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3期 > 正文

美墨行日记

2010年03月09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本刊记者  曹吉吉  王文乐  杨亚南
  2009年11月15日,神州学人编辑部采访调研团一行3人抵达美国纽约,开始了为期10天的采访调研活动。巧合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同一天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中谈到,在美国数量最多的留学生来自中国。美中科学家在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发现领域进行合作。
  根据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2008年有约8万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比2007年增长了19.8%。据媒体报道,在未来的几年中,美国政府将扩大对华学生交流的规模,以增进两国新生代的相互了解。
  我们的美墨之行,正是去探访这些中国学人学者们,10天的行程,我们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其间的种种见闻和收获。
    

采访调研团与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座谈。


  11月16日上午,纽约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岑建君召集了组里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与我们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座谈。
  岑建君领事多年前就在纽约工作过,10年过去了,他感到留学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纽约领区的留学人员不到1万,现在有4万多,从本科生到博士后,各个层次都有。奥巴马也说要加强两国间学生的交流,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长。”岑领事介绍说,纽约领区几乎集中了全美最丰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国内大批学子来此“求学”,除了数量的不断增长,留学人员还呈现出一些特点:学科全,过去所学专业以理工为主,现在则是文理并重,金融、法律、外交、文学等也成为了热门专业,可以说涵盖了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部分学科;留学人员回国热情高涨,据统计,从2009年1月到11月中旬,领区内已有超过2000人回国,而10年前每年仅有上百人回国;高层次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心情比较迫切,祖国的飞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对他们影响很大,经常利用假期回国讲学,展开合作,为国内的各方面建设献计献策;爱国热情高涨,一旦遇到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情况,留学人员会毫不犹豫,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留学人员的回国热情与祖国的发展、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后一段时间,留学人员大批回国势在必行,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个高潮的准备。”岑建君领事说。
  据了解,教育组目前的留学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做好留学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凝聚这4万多人的留学群体,他们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发挥留学人员组织、社团的作用,加强留学人员的爱国凝聚力,鼓励支持他们为国服务和回国工作,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国内人才招聘信息,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介绍国家的人才政策,努力为国家引进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一年来,教育组安排了天津、海南、扬州、中科院等数十家省、市、部门在纽约、波士顿两地举办招聘会、座谈会,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政策。教育组还联系了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分享他们回国创业发展的体会,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近年来,纽约领区已有上百人次通过“千人计划”、“百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项目被国内有关部门引进,担任院长、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
  教育组其他领事介绍,留学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30多岁的博士后和研究生,他们回国工作的意愿都很强烈,但有时信息渠道仍不十分通畅,对他们回国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其实除了高层次留学人才,国内建设也需要大量这样的中间人才,希望能够建立多条畅通的渠道,搭建多个人才引进平台,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达成国内国外互动,回国的路就能好走一些。
  
