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期待中国制琴艺术的奇葩永久绽放

2010年09月16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本刊记者  曹吉吉
  进入21世纪,开始萌发在中国举办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念头,先是与企业、阔人、文化机构商洽,后是争取部门、政府支持,最后都无果而终。寻找文化赞助已非易事,筹集提琴制作比赛的经费更是难上加难。付出很多努力,招受了很多白眼,辗转10年,还是一事无成。是夜,脑中想起英特纳雄奈尔的旋律:世上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遂拍案而起,给全国提琴制作界的朋友写信:用我们自己的力量举办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不仅要办,而且要办成世界一流!谁知一呼百应,遂成今天之局面。可谓顺天、应时、得人心。
  ——摘自国际提琴制作大师郑荃为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所作《前言》
  2010年5月9日晚7时,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华灯璀璨,一场名为“琴弦上的辉煌”的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吕思清、罗格·奇斯、马库斯·斯托克3位提琴演奏大师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唯美的音乐盛宴,清新明亮的音色响彻整个音乐厅。
  这不是一场普通意义上的音乐会,而是一场获奖提琴颁奖音乐会,承托它的是中国提琴制作界、音乐界期盼已久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在3位演奏大师手中划出美妙音符的,就是本届比赛的获奖提琴。
  在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落下帷幕时隔2个多月后,记者采访了本次比赛评委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著名提琴制作大师郑荃。
  郑荃告诉记者,在被视为“非传统提琴制作国家”的中国,举办这样的一个比赛,不但要克服重重困难,更要取得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支持,这种支持,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中国制琴之长年夙愿
  我国的提琴制作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制琴史尽管不长,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国,每年的生产数量达到了100万套,占国际市场70%左右的份额,提琴出口稳居全球之冠。与此同时,我国提琴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专业制作的提琴,即艺术提琴的发展也非常快。20年前,国内基本没有独立的制作家,只有一些乐器制作企业,拥有一些高级制作车间,各个车间生产提琴上不同的部分,再组合起来,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出来的成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提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艺术提琴的制作仅有20多年的历史。
  目前中国有将近200个提琴制作师,全部是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的注册会员,可以说,队伍发展得相当快,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不断有中国选手在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奖。1987年,郑荃在首届意大利全国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了小提琴金奖,成为第一个拿到提琴制作国际总分大奖的中国人。如今,23年过去了,中国的提琴制作者奋发进取、前赴后继,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共计获金银铜牌二三十枚,各类奖项数百。
  “这和我国改革开放后音乐界的发展是同步的,现在仅北京就有8个交响乐团,全国有上百个,各省市有自己的音乐院校,各高校也设立了音乐系、艺术系,普通家庭对子女在艺术修养方面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在乐器学习方面投入很大,整个社会的形势促进了乐器行业的蓬勃发展,逐渐为提琴制作走向艺术化培育了肥沃的土壤。”郑荃说。此外,交流也是双向的,改革开放后很多年轻人有机会出国学习或参加比赛,国内还成功举办了两届意大利提琴制作展览,每年都举办大师班讲座,邀请提琴制作界的专家和大师来谈经论道。记者采访当日,郑荃还在起草下一年大师班讲座的计划。
  各方面的因素成就了提琴制作行业的发展,中国举办一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时机日趋成熟。“很多外国专家认为,你们中国人既然能在国际比赛中屡有斩获,那么应该有能力自己举办一届比赛。我的想法是,国际上对中国的提琴制作了解的还是不够,对我们有些看法,认为我们是非传统提琴制作国家,还停留在工业化生产阶段,只能生产价格低廉质量不高的提琴。另外,能够走出国门参加比赛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出国办签证麻烦,参加比赛的费用也很大。还有语言不通,住宿吃饭,都是问题。曾经有中国制琴师因邮寄费用过高而在赛后弃琴不取的,可见参赛之难,费用之贵。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中国举办一届比赛,为的就是让国际上更加了解认识中国的提琴制作,同时也为我们国家自己的提琴制作者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中国的作品和国外的作品同台竞技,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上世纪80年代,还在留学期间的郑荃单枪匹马,穿梭于欧美各国举办的各种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时,他的心中之愿,就是有朝一日要让中国的提琴制作,能在全世界提琴制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能够成功举办国际比赛,则是有资格和高水平提琴制作国家平起平坐的重要标志。这是包括郑荃在内的中国提琴制作家的长年夙愿。
  
