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大灾中的在日中国留学生

2011年06月08日  来源:神州学人 
  

在机场等待的中国同胞。

文/黄忠
  他们很年轻,但充满自信和朝气;他们还很稚嫩,但毫无畏惧,勇往直前;他们身在海外,却始终心系祖国;他们身上流淌着炎黄血液,却大爱无疆。他们就是我们的留日青年学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强震和海啸摧毁了许多日本人民的家园,也摧毁了众多华侨华人、留学生、研修生的平静生活。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迅速动员,在中国驻日使馆教育处的指导下,立即启动了紧急应急联络系统,发布地震紧急安全通知,提请在日全体中国留学生注意安全,并公布学友会紧急联络电话和邮箱,紧急通知各地区、各大学学友会立即联系所属中国留学生,确认并及时统计和报告本校中国留学生的安全情况。各地区和各大学学友会也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各级学友会干部分头联系中国留学生,并及时通报情况,全日本中国学友会一个晚上就收集到近50多所大学学友会的回复(其中包括仙台和茨城),此后又陆续收到近百所大学学友会报平安的通报。
  大地震发生后,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还是比较害怕,学友会的积极联络,给大家心里带来一些安慰。理化学研究所中国学友会会长王盛研究员,家里有婴幼儿,地震发生后,他没有先顾及家里,反而立即确认和统计该所中国研究人员的安全情况,王盛确认大家都没有事情后,才回到自己家中确认家人的安危,理化学研究所中国学友会成为第一个报告该所全体中国研究人员安全情况的学友会;庆应大学中国学友会的刘凤龙会长,地震发生后,立即积极联系周围的中国留学生并确认安全情况。电车中断后,他又马上联络校方和日本青年组织,为滞留在校内回不去家的中国留学生们提供过夜场地等支持和帮助;早稻田大学中国学友会的张博会长,夫人马上就要临产,还抽出时间,代表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去看望情绪不稳的留学生;东京理科大学的王冲衡同学,地震发生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并向打工单位请了假,积极协助学友会进行联络,发布通知,准备物资与运输等工作;横滨国立大学中国学友会的吕学龙会长,积极联络横滨地区的中国留学生,并及时发布警示信息,让大家注意地震期间一些骗取汇款的行为;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刘学军副会长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建立了应急邮件组,协助全日本学生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发布各种信息;东京工业大学中国学友会的黎飞副会长,集合10多名单身居住的中国留学生到他家,为他们准备饮食,并相互安慰鼓励;千叶大学中国学友会的宋武会长,第一时间准备好了中英日3种语言的捐款倡议书;全日本和东京地区学友会的韩冰、张毕与邵妍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轮流倒班,连续3天未眠,24小时联络各地区各大学学友会,发布通知,接听学友会紧急联络电话,指挥各级学友会应对灾害,及时向驻日使馆教育处汇报各方情况。

驻日使馆教育处孙建明公参在教育处与学友会干部商讨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时,学友会的优良传统不光体现在现任干部们的身上,还有一些前任会长们。当时正在日本出差的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原会长李光哲,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与学友会取得联系,为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启动应急系统,为各级学友会应对灾害提出建议和指导,并撰写了防震防核辐射的常识文本提供给广大在日华人和留学生,让广大留学生十分感动;仙台地区是此次地震重灾区,地震时该地区中国学友会会长恰好出差在国外,学友会前会长曹鹏宇在地震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带领仙台地区学友会积极联络东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安抚灾区留学生情绪,并且协助驻日使馆组织百多名老弱病残中国同胞从灾区撤离。
  全日本中国学友会近年来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组织制度,学友会的紧急应急系统已经基本形成稳定运行的机制。虽然大地震发生后,有一段时间通信联络不畅,但各级中国学友会都纷纷根据各自情况主动开展工作,特别是灾区附近的各学友会和各级干部都能不顾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重,在应对紧急灾害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大家对自己的第二故乡日本发生这样的灾害都感到难过,3月11日地震当天,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东京城内的10余所大学中国学友会还组织了紧急募捐,短短时间内募捐到近50万日元。3月12日上午,按原定计划,东京地区中国学友会进行改选,推选东京工业大学的韩冰同学为27届东京地区中国学友会会长。简单的选举会结束后,驻日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孙建明再次希望各个学友会尽快推动应急系统的落实,积极与各校留学生们取得联系,提醒大家保重身体,注意安全,给家人报平安。当天下午,韩冰代表东京地区中国学友会随同驻日大使程永华一起将捐款交给了日本外务副大臣,并表示今后学友会将继续组织募捐,希望与日本人民一起努力,为灾区重建奉献力量。

