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千岛之国”留学感悟

2011年09月14日  来源:神州学人 
  

编者按:2011年4月13~25日,由教育部国际司组团,并约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处、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等单位一行6人组成的出国留学综合政策调研组,前往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3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工作。在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教育组、中国驻印度使馆教育组和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文化处的积极协助下,调研组详细调查和全面了解了3个国家中国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本刊前两期已刊载以色列和印度中国留学人员的专稿,本期推出印尼中国留学人员的专题。

记者手记
文/本刊记者  曹吉吉
  在印尼的中国留学生身上,我察觉出一种更为强烈的“漂泊”感,或许是因为这里本就是漂泊在太平洋上的“千岛之国”,或许是因为他们小小的年龄却承载着更鲜为人知的经历和感悟。
  截至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公派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有300多人,分布在雅加达、万隆、日惹、巴厘岛和泗水等地,专业主要集中在印尼语、印尼文学、管理等。由于中国驻印尼使馆没有教育处组的独立编制,因此教育事务和留学生事务由使馆文化处代为管理。
  调研组从使馆文化处了解到,学印尼语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内打好语法基础,出国主要培养口语能力,配合一些经贸方面的课程,另外还有语法、写作、公共关系、印尼历史文化、艺术、舞蹈等课程,所有课程都用印尼语教学。学校不提供宿舍,只能自己找房子。有单租房自己住的,还有住在印尼人家里的,这些家庭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住宿要遵守很多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些大多数年龄在20岁上下的男孩儿女孩儿们,初来时在饮食、交通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太习惯,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在印尼国民大学,学校还专门为中国留学生指派了一名印尼老师,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老师对中国留学生都很照顾。
  据文化处邵一参赞介绍,大多数来印尼留学的中国学生一开始都不联系使馆,只有出了问题才会找使馆帮助解决。使馆有心成立中国留学生社团组织,却因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实现。让人没想到的是,一次突发事件却对建立留学生组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10月,日惹地区默拉皮火山爆发,让当地的中国留学生陷入了重重危机。邵一参赞等人在第一时间专程驱车17个小时赶赴灾区看望中国留学生,并组织他们撤离,最终共顺利撤出97人,没有一个学生受伤或发生意外。为此,中国外交部还专门发文表扬了中国驻印尼使馆文化处精心组织的这次撤离中国留学生的行动。
  在转移撤离行动中,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危急情况下使馆的帮助和留学生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于是,要建立自己的留学生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倒是让我们始料不及,不过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我们正考虑和酝酿帮助留学生在印尼成立一个总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并打算在留学生集中的地区,如雅加达、日惹、泗水等地分别建立留学生组织。”邵一参赞说。
  2010年8月,在中国贵阳举行的第一届东盟与中国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发表声明,强调:扩大开放,深化合作,相互增加奖学金,增加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国际学生流动,积极落实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的“双十万计划”。如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快速发展,大批跨国企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进行投资与合作,都需要大量的既懂东盟国家语言、又具有高素质技能的国际型人才,为这些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了机遇。印尼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虽然目前我国在印尼的留学生在人数和规模上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与印尼的关系日益密切,交往需求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留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2011年4月28日,温家宝总理对印尼进行正式访问,对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将继续起到推动作用。
