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刘俊国:我的理想是在中国做出世界一流的学问

2012年10月14日  来源:神州学人 
  

口述/刘俊国  整理/杨宇  王文乐  杨波  曹吉吉
  我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会有更多的激情为中国的科研而奋斗。 ——刘俊国
留学中收获财富
  我在国外留学9年,留学开阔了我的视野。欧美国家注重学术交流,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也很容易。在那种自由沟通的氛围中,自己也会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学术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从而能够学到宝贵的知识,专业方面也会萌生很多新的思路。
  通过这种交流,很容易建立起一个较为广阔的学术网络。其实国外的科学界也很注重网络和人脉。通过交流,可以和不同的研究单位、学校等逐渐建成一个大的网络。这样一个网络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回国以后,还经常出国,去的地方很多是之前建立了合作关系的科研院校,也经常拜访熟识的学者,他们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研究做得非常棒。这种交流是相互的,他们也经常来中国访问我,我们的合作关系就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不断稳固和发展。建立学术网络带给了我很大收益,这也源于我在留学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做科研不能单枪匹马,一个人的思路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如果能保持与人交流的常态,特别是与一些顶级的科学家能够经常交流,新鲜的学术思想会不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我留学期间收获的最大财富。
  收获财富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留学初期,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我的研究水平并不高,即便如此,和欧美国家高水平的教授或院士的交流也是非常容易的,无论你是怎样的水平,只要你有需要,他们会非常乐意与你探讨学术问题,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做学问千万不要胆怯或有任何顾虑,要有意识地尽量去跟别人交流,这样才能不断汲取好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越强,就有更多的话题与人交流,就能吸收更多更好的想法,不断加强科研合作。这样循环往复,便能形成良性的“滚雪球”效益。
  当然也不是没有困惑。我们中国学生和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不是那么开放,创新性思维也不强,很难自己发现和解决科研难题,科研的独立性主动性相对较弱。特别是在留学初期碰到了很多这方面的困难,有时候会等着导师给我提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实际上,他们是希望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解决科研问题,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给你掌控大方向并在你做错的时候纠正你。在这方面,我刚开始真有点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就知道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我开始尝试着去培养自己的主动性,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有时很纠结,因为很少有人能帮你,也帮不上你,完全要靠自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非常具有挑战性。还好,最后这个坎儿终于迈过去了。只要能坚持,自立的意识就能慢慢建立起来。其实,困惑在豁然开朗之后也会变成一种财富。
  2005年,我还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读博期间,完成了我自己的模型开发工作,做出了一个崭新的软件——GEPIC(GI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其实开发这个模型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程序语言的基础,完全靠自学看书,常常是用几天的时间解决一个专业人士几分钟就搞定的问题,就这样坚持下来了。GEPIC模型克服了传统大尺度模型空间精度不高的缺点,能够在大尺度上(全球、国家、流域等)以高空间分辨率模拟水文、植被生长与耗水、营养元素循环、水土流失等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目前至少有20个国家在应用这一模型。我自己也通过GEPIC模型,与美国、奥地利、瑞士、荷兰、德国、英国、西班牙、瑞典、加拿大、中国等数十个国家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