  11月16日下午,纽约
  在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的安排下,我们见到了美国大纽约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总会主席朱红文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哥伦比亚大学亚太发展协会主席沈琦。
  1998年,朱红文已经在天津医院当了主治医师,他还是利用单位提供的到国外进修1年的机会来到了美国。“刚开始就想出来镀镀金,到后来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多元文化的纽约周边高等学府林立,普林斯顿、哈佛、MIT,还有那些数不过来的大型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舞台,不断“诱惑”着朱红文的心,经过考虑,他转成了正式注册的学生。“现在反思还是认为很值得,美国的教育很务实,就我所学的生物医学专业,学制比欧洲日本都要长,学出的东西更扎实,出来的学生无形中有一种优越感,大公司给这些学生的机会也多一些。如果想做事,不在乎收入的高低,而是能否有一个平台让自己所学的发挥出来。”看得出,朱红文对自己当初的决定很满意。
  和很多留学人员一样,毕业后的朱红文选择了先在美国找一个工作。“我在一家公司做了3年,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和公司的老板有过合作,他2000年拿到过诺贝尔奖。在公司做和在学校的感觉肯定不一样,有了更多的实践。”朱红文正在申报一项医学发明专利,然后准备回国创业,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机会,找到一个切入点。
  “什么算是好的时机和切入点呢?”我们问。
  “因人而异吧,现在国家富强了,能够提供很好的条件,但我认为这不是重要因素。要有一个舞台让我们施展,这才是先决条件。人在他乡为异客,我们做的再好,也穿不透国外的玻璃天花板,还是要回去的。国内的形势也很清楚,就是提供越来越好的待遇,一定要把海外的人才招回来,而且一定要高层次的。但我认为选人才要不拘一格,框框不能限得太死。现在有回国意向的很多,讨论最多的是怎么回去,回去做什么,并且都在主动关注和搜集国内的各种信息,但有时留学生心中的自我价值和国内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不对等,容易形成瓶颈。”
  作为美国大纽约地区中国学联总会主席,朱红文对学联组织和社团的作用有自己的评价。“北美地区的学联组织和社团林立,宗旨都是为中国学生学者提供各种服务,保护会员合法权益,组织和开展各种文化、学术和社会活动,宣传中华文化,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中美间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然而做学联工作真是不容易,要把这么多人抱成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有的人为此丢了工作,也有的人虽然退出了社团,但仍在为社团的发展尽心尽力。我们大纽约地区中国学联刚成立的时候,组织的第一次活动只去了7个人,一直发展到现在,每次大型活动都有几百乃至上千人参加,每一个学联干部都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学生时代可以接受成功和失败,但真正进入社会,往往不会自我定位,失败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学联和社团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左为朱红文,右为沈琦。


  相比朱红文,沈琦的经历更丰富一些,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科技发展署信息与通信研究院、美国IBM研究总部、韩国三星研究总部、美国Telcordia 公司都曾是他学习和工作的地方。目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事务特别顾问和哥大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院长特别顾问。他所在的哥大有1000多中国留学生。2009年9月17日,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来到哥大演讲,600人的会场挤进了将近1200人。李彦宏介绍了自己从美国回国创业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高速向前发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实现人生理想恰逢其时。
  “我非常赞同李彦宏的观点。中国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这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与成功机遇,现在回国是最好的时机。”沈琦说,他看到过一些有关国内“海归”变“海待”的报道,让他不敢苟同。“很多事情都有一些限定因素,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不同层次的海归所作的贡献也不同,‘千人计划’吸引的海外人才应该是国家最缺乏的,所以吸引的力度比较大。但人才是需要一个梯队的,就像一艘船一样,最高层次的人才是船长,他还需要一批很好的船员,才能组成一支完整的队伍,所有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努力,才能让航船高速前行,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
  曾担任哥大中国学联主席的沈琦目前仍担任学联的顾问,他认为无论学生会、专业学会、校友会等都不是强加的组织,而是根据需要自发组成,是一种很自然的纽带。“往大处说,是出于学子们的民族情节和爱国热情,才能把这么多留学人员凝聚在一起。”沈琦说。
  我们和两位学人还谈到了人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都认为金钱、汽车、别墅并不是成功的真正体现,成功应该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社会认同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并能为社会所认可,才是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从下午一直聊到晚上9点多,意犹未尽的我们才依依惜别。
    
  11月17日,纽约
  今天要飞迈阿密,行前查看邮箱,发现朱红文发来了一封邮件,里面写道:昨天我和沈琦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老师面对面就北美地区学生学者对归国服务的态度和心态交换意见,并共同对人生追求、职业选择、机遇把握等人生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为国服务、报效祖国是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希望以我们现有的学识、能力和资源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最大化地发挥我们的优势,为国家尽可能多的做一些事。我们期待着与各位老师配合,在建设北美地区人才库、扩大人才引进方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采访调研团与FIU的中国留学生座谈。