  在座谈中,印尼的中国留学生对我们说,他们都非常珍惜到留学国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机会,希望今后在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东西。有的留学生甚至表达了学成后能够留在印尼工作的愿望。
  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相比,在印尼的留学生们显然是易被忽略的群体。然而,他们亦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一代,同样代表着国家未来的希望。人们常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但我却相信,那些背负鸿鹄之志的燕雀更将让人刮目相看。
  
生命演绎着快乐和希望
  文/胡卓异(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尼语专业本科插班生)
  记得去年,当其他朋友们还在享受暑假的惬意时,我和几个同学已经踏上了印尼的留学之路。
  作为家中唯一有机会出国学习的孩子,我一下子成了家里所有人聊以自诩的骄傲,就连80多岁的奶奶听到我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时,沟壑纵横的脸上都忍不住淌下了热泪,什么都不说,从她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她是多么的骄傲。
  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当我们抵达雅加达国际机场的时候,看到的是昏暗的夜影中,一双双盯着我们的异样的眼睛。就这样,我们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刚开始,我总想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我所熟知的种种,然而我错了,每天都在满是摩托飞驰的马路上穿梭,在拥挤得喘不过气来的火车上煎熬,若是遇到下雨,还要在没脚脖子的雨水中行……我开始想念北京那宽广有序的街道,高速的地铁,一年变化的四季……
  可是渐渐地,我却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地方的人们,那些总是乐呵着纯朴善良的人们。
  在印尼,不论是在首都雅加达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在小县市,都有一种特别的交通工具——公共小面包,一种很普通的面包车,车厢里只有两排长长的板凳,赶上乘坐高峰,这样一辆不起眼的小面包车装上十五六个人不成问题。每天各种路线的公共小面包在它们固定的路线上穿行,司机一般是中年男子,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常年出车,他们大都皮肤黝黑,身材消瘦,穿着朴素,一副干练的样子。饿了他们就买路边1000~20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0.7~1.5元)的烤面包或包子填填肚子。忙里偷闲的时候他们还会把那厚厚一沓的钞票一张一张津津有味地数一数,或是跟同路的司机侃上几句,内容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家长里短,但总是能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
  每当我坐上公共小面包的时候都在想,这些开公共小面包过活的人们,生活一定是拮据困窘的,他们可能从没穿过名牌,从没进过大饭店,从没抽过高档烟,甚至有可能从没走出过他每天穿梭的这块小地方……比起那些有钱人,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换做是我,也许整天愁眉苦脸,自怨自艾了。可是他们,可以嘴角上扬地数着那些少得可怜的钞票;可以调侃着跟同行炫耀自己这一天拉了多少客挣了多少钱;可以在夜幕降临的晚上,临近收班的时候畅怀地哼着歌。也许他们在想,今天挣的钱足够给孩子做上一顿香喷喷的咖喱鸡了,在想着回家和妻子孩子欢笑的温馨场面,在他们的圈子里似乎永远没有生活的压力,没有经济的困苦……
  在印尼,有多少人像他们这样甚至还不如他们,有多少街头艺人在马路边畅怀高歌,有多少本应在学校读书的孩子顶着厚厚的报纸随街叫卖,有多少开小店的商贩在下午太阳西斜的时候,把那纸糊的风筝穿过密密交织的电线放上天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乐趣,金钱地位不是唯一评判幸福的标准。一个看似卑微的公共小面包司机,也许比一个大富豪更幸福快乐。
  印尼人是一个信奉万物有灵的民族,他们相信山、水、海、植物等等很多都是有灵气的。我从中看到了印尼人民亲近自然贴近生命本源的特性。印尼人不论男女老少,可以随时席地而坐然后开始有说有笑;可以美美地在石板凳上睡一个午觉;可以在炎炎烈日下悠闲地散步;可以简单准备点吃的去公园来个全家野餐;可以带上自己的气垫船,约上几个朋友在就近的湖里畅划,就算衣服从里到外湿个透也浇不灭他们的热情和愉悦……看到他们这样乐呵地过着生活,我忽然间明白,原来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这一群懂得快乐真谛的人们同样知道怎样去施舍快乐、分享快乐。很难看到印尼人形单影只的,他们总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路走过一路风声,不紧不慢,闲适的步伐,似乎他们从来没有压力,或者就连面对压力也是轻松自如的。他们分享着快乐的因子,烦恼也一下子变身成了快乐的源泉。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个头不高的卖报童,在路边放下了他顶在头上许久的一沓厚厚的报纸,抱起了一只肚子鼓鼓、虚弱地趴在地上的小猫。那男孩一边轻柔地抚摸着小猫的头,一边嘴里说着什么,接着从兜里拿出了半块面包,一点一点地喂给小猫吃。于是,那小猫在他不大但却暖暖的怀里舒服地偎依着,享受着,他也幸福地笑着。我不知道那块面包是这个黑黑瘦瘦的小男孩儿卖了多少份报纸才攒够钱买的,然而我能想象他是多么舍不得一下子全部吃掉面包,但这时,他却把剩下的面包喂给了一只无人照看的怀孕小猫。男孩的善良朴实让我的泪水一下子涌到了眼眶……
