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在柏林的往事里行走

2010年06月12日  来源:神州学人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摄影/李莉

 

文/江音


纪念地
  乘夜车从苏黎世到柏林,行程12个小时。一下车,崭新的柏林中央火车站就让人眼前一亮!这个车站原名莱特车站,在二次大战中完全被毁。后在原址上建新火车站,成为东西柏林的分界车站。上世纪90年代始,历时10年的重建,使它成为现在欧洲最大最漂亮的火车站。从这个车站可见柏林交通便捷的要点在于:把火车、地铁、城市区间火车、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联接成一体。
  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是波茨坦广场。从地铁站出来,我不由自主地做了一个深呼吸!广场四周的现代气派让人恍若梦中!
  历史上的波茨坦广场原址只是一个十字路口,后来在这里建起了波茨坦火车站,从而发展成柏林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二战中,这个地区遭到严重损毁。由于它地处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柏林墙就横穿广场,两边成为隔离区。
  在我记忆中1991年的广场是一块空旷而灰暗的土地,柏林墙墙砖不再,但遗迹尚存。旁边还有一个荒凉废弃的大型边境检查站,层层叠叠的关卡,重门,路障,岗楼,排队用的栏杆和通行过道,带铁窗的平房都静静地卧在阳光下。有孩子们在其间奔跑。
  而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在地铁车站出口的街边竖立着一块大型的铁制标牌,两面都用老照片和文字来记录和讲述波茨坦广场的百年历史,并明确地标出“纪念地”三个字。后来,我在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遗址等地都看见这样的“纪念地”标志。
  “纪念”的声音,犹如这个国家最令人骄傲的音乐家贝多芬那激昂悲怆、循环往复的旋律一样,回荡在这座城市的天地之间。
  
“这里是德国的土地”
  位于柏林中心波茨坦广场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群”也是一座全新的纪念性建筑,于2005年5月12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这个纪念碑群的建立是有争议的,从政论家蕾阿·罗施女士提出建立一个《醒目的纪念地》的呼吁到德国联邦议院作出了建立纪念地和建立基金会的基本决议历时10年。到最后建成共用了16年。
  德国联邦议院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达成这一决定是为了:要明确体现德国要把对这一空前犯罪行为的忏悔,以及对其历史责任的毫不推却视为德国国家意识核心的态度。
  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地面上是纪念碑群,建筑师彼德·艾森曼的设计,放弃了任何一种象征性符号的使用。由2711个水泥碑组成了网状碑林。碑下的地面是波浪状的。占地面积 13100平米,内有13条为残疾人设计的通道和41棵树。
  纪念馆建在地面以下,是免费的,可自动捐赠。安全检查非常严格。开放以来,每年约接待350万参观者。
  在门口等候的时候遇到一对从科隆来的夫妇。男士见我在仔细地观看碑体的材料,就过来告诉我这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比较坚硬,也便于对各种涂鸦的清洗。
  我问他:“碑林的地面为什么是波浪起伏状的?”
  他说:“你知道Roggen(黑麦)吗?是德国产的一种麦子,这形状就是麦子成熟的时候,风吹过麦浪时的形状。也许建筑师有他的什么哲学思想,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这很好,这里是德国的土地嘛。”
  他说这次是专程来看这个新的纪念建筑的:“这是很有争议的建筑,占地很大,花钱不少,占了市中心这么好的地段,安全问题等等,讨论了很久,大家都知道,最后成功了,不容易。”“如果你还想看关于纪念犹太人的展览,在柏林还有犹太人博物馆。”他在地图上给我写下了街名。后来我真的去寻找那个博物馆。
  
