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李大庆:我是国家更强的纽带

2012年10月14日  来源:神州学人 
  
  

李大庆(前中)在希伯来大学参加复杂网络国际会议。

为国家需求定位科研规划
  我的研究方向是复杂网络,所谓复杂网络,就是针对实际系统的复杂性,从网络的角度来研究包括因特网、生物系统和社会网络等复杂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回国后,我把所学的技术运用到了网络可靠性研究上。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无处不在,但网络是否可靠,是否可用,有没有故障,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所以我认为,在大力推广网络工具的同时,也要考虑网络的可靠性,这就是我所学专业的应用方向。可以说该研究领域真正的应用价值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今后的发展势头会非常迅猛。
  由于国家在该领域有大量需求,同时我拥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所以来北航之前,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规划,希望在3~5年的时间里初步建立一支有规模的研究团队,并带领团队真正把研究理论转化为工程技术,应用在国家急需的方面。
  让我感动的是,国家和北航对我们青年研究人员的信心和支持。入校后,我被聘为副教授,并且入选北航的“卓越百人计划”。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第二年,我又被北航评为“海外优秀人才”。国家和北航对我的连续支持使我有能力实现自己的规划,可以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同时,我所在的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还为我提供了单人办公室和实验室等良好的办公条件,并积极安排我与学院的工程技术专家进行专业讨论和沟通,帮助我尽快融入学院的科研体系,同时也让我颇受启发,特别是在如何将已有理论方法应用在工程技术上。
  在团队建设方面,学院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学院总工程师康锐教授把他自己带的博士生分配给我,让我协助指导,帮助我打造自己的团队。2011年,学院还破例让我多招收了1名硕士生。我现在有6名学生,包括4名硕士生,2名协助指导的博士生。和科研相比,我觉得引导学生投入的精力更大。作为导师,要引导、启迪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这一点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我的学生基本上是90后,作为80后,尽管我与他们交流沟通比较顺畅,但还是有一定差异。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结合他们的理想,才能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需要自己的不断进步,在专业科研方面的不断充实,只有自己始终处于科技前沿,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为他们制定适合的发展计划,在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绿色通道。这是我需要不断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回国这1年多,我觉得比在国外读博士的3年更忙。我几乎没有在周六日休息过,不仅要自己做科研,还要教学生做学问,还要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例如,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原来不太接触的管理学,帮助自己能够更好地管理团队。总之,这是我个人的选择:打造科研团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所建树,对我来说是甘之如饴的事情,我无怨无悔。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