  11月18日,迈阿密
  来到这座美国南部海滨城市,我们多少有些兴奋,为这里不同于纽约喧嚣的美丽、宁静、祥和,为这里是《神州学人》未曾触及的“处女地”,也为这里中国年轻学子的那份朝气与激情。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IU)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刘畅是一个北京小伙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生,来迈阿密已经3年多了,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在他驱车带领下,我们和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的周海波领事一同来到了FIU工程学院的一座教学楼,在那里与一些留学生进行了座谈。
  “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今后的发展。读书就是为了找工作,提高生活水平,也为社会作点贡献,两者能够相结合。在海外,比我在国内更加爱国,这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出国之前本想留在国外,但现在的想法就是回国,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和‘神舟七号’升空,对我们留学生的触动太大了。”刘畅的感受在FIU的留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来自上海的张吉力怡学国际关系专业,正读Master第二年,因为大学毕业后在国内不好找工作,所以出国留学镀金。“现在国内发展这么快,机会这么多,我想毕业就回去,还能赶上世博会,看看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多人回去都是从技术做到管理,从低层做到高层,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规律。回国还是要实际一些。”
  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很多留学生刚到美国就想到了回国的问题,开始考虑回国后找什么样的工作,会有什么样的机遇,而留在美国会是什么样的前景,两者进行对比。在美国虽然物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逢年过节的时候,留学生常常会感到失落,觉得这里毕竟是他人的社会,思乡心情会更加深切。
  FIU有500多名中国留学生,大部分读本科,他们更愿意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活动。但研究生就喜欢安静一点的环境,更利于自己的学业和研究。另外,FIU每年都能迎来不少新生,仅2009年就有将近200名中国学生在FIU注册,校长希望今后还能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来此求学。大量的新生总会突显一些问题。例如,学校附近有家麦当劳,这里几乎成了新生的食堂,因为很多同学初来乍到,还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加上缺乏一定的生活能力,一日三餐都在快餐店里打发了。
  “学生多、问题多,这些都给学生会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像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问题,如果分得太细,经费和精力都不够。还有,大家在这边的业余生活比较贫乏,如何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每年在教育组的支持和资助下,我们都会和当地华人社团合作举办春节、中秋、国庆和迎新等活动。学生会就是要给大家带来生活方面的温暖,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提供帮助,结合大家的需求来搞活动。”刘畅说。
  除了经常性的活动,学联会也会有一些“大手笔”。汶川地震时,由FIU中国学联发起,迈阿密大学中国学联协助举行了“迎奥运抗震救灾捐款”活动。2008年5月18日,两所学校的中国学子们驾驶20余辆汽车,装点着奥运标志、海报和中美两国国旗,从FIU主校园出发,一路驶向迈阿密市中心的“友谊火炬广场”,景象蔚为壮观,引来很多路人驻足观望。同学们身着自己设计的有主题标志的T恤,手举北京奥运和汶川地震主题的海报,沿路向迈阿密本地居民和游客宣传介绍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并呼吁民众向地震灾区捐款。那天,他们在现场募捐到了1100多美元。
  今天晚上,在圣托马斯大学第一副校长陈思齐教授的盛情邀请下,我们来到他的家中做客。屋中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衬托出主人深厚的中国情结。幽静的宅院、淡淡的茶香让我们不知不觉又聊到深夜。陈教授出生在台湾,在香港上学,之后留学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他曾在华盛顿教育局做助理工作。“其实就是打杂的,什么都干,但凭着不懈的努力,5年后我升了处长。那时生活很艰苦,每天省吃俭用,不像现在的留学生有这么好的条件。在海外求学和工作十分不易,留学人员一定要互相关心帮助,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陈教授很崇尚推广中国文化,回忆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的情景,仍让他激动不已。“看到那个牌子上写着的‘中国’两个字,我的心咚咚地跳,眼眶也湿了,这两个字涵盖了多少内容啊!美国将近10万中国留学生,如果每个人交一个不错的美国朋友,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文化,这些朋友再去影响他们周围的人,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的学生会应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发扬中华文化的活动,这是我们每一个海外中国人的义务。”