  这片土地,虽然我也曾抱怨种种如它的交通、它的体制、它的经济、它的发展,可是当我想到这里的人们,我的心情却是复杂的。我喜欢这里每一个对我真诚微笑的朋友,喜欢那些细心指路的路人,喜欢那些不论生活际遇怎样都永远乐呵开心的人们;同时,我同情那些没有像样的衣服穿、光着脚露宿街头的孩子,我同情那些身子单薄却要顶着厚厚的报纸沿街叫卖的孩子,我同情那些随车卖唱直到声音嘶哑的孩子,我希望他们能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能够接受教育,能够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而不是过早地被生计所困。
  我想我是会留恋这片土地的,它不仅给了我课堂里学到的东西,更让我看到了生命以各种方式演绎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而不论怎样,永远不要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常怀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每一种生活都会变得美好而灿烂。
  
“千岛之国”留学有感
  文/杨川(加查玛达大学印尼语专业本科插班生)
  2007年,我在四川高考。
  2008年,我在四川高考。
  2009年,我还在四川高考。
  2010年,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
  2011年,我在印度尼西亚加查玛达大学留学。
  这就是我这几年经历的关键词,在印尼的这大半年,真正体验到了异国他乡的酸甜苦辣。我肤浅的留学感受自然不能和早期踏出国门留洋求知的伟人们相比,但也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留学生的切身感受。
  晃眼之间,来印尼留学已快10个月了,不得不感叹一声,白驹过隙,时光荏苒。10个月前,我们8个刚结束1年印尼语学习的“新生”抵达雅加达国际机场,皮肤白皙、一脸青涩。现在,8个人已经是黝黑得跟当地人一样,也很自然地和当地人在路边闲聊了。回想出国以前只知道出国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可以亲身体验异国风情,可以享受作为外国人的特殊礼遇,然而真正到了异国他乡,才体会到独自生活的快乐与艰辛。
  对于大多数国人,印度尼西亚不够有名气。我想,号称热带度假天堂的巴厘岛比他的祖国——印度尼西亚更为国人所知。印尼是一个美丽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的美称,它横跨南北半球,自然风景魅力无比,碧海蓝天、热带雨林、奇珍异兽、海底珊瑚、白沙滩日光浴,加之人民热情好客,服务周到体贴。印尼不愧为热带海洋上的一串珍珠项链。


  但这只是作为旅游天堂的印尼,对于我们这群即将在印尼学习生活的留学生来说,却有另一番感受。
  时间跳转到2010年8月18日,我们一行8人在雅加达国际机场准备换乘飞机到日惹(印尼爪哇岛中部一个特区)。8个人一路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用刚学了1年的蹩脚印尼语夹杂着生疏的英语四处问路,寻找换机去日惹的航站楼。我们就像一群离开母亲的小鸡一样,挤作一团,前盯后看,生怕有谁被落下,生怕有坏人抢我们的行李。谢天谢地,一切顺利地赶上了下一个航班。当天晚上8点左右,飞机伴着夜幕,到达了日惹。我们开始了留学印尼的生活。
  然后是注册,熟悉加查玛达校园,熟悉日惹这个文化古城。
  日惹,曾经作为印尼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临时首都,现在是印尼的文化学术中心,拥有印尼最多的大学。同时日惹也是历史名城,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例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婆罗浮屠和普兰班兰,还有仍为王室居住的日惹苏丹王宫等。当然,这个城市也同印尼其他城市一样,随处可见路边的小摊和路上飞驰的摩托车。
  出门在外,万事小心,但即便是小心还是不免发生意外。
  为了方便出行,我们买了二手自行车。开学的前一天,几个同学相约从住处出发去校园上免费的无线网。回来时,一路上欢声笑语,心情愉快地穿梭在一个陌生城市的社区小巷里。
  可是突然之间,一声惨叫,意外发生了。一个同学摔倒在水泥地上不醒人事,脸上血流不止,自行车在一旁已经断为两节。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四周是民居,没有出租车可叫,也不知道急救电话。幸好路边来了几个印尼人,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直接开来了自己的汽车,把受伤的同学送到了最近的医院。之后,我们打了无数个电话,联系一切可以联系到的人,最终经过国内的老师、中国驻印尼使馆、印尼华人和日惹大学的帮助,受伤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医疗费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在异国他乡生活要多么小心翼翼和艰辛,而同胞之间的团结互助又是多么的重要。
