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勤奋催化学术人生

2010年05月18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张剑  韩诚
  周其林,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2~1987年就读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1996年先后在华东理工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瑞士巴塞尔大学和美国三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起任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教授、博导;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8月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转入南开大学工作。
现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不对称催化合成方面的研究。2009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73年,17岁的周其林从南京一所中学毕业后下乡到农村,每天与农田和牧牛打交道。36年后,他作为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单、随和,是周其林给人的第一感觉。问及近30年何以能在人才济济的化学领域取得如此成绩,周其林只说了两个字:勤奋。
  
高考:人生历程的重大转折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中国学子们一片欢腾,当时的周其林是南京农村的一名普通下乡知青,除草、耕田、收割是他每天生活的全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他重新拾起已经荒废4年的学业,准备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却由于激烈的竞争而落榜。
  尽管第一次高考失利,周其林却没有失去信心:“我反而发觉考试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困难,如果再有半年的时间,我一定可以考上。”于是在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二年,21岁的周其林以物理91、化学89的高分走进大学,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周其林万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从小在南方水乡长大,周其林一开始并不适应兰州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有一次,他在路灯底下坐着念书忘了冷,结果冻出了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难忍,被同学送进了医院。
  “那时候,大家都非常刻苦,不肯放过任何一点学习的时间,常常彻夜攻读,否则就会觉得辜负了光阴。” 周其林回忆说,那时在路灯下念书而冻病的学生屡见不鲜,后来学校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每晚12点就会准时熄灯,甚至连路灯也关掉了。
  那个年代的人们因为失去过很多机会,所以更懂得珍惜。周其林告诉笔者,对时间特别珍惜这种心态他一直保持到现在: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熬夜的习惯;每周工作6天,早晨8点前到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才离开,如果哪天五六点就回家了,自己甚至会有“罪恶感”。
  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中,与周其林相邻的便是兰州大学的涂永强教授,当年他们曾是并肩苦读的同班同学。
  23岁时,周其林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至今他已为之奋斗了30年的时光。他的博士生宋颂说,周老师常说一个人精力有限,一辈子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应该及早确立目标并为之努力。
  “在农村种田的时候,我从未幻想过有机会继续读书,更没想过要做一名化学家。”周其林回想起那段下乡劳动的时光时说,“但那些年我学会了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特别体会到在任何环境下,只要努力总是有希望的。”
  
南开:科学研究的“黄金十年”
  1988年至1996年,周其林先后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瑞士巴塞尔大学、美国三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说,做博士后的8年是开始科学研究的准备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积累阶段。
  1999年对周其林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他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到南开大学任教。他幽默地称这段时间是他学术人生的“黄金十年”。事实也确实如此:10年间,周其林共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论文被引用1900余次,编写著作10部(章),申请发明专利11项。
  虽然不是地道的天津人,但在这10年中,他已经爱上了天津,爱上了南开。“当年我选择来南开,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化学学科有着坚实的基础,学生素质也很高,此外南开扎实的学风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周期林说:“10年来,我确实体会到了南开的精神,我取得的些许成绩也得益于南开的支持。”
  对于南开大学,周其林充满了感恩之情:“化学是门基础学科,南开的良好学术基础让我一开始就站在了学术的高原之上,这里高素质的学生也让我颇感欣慰。10年中,学校非常‘保护’我,让我得以安静地做学问。”
  周其林所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他设计合成的高选择性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目前已在手性药物合成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在当前学术上出现一些重量轻质的浮躁风气下,学生眼中的周其林显得很“另类”。他的硕士生李亚利说,周老师对自己和课题组内的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发文章时非常谨慎。“在我们发文章之前,周老师都会要求其他同学将实验重复一遍,对关键步骤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相同才准许发表。”李亚利说,“周老师常常告诫我们,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做实验要负责任,万一数据有错,小到科研细节,大到人类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南开大学,几乎人人都知道周其林的课题组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无论本科、硕士或博士,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2003级哲学系的宋颂在大三的时候决定转到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化学系。在周其林老师的课题组中,他从最简单的实验操作练起,如今已成了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每天早晨8点钟到实验室,晚上9点左右离开,一周6个工作日,一年两次带学生出去旅游,周其林的生活如同化学反应一样准确。与科学研究一样,周其林在生活上也非常细心,在他的办公桌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档案袋,封面写着学生的名字,每个学生发的每一篇文章和学术资料他都保留下来。
  

 周其林(左)在实验室。


院士:学术生涯的崭新起点
  从下乡知青到中科院院士,周其林坚信勤奋是成功之母。他常和学生说,能够走进南开大学,大家在智商上肯定没问题,能否取得成绩90%源于是否踏实努力。
  学术之路虽然辛苦,周其林却乐在其中。在他看来,貌似枯燥无味的化学学科,每个角度都散发着惊艳之美。就像他长期钻研的手性合成分子一般,表面上完全对称,性能却有可能截然相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令他品味无尽。
  周其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和手性药物合成等。他解释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有些分子是成对的双胞胎,样子就像人的左右手。周其林从事的手性合成研究就是在药物研发时将双胞胎分子中对人体有利的分子挑选出来,拿走对医治疾病无效或有毒的另一个分子。手性合成研究可以合成各种各样的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抗菌类药物和紫杉醇等抗癌类药物,为药物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周其林说:“如果说科学的功能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那么化学之美在于创造。化学家的任务是创造新的物质,即在自然世界的旁边创造出一个人工世界。正是这种创造的幸福感令一代又一代化学家前赴后继,乐此不疲。”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学资助,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2006年获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同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一个个奖项记录着周其林学术人生的轨迹。
  “成为院士,对于我来说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周其林平静地说,“我的生活不会因此改变,以前我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今后还是百分之一百,在任何时候,我都告诉自己要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
  除了有机化学领域的耕耘者,如今的周其林更是南开校园内受人尊敬的伯乐。周其林说,自己欣赏的学生一要会善于交流沟通,因为在当今的学界早已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二是要思想活跃,创造力是化学必不可少的素质;第三是要勤奋,这是无数科学家成功的秘笈所在。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