迈阿密FIU中国学联组织的宣传北京奥运和赈灾募捐活动的车队。  供图/FIU中国学联

  
  11月20日,休斯敦
  我们所熟知的休斯敦,大都源于“火箭”和姚明。之所以称为“火箭”,是因为这里是美国太空宇航的控制中心与运行总部。其实,休斯敦还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由于在石油能源、化工、医疗、太空及技术方面饮誉全球,休斯敦拥有众多美称:世界能源之都、太空城、高科技的天堂等。
  经济危机后,美国的经济重心向南部转移,美南八州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平衡,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这里的石油工业、宇航工业等相对发达,留学人员可以大有作为。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参赞衔领事闫国华介绍,休斯敦领区共有2万留学人员,其中国家公派留学生约800人。留学人员的特点也相对突出:一是学历高、知识结构强,绝大部分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特别是医学、生物工程、化学和电子工程等,他们当中不乏有美国科学院院士、总统奖获得者和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人;二是居住分散,很少沟通,平时忙于科研和学习,不善于交际和参加各种活动;三是各种各样的组织繁多,在美南地区,除了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以外,还有众多的机构和组织,而且活动频繁,较为活跃,如教授协会、专家协会、教师协会以及各种各样的校友会和同乡会等。
  根据这些特点,教育组制定了针对留学人员的工作思路。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用“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标准来温暖人心,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宣传服务并举的行动来凝聚人心。教育组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接触留学人员,向他们介绍“千人计划”和有关人才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并充分发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作用,利用节假日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还利用“春晖计划”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资助活动来发现人才,为他们提供回国参加学术科研的机会,从而提高和坚定了他们为国服务的意识和决心。
  今天中午,我们见到了北美华人创业协会的几位骨干成员,会长张蓬、副会长黄培山、刘运权和李小禾。
  北美华人创业协会的宗旨是为有意创业的留学人员搭建桥梁,提供交流、创业信息及商机,开展有组织、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创业交流活动。协会成员多是力图将创业和报效国家完美结合的有识之士。协会成立以来,已经在创业舞台上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国内的大型创业活动中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自2006年起,协会组团参加了历届的教育部“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是参赛人数、入围项目最多的一个华人社团。张蓬、刘运权、李小禾都是“春晖杯”的“常客”。

 

美南地区杰出学者座谈会与人员会后合影。


  对话中,我们谈到了就如何发挥留学人员组织的作用,利用《神州学人》的平台为留学人员更好地服务等问题。协会的几位负责人还对神州学人网站中的“留学人才库”、“社团主页”等表示了特别的兴趣,希望今后能增加互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神州学人》的平台获得更多回国发展的信息和机会。
  
  11月21日,休斯敦
  今天,驻休斯敦总领馆高燕平总领事主持召开了美南地区杰出华人学者座谈会。12位杰出华人教授、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参赞衔教育领事闫国华及科技组、教育组领事参加了座谈会。
  高燕平总领事向与会的教授、学者表示亲切的问候,赞赏其为中美教育科技交流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高总领事向与会学者们介绍了中美关系现状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其继续为中美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贡献力量。与会教授、学者们踊跃发言,表示为祖国的发展与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愿意以各种方式为祖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遗憾的是,我们因故没能列席这次座谈会,但在会后有幸见到了这十几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代表。例如美国莱斯大学管理学终身教授周京、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首席教授刘泓、埃默里大学医学院董金堂教授等,他们中已有人与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也有人入选了“千人计划”,即将返回国内。
  
  11月24日,墨西哥城
  初到墨西哥城,便听到了“晚上像香港,白天像砖厂”这样的描述。没多久,我们的双眼便见证了这里夜晚的繁华和白天的混乱。直到我们离开墨西哥,这先入为主的印象也没有完全从脑海中删除。总之,在墨4日,更让我们思念家乡,甚至偶生一念头:会有人千里迢迢到这里留学吗?
  中国驻墨西哥使馆教育组负责人戴朝富老师向我们介绍,墨西哥是西班牙语区,共有中国留学生百人左右,其中公派生30余人,都是为期不到1年的短期项目,分布在不同城市。由于人数少,时间短,在墨留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联谊会组织,而是在每个有中国留学生的城市或地区设立“班级”,由班长负责留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在戴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与一些在墨西哥城和普埃布拉市的中国留学生见了面,他们都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项目来墨留学的。言谈话语中,我们找不到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郁郁之情,而是被一股无敌的青春气息和朝阳般的性格所感染,让我们暂时忘却了身处异国的不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愉悦与感动。
  戴朝富老师在驻墨西哥使馆教育组已工作了将近10年,在这帮留学生面前,他就像一位慈祥的家长。这次见面,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小礼物,包括台历、中国结,还有《神州学人》杂志等等。同学们兴奋得翻来覆去地端详,嘴里咯咯地笑着。“这批孩子快学完回国了,刚和他们处熟了,又要走了。”从戴老师的神情中,我们觉察出一丝遗憾与不舍。
  回国数日,墨城的痕迹在逐渐淡出记忆,只记得2009年岁末,有这样一群“80后”中国留学生,在墨西哥。在我们的要求下,他们中的一些人为我们留下了下面的文字,无论是生活还是心境,都是留墨学子的真实写照。
  