力排万难终成正果
  夙愿之所以为夙愿,即是经历了长期的努力和沉淀,才能最终修成正果。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诞生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评委在讨论。


  举办比赛的念头,在郑荃心中酝酿了将近10年。1991年,郑荃基本上淡出了国际比赛,集中精力培养自己的弟子,并不断送他们出国深造,参加各项赛事。从2000年开始,他便为国内举办国际制琴比赛做着各种努力了。然而梦想虽然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就像我在比赛册子的《前言》中写的一样,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一直不太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郑荃所指的困难,是各方面对提琴制作的认识不一。
  举办国际比赛是公认的难事,筹备的过程非常漫长而艰辛。2002年,中国乐器协会成立提琴制作师分会的时候,郑荃就提出要在国内举办国际比赛,之后每年都进行讨论,漫长的讨论,但是一直没有结果。在中国,提琴制作划归轻工行业,很多中国提琴制作大师的称号都是原轻工业部授予的,只有郑荃例外,他在1987年被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授予“中国提琴制作大师”称号。后来国家取消了轻工业部,成立了中国轻工总会,后改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成为提琴制作行业的主管部门。但郑荃认为工业生产的提琴属于轻工门类,艺术提琴制作属于艺术门类,比赛应由两个部门联合做,虽然提出的办赛申请得到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支持,但文化主管部门却坚持不介入的态度。

评委在评选。


  “我们也曾尝试在国内某城市进行的中国国际小提琴演奏比赛前后举办本届比赛,因为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弦乐器制造比赛都是伴随乐器演奏比赛同时进行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这边就是加不进去。拉赞助更难,大的企业也找过,汽车公司、烟草公司、电视台,都不尽如人意。实际上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提琴制作是一门艺术,这是举世公认的,为什么在国内就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呢?”谈到当初办赛的各种“遭遇”,郑荃仍颇感遗憾。
  谁出钱,谁来主办,比赛始终找不到一个落脚点。眼见快到退休年龄,心中的夙愿仍未实现,强烈的办赛欲望像强心剂一样注入郑荃周身,他下定决心,即使再难,比赛也一定要办!
  2009年5月,提琴制作师分会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会议上决定,自己筹钱办比赛。决定得到了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的认可和支持,表示同意担任比赛主办单位,并由中国乐器协会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举办国际性比赛的申请,2009年6月24日,申请获得了正式批准。
  “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评委的路费和食宿,能筹多少钱就筹多少钱,有多少米做多少饭,比赛先搞起来再说。”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各出资10万元作为比赛的启动经费。个人方面,郑荃带头捐了10万元,作为提琴制作师分会的会长,他又打了一通电话,通过私人关系筹集经费,连他的很多学生也纷纷捐款,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几家大型的乐器企业和地方政府也都出手相助。当时比赛组织者中还有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要不要设立奖金。最终大家认为,如果不设奖金,首届比赛的吸引力会降低,特别是国外选手参赛的积极性可能会不高,所以他们咬咬牙决定,还是要设立奖金。大中小提琴的金奖分别为20万元、14万元和12万元,完全看齐了世界同类赛事的最高标准。
  郑荃为记者大概算了一下,这次比赛共有50人提供私人赞助,还有一些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地方政府等,最后共筹集了近200万元,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当初的最低预算100万元。“这些个人和单位都不是特别富裕,例如江苏泰兴有7个人,每人赞助了200元。中国提琴制作大师梁国辉先生从退休金中捐赠500元。对于整个比赛来说这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我们绝对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持。”更让郑荃稍感宽慰的是,比赛可以免费使用中央音乐学院的资源,包括人员、场地、乐队等等,大大减轻了费用方面的压力。“总的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干的,我率领了20多名学生和青年教师,都来筹备这个事。他们都是义工,不拿任何报酬,这也降低了我们的办赛成本。”
  资金到位后,组委会开始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办比赛,既要有一定的国际规格,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郑荃希望本次比赛的风格能够为中国提琴制作确定将来的学派方向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在全世界门类、学派众多的提琴制作领域,到底选择哪种学派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的根基,本届比赛要起到引导作用。最终组委会选择了意大利学派作为根基,确立了以意大利比赛方式为主,参照吸收美国比赛的办法和经验,设计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赛章程和方案,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

