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2011年06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留学海外的日子里,我们为学业和研究付出了很多不眠的夜晚。能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倍感荣幸。它使我感受到了祖国母亲对海外学子们的关心,以及对我海外求学几年来努力的肯定。这样的荣誉,更使我感受到祖国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深切希望。
  在异乡的日子,我们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与成就,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的命运永远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如今,祖国给我这样的荣誉,更激励我以坚强的心面对各种挑战,以满腔的热情和祖国一起前进,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民族的振兴担起自己的责任。        ——边江
  
  边江,2010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4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教育部全国理科实验班,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8月起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师从宏远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网络数据发掘与网络信息搜索。
目前已在国际知名的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连续3年在国际万维网大会(WWW)上发表论文并在大会分组发言。还曾在国际信息检索大会(SIGIR)、国际网络搜索和数据挖掘大会(WSDM)、国际信息和知识管理大会(CIKM)等顶尖会议上发表论文或发言。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作为实习生,进入微软、雅虎、脸谱和诺基亚等数家国际知名企业从事与网络搜索相关的前沿研究,其中某些科研成果已经申请了美国专利。


  自2006年出国以来,身在异乡,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乡和亲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尽早学成归国。如今毕业将近,梦想就要实现了。而此时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喜讯传来,能够带着这样的荣誉回国,是祖国对我留学4年来奋斗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我回国后即将展开工作的一种鞭策和鼓舞。希望我能利用我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与领导才能,参与国内的前沿研究工作,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同时,我也要感谢引导我走上科研道路的本科导师严纯华教授与博士导师谭蔚泓教授,以及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家人、朋友。               ——朱志
  
  朱志,2010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4年出生,2006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同年8月赴美进入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攻读分析化学博士。博士期间主要研究以分子工程技术为手段结合纳米生化材料设计新型的核酸适体分子开关,并将其运用于超灵敏、多元化的生物分析和生物医学中。在此期间共发表SCI收录国际期刊杂志论文20余篇,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论文报告。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分析化学研究生奖、佛罗里达大学校友奖,及其他多个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能够获得2010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对我这4年海外留学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的鼓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管理科学分支在当代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中所提供的支持的肯定。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希望找到各种问题的“最优解”,而工业与系统工程正是把这个过程系统化的学科。怀着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我和如我一般的青年人们,为了各自曾经的梦想来到不同的国度。之后的挫折和不如意常有,但都因为远在祖国的家人和朋友放在我们心底的那份力量,最终使我们能够笑着回忆这段弥足珍贵的留学生活。相信这段经历对于我们的磨练,能够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长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这里我深深感谢远在中国的父母和我的导师兼最好的朋友科尔·史密斯教授(Dr. J. Cole Smith)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也十分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和参与评奖的所有老师,以及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教育组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沈思倩
  
  沈思倩,2010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5年出生,2007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同年夏天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科尔·史密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决策中的两阶段随机整数规划问题的割平面与凸集研究,其理论成果可应用于运筹学的网络流问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源优化利用和医疗改革等诸多方面。在美留学期间,课业成绩优异,至今撰写学术期刊文章5篇以及1篇书籍章节,均为第一作者,其中1篇文章刊登于2010年10月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著名杂志之一《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并获得2010年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计算科学领域最佳学生论文奖第二名;被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言近20次;与来自同系的另外2名博士同学组队参加2010年8月举行的AIMMS/MOPTA 2010建模优化大赛,最终获得第二名;与同校其他系博士研究生合作撰写的研究计划报告经过层层选拔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设立的博士研究生2010跨学科项目经费;荣获佛罗里达大学2008~2010年优秀学术成就奖、2007~2010年研究生会会议旅行资助奖,担任2009年佛罗里达大学研究生会多学科合作研讨会筹委会委员,并被工程学院提名为佛罗里达大学Alec Courtelis Award候选人。
  
  
  
