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之志

2011年09月19日  来源:神州学人 
  

  编者按: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百年清华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青年学生和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自5月以来,在各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倡导与组织下,海外学子积极开展“学习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的活动,并纷纷向本刊投稿,发表学习感言。本期刊登其中部分稿件。

肩负重任  勇于担当
文/驻日本使馆教育处

驻日使馆教育处座谈会会场。

  5月15日,中国驻日本使馆教育处组织召开留日学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来自东京地区14所大学、京阪神地区5所大学及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新大学的留学生代表近40人参加座谈会。使馆教育处孙建明公参,驻大阪、福冈、新、札幌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等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再次重温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共话青年学生的成长道路和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决心。
  座谈会上,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会长韩冰表示,全日本中国学友会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组织学友会干部们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继承和发扬留日学人前辈矢志报国的精神,肩负历史重任,团结在日广大同学,自觉自愿为同学们做实事;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为国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友会“团结、爱国、服务、友好、奉献”的宗旨。
  来自筑波大学的留学生代表刘学军结合自己在国内的见闻表示,一个世纪以来,清华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了无数人才,作为当代青年留学生,当努力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历练自己,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再过若干年后,将不愧于后人的评价。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还有清华大学选派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5名国家公派留学生,他们结合自己在清华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发表了自己的感言。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现在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二年级就读的徐桐在发言中谈到自己在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下成长、成熟的经历。他说,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清华学子,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到国外学习,这得益于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前辈的努力奋斗,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鞭策自己,并融汇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从自身做起,修身立德,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全面人才。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系,现在东京大学硕士二年级就读的李曙光说,清华大学每年都组织上千人次的大学生深入社会、农村和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有机会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同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拓宽了了解社会的视野。今后将继续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
  驻大阪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刘占山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语重心长地说,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特别是三点希望指出了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学会处理好这“三结合”关系,要将所学知识同德行修养相结合,也就是要先立德,德为先、德为基;同时必须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胸有大志,不断学习社会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练就真本领、硬功夫,并付诸于实践;注重全面发展,同时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突出个性特长,做出业绩。他说,正确处理好这“三结合”关系就能少走弯路,就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与会的教育处组的工作人员也都表示,希望广大的留日青年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团结和帮助更多的在日本留学的学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公共外交”意识,做促进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民间使者。
  最后,孙建明公参指出,留日学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要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珍惜国外学习机会,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青年学生的使命,将自己的发展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研究中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争取在自己的学习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囿于课堂,不局限于书本并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寻求锻炼自己的机会,增长才干,全面发展。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早日报效祖国。

管木大使(中)为学子题词。
  
勤于学、敏于思、践于行
文/驻泰国使馆教育组
  6月18日,在泰中国留学生学习胡锦涛讲话暨安全教育会议在曼谷召开,会议由中国驻泰国使馆教育组和在泰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举办。管木大使、领事部高振廷参赞、教育组负责人邱宁一秘以及来自泰国35所高校的112名留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管木大使首先对在泰留学生表示了亲切问候,并向留学生介绍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留学工作的发展和中国学生留学泰国的发展史。管木大使特别指出,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认真学习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意义重大,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珍惜留学机会,扎实学习,联系实际,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成为中泰友好的使者。管木大使还向留学生赠送了他的亲笔题词“勤于学、敏于思、践于行”,并强调了在泰留学安全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
  之后,在泰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主席罗勇报告了联合会的工作,并研讨了下半年的工作。留学生们交流了学习体会,就在泰留学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建议。教育组邱宁一秘认真回答了留学生们的提问,他要求大家认真领会大会精神,传达给在泰万名中国留学生。
  