评委试琴。


  “意大利的比赛要持续两三个月,我们不可能办这么长时间,只是评比、颁奖和展览借鉴了他们的方式和程序。美国的比赛大概一周左右,我们也基本确定了这个比赛长度。评比过程是保密的,这期间我们安排了大师班讲座,这个是创举,是国际上其他任何比赛都没有的。然后是音乐会,音乐会在西方国家的成本非常高,意大利的比赛就没有安排颁奖音乐会环节,只有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国际比赛和波兰的维尼也夫斯基国际比赛才举办获奖者音乐会。这次中国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也有了音乐会,而且是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比赛结束后还有为期7天的展览,并且安排评委和嘉宾参观北京平谷提琴制作基地。可以说一届比赛同时办了5件事,内容十分丰富,有很多新的亮点和创意。”郑荃说。
  形式、内容和章程定了下来,评委也基本确定,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手报名。要让众多选手,特别是海外的提琴制作者知道本次比赛,前期的宣传工作就要做好。组委会建立了比赛网站,印刷了宣传品,给530个提琴制作家、40多个国际提琴制作协会和学校邮寄包裹和邀请函,郑荃也利用在意大利参加国际提琴制作大师协会年会的机会,亲手将比赛的宣传品发到了每个会员手上。组委会还花费了3000多美元,在世界最著名的英国Strade杂志和美国String杂志上连续刊登了4期广告。
  “比赛初期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海外选手的参赛率。由于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也是亚洲范围内的首次,知名度和号召力都比较低。在我们举办比赛的后一个星期,德国也举办了一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结果很多制作者选择了德国,而放弃了我们的比赛,加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及后来的冰岛火山爆发,对国外选手的参赛率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郑荃倒很坦然,他认为这都是中国在提升提琴制作艺术水平的过程中应交的学费。对于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这个新生儿,更重要的是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声音:中国,要举办比赛了。

赛后,郑荃(右二)等人参观参赛作品展。


  据统计,本届比赛海外选手占15%。“比重虽说不够大,但也比较令人满意。相信通过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知名度不断扩大,下一届比赛必定会有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海外作品参赛。”郑荃说。
  
一场公正权威的盛事
  本届比赛的章程中有这样一条:郑荃任评委会主席,但不参与评判工作,10位评委分成制作家组和演奏家组,每组各5人。
  “因为参赛选手中很多是我的学生,为了避嫌,也为了体现公正,我不能参加评分。当时组委会也考虑过请外国人当评委主席,后来大家觉得这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比赛,还是让我们中国人自己当主席吧。”郑荃主要做比赛组织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评比过程中很多事情需要由他做决定。例如第一轮评比先要筛选出符合比赛资格的提琴,将近300件作品摆在那,评委先转一圈,大致看一眼,质量实在不行的和违反比赛规则的就被淘汰了,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这个过程中,具体淘汰哪些作品,淘汰作品所占比重,最终还要由郑荃一锤定音。“我认为,来参加比赛的人都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参赛作品,即便如此,最后刷下来的也有超过20%,我们又往回拣,拣到差不多15%,觉得可以了,才开始正式评比,因为15%是国际惯例。什么时候开始评,什么时候结束,进度如何,这都是评委会主席要统筹的事情。”
  比赛的过程很顺利,几项大奖各归其主,结果也比较公正。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的大提琴,一个星期后在德国举办的那届比赛中获得了银奖,为中国比赛的评判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印证。几位评委为比赛作了由衷的评价,成为如潮的赛后评论中鲜明的代表。
  法国评委弗兰克·拉瓦坦说:“我在许多欧美国家担任过比赛评委。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我必须说这次比赛组织得非常成功。这里条件非常好,有许多人协助工作,这是提琴制作界的一件盛事。我敢肯定中国的比赛在未来会成为权威的赛事之一。”