  我年少之时读《爱因斯坦传》,深受启发,立志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等我长大之后,很多跟我有同样志向的人都渐渐为了自己的生活而不再坚持。当钱学森去世后,大家发出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却没能再出现像钱学森那样的学术大师呢?前段时间,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说,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很有可能出现在生物领域的归国青年人才中。我希望我会成为那个人。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颁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外学人的期望,我似乎时时听到国家对海外学子的呼唤:归来吧!
  ——贺建奎                             
  
  贺建奎,2010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4年出生,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并于2006年获学士学位。在中国科大学习期间,在固态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解决了量子通信中的信号噪声问题,其成果在国际物理期刊Physics Letter A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2007年留学美国莱斯大学,研究方向为交叉学科生物物理,2010年毕业,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和导师迈克尔·蒂姆共同提出的多维向量分析成功地预测出2009~2010年冬天甲型流感的进化。目前这套方法已成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流感疫苗设计的参考方案。将生物进化中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网络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抵御全球经济危机的论点。其他成果包括提出细菌获得性免疫的第一个理论分析,生物进化中的模块化定律等等。目前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包括物理学最顶尖的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2篇。应邀所著Modularity(《模式进化》)一书已于近日由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出版发行。研究成果被《华尔街日报》、《美国科学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目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基因测序和免疫反应。
  
  
  获悉获得2009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感到十分欣喜和荣幸,也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关心和鼓励。这既是对我以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不断奋斗取得新成绩的鼓励。在此我要由衷地感谢多年来祖国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邓振波教授、博士导师李连忠教授悉心的指导,并感谢研究小组全体成员的帮助合作。
  在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我师从邓振波教授从事有机电致发光研究,邓教授精心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使我在硕士期间就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2007年,我来到南洋理工大学李连忠教授的研究小组开始博士课程的学习。李老师的培养使我在科研领域更上一层楼,并使我对博士的学习目标有了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读博士就是一个锻炼(Training)的过程,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独立的科学研究人员。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学习到如何发掘有意义的研究题目,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继承和发展前人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做学术研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靠团队作战,才能攻克一个个的科研难题和技术瓶颈。科学研究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初,我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孔静教授的研究小组访问,孔老师鼓励我勇于尝试承担新课题,使我体会到从事科学研究就如同逆水行舟,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学习,而不能在已有或是已经熟悉的领域技术上裹足不前。
  一路走来,我取得的成绩和导师的培养、同学的帮助分不开。我愿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我的祖国、老师、亲朋,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时玉萌
  
  时玉萌,2009年获奖者,留学新加坡。
  1981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2004~2007年于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邓振波教授,从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2007年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始博士课程学习,主要从事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光电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材料物理领域的权威杂志如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dvanced Materials、Small、ACS Nano、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文章近20余篇。自2009年3月始,作为访问学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孔静(Kong Jing)教授研究小组从事纳米材料生长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氮化硼纳米薄膜”的研究成果已申请美国专利1项。
  
  
  
  2009年是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400周年,也是人类登上月球40周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定为国际天文年。作为一名天文学博士生,能入选2009年度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倍感荣幸和振奋。非常感谢国家对我们海外留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今后我将以多种形式回报祖国给我的荣誉。我也非常感谢赫特福德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导师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张曾华
   
  张曾华,2009年获奖者,留学英国。
  1979年出生,2004年在烟台大学获应用物理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天体物理硕士学位。2008年起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攻读天体物理博士学位,所在的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是英国最大的天体物理研究机构之一。主要进行褐矮星和极冷亚矮星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还涉及极冷白矮星、地外行星和初始质量函数等方面。所在的“低质量天体研究组”是世界上最活跃的褐矮星和地外行星研究小组之一,组内成员主导了这个领域一系列世界级研究项目。目前已在SCI收录的国际顶级天体物理期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Astronomy & Astrophysics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发表多篇会议文集。应邀为国家大型科学丛书《10000个科学难题·天文学卷》撰写文章。应邀为“加拿大-法国-夏威夷3.6米红外望远镜”(CFHT)加方委员会审查望远镜申请书。是2008年第10届亚洲-太平洋地区IAU大会(APRIM 2008)地方组委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并负责设计、编辑了200多页的大会手册。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