  李想(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留学普埃布拉自治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墨西哥1年的学习很快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回国了,心情不免有些波动,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有很多不舍。这1年过得非常忙碌充实,的确获益匪浅,我对自己有机会来墨西哥学习感到非常庆幸。
  对很多中国人来讲,墨西哥绝算不上一个热门的留学国家,很多人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这里是著名的阿兹台克和玛雅文化的故乡。通过这1年的学习,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切身感到对于想出国留学的西语专业学生来说,墨西哥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墨西哥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所有类别的文学中,在人物、情节、语言、寓意等各个文学元素中都能找到令人耳目一新之处。我最感兴趣的是风俗主义小说及历史小说,从中我了解了很多与墨西哥历史、地理、各地风俗及人物心理特征相关的内容。此外,在课下我读了一些关于墨西哥文化发展的论文,发现墨西哥历史和中国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反映在两国人民心理特征上却截然不同。如果就此课题研究下去,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
  假期里我去了其他一些城市旅行。墨西哥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从高山瀑布到峡谷海滩,从古代遗迹到现代建筑,很多景区都令人叹为观止,而且有一些景观是很难在中国见到的,例如金字塔、火山等。
  我只是觉得两国之间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对于国人来说,无论是留学还是旅行,墨西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9年末,在墨西哥的公派留学生们。


  莫娅妮(来自南京大学,留学普埃布拉自治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到墨西哥已经1年了,时间被上课、教学、看书瓜分掉,留下来给周边游历、逛荡的时间并不多。不过,来到异国他乡,怎能不旅行呢?虽然人们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像这是两件无法兼得的美事,但是,在墨西哥这是可以同时享有的两种乐趣。
  是的,于我,在墨西哥旅行,就像在书中行走,有着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亦真亦幻;也像在历史中穿行,感受着时光的交错、平行。
  在墨西哥城热闹、宽阔的改革大道上,那一尊尊圣贤、先烈的铜像,能让人一不小心就掉进泛黄的历史古卷中。在这条大道上行走,或是坐在道边长椅上小憩,我仿佛可以看见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笔下的阿什比(Ashby,是波尼亚托夫斯卡小说《改革大道》中的主人公)在重历他的觉醒之路。
  在古老的普埃布拉,你站在石头砌成的工事、要塞上,好像还能闻见当年反法保卫战的硝烟;在静谧的街头巷尾,我仿佛都可以看见安赫莱斯·玛斯特来塔的名作《撕裂我人生》中的卡塔丽娜正转过街角。
  在韦拉克鲁斯的码头,可以遥想当年在这里进行过的惊心动魄的攻防战,在那家有200年历史、已经成为维城标志的教区大咖啡馆,可以感受到沧海桑田的变迁,当然,还有美味的咖啡。
  还有瓜纳华托、科利马……每个地方都能引人如此怀想。
  虚构的文学、已逝的历史,是我对这片土地的执念由来,而真实的旅行,让我对虚幻的想往融成了现实。
  