意大利提琴制作家协会主席莫拉西(左二)、美国提琴制作大师伯吉斯(左三)及郑荃(左一)等参观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全国提琴产业基地并现场指导。


  澳大利亚评委马库斯·斯托克说:“过去30年里中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能够参与这次比赛的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和经历。祝贺郑荃大师孕育了这一提琴制作界的盛事,把中国放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美国评委格雷格·阿尔夫说:“能在中国举办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从我本人来讲,已经期盼许久。我自己从没来过中国,这次比赛不仅在中国提琴制作界,在世界提琴制作界中,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活动。我很高兴能借这个机会来到中国,和中国的提琴制作界代表交流,了解在这个欣欣向荣发展的国家中,提琴制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次比赛的档次很高,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也的确发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工艺和音色俱佳。我相信,比赛的声誉建立起来,名声在外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中国参加比赛。”
  美国评委大卫·伯吉斯说:“据我了解,比赛的主要意义是积累经验,通过本届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比赛的规则和程序。主办方应在比赛结束后,做好总结,积累信用,留下良好的口碑。”
  意大利评委莫拉西说:“这次比赛,很重要的是组织赛后总结和推广,有两点具体建议:一个是宣传获奖作品和获奖选手,另一个是评委会委员的集体合影作为宣传资料,这对推广赛事,提高权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中国评委林朝阳说:“在中国举办提琴制作比赛可谓意义非凡。尽管是第一次举办,但不论是参赛作品的数量,还是比赛的规格以及评委的权威性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参赛作品来看,中国提琴制作技艺突飞猛进,质量、品质、表现力以及音色的优美度都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参赛的几百把乐器中,不乏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令人欣慰。本届提琴制作比赛无疑是个里程碑式的比赛,具有历史性的影响。”
  中国评委盛中国说:“作为一名提琴演奏家,我时刻关注着提琴行业的发展,因此,出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比赛是可以结束的,但提琴所发出的美妙琴声将会久久留在我们的心中。”
  中国评委朱明江说:“本届提琴制作比赛在中国举办尚属首次,总的来说,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比赛期间除了紧张的评比,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丰富了比赛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颁奖音乐会,这样规格的演出在国内也是最高的。”
  
