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11期 > 正文

“走出去”——中国教育的国际视野

2012年11月06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靓
  10年来,中国同世界联系更紧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升。“走出去”战略,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
  从企业“走出去”发展外向型经济,到文化“走出去”提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思考自身,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新空间。中国教育“走出去”,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高瞻远瞩、着眼全局作出的判断。
  当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当我们迎来八方宾朋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当我们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参与者,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
  当掌握汉语在很多国家开始意味着就业机会,当中国元素日益成为世界符号,当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的教育经验时,“走出去”成为世界赋予中国教育的重要职责。
  目前,我国已与近194个国家建立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与3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截至2011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留学人员超过142万人,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在国家“走出去”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走出去,为了更好地回来
  2012年9月一个普通的周末,北京赛特饭店一层人头攒动,“全球100所著名院校招生巡回展”在此举行。陪女儿前来咨询的刘先生感慨:“我们那时候,留学机会如同凤毛麟角,现在的孩子,出国学习很容易。”一个普通家庭的两代人,分明感受到中国教育“走出去”的大潮。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不是人在起作用。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闭门造车,培养不出国际化人才。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对出国留学作出了明确指示。伴随着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留学呈现出新的态势。
  回溯到这一切的起点。200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的公派留学规模为3025人,增幅达31.5%。此前多年,公派留学的选派人数每年保持在2300人左右。同年,教育部发出《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破除了自费留学的一道“门槛”——不再向自费留学的高校在校生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尚未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各类人员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不再进行“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同年,中国教育还释放出另外一个强烈信号——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在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展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开放和自信。“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这一重要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以公派出国留学为主导、自费出国留学为主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据统计,近3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2012年国家公派留学规模创下了16000人的新纪录。
  提升的不仅是规模,也有质量。“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高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2007年,国家推出“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选派5000名研究生,到国外高等院校接受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足迹遍布哈佛、牛津、斯坦福、普林斯顿……
  扩展的不仅是范围,也有内容。“到国外进行课程学习、毕业设计,或赴国际组织、企业、实验室实习。”2012年,国家推出“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派1000名大学二年级以上的优秀大学生,将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起点大大提前。
  走出去,不仅需要迈出自家门槛,也需要铺平一条道路。从国家间的学历学位互认到学校间的学分互认,莫不是这样的“铺路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从1988~2003年的15年间,与中国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有17个国家,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从2003~2012年的10年,签署协议的国家增加到39个,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涵盖其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对中国国力提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认可。
  往来有通途。当今时代,大批中华学子前往世界各地,学习知识技能,参与科学研究,交流文化情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在学有所成后选择回国。
  “我们的研究环境不逊于世界知名院校。”清华大学青年教师翟荟说。在美国从事学习研究4年后,他选择回到母校任教,带回学科的前沿视野和研究方法。
  “期待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1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朱涛说。在韩国留学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近20篇。
  回国正当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春晖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为引进留学人才设立了多个项目,提供“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平台。在不断优化的环境和爱国之情的感召下,越来越多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选择回来,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仅2011年,留学回国人员就达到18.62万人,比2010年增加5.13万人,近2年来留学回国人数增长比例达到31%。
  
