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荣在实验室。 摄影/高海涛
文/本刊记者 段风华
对于很多留学回国人员来说,子女的教育问题常常会是一个他们不得不面临的困扰。2011年,周仲荣的大女儿要参加高考了,有时候面对高考的压力,看到自己身边不少同学陆续去国外上学,女儿会时不时地问父亲:当年你们为什么要回来?
怎么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解释?周仲荣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回顾10多年的回国历程,周仲荣由衷地感叹自己当初做了一个选择的正确,他相信总有一天女儿会理解!
留学法国迈进科研大门
1965年,周仲荣出生于浙江诸暨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五。父亲是一个严厉的小学教师,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家庭妇女。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一家的生活艰辛可想而知。但周仲荣特别感谢自己的父母,是他们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教会了自己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父亲对子女非常严格,他宁愿借钱欠债、被生产队扣粮,也不愿子女辍学务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周仲荣长大一点后,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去生产队拔牛草、割水稻、种田等,以挣点工分贴补家用。1982年,周仲荣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机车柴油机专业,当村里的广播通知周仲荣考上大学的时候,全村人都知道周家又出了一个大学生。在村里,像周仲荣一家4个儿子先后完成大学本科教育的是独一无二!
1986年,刚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周仲荣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作为国家教委公派研究生赴法留学。当时走出国门是一件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时至今日,周仲荣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他们那一批全国赴法留学的总人数是108人,自己得到了西南交大唯一的一个名额。
1987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经过半年的语言培训后,周仲荣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程。
在法国,周仲荣师从里昂中央理工大学材料系的雷·文桑(L.Vincent),开始攻读材料工程。和很多留学人一样,周仲荣的“洋插队”有苦有乐。生活不适应是留学刚开始的一大关。相比生活关而言,更难的是在学业上要适应。只学了半年法语的周仲荣上课根本听不懂,再加上在国内他学的是柴油机专业,现在要学习材料工程,有时候上课简直就是听天书……周仲荣度过了最难熬的第一年,他开始适应了。他用不到1年的时间拿到了硕士学位,随后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周仲荣的研究开始转向航空航天合金的微动疲劳和磨损性能的研究。
微动是振动环境下接触界面周期性微小幅度的运动,相对于滑动和滚动,微动是一种研究历史短、运行与损伤机制极为复杂的摩擦运动,已成为制约航空、铁路等领域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飞机中约90%的疲劳破坏起始于微动损伤,进而引起大量的停机维修,甚至发生空难事故。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微动摩擦学研究在国外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英国、法国更是走在该项研究的前列。
1992年,周仲荣在里昂中央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1993~1995年,他携妻带女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工程力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导师的来信让他做了回国的决定
1995年,应已经担任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副校长的导师雷·文桑之邀,周仲荣回到里昂中央理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继续从事微动摩擦学的研究。
人在法国,周仲荣对于国内的发展始终很关注,他和硕士导师孙翔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过。1994年,时任西南交大校长的孙翔就曾在给周仲荣的一封信里言辞恳切地说:“我想尽快改变学校学科陈旧的现状,大力引进国外留学人员来校工作,当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你……”
对周仲荣来说,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对自己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就是孙翔老师。读硕士时,孙老师就对周仲荣关爱有加,并推荐他赴法留学。在北京进行法语培训的时候,孙老师只要来北京出差,他一定会抽时间到北京语言学院来看他周仲荣。
孙翔长期从事机车车辆研究工作,是我国机车车辆和牵引动力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对我国铁路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93年,国家计委立项进行高速铁路关键技术重点攻关时,客运铁路的行车速度普遍还只有每小时80~100公里左右,最快的东风11客运机车当时的最大速度是每小时160公里。孙翔带领科研团队承担起每小时250公里运行速度的高速列车动力走行部的研制重任,后成为我国首台高速动力车车体转向架关键部件的总设计师。
师恩难忘的周仲荣考虑再三,决定举家回国。当时两个孩子都很小,让周仲荣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夫人很支持他。“我夫人是四川人,也是我在西南交大的校友,她很愿意回来,她不希望自己留在国外作家庭主妇。”
1997年1月,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参赞曹元聚把周仲荣取得的优秀业绩向时任大使蔡方柏作了汇报,大使亲切接见了周仲荣并为其送行,还把他作为国家教委优秀拔尖留学回国人员给予特别科研启动资助。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先评后聘的首例,回到母校后,年仅32岁的周仲荣被聘为教授,随后出任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研究所所长。
2008年5月16日,周仲荣(右)与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部分老师在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厂考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助力