文化交流链条上的亮点
  评价起中国选手的表现,郑荃用了3个字:“很不错”。徐永成获中提琴金奖,张安获银奖,沙涛获小提琴银奖,于慧东、张国益分别获得大提琴银奖和铜奖。同时颁发的8项特别奖中,田郦获最佳意大利风格小提琴奖,赵世全获最佳大提琴个人风格奖,于慧东获最佳小提琴工艺奖,沙涛获最佳小提琴声音奖,朱航青获最年轻中国参赛选手奖。在28名入围选手中,中国选手拥有24个席位,占85.7%,金银铜比例占到55.6%。
  据了解,本次参赛的中国选手中相当一部分有国外留学经历,但获奖的不多。“获奖的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基础训练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家,我们送出去的学生在国外学校里都是顶尖的。出国留学虽然不失为一种学习艺术提琴制作的良好途径,但并不是说出去了就一定能学好。在国外可以无限接近高水平的东西,但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把握不好,路会越走越偏。我们国内唯一缺乏的是一种浓厚的艺术环境,而在国外这是得天独厚的,能否好好体会、理解和利用,才是学到真才实学的关键。在国外留学,重要的不是学,而是要先把自己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去熏陶,要在里面浸泡透彻了才行的。”通过留学取得意大利艺术提琴制作秘诀的郑荃深谙个中之道。
  4月14日,在比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曾向媒体宣布,希望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能有力地推动我国乐器行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中国提琴制作的艺术水平,确立中国提琴的良好国际形象,同时使我国跻身于世界主要的提琴制作赛事国行列。
  记者问郑荃:“本届比赛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他说:“基本上可以。但是比赛的意义不仅于此。比赛让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让我们收获了自信。日后,中国的国际比赛会成为一个定期举办的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这次从确定办赛到正式比赛,时间正好是1年。如果确定3年一届的话,我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下一届。”
  如今除了科技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国人不仅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自己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好的乐器。”这不仅仅是专业乐团和音乐爱好者的呼声,其中隐含的是对国家提升文化内涵的期望和要求。这需要国家在这个专业领域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目前全国各地的音乐学院越来越多地设立提琴制作专业,已经设立相关专业的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健全教学体制,全面培养新的提琴制作家。
  “这不是简单叠加的经济效益问题,而是社会效益。今后几十年其中的作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所以我认为,本次比赛不仅仅是一届提琴制作比赛,也不仅仅推动了我们国家提琴制作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借助发展提琴制作水平、提升提琴制作艺术含量之机,扩大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更充分地展示中国的实力与自信,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这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可以说,本届比赛是整个中外文化交流链条上的一个亮点。”郑荃说。
  小提琴虽然是很小的乐器,提琴制作也是很小的专业,但其社会影响却是巨大的。提琴不仅是一种乐器,还是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社会现象。作为外来的艺术品,中国的提琴制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文化的积淀。这届比赛无疑为中国制琴艺术的奇葩浇灌了一注清泉,使之在文化的花簇中愈发鲜艳夺目。让我们期待它的永久绽放。
(全部图片和部分文字资料由郑荃教授提供。)

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简介
  由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于2010年5月5~17日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第一次在我国举办提琴制作比赛,在亚洲也是第一次。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185名选手的290件作品参加了角逐。比赛组委会特别聘请了20位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家、提琴制作家、指挥家作为比赛的特聘艺术顾问,同时还设立了艺术委员会,以保证比赛的质量。此次大赛分为评比和展览两个部分,5月5~9日,评委们对选手送来的提琴进行全封闭打分,5月8日的决赛对公众开放。期间主办方举办了国际提琴制作论坛,有7个不同内容的大师讲座供选手选听。
  5月9日晚,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获奖提琴颁奖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举行之前进行了简短的颁奖仪式,来自德国的Hinsberger Ulrich、中国的徐永成、意大利的Kim Min Sung分获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金奖。此次比赛按产品分为三组,设金、银、铜奖,同时设立了“波兰维尼亚夫斯基音乐协会最佳声音奖”、“国际提琴制作大师协会最佳艺术奖”、“意大利提琴制作家协会奖”、“波兰提琴艺术家协会最佳工艺奖”、“波兰提琴艺术家协会最年轻参赛者奖”、“中国提琴制作师分会最佳个人风格奖”、“美国Alf提琴工作室特别奖”、“法国提琴制作家协会奖”等特别奖项。
  比赛结束后,“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参赛作品展”于5月10~17日在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展厅开幕。除参赛作品外,展览还展出了中国提琴制作家在历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及世界顶级名琴。展览场地还进行试奏及提琴制作现场表演,并有评委和参赛选手的现场交流。
5月11日,本届比赛的评委、嘉宾和部分参赛选手参观了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中国提琴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华东乐器有限公司。

 

颁奖音乐会现场。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