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露航 张馨月 潘桦:195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随后执教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剧导演和编剧。1997~1998年在美国纽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主讲中国电影。 她的认真和敬业完全打动了我们 2009年10月8日,第十四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研究生黎志、向璐舜和王颖,凭借他们的原创剧情短片《秀金》、《脸》和《阿美的绿豆》一举斩获最佳剧情片金奖、银奖和特别奖3项大奖。 更让评委们惊讶的是,这3个人不仅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竟然还师出同门。他们影片的指导老师都是潘桦。领奖台上,3位获奖者笑称自己是“潘家军”。 另一个电影节上,著名导演侯孝贤也曾同样惊讶。2008年,在第6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旨在发现和鼓励全球范围的青年电影制作者的“电影基石单元”推出20部学生电影作品,《伤害》、《左脸》、《宴》和《愤怒的水壶》4部由潘桦指导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作品走入了国际视野。《愤怒的水壶》的导演曹静及其作品受戛纳国际电影节邀请参加了“国际青年导演论坛”展映。 电影基石单元评委会主席侯孝贤从戛纳现场发来致谢词:“我们评委会特别感谢这几位学生的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的潘桦教授,从她学生的作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她和她的学生们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她的认真和敬业完全打动了我们!” 在国内,同样的场景也曾出现,2006~2008年潘桦指导的学生短片蝉联3届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大奖,2009年她的学生又获得了同年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电影改变了我的人生 潘桦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说过相同的话:“选择电影就像选恋人,不过电影魅力太大了,爱她的人太多了,你选择她还不那么难,但要让她选择上你就得艰苦跋涉。” 1977年,潘桦高中毕业。她出人意料地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这显然让她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接受。父亲原本希望潘桦就读清华,或者去自己的母校同济大学攻读建筑专业,怎么能学电影呢?电影能弄出什么名堂?只会让人生偏离正常的轨道! “这是我对父母第一次反抗。”潘桦的固执让父亲先是震怒,而后绝望,两人甚至几乎要断绝父女关系。 1978年的夏天在期待中到来,北京电影学院“文革”后的第一次招生开始了。恰恰在这个时候,潘桦的父亲因为工作关系出差了。一切机缘、巧合倒像是有人背后安排。 温和开明的母亲默许了潘桦的选择。面对来自全中国天南地北黑压压的考生人群,潘桦目瞪口呆:“长这么大我第一次见识到那么多人,那年光是报考导演系一个系的人数就达几万之多,‘文革’10年积压了多少人才啊!” 考生们怀揣理想,从全国各地奔涌而来,势不可挡。考试现场给潘桦带来了从来没有过的震撼和压力……但潘桦脱颖而出,她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整整4年,她和未来的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们一起汲取着目力所及的一切关于电影的知识,获得了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潘桦说:“电影在我的人生中意义非凡,就像我心中的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改变了我的人生。” 1982年,受到当教师的母亲的影响,潘桦选择了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执教。因为当时的电视系并没有条件让青年教师从事创作。这让潘桦感到十分苦闷,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仿佛重现。 潘桦告诉自己:“又到了一个做决定的时刻。”这一次,她没有跟任何人抗辩,悄无声息地编剧和导演了电视剧……1990年她编剧、导演的电视剧《白桦林作证》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电视剧三等奖。1992年,她编剧、导演的电视剧《金色轮船》荣获第十三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电视剧一等奖。 走世界是有很多条路的, 就看你是不是用心,有没有勇气 吕克·贝松说:“电影不能挽救任何人的生命,它不是什么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的确,电影是一个飘渺的梦,点燃你心底的激情与热望,让你流连于光影、辗转于传奇,忘记现实世界一切庸常的痛苦。 不过,电影又是一个真切的梦。无数的人爱看电影、爱聊电影,无数的人学习电影、创作电影。从事电影创作的人,是一群执著的追梦人。