  李晨(来自南京大学,留学普埃布拉自治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提起太平洋的彼岸,80%的人会想起金发碧眼的美国女郎,19%的人会想起加拿大美妙绝伦的雪中小镇,剩下1%的人呢?会不会想起这个古老的国家,这个汇聚了3大印第安文明的国家,这个神秘而宁静的国家——墨西哥。
  墨西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国名而已,即使经常关注国际大事的人,这个名字也是很少见到的。有意思的是,只因为一种流感病毒的流行,世界开始关注这个国家。而这个国家也让世界见证了她的顽强。
  我非常幸运,享受到了国家奖学金,来到这个对我们而言都非常陌生而神秘的国度,安安静静地呆了1年。
  来墨国之前,对这个国家的认识仅限于历史课本上讲到的“多罗雷斯的呼声”唤起的墨西哥革命,或者地理课本上美国南部的那一片高原。
  我生活的城市是墨城附近的一个小城——普埃布拉。这个墨西哥第四大城市当然无法跟中国的大城市相比,没有摩天大楼,没有穿梭不息的车辆,没有不绝于耳的汽笛,市中心留下的都是古老的教堂,以及那一棵棵沧桑的大树。宁静,是我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值得庆幸的是,我所上课的地方,就是在一片宁静中。我上的这所大学是普埃布拉最好的公立大学,她不是现代化的水泥混凝土堆砌的大楼,而是百余年前殖民者留下的欧式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对于古老的文化保存得相当完整,并且都给予了恰到好处的运用。很难想象,在中国还能把古代留下的亭台楼阁物尽其用,使它们不仅仅作为观赏而存在。
  好多同学问我墨西哥是不是都是黑人,我轻笑,原来我们对这个国家的了解是这么的少。或许是印第安血统的关系,他们多数是棕色人种。当然也有欧洲血统的白人。不过不管是什么肤色,他们都一样的热情开放。对,热情开放。记得飞机即将着陆的那一刻,机舱里大多数人开始欢呼,自发地用掌声表达回家的喜悦。从那一刻开始,我就被这种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感染,被墨人的这种热情开放所吸引。而真正开始融入他们的生活之后,他们对于外国人的友好更让我感动。不管是同学或者是一个偶遇的陌生人,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什么困难,我都会帮你”。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能体会那种背井离乡的凄凉,而这句话,无疑温暖了心底的冰凉。记得有一次很晚了,我坐公交车坐错了路线,下车后发现一片荒凉,心里又惊又慌,不知所措。公交车司机耐心地听我用结结巴巴的西班牙语解释,然后给我指明对的路线,并且还把刚刚坐车的钱还给我。在拿着钱的那一刻,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不是害怕,是感动。
  对于墨人来说,节假日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假期,即使是路边的小摊主,也会收摊回家休息。没有太快的生活节奏,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们,就显得不那么能跟上世界的步伐。众所周知,有些墨人是懒惰的,也是不守时的。即使上课,到了规定时间,教室里也才稀稀疏疏的几个人,10分钟后,大家才懒懒散散地走进教室,一阵闲扯,最后才切入正题。所以每次我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很抱歉地跟我说,这就是墨西哥,墨人习惯了懒散。我也无法判断这样的性格对于墨人来说是好是坏。可能上百年来,他们都默认了这种生活方式,至少他们都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因为满足所以开心。
  快离开这个说不清是陌生还是熟悉的土地,说不留恋是假的,这里我真的学会了很多很多。墨国的沧桑打动了我,墨人的热情感染了我。在我脑子里,墨国不再只是一个国名,不再只是美国南部的一片高原,她更是我生命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墨西哥往事”。

 

