从于美国普渡大学根岸英一教授(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师从高桥保教授,不但使我明白了科学理论转化到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也使得我放眼于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体会着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东渡日本留学,虽然远离祖国的亲人朋友,但是我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与祖国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如今,能够成为2010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获得者,首先要感谢祖国对海外学子们的深切关怀,给我们提供一个如此优越的在国外学习科学知识的大环境。其次要感谢我的母校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北海道大学的各位老师,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的李志平教授和北海道大学的高桥保教授。没有他们的栽培和教诲,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最后要感谢养育我的父母,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和信心的源泉。
  “学不忘国,学不忘民”,每个海外学子都应该牢记在心。今天所跨出的一小步将会勉励我迈出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一大步。等将来完成学业,我一定投身祖国的怀抱,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奉献自己的努力。      ——栗海军
  
  栗海军,2010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81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2009年10月至今,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博士。到目前为止,已在所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有机化学通讯》(OL)、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论文数篇。
  
  
  得知荣获2010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消息后,我非常激动。感谢祖国设立的奖学金以及祖国对我们自费留学生的关心和奖励。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来自各界的培养。感谢领导和师长对我的关怀和教导;感谢同学和朋友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等对我的关心和资助。
  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我一直关注着国内的发展,祖国是我们海外学子坚强的后盾。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发达强盛,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和谐,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快乐。我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更加勤奋刻苦,尽量作出成绩,尽力为祖国的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鲍治国
  
  鲍治国,2010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77年出生,1999年7月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日立华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工作。2006年4月,开始了在早稻田大学情报生产系统研究科的硕士课程。2008年4月,攻读该研究科的博士学位,导师为渡边孝博教授。
  博士期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路的自动合成方面。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论文4篇,第一作者国际会议论文9篇,其他合著论文4篇。博士期间参加了日本文部科学省资助的全球卓越中心(GCOE)科研项目。
  
  
  
  
  能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因为它代表着祖国对我这些年留学生涯付出的努力的肯定。获得这个奖也让我更加确定我当初赴德留学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初,我怀着对德国人严谨作风的崇敬之情踏入了德国顶尖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门。在最初的2年里除了圆满完成硕士学业外,我还通过在著名电子公司英飞凌的实习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除了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和工作外,我也学会了享受生活。我喜欢结识新的朋友,闲暇之余和朋友踢球、旅游成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慕尼黑是个漂亮的城市,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喝上一杯当地的啤酒真是一种享受。
  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收获让我毅然决定留在慕尼黑继续我的博士学业。很幸运我能成为安德里亚斯·海克斯道夫(Andreas Herkersdorf)教授的学生。海克斯道夫教授有着德国人特有的严谨,但却特别的和蔼和绅士。学校里很少有教授像他一样天天和学生一起去食堂吃中饭,很随便地聊天。但是当我们坐下来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时,他却非常一丝不苟。
  另外比较幸运的是,我获得了一个好的项目课题。我的研究项目是一个由宝马集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多个研究所合作的、集研究和工程于一体的项目,除了能够接触前沿的研究外,还能直接向宝马的工程师学习实践经验,另外也让我学会了团队协作。当我最后以最优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时,回顾这4年真是充满收获的4年。现在我又站在了人生另外一个阶段的起点,展望未来,踌躇满志。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初到德国时青涩的我了,7年多留学生活的洗礼让我更加有信心迎接将来事业上的挑战。       ——王忠磊
  
  王忠磊,2010年获奖者,留学德国。
  1982年出生,2004年获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同年9月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电子信息工程系,于2006年9月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安德里亚斯·海克斯道夫教授,从事多核芯片设计和汽车控制系统的研究,完成一个与宝马集团合作的为期3年的工业项目,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在权威会议、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10多篇论文。其中1篇介绍多核系统仿真方法的论文获得了2009年设计自动化大会(简称DAC,该领域最权威会议)的最佳论文提名。于2010年11月以最优成绩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1月进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领导一个由4个博士生组成的科研小组,研究课题为系统仿真和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
  
  
  
  6年前,我从北京清华园,飞越了半个地球,来到大洋彼岸追寻我的梦想。弹指一挥间,彼时的青春少年,而今也已经到了收获梦想的年龄。回顾过去的6年,我经历过失败与挫折带来的沮丧,也享受过奋斗和成功伴随的愉悦。在漫长的博士学习中,一直支持我前进的是对梦想的执著和报效祖国的心愿。
  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我忘不了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和教育,也忘不了10多年来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更忘不了国家为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心血。今天这个奖项,更说明祖国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和关怀我们的成长。作为成千上万海外留学生的一员,我深深地被祖国人民这一份深切的关怀所感动。我想,唯有加倍的努力,才对得起这一份浓浓的关怀。
  2011年5月,我短暂回国探望父母。我很欣慰地看到祖国大地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我:如今的祖国,处处是机遇,处处都有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现在,我们的祖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人才,重视人才的时代,我们留学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用最尖端的知识武装自己,然后投身祖国的创新洪流当中,贡献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能够获得2010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们的努力得到了祖国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是任何荣誉都无法替代的。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取得的仅仅是一点阶段性的成果,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还有很多的地方有待学习和提高。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无止境的,同样,报效祖国也应该是我们毕生的使命。我会以这次获奖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能够自信而坚定地对祖国说:我准备好了!      ——王慧
  
  王慧,2010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4年出生,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2006年7月毕业后,来到美国杜克大学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课题为分子信号通路IL6-Stat3和微小RNA在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中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刊登在《干细胞》(Stem Cells)、《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一个个的偶然,让我走进了北欧的大学校园。虽然这里没有世界名校那种别样的风景,但是校园中每个人那种渴求知识的激情,追求创新的热情,还有对工作和学习高效的投入总是能让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之前的那一个个偶然。很高兴这样的一段求学经历能够得到祖国的认可,也希望自己的所学能够回报祖国。   ——尤石
  
  尤石,2010年获奖者,留学丹麦。
  1981年出生,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5~2006年就读于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并于2006年底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9月起于丹麦技术大学攻读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并网与优化。2011年初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共在电力领域相关科技会议上发表文献10余篇。目前仍在丹麦技术大学从事智能电网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