  就学习语言来说,我的天赋并不高,在国内学校的成绩也是全班靠后的,但是在印尼的留学,以及融入印尼当地生活的经历,却让我的印尼语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印尼语,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的语言有很大差别,所以我虽然在国内学习了2个学期的印尼语,但是踏上印尼的土地后,对当地人说的话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能听懂的单词只有“你、我、他”这些简单的人称代词。不过毕竟已经打下了1年的基础,加上和印尼人不断地沟通交流,逐渐适应当地人的口音,我的口语和听力慢慢就有了进步。
  我在印尼学习主要分两种场合,一个是在课堂上,另一个就是在生活中。
  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在国内的时候差不多,课程主要有语法、阅读、口语、写作和词汇,十几个人和一个老师,一边讨论一边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气氛没有国内那么严肃,迟到和旷课都是家常便饭,考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申请推迟或者提前。所以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的东西有限,语言风俗文化主要还得从课堂以外同当地学生和居民的交流中学习。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些国际文化节,布置中国的展台,摆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准备好中国特色的食物,让其他外国友人和印尼本地人一起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品尝中国的美食。参加这种活动,不仅得到了语言锻炼,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了我们中国的文化。
  除了参加国际文化节,我们也被邀请去参加当地华人社团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2010年的中秋节,那次中秋聚会是在一个名叫天灵宫的佛教寺庙里举行,舞台在寺庙前院。来参加聚会的绝大部分是当地华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已不会说中文了,但却割舍不掉中华民族的那份情缘。舞台上,富有中国特色的节目接连上演,有二胡演奏,还有歌曲演唱。晚会的高潮出现在舞龙和舞狮的时候,听到熟悉的大鼓和铜锣声,看到喜庆的大红和大黄色调,我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明月,心中在想,远在北边的家人朋友们也在同一轮明月下庆祝中秋佳节吧。最后,烟花点燃,顿时漫天都是绚烂的烟火飞舞。现场的气氛也像被点燃的烟火一样激情四射,我们伴着音乐的节奏在圆月下共舞,肆情欢笑。
  快要离开印尼了,心情矛盾。有许多不舍,不舍这里的朋友,不舍这里的轻松氛围,想再去走走海滩,看看火山。但仍为即将回国而激动,激动快要见到1年未见的家人朋友和祖国的秀丽山川,好想快点回到祖国的怀抱,用我的所学回馈社会。在印尼学习的时间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另一种文化社会,有苦有甜,生活异常丰富。从印尼原住民身上我看到了淳朴,从印尼华人身上我看到了坚韧,从各国留学生身上我看到了文化的多元,从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身上我看到了团结。这些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共同组成的留学生活,已酿成我个人独有的经历,并永藏在我心中。
  
一辈子的记忆
  文/潘杰(加查玛达大学印尼语专业本科插班生)
  2011年6月11日,晚上7点40分,飞机缓缓驶出跑道,飞向夜空的那一刻,我在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涯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管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有过怎样的欢声笑语,有过怎样的年少轻狂,有过怎样的艰难困苦,今天,一声再见,笑容、泪水都成了我们生命中的永恒。


  9个月零23天的留学之旅,留给我的是无数的感动和幸福。
  初来乍到。9个多月前的那个夜晚,当飞机滑翔过日惹城的上空,星星点点的灯光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日惹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繁华热闹,看那些许灯光,都找不出市中心在哪里。
  接我们的是一位华人,叫Rika,中文名叫林怡嘉。她在机场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们便前往住宿地。沿途看着那些最高不过三层的房子,我们开始怀疑是不是进了村子。到了住地,林怡嘉帮我们联系房间的事,我们则抓紧时间用刚买的手机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报一声平安。
  刚到一座新的城市自然要去购置各种生活用品,几乎70%都是“中国制造”,而且要比国内贵好多。结账的时候心里挺紧张,怕说错话。结果话倒没说错,把钱给算错了,因为那个“0”实在是太多了!在那里,因为语言出的笑话可不少呢。比如,“钥匙”和“猫”在印尼语中发音很相似,只在词尾有“in”和“ing”的区别,因为我是南方人,前后鼻音分不清,所以在说这两个单词时总是被人误解;还有“复印”和“咖啡”的印尼语读音几乎一样,当我去商店复印东西的时候,也总让店员认为我走错了地方。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这些初来者身上是不足为怪的。不过正因为此,我们也纠正了很多错误,学到了不少东西。
