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曹吉吉
世博会成就发展梦想 5月下旬的上海凉爽宜人,人们参观世博会的热情却已提前“入夏”。记者随着人流缓步进入世博园区,未曾仔细端详,只用余光扫去,中国馆的那抹火红便“独占”了视野。 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中国馆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现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祥和的国家形象。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博成功。那期间,一个远在英国的女留学生在网上不断关注着整个过程,就像当年北京申奥,她的注意力始终锁定在投票的那一刻。“上海的成功让我内心无比激动,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国人都应该关注。”毛竹晨,如今已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部副部长,8年前的那个时刻仍让她刻骨铭心。 然而,当时世博会的知晓度似乎还没有奥运会那么高。当兴奋的毛竹晨“不厌其烦”地将上海申博成功的喜讯告知周围的中国同学时,却没有得到她期待的热烈回应,人们对世博会的了解和认知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 毛竹晨的兴奋源于她在上海的工作经历。2002年以前,毛竹晨在浦东新区政府工作,主要参与浦东开发,还负责外事、公关、对外宣传和项目引进洽谈等工作。2001年,她获得了英国政府的志奋领奖学金,第二年负笈英国剑桥大学,在土地经济系主修城市规划与开发专业。她出国留学前的那段时间,上海正处于申博的关键阶段,各级领导轮番带团出国游说,为申博成功做着各种努力。当时国际展览局有88个成员国,要一个个去做工作,希望他们能投上海一票。毛竹晨也跟团去了非洲的乌干达、纳米比亚和南非,见证了申博的一些过程。可以说,从那时起她就与世博会结了缘,对此的持续关注更是她世博情结的延伸。 留学的专业选择对毛竹晨来说转型很大,但她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参与了浦东开发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看,浦东就是一个新城的开发和建设,把一块基本是农田的地方,在几年之内迅速变成一个新的城区。我想,出国留学所学的专业至少要和原先的工作有一定的联系,必须要积累大量素材,对今后的发展有帮助。对我们来说,出国留学还是想着今后要报效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现在正处于大发展阶段,西方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规划与开发这个专业对我今后的发展,以及对国家城市化发展作贡献方面是会有一些帮助,所以当时就选了这个专业。” 2003年,毛竹晨完成学业回国。这时,世博会已经在向她招手了。上海申博成功后,决定成立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简称“世博局”),是隶属市政府的一个下属机构。世博局成立之初,除了申博时原有的一些工作人员,还要从全市的工作机关抽调一部分人补充进来,毛竹晨便在抽调之列。 2004年春节一过,毛竹晨就把办公桌搬进了世博局。一开始她被安排在国际参展部,那时国际招展尚未开始,只是做一些前期工作,接待来访的外国高层官员和国外媒体等。国际展览局也会定期派人前来,双方进行世博筹备的沟通。 随着工作的慢慢深入,毛竹晨发现整个世博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内容策划。“在中国做项目,更多关注的是硬件建设。先要有一块地,把基础设施建起来,这些设施如何设计等等。但世博会毕竟不是土地开发,也不是一般的商展,而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互动、和观展人有很多交流的嘉年华,而且是比普通的嘉年华有更多思想内涵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在有了土地和基础设施规划之后,软件、内容方面规划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然而,最初的世博局没有内容规划这个功能,也找不到一个部门能够开展相关的工作。于是,局里整合了一些人员和资源,单独成立内容策划部门,着手打造世博会的软件核心。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5个副主题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这些主题让刚进世博局的毛竹晨想起了留学时学的很多东西。她坦言自己在国外所学的专业,一开始让她有些困惑。八九年前,国内还崇尚GDP至上的发展理念,所有的城市都要修路、盖楼、大兴基础建设,要把GDP搞上去。而在国外更多的是关注城市中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别是妇女、儿童、老人、贫困人口、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他们的福利如何,有没有选举权,社区是否安全等等。 在当时国内那样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的毛竹晨,学习期间总在思考,人家为什么会考虑这些问题,而我们国家为什么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西方国家已经过了大肆拆迁、把一切都推倒重来的阶段。城市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一些原生的东西不能随便破坏,国外做规划是有针对性地积极改造,让一些局部不甚理想的区域能够变得更安逸、祥和、繁荣,使之和周围的大环境有更多的健康联系。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思考这些问题。”毛竹晨说。 2年的留学,让毛竹晨慢慢接受了西方国家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再一次让她兴奋起来。“作为世博会主办方,必须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要看到50年甚至100年后,作为一个城市化发展的大国,未来是什么样子。世博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和交流平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会因此得到很多借鉴,也为自己今后设定更好的发展目标。” 毛竹晨预见到,自己的所学将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在世博局增设内容策划部门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其实在设立这个部门之前,毛竹晨就参与撰写上海世博会的《注册报告》,内容涉及整个世博会的总体规划,包括土地规划、内容规划、财务规划、门票销售等。报告要提交给国际展览局,审议通过后才能放手去做所有的筹备工作。可以说,在开始新部门工作的时候,毛竹晨已经提前完成了“热身”。
供图/新华社
用国际化语言展示中国文化 在中国馆的核心展区内,观者能够体会到中国城市的发展理念和智慧。在“东方足迹”展区的“岁月回眸”部分里,我国上世纪70、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这4个时期城市家居的室内布置被还原得栩栩如生,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质量和理念向绿色、环保、低碳过渡的过程。 最为震撼的是“智慧的长河”文物展区中,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通过高科技手段被放在一块长128米、高6.5米的立体转折造型屏幕上,图画变成了活生生的街市,在这里,宋朝开封市井一隅一天的生活状况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街头的路人、骑马人、吆喝叫卖的、摇橹的、晚上放河灯的……画面逼真形象,动作如同真人。观者仿佛置身于中国古代和谐都市生活的氛围里,迟迟不愿挪动脚步。在长卷的对面,是以“文明传承”为题的40多件文物,如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铜浮屠、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针灸铜人”、上海图书馆馆藏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文物,它们讲述着中国城市文明的结晶和对今天的启示。 中国馆内所有这些内容规划,无不融入了毛竹晨和其同事们的大量心血。然而,这只是他们所做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毛竹晨(左)和外国专家在世博园施工现场。