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之志
文/西日本地区中国学友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西日本地区中国学友会组织了一次“学习总书记讲话网络交流会”。
  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三点希望和要求,既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一贯要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正确方向。清华百年来积累的爱国进步传统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统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广大留学生虽然身在海外,但时刻心系祖国,一定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许多留学生说,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三个结合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价值目标,我们要运用好这三个结合,既作为抓手,也作为准绳,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西日本地区中国学友会副会长郭子铭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深切感受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留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上要求进步,思想上更要有进步,要用清醒理智的头脑去看待事情,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己的人格,要把祖国时刻装在心里,要立为国奉献之志,要立为民服务之志,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西日本地区中国学友会常务副会长周巍巍说,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的三个期望,就是青年人成才的三个具体途径,只有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真正成才,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
  西日本地区中国学友会会长姜康董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清华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新的希望,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也为我们的成长与成才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勉励清华大学毕业生“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国家对时代青年的期许。新时期的留学生是祖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建设者。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要把在国外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应用到建设祖国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少地区、大学学友会干部都表示,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自觉引导广大留学人员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进行深入的人生思考结合起来,与理解高速变革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与把握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青年成功路径结合起来,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上演属于我们的乐章
  文/刘文锐(韩国首尔大学法学博士生、清华大学校友)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是一次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讲话,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实际上,清华大学百年庆典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节日,同时也是中国高等院校、教职人员以及青年学生的节日。在百年校庆上,总书记总结了清华大学百年历史,阐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还对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成长希望。“三个结合”即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这三点希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青年的学习成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国外留学的我们也许能更强烈的感受到“三个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三个希望是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三个要求,也是祖国发展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的期许。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需要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创新思维。所谓高素质人才要体现在专业知识过硬以及具有优良的道德修养。作为留学生的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外界会通过我们的举止来看待中国以及中国人。在异国他乡,我们就是中国人的代表,就是中国的象征。另外,要想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通过实践来检验结果,不断增长自身才干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个性发展。可以看出,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三个希望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要想成为真正国家需要的人才,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总书记对我们的希望和嘱托。
  总书记最后提到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了所有青年极大的鼓舞和动力。祖国已经为我们搭好广阔的舞台,等待我们回去上演属于我们的乐章。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刻苦学习,夯实理论功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修养,脚踏实地,增长才干,勇于实践,用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理论武装自己,待日后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6年我与清华结缘,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分子,教我育我的母校迎来百年华诞,我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从我走进清华大学的一刹那间,清华大学就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烙印。无论我身在何处,都会一直秉承着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格要求自己,将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时刻不忘作为中国人,作为清华人的使命,那就是为了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心中树立成才的标杆
  文/李嘉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生)


  今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番讲话的主要意义,我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清华与中国的崛起和未来。我是一名留学海外多年的学生,学习的专业是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学专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我不是清华学子,也没有在国内经历过高等教育,但是通过对一些近现代历史人物以及对于国际关系的学习和研究,我对这一重要讲话感触颇多。
  记得在国内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主任教给我们一首歌,名字叫《青年人中国心》。歌词大概是:“海阔任驰骋,天高任飞翔,只有豪情火一样,我们青年人爱岗爱祖国……”这首歌十分好听,其内容也和总书记的讲话十分合拍。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如清华学子一样的青年人胸怀着一颗中国心,为了国家的富强、独立、自由和发展前赴后继地去拼搏、奉献,为了国家的兴盛付出了很多心血和代价,使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梁启超先生早已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国家可以继续发展和振兴的未来,把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搞好了,就可以保证国家的国力得到不断增强。这是清华建校初始的目的,也是现如今所有中国大学的目的,虽然距离理想的巅峰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青少年的期望一样,高等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想起了一部在国内红及一时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讲述了1913~1918年,一群品学兼优又带有忧国忧民情怀的潇湘学子,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真实故事。这批学生中有很多新中国革命的先驱以及后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如:毛泽东、蔡和森、萧三、张昆弟、李维汉、郭亮、杨昌济、黎锦熙、孔昭绶、徐特立、何叔衡、陶斯咏、杨开慧和蔡畅等人。他们和早期的清华学子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国家的崛起和振兴不断修远求索,为了救国、强国的目标而奋斗。
  最后,我想从国际关系学和社会学理论的角度谈一下对总书记讲话的认识。总体上说,该篇讲话谈到了一个国家的振兴,取决于其国家的教育水平,和这个国家教育机制的精神力量。对于精神力量,我用国际关系学中的文化建构主义,和社会学中的第二次社会化来注释。所谓文化建构主义,就是说我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让我们的思想获得了许多无形的财富。这种财富的使用对于个人,甚至是整个社会有着潜意识和内在的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这就是文化的建构。一个国家要富强,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势必会把这种自我形成的国家文化、意识和精神的无形建构机制加以完善,再去影响青年人,给予他们国家的独特的精神支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为富民强国的目标去奋斗。这就是清华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的大学普遍具备的精神。在社会学中,叫做第二次社会化。根据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人类的社会化有三个阶段,第一个社会化是从出生到上大学,在此期间,家庭和学校(小学和中学)的影响是思维构成的最初塑造。重要的是第二次社会化,是在大学完成的。这一时期所接触的环境,所学的知识,以及早已形成的固有的思维方式,都能最终塑造人的个性、能力和水平。因此,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思维和理念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清华大学,属于那种能让青年人更好地完成第二次社会化的大学,这里的治学气氛和治学理念,让学子们能够塑造一种独特的个性,能够为创造更多的辉煌而不断努力。我们的大学,我们的青年学子,都应该具备这样的精神。
  我很小的时候就到了国外读初中和高中,所以对国内的大学了解得并不十分深刻,但对于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对青年学子的希望,我认为对我们海外留学生来说同样意义深远。
  关于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紧密结合,我认为,留学生并不缺乏文化知识,甚至可以算是见多识广了,但在思想品德方面仍需要加强修炼,例如:宽容、忍耐、上劲、坚持、爱心、孝顺、忠诚等等,这些品德是文化知识无法替代的,是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每一个青年学子必须要做到的。令我欣慰的是,我本人亲眼见证了中国留学生的这些品德,保护奥运圣火,为地震灾区募捐,无不显示出海外学子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对于留学生来说,更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分秒必争,在完善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于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当今社会的严峻挑战,他们的理论基础较强,但缺乏动手能力,对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海外留学生中当然也存在类似问题,但是相对来说没那么严重,因为海外的学习模式大都是锻炼个人的知识融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是空谈理论。以我所学的国际关系专业为例,经常会有校外讲座和现场实践活动,便于学生近距离观察和分析与国际关系相关的新闻事件,随时了解外部世界的动态,这其中的很多收获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关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紧密结合,我还是有点儿惭愧的,因为我从小的时候开始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就很不足,久而久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匮乏,从高中到大学,我再也没有接触过任何自然科学方面知识,没想到却为我的专业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我所学的人类学课程中有一个单元是要结合生物学去解释人类的起源,这让我非常吃力,最后是费尽了千辛万苦才过了这道坎儿。另外,由于打小数学成绩差,让我对于数字缺乏敏感的意识,经常忽略一些重要的数据,造成了我的专业论文缺乏有力的论据。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可见一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这些不足都是可以弥补和改正的,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以及永恒不变的那种清华精神,正可以作为我不懈奋斗的标杆,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一个有学问、有素质、有热情、有毅力、有精神、有信仰的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相信每一个海外学子的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标杆。
  