留学生志愿者。


  随着福岛核泄漏危机的加重,中国驻日使馆主动协助灾区华侨、留学生、研修生自愿撤离,大批的灾区华侨、留学生、研修生迅速向新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汇集,一时滞留机场人员剧增。为缓解驻日使馆人手告急的情况,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向广大留学生发出了召集志愿者协助工作的倡议。倡议发出后,关东地区的广大留学生积极响应,短短时间内报名参加志愿者的人数超过100人,他们尚未从地震核辐射的恐惧中走出来,就投入到帮扶别人的工作中去,他们中有男生也有女生,年龄最小的还不到20岁,透着一脸的稚嫩,有的女生文弱的身姿却透出内心的坚毅,在家人不断催促回国的电话中,他们中很多人毅然决定推迟或放弃回国,甘当志愿者。
  3月15日,第一批志愿者14人前往成田机场协助现场工作,另外6人前往驻日使馆协助值夜班。之后,在学友会的组织下,开始分批分次24小时不间断地安排留学生志愿者。
  大灾之后,天气寒冷,余震不断,核泄漏乌云笼罩,交通通信半瘫痪。面对从灾区涌来的人们,留学生志愿者在使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不惧辛苦,不怕委屈,在克服自身内心恐惧的同时还要不停地安慰疏导重灾区的人们,一遍遍说服,一遍遍安慰。
  张毕同学发扬他一惯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在组织灾区华人撤离的工作中,主动要求去第一工作现场——当时辐射值已经达到标准值100倍的茨城,协助中国同胞有序撤离,当他国内的老母亲和妻子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他在茨城协助使馆组织撤离同胞的情景时,全都哭了。张毕后来说,他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作为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副会长,他当仁不让。日本大学的陈敏同学,不但自己积极申请做志愿者,还将夫人也拉着一起去工作。东京工业大学的胡婉莹、毛爽和李添悦同学,当时也积极要求去茨城重灾区,因人员安排限制没去成,他们就又马上赶到成田机场帮忙,一干就是两天两夜。

留学生志愿者协助现场登记工作。


  从3月16日开始,志愿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成田机场,协助同胞们的信息登记与整理以及现场的秩序维护。15日到18日那几天,成田机场等待登记的中国同胞持续保持在近千人左右,而且有些同胞情绪十分激动,需要不断安慰。为了保证现场能够有足够的人手,留学生志愿者们克服各种困难,做到了现场24小时都保证有近20名志愿者。机场没有休息的地方,晚上有时候还停电,也比较冷。有的志愿者在机场一干就是30多个小时,嗓子都说哑了。累了,就坐在地上,轮班打个盹。东京工业大学的詹丛红和邵妍,连续30多小时工作在机场,并负责现场志愿者的安排与协调,从15日中午一直工作到16日晚上,才坐最后一班电车回到学校。邵妍同学本来是买了去大阪的车票,最后放弃了车票,17日两人又返回成田机场继续当志愿者,一直坚持到19日工作结束;东京大学中国学友会的赵玉亮会长,在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后回到学校,又找了两位同学与他一起再一次回到成田机场现场帮忙,并坚持到最后;张欣悦和赵明明两位语言学校的学生,看到学友会在召集志愿者,主动报名要求参加。报名时,她们表示从16日开始,可以工作24小时。17日中午,志愿者总指挥韩冰与她们联系时,她们说看现场有这么多事情要帮忙,她们打算再继续工作下去,当问到她们的志愿工作还能做多长时间的时候,她们说打算在现场一直工作到结束。最后她们一直坚持到18日使馆增派了人手才撤离;顺天堂大学的李香兰,在机场忙了一天一夜后,本来说好第二天早上回去休息,但她看到第二天志愿者人手不够,又主动留下来工作,一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回去休息。她还发挥了学医的专长,主动照顾撤离灾民;东京工业大学的陈子和同学,15日到17日那几天白天一直在打工,但是到了晚上他还是主动要求过来当志愿者,一直坚持了3个晚上;上武大学的赵冰同学和日本大学的丁烨同学,连续工作2天后,还主动询问后期的工作安排,表示愿意继续工作,只要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

留学生志愿者协助维护现场秩序。


  回想过去的一幕一幕,关键的时刻需要的地方,都闪动着留学生的身影。他们在一次次的磨练中不断雕琢自身的精神世界。
  (供稿/驻日使馆教育处、全日本中国学友会)

留学生志愿者的休息场所。

连续工作了3天的留学生志愿者因疲惫在地铁里打瞌睡。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