在内容策划部门成立之初,摆在毛竹晨他们面前的是要完成世博会整体内容规划。首先主办方要站在自己的高度设定好最初的展览蓝图,再由设计团队根据蓝图创意具体的展品和展项。毛竹晨和她的同事们邀请了很多国际国内的著名专家顾问,共同规划中国馆、主题馆等核心展馆。 2007年6月,所有的工作基本就绪,世博局派员前往巴黎,向国际展览局作主题演绎汇报,报告人就是毛竹晨。最终,报告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我们的报告让他们能够预见到,这一届上海世博会应该是比较精彩的,尤其是主办方的展馆。” 此后,各参展方陆续提交主题陈述,包括中国的31个省区市,毛竹晨所在的部门要一个一个进行沟通和确认。当各展馆进入具体设计阶段,难题又接踵而至。在中国馆的整个设计过程中,让毛竹晨感觉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国际化语言来表现中国文化。参展内容要符合世博会的主题和理念,要有艺术内涵,要承载一定的信息,要让观者很好地理解,这就要求包括决策层、设计师、制作者在内的所有人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一个很深的了解,并能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然而,从概念设计到深化设计,再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打折扣,最初的成品与设计方案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 由于设计公司难以自行消化深奥的学术性内容,毛竹晨他们要尽量把复杂的设计意图变成简洁明了的脚本,要和设计师不断地接触、交流,甚至是争论,以保证双方的思想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尽量缩小偏差。例如“岁月回眸”中展示的不同时期的家居布置,包括照片、实物,毛竹晨都要和设计者一起挑选,甚至每一个文字都要反复确认。还有《清明上河图》的动画,如何诠释里面的故事,白天黑夜怎么表现,所有的细节都要组织设计方和专家交流。“无论专家还是设计方,都不可能独自承担这项工作,中间需要我们这些人去整合协调。世博会不是把任务简单交代给设计师和建筑师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沟通各方、整合资源的人非常重要。设计师动手能力很强,能画出很多漂亮的效果图,但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我们的想法,设计出来的东西虽然好看,但是缺乏理念,结果就事倍功半。”毛竹晨认为自己所在的团队既是粘合剂又是催化剂,在他们的“粘合催化”下,最终的展出内容基本上符合当初的设计理念,有的甚至比原先的设想还要好,这让毛竹晨感到很欣慰。 中国馆的最后部分向观者展示了未来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取名“低碳行动”。然而这一充满现代化和未来元素的区域,却运用了一些古老的成语: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返璞归真……毛竹晨的解释是:中国城市发展要秉承中华智慧的精髓。“从这些成语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先祖早就崇尚节能环保的生活了。今天讲低碳城市,最后还是回到了这些古语的精髓上。而我们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已经逐渐偏离祖辈的这些教导了。中国馆的展示宗旨说白了很简单,就是想吸引我们的国民看到自己文化当中最独特的东西,能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再发现。” 从英国留学到回国参与世博会做主题策划,再到调入中国馆部工作,毛竹晨称自己一直在学习。“从前真是无知者无畏,涉足越深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缺乏。以前对中华文化那些所谓的老古董不屑一顾,以为语文课本里的东西学过后自己的中文就很好了,真的就很了解中国了,其实还有很大一片空白。” 留学期间的毛竹晨,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反衬中,反而对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浓厚的兴趣和一份珍惜。中医中药、古文古诗,这些在异国环境中很难找到的元素,让她为自己生在中国而庆幸。毛竹晨希望国人能够把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从始至终地贯彻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外国人来参观中国馆,能够体会这里带给他们的亲切感。“中华文化和中华智慧并不遥远,并不陌生,并不是深奥得难以理解,更不是老古董。它是永恒的,对未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供图/新华社
享受世博的过程 在毛竹晨眼中,参与浦东开发和世博规划都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世博会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很多人不堪重负,但她好像举重若轻,从世博会落户上海的那一天起,她似乎就在享受这一过程。去英国留学前,她原本以为会陷入无限忙碌的学业之中,而到了剑桥才发现,这里的学习方式是十分轻松自如的,上课、去图书馆全凭自觉。然而稳重细腻的毛竹晨并没有放松自己,除了按时上课和完成作业,她经常和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天长日久,便赋予了她较高的分析能力和全方位思考问题的特性。毛竹晨向往能在一个跨专业、跨领域、跨文化的环境中工作。世博会给了她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专业丰富、人员多样的单位里,既追随中国文化、又接受西方教育的毛竹晨在工作中很少与人产生观念上的冲突,能力也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都是天然的,只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行。既然来了世博,就尽力做事情,原本来的目的就是要让事物产生一些美好的变化,还在乎其他的么?不行就把自己当成志愿者好了。”毛竹晨笑着说。 毛竹晨认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举办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其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但这一课必须要补上,逃避不是办法,之前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到最后可能会花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去补课。“我们在工作中看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东西,通过交流了解了他们对世博会主题的不同理解,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更难得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为办好这届世博会,为今后能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将其中的精髓更广泛地运用到今后的城市发展中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在向世界推介自己的文化方面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从容,更加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