居仁由义
  柏林作为首都既古老又年轻。在城市中公园、绿地、森林、湖泊和河流面积约占城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蓝天白云下满目苍翠。
  在泰格尔湖边,有一座洪堡兄弟的铜雕。走近一看,哥哥威廉·洪堡手中的书页上竟清清楚楚地刻着4个中文字:“居仁由义”,旁边一页是德文对此的译文。而且雕刻得如此漂亮!在雕像旁边还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上面也是这4个字,与绿树相依。弟弟亚历山大·洪堡正拿着个测量仪在忙于他的科学实验,身后的地上有只猴子。这组雕像寓意深邃,让人浮想连篇,内心难以平静。这是我上次来没有看到的。
  “居仁由义”是孟子的语录。我想,“仁”,指仁慈,爱,道德的境界;“义”即公平,理性,正义和真理。
  那么,是通过“义”的道路去寻找仁爱之境;还是以仁爱之心去寻找真理的归宿,或是怀着仁爱之心坚持理性正义的道路?哪一种解释最贴近这4个字的本意?在这番胡思乱想中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断层中的一员,才会对老祖宗清清楚楚的词汇产生云云雾雾的恍惚。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句话还应该理解为“人的精神寓所是仁。”“人所走的道路是义”。还有“君子行事要内心存仁,行事循义。”以及“也可以解读成:社会的稳定需要其成员都负起责任来;而每个个体都负有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这些诠释都让我加深了对这4个字的理解。
  朋友告诉我:“柏林的文化人这样认为:孟子的仁义思想,是欧洲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源泉,他们认为这是很普通的常识。”这让我心头一震!
  欧洲有过黑暗的历史,这片土地上曾经战乱不断,血流成河,但他们终于走出来了,走到了今天的理性和繁华。原来,其中有东方古代文明的润泽!
  柏林也是普鲁士王朝的都城,普鲁士王宫在二战中被炸为废墟。战后在这片废墟上建了一座“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广场上有这两位哲人的大型铜雕像。他们就这样一直端座着静看“播种龙种却收获跳蚤”(马克思语) 的人世间。
  与16年前相比,广场依然葱茏而空旷,显得格外宁静安祥。只是多了些石质的现代雕塑和钢质的广告牌似的标志,上面印刷了一些图片,内容是世界各地的革命运动。黄昏时间,仍有导游来对年青人讲述他们,远远看去,不知道她在讲什么,只听见他们笑声朗朗。
  “居仁由义”!柏林把这些杰出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的身影拥入自己绿色的怀抱,把后人的心灵带到他们的身边。正是他们把人类思想的火种从东方带到西方,从古代带到现代,从历史带入将来。从此,思考成为这座城市的传承。柏林,成为一座思考的城市!

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

 

预言的预演
  贝贝尔广场位于洪堡大学法律系大楼前,广场中间的地面上镶嵌着一块铜牌还有一个地洞,洞顶上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可以看见下面一排排空空的书架。铜牌右边刻写着:
  “1933年5月10日,在这个广场的中央,纳粹学生烧毁了数百位自由作家、出版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
  铜牌左上是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序幕,人们在哪里焚书,最终,人们将在那里焚人。”海因里希·海涅,1820。左下铭刻:“图书馆”,米夏尔·乌尔曼设计。1933年5月10日焚书纪念碑。1994-95年建。
  人们把这个纪念地称为:“无书的图书馆”。也有人说是:“地牢图书馆”。图书馆——无书;纪念碑——无碑。对德国设计师米夏尔·乌尔曼匠心独具的纪念作品深怀钦佩之情!
  1933年5月,在纳粹党的带领下,德国各地重要大学的学生几乎同时参与了“焚书”的统一行动,具体组织者是德国大学生联盟。贝贝尔广场是原柏林大学的焚书现场。身穿冲锋队制服的大学生们群情激昂,把该校图书馆的书一车车运往焚书的火堆。伴随着这一行动的是火把游行,军乐和大喊大叫的爱国演讲。
  焚书运动的总策划是希特勒的副手,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戈培尔,他的“火之宣言”宣扬肃清所有“非德意志思想”。中央统治机关在焚书之前列出了详细的作者名单和书名,里面包括历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出版家、政治家等等。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苏联文学家爱伦堡;德国政治家考茨基;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等。然后各地方领导又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效忠心理擅自增加各种书籍。
  焚书的恐怖导致了文化的窒息和文化人精神世界的崩溃。1933年秋天,德国各大学的960名教授集体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与纳粹政权。《第三帝国的兴亡 —— 纳粹德国史》指出:“这是一幕使德国学术界的光荣历史蒙受污辱的出卖灵魂的景象。”
  焚书不是个体的罪恶,而是有组织的群体罪恶;不是黑暗里的罪恶而是阳光下的罪恶;不仅仅是直接赤裸的道德堕落,还是披着“崇高”的外衣举着“正义”的旗帜高呼着“真理”口号的罪恶!否则那些年轻热情单纯的生命怎么会如飞娥扑火般地献身其中?
  德国诗人海涅的预言在1933年春天的贝贝尔广场预演,拉开了又一场世界大战的序幕!当多少德意志青年成为侵略者并最终变成炮灰的时候;当600万犹太人的生命化为灰烬的时候;当多少城市变成废墟的时候;当整个国家都走向罪恶深渊的时候;往前追述就可以看见:任何扼杀思想自由,用暴力来清洗文化的行动必将是种种罪恶和灾难的开端!
  战后,德国政府把每年的5月10日定为“焚书纪念日”。
  正是阳光灿烂的午时,有不少年轻人趴在玻璃的边缘试图用相机拍下空书架的影像,或把里面看得更加清楚一点。
  有人说这里是:“被焚毁图书灵魂的栖息地”,说得真好!我想,也应该是被焚毁图书作家灵魂的栖息地。
  