  除了语言,这里的交通也是需要适应的。
  和中国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这里的道路是左行道。一开始,大家都会提心吊胆生怕走错道,但还是免不了会犯错。而且这里有很多摩托车,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六七岁的小孩都能驾驶。如果中国曾经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那么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王国”了。
  在日惹坐出租车也是比较划算的,因为城市不大,最多不会超过50元人民币,起步价也就5元人民币不到。所以,刚开始的几天大家都是合伙“打的”去学校,花销在10元人民币左右。
  食物是我们最需要适应的。刚抵达这里时刚好碰上穆斯林的斋戒月,大街上的商铺饭馆很少有开门营业的,几乎吃不到新鲜的食品和蔬菜,只能去超市买点面包或者方便面解决问题。头一个月下来,我们基本上都瘦了。最让我们欣慰的就是这里的水果很丰富,果汁又新鲜又便宜,而且特别好喝。
  日惹位于爪哇岛南部,靠近印度洋,也就靠近了亚欧板块和印度洋版块的交界处。所以在日惹的南部海域一旦发生地震,海啸就可能直接威胁日惹城。而且日惹城北边有默拉皮火山,是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因此这里经常有地震发生。所以,这里的房子都不高,且大多是木质的,如果发生地震,损失也能小一点。印尼地处热带,全年降水量颇丰,所以房顶都非常陡,为的是便于排水。这就是为什么日惹大多数的房子还没有树高的原因了。而且树木能够遮挡阳光,房子会凉快好多。我在这儿的日子里,夜里睡觉都要盖被子。
  初来乍到,我们见识着各种不一样,各种稀奇古怪。每天,我都会怀着一颗新奇而激动的心去接触这个城市、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在这里,我们除了身高体重是个成年人,在语言和生活方面还算是个未成年人。在这里,我们的生活必须重新开始。幸好,这里的人们是那么的和蔼朴善,笑容满面。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大难真情。2010年10月底,沉默了快4年的默拉皮火山再一次爆发了。火山灰蔽天盖日,方圆5公里内几乎生灵涂炭。学校不得不停课,学生也返回家中。危急时刻,我们在日惹的所有中国留学生在中国驻印尼使馆的组织下及时有效地撤离。由于飞机停飞,我们只能依靠路上交通。火车、汽车在那个时候是相当紧缺。幸好,当地华人陈先生鼎力协助,帮我们安排了大巴,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建议。另外,一位台商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他说:“都是中国人,在国外,中国人不帮中国人,那谁来帮?”
  火山肆虐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寄居在雅加达的中国留学生那里。师兄师姐们慷慨相助,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住所,也时常给我们带来欢乐,传授给我们留学经验。我们真心向为我们撤离提供无偿帮助的师兄师姐还有同学说一声“谢谢”。
  避难的日子里,我们一直牵挂着还留在日惹的朋友,天天关注着火山的新闻,夜夜祈祷着快让它平息。终于,火山息怒了。在雅加达避难9天之后,我们得到使馆的允许,返回了日惹。那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是那么思念日惹。有人说,思念一个地方,一定是思念那里的人。对我来说,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日惹这座城市和那里的人民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印象。
  火车在清晨到达了日惹,这里似乎刚刚下完一场雨,空气清新得很,满眼的绿色再一次映入我们的眼帘。火山灰已经所剩无几,几天来的大雨冲刷了沉积的垢土。树上、房子上已经不像当初我们离开的时候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灰了。红瓦绿树,美丽的日惹城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大难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出门在外,不论朋友之间还是陌生人之间都应该相互帮助,以善待人,必有善的回报。经历了地震、火山喷发的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终于过上了安宁幸福的日子。
  劳逸结合。重新回到我们的课堂,感到格外的亲切。印尼的大学比我们国内的大学要宽松和自由得多。这里晚上基本没有自习课,学生自行组织活动也基本不需要申请审批,资金自行解决,也可以拉赞助。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当然也有官方主办的活动,比如国际文化节,我们来自中国的学生就应邀参加表演,展示中国文化和美食,受到了与会各国友人的普遍好评。
  因为是留学生,我们的课不是那么紧,每天就上3~4节课,还有双休日。所以我们有很多与当地人相处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也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大学中文系的印尼同学。我们结成语伴关系,相互交流学习。对于在印尼的学习,生活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有时候,我们受朋友邀请,和他们一起骑着摩托车去海边或风景胜地游玩。顺便说一下,我们在日惹的留学生基本都学会了骑摩托车。虽然安全系数低了些,但摩托车是印尼人最普遍的代步工具,我们也算是入乡随俗吧。而且,有了摩托车,真的方便好多好多!
