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责任在肩 任重道远——记2010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总结研讨会

2010年12月15日  来源:神州学人 
  

研讨会现场。 摄影/刘晓蕾

文/本刊记者  徐妍  刘晓蕾
  2010年11月12日,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2010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总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巡视员于继海,出国留学工作处处长徐培祥,教育部财务司外事财务处副处长耿淑荣,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法律与项目部副主任王文华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9所协办高校及7所特邀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共同总结交流2010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工作经验。
  
行前培训,及时有效
  自2007年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项目”以来,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他们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各个高校留学派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总结研讨会上,来自高校的与会者纷纷表示,中心组织的行前培训活动恰逢其时,在接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录取通知一周内,就接到教育部国际司行前培训通知,在留学人员准备办理出国手续之前进行培训。加之培训集中两天完成,组织工作高效,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授课形式生动,为即将出国的留学人员提供各种知识储备和心理储备,深受他们的欢迎。
  中心出国处处长杨丽介绍说,从今年6月份至今,中心在教育部国际司、财务司,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19所协办高校积极配合下,已经在短短的5个多月内,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培训,举办了37期,培训人员达5700余人。
  “培训效果立竿见影。”杨丽说,近几个月,通过电话咨询签证等手续办理的,相对减少;公派留学人员提交到出国处申请签证材料,无论是面交材料还是邮寄的,都准备齐全;领取护照签证、机票和《报到证》时所带材料也齐备。
  另外,根据部分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反映,参加过行前培训之后出国的公派生,能够较快地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反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明年的培训工作增添了信心。”杨丽欣慰地说。
  主管此项工作的中心副主任巩万介绍说,中心十分重视行前培训工作,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及时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及建议,迅速组织来自教育部国际司、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中心等部门的相关人士,有关高校的专家,就培训内容多次探讨,制定行前培训的可行方案和内容。同时根据国家公派研究生的特点,制定以人为本、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大纲,开始培训工作。正是这些有利的措施,使得2010年的行前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行前培训旨在提高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留学人员了解在外的领事保护的内容和安全提示,规范对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人员的管理,了解公派留学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让留学人员了解掌握办理出国手续的规定、要求、程序,提示他们常出现的普遍问题,知晓在外学习生活的注意事项,使他们初到异国能尽快适应那里的生活和学习。巩万指出,目前来看,2010年的行前培训基本达到这个目的。
  巩万还强调,2010年的培训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中心已制定出2011年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工作计划,正在向协作高校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计划,使2011年的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协同高校,各出奇招
  在中心举办大规模的行前培训活动之前,各个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就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本校公派留学人员的行前培训工作。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负责人交流了各自学校的做法。各高校在信息咨询、沟通互动、档案管理、手续办理、对海外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应急机制的建立、回国人员的安排等各个环节各出奇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留学人员服务。
  首先,各个高校校领导都非常重视公派留学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校长和主管副校长不仅主抓派出各项工作,同时参与培训讲座或授课,将行前培训过程转变为学生与学校双向互动增进感情交流的过程。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任校长李未院士结合自己留学切身体会,连续3年亲自做行前培训报告,深受欢迎。他提出的“不辱使命,入乡随俗,架设桥梁,联络校友,保守秘密,规划人生”的24字希望,在公派生中广为流传。现任校长怀进鹏院士、副校长唐晓青和张广军更是身体力行,为公派留学人员作专题报告。他们还对即将出国的公派生进行了分类指导培训,对本科生突出生活适应性培训,对硕士生,突出跨文化社交培训,对博士生,突出学术发展和规划等的培训。
  北京大学在公派生信息交流机制和出国人员管理制度上更胜一筹。学校首先建立并及时更新历年来的公派留学人员通讯录,不仅方便查找2007年以来录取的1012名国家公派研究生的具体信息、联系方式,同时便于他们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协作;其次是建立邮件组,在学校BBS开设“公派留学”专版,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接收邮件,回复帖子解答疑惑。北京大学还建立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存储和信息处理集于一体,准确统计公派出国人员信息,进行规范的专项管理。
  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学生国际化培养项目领导小组和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办公室,负责公派项目派出工作。在出境前,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学生档案,同时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出境后,保持良好的学校及导师定期沟通机制,设立学校+院系+家长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国外期间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在派出前的培训中注重请留学回国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些高校的做法不仅为与会者开拓了思路,同时也为今后的公派项目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也为下一年的行前培训工作更好地展开打下了基础。
  研讨会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王文华副处长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了体会。他说,为公派留学人员提供行前培训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防范留学人员在国外遇到的安全风险,减少留学人员人身财产损失,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心、责任感和凝聚力。教育部国际司出国处处长徐培祥指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工作,是出国留学工作中的一项创新,意义重大。他建议与会各方日后应加强协作,将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华中科技大学留学回国人员与公派生交流会现场。  供图/中国留学服务中心。


任重道远,仍需努力
  针对前两个阶段的培训,来自各个高校的与会者在充分收集汇总各校参加培训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后,就培训形式、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手段等方面,为行前培训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诸如,在形式上,增加一些留学回国人员事迹报告会和留学经验介绍会;可适当请当地专家来讲解某些内容,以节省时间和节约费用;在内容上,不仅要增加有关学术发展和规划等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开放式文化类专题讲座等;在培训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行前培训教育。
  研讨会上,与会者还对学生的签证手续办理问题、回国就业问题、公派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留学前的学习规划指导,及留学期间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咨询。
  中心副主任巩万在研讨会上,也介绍了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他希望能在2010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科学分析,针对不足加以改进提高,继续做好2011年的行前培训工作。
  研讨会上,多次参加行前培训授课的教育部国际司副巡视员于继海说,公派生在外的健康安全问题,事关千万留学家庭,这也是行前培训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之所在,我们当义不容辞地做好此项工作。行前培训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大家仍需继续努力!
  最后,于继海提出了几点希望,他谈到行前培训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二是提高效率、优化过程、有序规范;三是以人为本、工作创新、培训能力。对于日后的工作重点,首先要往自费生方向发展,使培训工作惠及更多留学人员;其次要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提高西部地区政府和高校对留学工作的重视;三是要对公派留学问题进行研究,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做好留学工作。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