荧幕上可歌可泣的故事,是别人的人生,也是他们的人生。 从事电影教育的人是织梦者。他们唤醒你内心懵懂的梦想,舒展你肩头稚嫩的翅膀,给你指明一个飞行的方向。 1997年的旅美经历。是潘桦逐梦之旅中的又一个转折。这一年,她应邀赴美国纽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主讲中国电影。 1年的美国生活大大拓展了潘桦的视野,她认识到,“全球化”是世界的未来趋势,也是电影的未来趋势,电影中最核心的元素——故事,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文化与地域界限的全球化语言。对于电影专业的学生们,“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化的竞争、全球化的合作、全球化的舞台。 从此,潘桦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她要求学生们除了练好讲故事的基本功外,必须具备“走出去”的意识。“不要害怕失败!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一个电影节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等着你,不去试怎么就能断定自己行不行呢?!” 在釜山摘取金奖的黎志现在已经习惯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之间往返穿梭,可刚入校时“对这些想都没想过,很悲壮,就是争取多跟电影待4年。都做好了毕业就失业,然后‘转业’的心理准备。可是现在机会一下子多了,看来不用‘转业’了。”黎志笑得很开心。同样开心的还有在香港、加拿大深造的李铁成、张楠等,为了让这些学生打开视野走向世界,潘桦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在潘桦眼里,通向世界的途径有很多,但是通向“全球化”的途径只有一条:分享与合作。 领受正宗潘式的“分享”是需要一点儿勇气的,潘桦早有言在先“我是老师,不是父母,不会哄着你,我痛恨虚伪。”也正因此,她的授课风格是出了名的犀利。 “为什么拍它,你对这个题材了解多少?”“需要解释的电影根本不是电影!”潘桦主讲的导演艺术课上,往往下课铃都响过半个小时了,教室里还传来激烈的讨论声。也只有在打破老好人式的一团和气后,每个学生才能说出心中真正的想法,在思想与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中迅速成长。 “潘氏分享”不仅只是犀利的,也是温暖的。不定期举行的读书会和一年一度的圣诞故事会让这个集体更有凝聚力。 为了让交流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畅通无阻,2008年4月,潘桦在网上创立了中国影客博客——潘桦工作室网站(http://www.edu-blog.cn)。她督促自己的研究生们每周发布一篇学习报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3位学生,他们的剧本都在“潘桦工作室”的网站上历经了将近1年的反复讨论与修改,得到了潘桦不断的指点与鼓励。 如果说“分享”是迈向全球化的左腿,那么“合作”就是迈向全球化的“右腿”,两条腿走路,少了哪个都不行。 潘桦认为,目前中国的电影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创业时代,年轻的电影人应该学会利用现有资源,紧紧团结编、导、摄、录、美、制片等各专业的同学,从学生时代起就有意识地培养一支诚信可靠、组织健全的团队。创业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但是团队精神却在于点滴积累。在完成所担任的科研项目时,潘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影视工作就是团队合作,在当今这个全球化世界里,如何与人交流、能否信守承诺,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太重要了。” 织梦者,在路上 盘点自己的人生,潘桦说,对我而言,人生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要有真的爱好,值得一辈子去追随;二是要有真的爱情,值得一辈子去珍惜。 10年前潘桦与先生相识相爱于美国,他们志同道合,一对双胞胎女儿在他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2009年1月,潘桦主要撰稿并亲自主讲的《全球化教育讲坛》栏目样片已经录制完成。这是一档以创意为主题的电视栏目,潘桦特意挑选了乔治·卢卡斯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作为前两讲的讲述对象。电影是潘桦的梦,她从电影之梦里获得创意的力量,并愿意与中国所有怀揣电影之梦的年轻人分享。 2009年2月,《全球化教育讲坛》节目录制刚刚告一段落,潘桦又启动了新的项目,四川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制作的反映中国“5·12”地震灾后重建的20集纪实性系列剧情片《挑战命运的勇气—— 5·12中国力量人物志》,已经准备就绪,潘桦任总导演,摄制组团队成员都是学校的优秀学生。潘桦说,她和她的学生们想通过震后重建这个题材,表现全人类共同的命运。 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如懵懂的孩子,被光影所眩惑,因梦想而激荡。在通往电影之梦的路上,我们庆幸有潘桦这样的织梦者,她们引领我们靠近我们的梦想,实现我们的梦想。 织梦者,一直在路上。
潘桦和女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