作为纪念地的柏林墙。


一座墙
  柏林墙,是德国人民心中的痛。同时,也成为一切爱好和平民主和自由的人们心中共同的痛!
  1991年,我看见过真正的柏林墙,那时候的墙有的坍塌一地,有的百孔千疮,听说那也是强行保存下来的。在1989年底到1990年初的时候,电视里经常能看见东西柏林人民群情激昂共同拆除柏林墙的报道。后来有报道说,柏林墙被全部拆除了,只留下部分纪念地。这次到柏林我是有心去寻找曾经的记忆,寻找那“阻止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篱笆和反法西斯的堡垒”(赫鲁晓夫语)。也寻找“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肯尼迪语)。我为能不能真正看到墙而忐忑不安。没想到,在这座城市里行走,处处都可以看见墙的影子,柏林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让这座墙在消失与纪念的交错上依然竖立在历史的空间和时间里。
  柏林墙纪念馆有两个,一个的原址是原盟军驻柏林指挥部。在紧临的街道上还复原建造了原“查里”哨所,并竖立起当年苏军和美军士兵大幅照片的醒目标牌。人们走在今天繁荣通畅的大街上真是无法想象这里是当年的边境检查站。
  这个纪念馆空间有限,馆藏丰富,参观者众多,显得非常拥挤,由于天气关系还很闷热。除了普通的照片文字介绍,更多的是用实物来展示一个个有关生命、人性,有关追求自由的故事,悲欢交集,催人泪下。
  另一家纪念馆建立在当年柏林墙的原址旁,位置上靠西柏林一侧。馆内用影像资料、照片、听力设备还有当年的纪录片来讲述历史,几乎没有实物(只有一段铁丝网) 。在纪念馆对面还建造了约100多米长的两道柏林墙墙体、中间的隔离带和岗楼。纪念馆在顶台上建有一座望台,是模拟当年在这里的高楼,从这高楼上可以清晰地眺望东柏林的生活和近在脚下的柏林墙。让参观者在这里对那段历史似乎伸手可触,立体可感。
  今天的纪念馆是柏林各种学校的历史课堂。与我同时参观的至少有三个班的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上课。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以年轻人为主体。
  望台上,一位男老师手里举着当年被墙隔开的东西柏林地图在讲课,旁边的女老师不断地做些补充。听男老师这样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不顾生命危险地逃过来?”
  学生们慢慢地答:“找工作,好的工作。”“他们没有吃的。”“他们要自由。”
  老师对所有的回答都点头,但不加任何评论,甚至不说“对”或者“是”,然后接着讲课。这让我非常喜欢这位老师,他把思考的空间留给了学生。
  关于柏林墙的纪念地有多处,如有一片竖立着1000多根十字架的广场,现在因修缮而不开放。有好多条街上留有旧墙(有的是原地重建) 上面都挂满历史的旧照片。
  有个并不相识的留学生听说我想看柏林墙,就对我说一定要去看看被称为“东部画廊”的那段,已经在柏林生活了近20年的他说:“那才是真的。”
  到那里正是夕阳遍地的时候,一路问过去看到的象是一个工地,有个很大的铁栏杆,我看见里面有人就问:“可以让我进去看看吗?”“你想看什么?”“就是这墙。”“当然可以,随便看。”
  这是当年柏林墙刚刚开放的时候,许多被称为“艺术家”的人从德国各地,欧洲各地来到这里,用或写意或抽象的手法,表达他们无比奔放的追求和平和自由的激动心情。虽然又过了那么多年,“画廊”依然色彩浓烈,但许多地方已经因为破损而变得斑斑驳驳。墙体也有大大小小的裂缝和破洞,有野花草和杂树夹杂其间,一派真正历史遗迹的面貌。墙是沿着施普雷河建的,离河岸只有十几米。想象当年住在这美丽河边的居民们,突然的就面对这高墙,真是灾难从天而降。我从一个断裂处走出来,发现墙的另一边就是宽阔的街道,而墙体上也同样是夸张的“艺术”,只是色彩上明显暗淡于另外一面。
  都说这世界上有座哭墙在耶路撒冷,我看这柏林墙也是一座“哭墙”。1961年8月13日早晨在那座透明(铁丝网) 的墙两边,有多少家人亲友含着默默的泪水握手告别。在筑墙的时刻,有大量照片还有纪录片都留下了无数含泪的眼睛和掩面哭泣的镜头。1989年11月9日夜晚,柏林墙下人如海泪如潮,百万民众彻夜狂欢。有多少人痛哭失声,被采访的中年和老年人几乎泣不成声,说的最多的是:“这个晚上我们等了28年了啊!”“我们终于等到了!”还有在世界各地的电视机前,又有多少人在分享着他们的悲欢,流下一样又不一样的泪水。那28年的时光,有哪一段没有被泪水浸透!
  柏林墙也是一座心墙,那砖块钢筋和水泥已经被民心所向的历史摧毁而坍塌了,但文化的异同却支撑它成为一道无形的墙至今仍竖立在人们的心里。
  