  学习之余,除了游玩儿,我们也开始细心地认识印尼的食物了。当初因为斋月,很多印尼的美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后来斋月结束,我们尝到了各种各样的印尼美食。其中有很多来源于中国菜,比如Capcay(炒混合蔬菜)、Bakpau(蒸包)等。当然也有当地特色的,比如Bakso就像我们的肉丸,Soto是一种米面混合主食,Tempe是一种大豆制品,可做菜也可做主食等等。印尼人没有固定的三餐,什么时候饿了就吃,我后来也基本上是这样了,到现在还挺想念那边的美食呢。
  印尼是一个微笑的国度,人民是友善的。人与人碰面,即使是陌生的,也会相视一笑以示友好。我非常喜欢和欣赏印尼人的这一点。还有,不论多大灾难或者有多大的压力,他们总能坦然和乐观地对待。虽然印尼人有时候看上去有点散漫,但是从他们的散漫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态是平和的。
  难说再见。留学时光一晃就过去了。临行前的那几天,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朋友们、老师们,都依依不舍。在结业典礼的演讲上,我不止一次地说到再见,而这个再见不是分别,是寄予了与这里的一切再一次见面的愿望。这里有我们近10个月生活、学习和奋斗的足迹,有与我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兄弟姐妹们。真的难说再见,这不是煽情,是我对这片土地投入了真情,是感恩的情,是难以忘却的。
  我不愿再回想机场分别的那一刻,不愿看到送行的朋友为我们落泪。可是,那天我的眼泪又是那么地不争气。那天的离别,很多人都哭了,相拥而泣。这一分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走进候机室的最后一刻,我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印尼文:“好好照顾自己。”我没有回头,我知道离别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各自都怀揣着理想,我们需要为理想去奋斗,去实现重逢的愿望。
  
五个月大杂烩
  文/张东东(加查玛达大学印尼语专业本科插班生)
  其实我想写4个月大杂烩的,但日子就是这样,悄悄溜走,如今已是在印尼的第五个月。
  在这里呆了5个月,没来之前的期盼和刚来时的新鲜已经成为日记中的历史。衣食住行在这里,也算是体验异域风情吧,总会有一些之前未经历过的事情,一直想着要像在贴吧里看到的那样,把自己在印尼的见闻也用心记录,用笔描述,以飨读者。我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词藻来描绘,来装饰,怕自己的用词不当不能如实反映情况,或者说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读者,所以也就这样“秘密”记录着。


  也许是我的人生只有近20年的缘故吧,有时觉得印尼像是10年前的中国,虽然我并不知道两国的经济到底相差多少年,但是这里很多现象都是我小时侯经历过的:一次性塑料袋不要钱;农村很原始落后;街上跑着体型很大的老鼠;电视天线依然是那种类似“001”的式样而不是卫星天线;偶尔大街上会表演“嘴里含着汽油喷火”、“身上缠着钢丝然后用气功断开”的表演;很多乞丐,记得小时候就经常有乞丐挨家挨户的乞讨;城市里面也是刮个大风、下场大雨就停电……真的太像了。
  然而,这里也不乏繁华景象,这里的现代购物广场非常大,很是气派。比如说这里的“家乐福”就比中国的大好多,而我所在的城市人口密度却比北京小很多,相比之下,购物环境非常棒。传统市场就更是繁忙热闹了,整条街都熙熙攘攘,还可以讨价还价,马路上人力三轮车、马车、汽车、摩托车和头顶上的飞机来来往往,我看到了古老与现代的融合。
  这里的人淳朴热情。例如向他们问路,他们会很热情地告诉你,要是顺路可能还会带你一程。有一次我晚上回宿舍,有点辨不清方向了,于是开始问路。一位大叔就骑摩托把我送到了宿舍门口,还给了我他的名片。因为坐摩托车的人也要带头盔,而我没有,所以一开始并不敢坐,怕被警察发现,但那位大叔说放心了,我们可以绕行,不必通过红绿灯。我就坐上了,10分钟后就到了宿舍。
