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留学,痛并快乐着

2011年10月19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李佳
  李佳,1982年出生,2000~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获动物医学学士学位、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称号。
在攻读动物生物技术博士研究生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于2008年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物系史裕光教授实验室做联合培养博士,2011年回国。留学期间在《细胞新陈代谢》上发表文章1篇。

兴奋和好奇的我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国外实验室申请可能是留学路上的难题之一。对我来说,申请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史裕光教授的实验室却是机遇加上幸运的结果。2007年冬天,史教授应邀到我校动物医学院作一个关于“线粒体功能和代谢紊乱”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和老师的极大兴趣。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对讲座的理解,我在讲座后又请教了史教授一些相关的问题,同时表达了自己愿意到他的美国实验室进行培训和锻炼的想法。史教授在向我的导师及我本人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后,当场就同意并许诺会通知他所在大学的医学院办理相关事宜,一切都顺利地有点不可思议。
  我后来跟其他成功申请到offer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我的例子比较特殊。因为同国外导师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多,而这种面对面的形式可以更为方便地询问和了解对方,推荐自己,如果“门当户对”则更容易奏效,因此被同学冠以“毛遂”雅号。
  初到美国,一切重新开始。我所在医学院的校区在宾州东部的小镇Hershey,当地以生产巧克力出名。导师驾车从机场接我回学校的途中,身边飘过了无边麦田,汽车呼啸而过而行人寥寥无几,地标上印着Hershey几个小字远没有下面的标志性奶牛夺人眼球,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目的地是一个天然大农村。果然,无论是看到医学院公寓那红砖色的两层小楼,还是远处那孤零零独栋医学院7层大楼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感到一丝惊讶。
  不过很快,我就对这个陌生的地界产生了异常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我忘不了最初进超市买生活用品时,总是不自觉得把价格都乘以7得出超贵的结论后还是把它们抛进购物车里的懊恼;我忘不了和土耳其女孩一起去小酒铺买红酒时试酒的兴奋;我忘不了我从一个30度的15米斜坡滑雪下来稳稳站立后那一刻的快乐,尽管我的朋友那时就躺在我旁边雪地里——摔得脸都看不见了;我忘不了从上空垂直落下那一刻的心惊肉跳,声嘶力竭;我忘不了和美国朋友讨论喜欢的影星时说不出名字的尴尬……那时候google图片真是帮了大忙啊。当我在灯下上网和国内朋友聊国外见闻至深夜时,窗外一阵吱吱声打断了我,一只毛茸茸的松鼠衔着一颗不知名的果实瞧着我,两只眼睛忽闪忽闪,好像在问我:有那么多好聊的吗?让我不禁感慨,在这个小小的Hershey镇,26岁的我居然又体验了无数的“第一次”,那2年仿佛我又回到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又经历了一轮新的轮回。

李佳(右)在西农大实验室。
    
另一个我——痛并挣扎着继续前进
  另一个我,在经历了最初迎接新同学的欢迎会之后,开始了痛苦而漫长的实验生涯,我面临的似乎是一个又一个严峻的考验。我的导师曾说过类似的话:制定研究方向是他的责任,做实验是我的责任。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但主要是他的责任;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是我的责任。这对初到实验室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Ⅱ型糖尿病中的发病机制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重点围绕细胞线粒体调控机制中的重要基因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与活性氧的应激反应和线粒体的功能失活的相互联系。无论从研究的背景还是从涉及的试验来说,我都需要不断熟悉。阅读相关文献报道自然就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同时,试验也是要进行的,分子克隆手册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商品试剂盒内附带的说明就是我的第二指导老师,整个生理系和公共的实验设备及应用软件都可以为我所用,总之实验资源自己整合,实验条件自己摸索。还好我们实验室当时就有一个中国女孩,在我一片茫然,焦头烂额之时雪中送炭帮了我不少,我至今非常感谢她。
  随着对课题背景的了解和实验环境的熟悉,我逐渐上了轨道,但与国内不同,在这里对实验的强度和效率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我只有调整自己不断适应。前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实验室的两个课题组都进入到了中期阶段扎堆做蛋白印迹(Western Blot),不分昼夜轮流跑蛋白胶,很是忙碌了一阵。
  有一段时间试验开展得很不顺利,我的内心也无比焦虑。一天我从细胞间出来,正逢音响里传出《天边飘过故乡的云》,费玉清优美的声音顿时让我觉得胸口发闷。在那个不设防的黄昏,那些埋藏很久的负面情绪因为这首歌而被翻了出来。刚到美国时人生地不熟的惶恐,言语不通被误解的尴尬,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不善,实验不顺利,投稿被拒或者面对审稿人诸多要求……这些突如其来的情绪让我积聚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下来。当我在美国享受世界上先进的物质条件和实验条件的时候,原来我还是会觉得委屈,还是会想家。原来我已经离开了祖国和亲人2年。
  当我收拾情绪准备接受杂志社编辑又一次打击的时候,幸运女神似乎眷顾了我。《细胞新陈代谢》(Cell Metabolism) 杂志来信说“大部分内容已通过”真是让我长期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暂时解除了枕戈待旦的状态。当这篇文章正式发表的时候,我心里想,我要感谢的人真的是很多很多。
  纵观我在美国这2年,过得相当纠结,快乐里夹着愁思,痛苦里孕育希望。留学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感受,快快乐乐,坎坎坷坷。不过幸运的是有所收获。学习上收获的是2年的勤奋刻苦——实验技术的成熟和文章的发表;生活上收获的是珍惜、感恩、不服输、忍耐——心性的磨练。忆及于此,我想与各位共勉,惟其痛苦,才有快乐!体会过痛苦的滋味,快乐的时候就会更加享受生活。
  最后,衷心祝愿那些还在国外的莘莘学子们都能够得偿所愿,不负青春。
     (摄影/张学军)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