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李大庆:我是国家更强的纽带

2012年10月14日  来源:神州学人 
  
  
我的背后是国家的支持
  我是一名国家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不仅带着国家的资助,也带着与国家更强的纽带。留学期间,我和国内单位保持了很多联系,努力促进国内与国外的科研合作。通过我的努力,以及我在北师大的导师狄增如教授的大力支持,我在以色列的导师赫复林教授多次到北师大交流访问,并联合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长期的深度合作。
  目前我与国外的科研合作有2条渠道。一条是和赫复林教授,回国后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联络,今年我已经2次邀请他来中国了,包括5月他来北航参加由我组织的第一届复杂系统可靠性技术研讨会。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启动了一项合作研究计划,中以政府将在5年内各自投入1亿元人民币,支持中以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活动,每个项目可获得相当于20万美元的联合资助。我和赫复林教授想申请这个基金,来继续我们之间的合作。赫复林教授与很多中国科学家有着广泛的合作,在过去的20年中,他与他们合作发表了90余篇文章。其中很多发表在顶级期刊,包括2篇Nature,3篇Nature Physics,1篇PNAS和11篇Phys. Rev. Lett.。他和我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就是中国即将迎来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阶段。
  另一条合作渠道是通过我们学院的总师康锐教授,他和法国高等电力学院(Supélec)的恩里克·泽欧(Enrico Zio)教授有长期的合作。我进入学院之后,他介绍我和艾瑞克教授之间进行沟通,并逐渐展开在电力网络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合作,让我的研究层次更丰富、更立体了。
  公派生的身份让我感觉多了一份责任,我在国外会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国内发生的事情,平时也会注意观察,比较留学国和我的祖国之间的好坏差异,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这些思考有助于我将来回国后能够迅速地转换角色。
  国家通过留学培养人才的方式,意义重大,作用深远。不仅在以色列,我在访问其他国家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自从中国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的学生更有竞争力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很刻苦,不仅因为我们很勤奋,还因为我们的背后有国家的支持。
  我今年刚好30岁,留学经历对我而言非常珍贵,如果没有这3年的留学经历,我的而立之年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2012年恰逢北航60周年校庆,学校把这一年定为了“人才年”。大力培养和支持年轻人才,也成为国家近年来人才工作的核心。越来越多的科研资助让和我年龄相仿的科研工作者们感受到,年轻早已不再是申请科研资助的劣势,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肯干,就能梦想成真。  (题图摄影/杨波)

  李大庆,200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系硕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同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以最高荣誉获巴伊兰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发表7篇SCI论文,包括Nature Physics、Phys.Rev.Lett.等国际高水平期刊第一作者论文,参与欧盟第七框架、以色列科学基金、德国科学基金等多个国际科研项目,与国内联合申请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读期间获巴伊兰大学奖学金、中以友好协会奖学金等。2011年被直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为复杂网络及其可靠性。任职以来先后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计划”和“海外优秀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973”子课题,并参与多个网络可靠性应用研究项目。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