走出去,让世界认识中国
  2011年5月,西班牙汉语水平考试在马德里、格兰纳达、巴伦西亚和巴塞罗那等多个城市举行。西班牙全国的考试人数超过2000人,创下历史新高。此非特例,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5000万人在学习中文,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汉语,作为了解中国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在许多国家,学习汉语已经成为把握机会、掌控未来的必然选择。
  面对机遇和竞争,中国迈出“走出去”的重要一步,在海外支持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益机构——孔子学院。
  2004年底,全世界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揭牌。2012年5月,肯尼亚内罗毕、意大利罗马、美国旧金山、古巴哈瓦那……世界不同地区的年轻人,站在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大赛的舞台上。他们不仅都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而且都在当地的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步伐和速度,令世界瞩目。截至目前,世界上108个国家建立了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汉语热、中国风。
  中国教育“走出去”战略的质量和影响,令世界认可。各地华人华侨把孔子学院当作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其他民族则把它当作了解中华民族的窗口。
  中国教育“走出去”战略的作用和效果,令世界叹服。以和为贵、平等相待,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孔子学院因不强加于人而受人欢迎。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这里架起一座相互了解、深化交流的友谊之桥。孔子学院也因此形成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知名品牌,承担起公共外交的重要责任。
  友谊之桥不只一座,中国能够“走出去”的也不只是语言。从古老东方的神秘到当代迅速崛起的奇迹,中国对世界而言,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走出去,为了让心与心相交。继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建立后,中美、中英、中欧之间相继在这10年中建立起稳固的人文交流机制。
  “青年友谊年”、“国家年”、“语言年”、中俄中小学生互访……在这些人文交流合作活动中,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
  “公派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10万人留学中国计划”、“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新设1万个专项奖学金名额,成千上万的中美学子从这些计划中获益,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前不久启动的中英人文交流机制,重申加强中英两国教育伙伴关系建设,支持中英学生双向流动。互派大学生实习、中小学结对交流、加强职业教育合作、推动高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研发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夯实中英合作的基础。
  共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开展高等教育领域政策对话,提供3万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中欧学生交换学习,中欧人文交流机制推动中欧关系更上一个台阶。
  教育搭台,文化唱戏。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明交流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展现了五千年历史积聚的风采和神韵,彰显了当代发展造就的创新和活力,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教育和中国学生带来的精神风貌,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
  
走出去,教育登上国际舞台
  2009年末,世界各大媒体显著位置登出一条消息:中国上海在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均名列第一。
  这项有34个成员国和多个伙伴国参加的国际项目已实行多年,被视为衡量各国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中国首次参加。一时间,中国教育的优势、质量、方法成为世界各国热议的话题。
  2010年,恰逢中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的教育文件首次有了英文和法文版本,成为一些国际教育会议上炙手可热的资料。
  中国教育“走出去”,不再只是跟在人后学习、模仿,不再因为不了解而心存戒备,而是开始主动把握国际规则,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德国共建“中德职教合作联盟”;与40个发展中国家启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开发制定;承办了每隔10多年举办一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为国际组织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人才……每一个举动的背后都是实力的支持和自信的姿态。
  “我们的先知说:即使知识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在2008年举行的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上,黎巴嫩哈里里加拿大大学校长阿卡丹表达出学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强烈愿望。这次会议上,中方20所高校与阿方16所高校共签署102份合作意向书。
  近年来,中国先后开启了中国—东盟、中国—阿拉伯、中日韩教育交流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多边教育合作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工作机制,全面拓展中国教育的多层次、宽领域交流途径,切实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时代,“流动”本身就意味着发展。欧盟将学生流动作为实现社会增长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并开始打造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区。中国以敏锐的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捕捉到世界教育开放发展的潮流。积极参与欧盟项目,为学生和学者创造接触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借鉴欧盟高等教育区的经验,积极协调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公约的制定和签署,打开本地区交流合作的通道。
  中国教育“走出去”,还表现在承担了更多的国际责任。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发言掷地有声。扩大发展中国家校长、教师来华培训规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能力建设中心和女童妇女教育中心提供100万美元援助;3年内为发展中国家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并提供配套的教学设备;增加接收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增加政府奖学金名额;增加对遭受地震、海啸、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发展中国家灾区教育的援助。中国支援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5项承诺令在场各国官员所称道。
  “走出国门,海外办学”,是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最新一步。2012年10月,老挝苏州大学正式开学,迎来首批30名老挝学生,成为中国首家在境外创办分校的大学。越南、加纳、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地的中国境外办学项目也在紧张筹备。来自上海的消息更加令人鼓舞,中国高职把学校办到了美国。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已启动“芝加哥分校”建设,从明年起这所分校将与芝加哥市立大学联盟合作招收美国本地高中毕业生。
  
  纵观10年,中国教育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同世界教育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升华和跨越。
  纵观10年,中国教育始终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在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树立中国的崭新形象、搭建世界人民友谊桥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独特的作用。
  纵观10年,中国教育培养出不计其数的国际化人才,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复兴崛起源源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