德国过会大厦。


在国会大厦看柏林
  国会大厦是是一座雄伟的建筑,主体三层,正面6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子支撑起方方正正的大厦,四面各有一个门,门上有德国的象征——鹰徽。最引人注目的是国会大厦顶上那个硕大无比的玻璃圆顶。
  国会大厦建成于1895年,它几乎与20世纪同龄。这座大厦在这百年中曾经带给德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伤痛。1933年希特勒一手导演了国会纵火案,使大厦中间部分面目全非。在重建过程中二战的炮火又一次使它几乎成为废墟。
  今天的建筑是在战后重新修复的,玻璃圆顶的设计方案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说如此古老的建筑上怎么可以建这么一个现代大玻璃圆顶,不伦不类。最后联邦议院建筑委员会以微弱的多数票通过了。因为建筑设计师赋予这个玻璃圆顶的寓意是:德国,一切都是透明的,是清澈见底而坦诚相待的,是一个和所有国家都能和平相处的温和国度。
  德国时任总理施罗德在国会大厦落成典礼上曾说:“迁都柏林,也是重返德国历史,回到给德国和欧洲人民带来过巨大苦难的德国两次独裁政权的地方”;“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
  国会大厦的重建是柏林重建的一个标志,而柏林的重建则是整个德国重建的缩影。
  因为建筑很高,一上平台柏林全城的景象几乎尽收眼底。被森林、湖泊、河流和公园所覆盖,古典与现代建筑相间辉映的城市,天空湛蓝空气明净,一派清新旷达的自然之美。在国际知名的大都市中柏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顺着圆锥柱子旁的螺旋形坡道盘旋而上,一边走一边可以看见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于是,我在这镜子里看到了柏林的往事,从柏林的往事里再一次回顾自己的往事。
  1991年来柏林的时候,不用询问东西柏林就分得清清楚楚。最明显的是建筑,最好的古建筑大都在东柏林,但建筑的外表满是黑绿相间的污渍。东边的房屋大都显得陈旧暗淡斑驳,西柏林则处处现代整洁明亮。两边的差异就这样的简单和明了:新和旧,井然和凌乱,干净和不洁。
  我睁着比较的眼睛走在柏林街头,心情异常复杂,这是他人的土地,可为什么常常让我触目惊心?
  在柏林的往事里行走,倾听他们历史的足音,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他人的往事中阅读我们共同的过去和今天,青年和民族,青春和过往。
  柏林,曾经是一国两制一城两制的先驱,对于曾经历过这两种制度的我来说,所看见和感受到的会不同于相对单纯的人们。因此而喜欢柏林。
  在柏林的往事里行走,16年过去了,看柏林精心的重建,看他们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看厚重的往事记录和凝重的思想旅程。转身之间都可以看到他们把历史的风起云涌写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一个能正视自己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值得尊敬的。
  把过去的一切都留在柏林,把有价值的记忆留在心中。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蒙梓摄影。)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