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回国后,周仲荣迅速拟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摩擦学实验室;完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建设,争取申请设立博士点,力争在微动摩擦学等研究方向占领一席之地;引进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但这样的路线图实现起来显然需要一个时间表。当时他所在学科没有博士点,所在单位没有专业实验设备,周仲荣也没有自己的研究生,仅有的一点科研启动费只够用于购置一些必要的办公用品,支付一些出差调研费用,加上回国前导师孙翔英年早逝,在这样几乎是一穷二白的状况下,要开展工作十分艰难,周仲荣的精神压力也很大。
如何突破困境?周仲荣想:要得到学校更大的投入,必须以获得重要的国家级项目资助为前提。
1997年,在学校科研处老师的指点下,周仲荣回国不久就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回首往事,他说:“坦率地说,当时我是不知深浅,我对这个项目完全不熟悉。虽然我递交了申请书,但内心却忐忑不安,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我是初次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打交道,以前既不认识机械学科的负责人,也不了解评审的具体程序;二是我大学毕业不久就出国,毫无在国内工作的经历,几乎不认识相关的国内同行;三是在国内,摩擦学研究方向尚未有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因此不知我所做的研究能否得到他们的认同。”
非常荣幸地是,周仲荣回国当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对周仲荣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为我得到的不仅仅是60万元科研资助,而且更重要的是我所作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增强了学校加大设备投入的决心,为我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应当说,至今,微动摩擦学研究的拓展及我国微动摩擦学的国际学术地位的提高,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进而得到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资助,包括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一批研究生的培养等等都与当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是密不可分的。”
回国前后,周仲荣一直有一个愿望:在国内举办摩擦学国际学术会议,让国内更多地了解该领域的国际研究新成果。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周仲荣既没有科研经费,又缺乏办会经验,还不熟悉国情,要按照在国外已制定的计划在成都举办微动摩擦学国际专题会议,可谓困难重重。1997年年底,周仲荣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这不仅为大会的成功召开提供了资助,而且也提升了会议的规格,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加拿大等一些著名摩擦学专家与会,扩大了我国微动摩擦学研究的影响。
2003年,周仲荣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机械学科提交了一份主任基金申请,建议在老一辈摩擦学专家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摩擦学领域的部分优秀中青年专家就我国摩擦学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充分调研、研讨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撰写《摩擦学发展前沿》报告。该建议很快得到学部的批准。该项目历时2年,经过数十位学者的共同参与,于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研究资助机构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从事摩擦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周仲荣说:“国内外研究人员往往围绕一个三级学科为主题开展学术活动,摩擦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三级学科。然而,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对其学科前沿进行研讨并撰写其发展战略前沿报告,靠一个或几个人、几个单位是无法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利用其长期积累的人力资源优势、自然形成的品牌效应和魅力,为许多学科的前沿交流研讨和规划的迅速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随后,周仲荣陆续获得包括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在内的等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他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科研方面给予自己的支持始终充满感激之情:“回国10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对我的研究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且自然科学基金体现出来的创新、公正、民主、宽容、合作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我的人生观。”
2010年周仲荣(右)回国13年后访问法国时与法国导师在一起。
在摩擦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10多年来,周仲荣在摩擦学领域作出了一些创新性成绩,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摩擦学学科,提升了我国摩擦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摩擦磨损失效是影响工业装备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研究对节约能耗、降低材料损失、延长机械装备的服役寿命和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微动摩擦学方面,周仲荣等通过系统的微动实验研究和分析,发现裂纹萌生和扩展最危险的区域-微动混合区,建立了运行工况和材料响应微动图,完善了微动图理论;提出了径向、复合微动试验研究的新方法及其运行损伤机制的特点;提出了抗微动损伤润滑技术的准则,阐明了微动的运行和损伤机制,澄清了长期困扰该领域研究中的一些争议,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微动研究理论和方法,为现代装备抗微动失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推动了摩擦学学科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让周仲荣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居然还延伸到了生物摩擦学研究这一新交叉的学科。