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4月13~25日,由教育部国际司组团,并约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处、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等单位一行6人组成的出国留学综合政策调研组,前往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3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工作。在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教育组、中国驻印度使馆教育组和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文化处的积极协助下,调研组详细调查和全面了解了3个国家中国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本刊上期已刊载以色列中国留学人员的专稿,本期推出印度中国留学人员的专题。
记者手记
文/本刊记者 曹吉吉
印度,又一个神秘的国度,神秘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让人驻足。曾经的走南闯北让我们如饥似渴地领略着百变的文化,唯一不变的,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邂逅中国元素时的那份习惯与淡然,即使是对印度这样一个国家。留学生,便是这元素中的重要一员。
“2003年之前,每年最多不超过20名中国人来印度留学,2003年之后人数逐渐增多。到2009年11月,中国在印学生人数的不完全统计是490人,2010年底达到2100人,到2011年4月,这一数字已经攀升到2600人,而目前在印度的外国留学生也只有1万多人。”中国驻印度使馆教育组负责人黄志刚一秘说,“近期印度方面明显放宽了对留学签证的限制,按照这样的趋势,据估计一两年内在印中国留学生将达到5000人。”
据了解,2010年以前,印度还没有中国留学生组织,2010年上半年,经过将近2个月的调研和分析,教育组决定先把中国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大量和学生接触沟通,中国留学生会德里分会率先组建,设立了6个功能部门,经反复讨论通过了章程,并开办了网页。2010年7月前后,泰米尔纳德邦、韦洛尔、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分会纷纷成立。留学生组织的成立让学生们的情绪特别高涨,空前团结,精神面貌比以前好了很多,组织的活动让很多印度人惊叹于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与印度中国留学生和使馆教育组老师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留学生普遍认为印度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社会制度良好。这里有很多优势,例如英语教学,教育体制接近英国等欧洲国家,上课比较自由,且学费较低。国家公派的留学生以学印地语为主,也有很多自费生慕名而来,吸引他们的多为良好的计算机和电子商务专业、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印度的历史文化。在学业结束后的去留问题上,有学生表达了想留在印度发展的愿望,希望能在印度找一份工作,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和感受,为加强双方的交流建立平台,不仅是教育的交流,更多的是文化和彼此形象的交流,以给将来有意愿来印度学习的人提供一些经验分享。当然,很多人也谈到了在印度留学存在的问题,大致有:硬件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医疗条件不太健全,痢疾、霍乱、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较为流行等。学习方面,有些自费生语言能力弱,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很多独生子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还时常发生中印学生之间的矛盾。
“我们留学生在印度留学是存在很多问题,基本是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但不得不说,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一点点成长和成熟。我一直认为,在印度留学的这段时间,将是我一辈子的宝贵成长经历。我们年轻一代都是直接享受成果的一代,很少能够亲历亲为。留学印度,特别是我们自费生,从开始报名到来印度就读,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一步步走向强大和成熟。”这是尼赫鲁大学中国留学生李柯的印度留学心得。教育组黄志刚老师说,印度留学处于刚起步阶段,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属正常。中国留学生要抓住机会努力让更多的印度民众转变对我们的看法,让中印两国的互补性变得更强。
座谈中,有2名特殊的留学生深深吸引了我们,他们是聋人学生关雪松和武伟星,目前在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学习手语应用语言学专业。关雪松能基本读懂唇语,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虽语速较慢,但还算比较清晰。座谈时他一边观察别人的发言一边用手语为身旁的武伟星进行翻译。他们自我介绍的生存情况和留学经历,让我们感动和感慨。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作为记者,我不想过多地描述短短几天中所看到的一切,因为大部分只是表象,在没有彻底了解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人民之前,口中的话语抑或笔下的文字都可能有失偏颇。真正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我们的留学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