扎根基层建功业
文/邹江鹏(法国南特大学博士)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要求青年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笔者曾在中国政府的资助下赴法国留学,学成回国后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而选择了贵州比较偏远的地区,就此想谈谈作为一个留学回国人员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感受。
  扎根基层,是艰苦奋斗、踏实苦干作风的体现。因为只有两脚踏地,埋头苦干,耐住寂寞,敢于负责,能解难题,这样的干部形象才好,满意度才高。作为一名留法博士,学成之后回国似乎应该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发展,那里机会多待遇高。最开始确实有好几家大型外企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职位和待遇都很诱人,工作就是带领一批硕士生和本科生搞研发。然而,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家湖北的大型国有化工企业,从最普通的职工开始干起。其实从最基层干起是一件好事,领导也多次教导我们要深入基层。在基层当工人期间,同样三班倒,同样做一些体力工作,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在和我的工友们融洽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是最淳朴的人,每个人都是那么热情那么敬业。基层的工作拉近了我与工人师傅们的距离,也熟悉了那里的工作方式,在同事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胡锦涛总书记勉励青年学子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这是国家对广大青年的期望,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留学回国人员,到基层去锻炼,与广大工人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祖国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扎根基层,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现在一些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一方面,因为在基层的历练少,对群众的疾苦就知之甚少,对老百姓的民风民俗全然不熟。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人买了车,办事固然是方便了,但也造成了一些作风的飘浮,造成了与群众感情的隔阂。他们下基层总是一溜烟地跑,习惯坐在车里隔着车窗办公,望望看看多,听听走走少,生怕别人不把自己当干部。说实话,我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平时也有一种优越感,倒班结束之后到集团公司的研究所工作,有时候把子公司需要我们办的事情不太放在心上,还滋生了不愿意下到子公司调研的懒惰情绪,就算去了也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子公司员工也不愿意真心帮助我们,这时候我醒悟了,必须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才可能更好地服务企业与社会。当我向公司领导请求,到贵州比较偏远地区的一家子公司工作时,我心里明白,这是实现自己价值最好的方式。在这里,我可以密切与基层技术工作者的联系,解决切实问题,而且西部的企业人才本来就少,我可以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作,深入基层,是锻炼自己的极好机会。
  扎根基层,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好地为国家创造效益的良好途径。基层是很艰苦,条件也比较差,但这里的人才往往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我所在的贵州的子公司实际上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但是一直缺乏能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我在这里,首先就把公司的技术人员召集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组成了一个较有实力的技术团队,然后把现有的设备重新测试运用,还计划添置新的仪器设备。如此一来,公司的技术中心研发实力大大增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效益。贵州省领导在参观公司技术中心时,对公司的研发表示关心,对公司拥有高学历人才表示赞赏,并对我提出了“要向海外同行业看齐”的目标。
  在基层,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比在发达地区拿着高薪、坐在舒服的办公室里要有意义得多。我们所创造的价值,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效益也大得多。大城市少个博士没什么影响,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多个技术带头人是有可能带来巨大效益的。特别是在西部灾区重建中,人才的作用是巨大的,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西部的建设中来。扎根基层建功业,服务西部大发展,在西部的土地上有我们发展的广阔天地!
  (供稿/驻日本使馆教育处、驻泰国使馆教育组、驻墨尔本总领馆教育组、西日本地区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在韩中国留学生博士联谊会、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在韩公派生联谊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