这样的一个突破竟然是在一次聊天时产生的灵感:“我夫人有一位同学的爱人是口腔科大夫,有一次讲到牙齿磨损的问题,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且和摩擦磨损有密切关系,就开始进行研究。因为人类牙齿的磨损不可避免,但过度磨损可导致多种口腔疾病,同时,牙齿的修复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磨损也是义齿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天然牙的优异摩擦学特性,对探索人类器官的未知世界、研发牙科修复材料和义齿、开展工程耐磨结构的仿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国后,周仲荣在摩擦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2部;多次应邀包括在世界摩擦学大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应邀以客座主编的方式为一些国际学术期刊编辑专辑,应邀为英国物理学会会刊《应用物理学报》撰写专题评述论文。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如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空军技术研究院、法国航空航天发动机制造商-斯奈克玛SNECMA集团公司等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周仲荣和团队主要成员。
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学科发展
在法国读博士时,导师雷·文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工作不行,干不了大事。”周仲荣也十分清楚,没有一个优秀的学术团队,很难作出大的创新成果。
从周仲荣回国创建摩擦学研究所开始,一直把学术团队放在首位,在团队自身建设方面坚持严格管理,民主决策;引培并重,有序竞争;制定规划,明确任务;甘为人梯,共同进步;严以律己,宽容待人;积极进取,愉快生活,把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作为自己的一个重点。通过13年的长期不懈努力,白手起家,现已建立了一个由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组成的,以10余位中青年为主的摩擦学研究团队,团队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学术影响力;周仲荣指导毕业的10余名博士中有1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或许周仲荣在西南交大的导师、法国的导师都给了他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一条就是爱才!周仲荣说自己特别喜欢跟高水平的人才一起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摩擦学研究所的钱林茂教授对此就有很深的感触:“周仲荣在国外生活、学习过很长时间,他对留学人员很了解,做工作也很具有针对性。而且他学问做得好,所以他能看准人,并且他会提供很人性化的帮助,胸怀比较宽阔。看到你取得了成绩,他比你还要高兴。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
钱林茂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后决定回国,周仲荣得知消息后反复做工作,他的诚意让钱教授很受感动:“当时我决定来这里工作的时候,人还在香港,学校已经把我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然后周仲荣又带着我的妻子、孩子去看房子,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要是我,我可能做不好这一点。从国外回来的人做事,关键是想有好的土壤,好的平台。我来的时候,这里正好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我2002年来,第2年我就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这也是你是否能独立开展科研的重要标志。”
周仲荣还根据自己在法的留学经历和努力,积极推动中法教育和科研合作交流,探索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他作为中方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建立了中法4+4合作教育计划: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巴黎中央大学、里尔中央大学、南特中央大学之间的教育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互派二年级大学生到中法双方大学长期学习,毕业后同时获得中法认可的双重文凭;建立中法4+2合作计划: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法国航空航天公司SNECMA之间的教育合作,内容主要包括派应届毕业大学生到法国里昂中央大学进修及法国航空航天公司SNECMA实习。这些计划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计划已顺利实施10余年,交流的学生已超过100余人,已有多批学生回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发挥出一些示范和辐射作用。
有了过去10多年的基础,周仲荣相信,未来他和他的团队会有更好的表现。
(封面摄影/高海涛)
周仲荣和夫人、女儿。
周仲荣,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1965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87年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赴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留学,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应邀在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97年回国,历任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所长、材料学院院长、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10年任西南交大校长助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负责人(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法国航空航天集团公司SNECMA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以及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