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校园。 摄影/蒙梓
美国·旧金山·硅谷
硅谷,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它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如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上世纪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该地区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硅谷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创业场。实际上华人掌管的硅谷公司现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
5月29日,在驻旧金山总领馆教育组陈正文领事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硅谷圣何赛研发基地,此行目的是去访问那里的“中关村瀚海硅谷科技园”。
在一幢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前,我们见到了早已在此迎候的瀚海投资公司的王总和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科技产业中心总经理杨宇女士。
杨宇介绍说,中关村瀚海硅谷科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与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联合共建的海外园区。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是一家由全国劳模、海外留学人员以及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精英组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拥有5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建立了中国一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在硅谷的这幢大楼是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投资购买的,已经作为孵化器产业基地开始运作。这是国内投资集团与中关村创业园管委会合作,在美国硅谷投资置业建立的第一家孵化器产业园。瀚海集团计划在硅谷购买5幢这样的办公大楼,充分利用硅谷的智力、技术、人才、金融、制度等优势,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强。
王总介绍说:“如果美国的企业想到北京去发展,我们公司可以帮助他们对接北京中关村、市科委等相关部门。美国的企业可以在北京开公司,同时还在美国做研发,半年或者一个季度往返一次。这样他们可以得到中国的政策优惠、中国的市场,同时又可以保持在美国的优势,保证技术不落后。以前这样的想法不能实现,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大楼。现在有了这个基地,就相当于把中关村的服务延伸了。”
杨宇补充说:“我们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做这个项目的。我们的服务内容不局限于这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下做一些企业孵化的工作。留学人员希望回国创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时又回不去,那么他们可以在这里创业。中关村的政策可以前移到这里,为他们提供中关村的平台。有了这样的对接,可以保证孵化企业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可以很好地落地。”
“我们是一个平台,是为有兴趣到中关村创业的创业者提供的一个平台。国内企业希望有一个国际化的前景,或借助美国开拓国际市场,也可以利用我们这个平台。这也是我们现在和北京市科委合作的事情。中国企业来美国,人生地不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系列配套工作。企业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王总说,“在美国做孵化器的企业也很多。我们这个孵化器是中国人自己的,我们在美国置业买楼,这和那些租几间房、一层楼做孵化器的公司完全不同。我们这样大规模地做,也得到了国内政府部门的支持,比如政策前移这样的事情,在小规模公司是不会有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神州学人》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不管是欧洲的、加拿大的还是其他地方的留学生,都欢迎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创业。”
采访调研团团长、时任神州学人编辑部副总编辑许珑介绍说,神州学人网站每年举办2次在线网络人才招聘活动。在国内联系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外联络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和中国学联,在同一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一直连线,留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在线交流,达成意向。这个活动至今举办了12次,已经形成品牌。在留学人员中有一定影响。
谈到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可以合作的机会。硅谷的孵化器企业可以联合神州学人编辑部的网络平台,在全球进行推介活动,招徕企业和项目。国内外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找专利,找项目,找合作伙伴。
王总说:“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来做技术合作。美国这里有技术有专利,希望到中国开拓市场;中国国内有资金,需要专利和技术。这就一拍即合了。美国的大部分技术还是很开放的,可以合法地转移到中国。我这里的孵化器企业,如有做得比较好的,那么就可以与国内连线,找相关部门协调,在线上展示交流。这和招聘人才是一个道理。”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