  这里的人悠然自得。有人说印尼,尤其是日惹的生活是慢生活,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大概是天气炎热,经常看到一些老婆婆躺在一个简易棚下面,睡的是那样香;看见那些满街的三轮车夫眯着眼睛,把腿放在车头上,虽然一天也不知能拉上几个乘客,却如此享受生活;有的人在街边摆上一张小桌子,这就成了一家“手机营业厅”,专供人们来充话费;有的夫妇俩就搭一间棚,卖点米饭鸡肉,挣钱养家糊口,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却每天都在路口开业;还有那些满街的乞丐,就那样神色自若地伸手要钱。当然,那些小巷里疯跑的孩子、常年绿色的植物、各种鲜艳的花朵和满大街聒噪且疾驰的摩托却又昭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快感。
  这里的人简单快乐。一个同学说,在这里的生活简单、安逸并且令人开心,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忙忙碌碌。想想也是,虽然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但同时也比较安静,每天的日子都静静地走过。印尼人也非常爱开玩笑,我的语伴就是这样。这里的下午大多是在下雨,尤其是到了雨季,然而很少看见印尼人打伞。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总有把雨伞放在书包侧兜里的习惯,语伴就笑话我:“男生还打伞?”我很无语,什么逻辑?!男生就不能打伞,衣服不就湿了吗?她说这里的人很少打伞的,尤其是男孩子,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男子汉,我开玩笑说“他们不打伞,只是穿雨衣罢了”。
  这里的人不太守时。虽然他们热情好客,但却非常爱迟到,跟他们约好时间见面,几乎每次他们都会迟到,并且有时迟到很久。像我这种急性子的人,肯定不可以容忍,有时我都会火冒三丈,不过还是得忍啊,毕竟要入乡随俗。
  这里的人爱要小费。早就听说印尼会收小费,刚下机场就证实了这一言论,有人见我们是外国人,就上来搭讪,带领我们去转机口,就在我们对印尼机场的服务赞口不绝时,他却伸出手来,顿时我们感到不知所措,后来才意识到要给小费。还有很多像他这样以拿小费为生的人。他们拿小费的时候似乎有种羞涩,似乎是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够拿到小费,他们都开心的不得了。
  虽然大家普遍反映这里的食物不太卫生,但菜肴中的香料绝对十足,味道还可以。说到这里,还有几件趣事呢。上次去吃饭,点了饭之后等了好久都没做好。过去一问,被告知厨师祷告去了,我都觉得是自己听错了,我的肚子已经咕咕叫了,便只好说,请转告厨师不用做了,我去别的地方吃。而后来才知道我碰到的情况还是小事,有个韩国人说,他去饭店点了份儿鱼,很久之后都没有上菜,他一问,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饭店里这种鱼库存已空,派人去市场买鱼了,买回来才能做,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租住在一户穆斯林人家里,让我有了一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再过5个月就要回去了,现在有时候就很希望时间快点过,但又总是提醒自己珍惜在这里的日子。时间真是个怪东西,有时候想珍惜,有时候想打发。
  但还是就要回去了,这里的事儿还没有做完,也不可能做完,不管怎样吧,一切都会结束的。
  我想我会怀念这里的生活吧,虽然不是特别喜欢这里的食物,却特别喜欢这里的热带水果;虽然有时一些小地震和火山喷发让心弦动不动就绷一下,但更喜欢这里充满热带风情的自然美景,风和日丽的上午,大雨滂沱的下午和凉爽舒适的夜晚……
  就是这样,在对印尼的不满抱怨时,总是想起她的另一些“温情”。
嗯,我会怀念这里的,因为时间是伟大的,它会让人慢慢忘记了先前的忧伤,但却始终铭记着以往的快乐。 (题图摄影/曹吉吉)

调研组与驻印尼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合影。 摄影/曹吉吉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