留墨学子正在欣赏教育组送给她们的小礼物。

  
  周菲菲(来自天津外语学院,留学普埃布拉自治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在墨西哥近1年的生活我有很多收获。
  我来自天津外语学院,学习的是西班牙语。在墨西哥,首先语言上的收获就不必说了,在这儿必然要比在中国死读书学到的东西多,这个语言环境逼得我每天不得不说西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那是肯定的。
  与此同时,留学生活对自己的自理能力也是一种锻炼。虽然使馆教育组给了我们很多关怀和帮助,但多数时间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我们这里的大部分公派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在这儿不一样,衣食住行什么都要自己来。生病了也是自己提前把药和水摆在床头准备好,有时候会想家,尤其是生病的时候,但是这种经历对自己也未尝不是一种磨练,对以后的生活工作肯定是有利无弊的。
  说到生病,我想对以后来的留学生提一些建议: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尽量从国内多带一些吃的东西,能自己做饭就自己做,这里的饭虽然好吃,偶尔吃一下还好,如果长时间吃胃会受不了的。以我自己为例,我从小到大是出了名的胃口好,可是来这儿不到1年我就得了慢性胃炎了,呕吐发烧都是家常便饭了。因为课程紧张,吃饭常常不规律,再加上这里的食物比较油腻,用料也比较多,所以胃常常会“罢工”,生病就是早晚的事了。如果能学着经常下厨为自己做一顿家乡菜,也会淡化一些对家的思念,减少思想负担和学业上的压力。
  还有一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里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旧时年代,甚至有个别人认为中国人都很穷,所有人都生活艰难,每天用牛车作为交通工具,一年也洗不了一次澡。有一次,一个外国同学问我:“中国有电视么?有手机么?”我当时觉得很震惊,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啊,居然对中国的认识都这么少。
  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中华文化、特别是我们国家现代文明的宣扬力度。刚来这个城市的时候,几乎所有看到我们的人都把我们当成了日本人,为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中国人呢?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会把日本文化的一些东西直接拿来问我们,或者是涉及一些所谓主权人权的问题,丝毫不谈中国的和平发展与现代文明。
  作为留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发扬中华文化,尽力消除一些偏见和误解,我想这是义不容辞的。但是就墨西哥而言,我们这几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有限了。我的西班牙语还没有达到精通的水平,在高中时我又是一个理科生,政治历史方面的问题是让我最头疼的,而到了国外才知道,这些知识是多么的重要。遇到很多问题时我都想辩解:中国不是那样的,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并不比其他国家的人民过得差。虽然有时还是会解释不清楚,但我也尽全力维护了我们国家的形象,维护了中国人的形象。
  也许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途径,让我们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学子们在阅读《神州学人》杂志。


  吴二林(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留学墨西哥国立理工大学,石油化工、西班牙语专业):
  留学生,我个人的理解,是指到国外进行学习、研究或友好交流的人的统称。2009年初,我有幸参加了中墨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来到墨西哥留学,也顺理成章地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称谓:留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坐上飞机。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费出国是不可能的,所以非常感谢国家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也可以感受一下真正的留学生活。
  刚到墨西哥,中国驻墨西哥使馆教育组负责人戴朝富老师和他的夫人就亲自去机场迎接我们,还联系了宾馆。第二天,我和其他同学去外交部办理入学手续,我们被分配在墨西哥城的墨西哥国立理工大学学习,课程分两部分:西班牙语和石油化工基础。使馆教育组又委托两名理工大学的教授负责为我们办理入学和租房等事宜。很快,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留学生活,对这些曾经帮助我们的人,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他们。
  我们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因为没有语言基础,所以不敢单独出屋,每次都是结伴而行,买一大堆的食物回来。后来,随着学业的深入,语言的提高,我们逐渐学会独立买菜、做饭、整理家务。
  可以说,留学就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起来。
  还记得,2009年4月28日封校的时候,我们第一次面对所谓的甲型H1N1流感(当时还称为“猪流感”),一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流行病毒。整个墨西哥笼罩在恐怖的气息之中,大街上人很少,各种公共设施已经禁止使用。突然间发现墨西哥一下子出名了,很多亲人和朋友发来邮件询问我们的情况,使馆教育组也是每两天一个问候电话。
  虽然现在流感的阴霾已逐渐散去,人们也已经了解了这种病毒,开始生产疫苗控制,但是想想还是有些后怕,作为留学生,需要面对的东西还有很多。
  无论是墨城的地震,还是甲流,还是这里的人们,无论高兴还是忧伤,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2009年11月29日,我们已经拿到了回国的机票,日期是12月21日。回首近1年的国外生活,满脑子都是一些凌乱的记忆,有因不懂西班牙语而饿肚子的辛酸,有开始能听懂老师讲课的喜悦,有最后接到成绩单的踏实,也有收到回国通知的留恋……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曹吉吉 摄影)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