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从2003年设立至今,该奖项已经成为祖国关爱自费留学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
广大自费留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他们与祖国的联系,弘扬优秀自费留学人员奋发拼搏的精神,本刊从2006年开始,向广大读者介绍部分获奖者。此后我们又开辟了“我的留学经历”专栏,真诚欢迎更多的自费留学生将你们留学中的酸甜苦辣与心得写给我们。
本栏目联系电话:010-82296678 传真:010-82296681 电子信箱:fenghuaduan@yahoo.com.cn duanfenghua@hotmail.com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我们这些海外学子的殷切关怀,能够获此殊荣,我倍感荣幸,她不仅代表着一种荣誉,更寄托着祖国人民的期待与鼓励,这必将激励我不断前进。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在那里的9年时光使我学会了扎实做事、诚恳待人,感谢我的导师张玉龙教授对我学术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刘福来和Christian R. Jensen副教授,为我提供了一个从事博士科研工作的优越环境和氛围。我会珍惜出国留学的机会,努力树立中国留学生的良好形象,做好中丹关系的“友谊使者”。——王耀生
王耀生,2009年获奖者,留学丹麦。
1980年生,2003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免试保送研究生,2006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同年留校任教。曾获辽宁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08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作物科学。
已在本领域权威杂志Plant and Soil、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Functional Plant B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篇,并多次赴葡萄牙、比利时、泰国等参加国际会议,发表会议论文摘要6篇,并作大会报告3次。
有幸获得2009年度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我莫大的光荣。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正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当晚激动得几乎一夜未眠。因为我的求学经历或许和其他多数获奖者不太一样。
我今年已经39岁,1992年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参加了工作,做过建筑设计,自己开过装修公司。一次生意上的失误使我重新拾起书本,于2003年来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就读硕士学位,当初的最大目标是能够顺利毕业。但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不但在当届毕业生中成绩第一,还拿到了全院当年给国际学生唯一的全额博士奖学金。在读博士期间,师从国际绿色建筑大师Robert Vale和Brenda Vale教授夫妇,以己之力,为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通过自己的故事,我想告诉那些年轻的学子们:“努力永远为时不晚,只要努力了,一定有收获!”——黄宁
黄宁,2009年获奖者,留学新西兰。
1971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建筑系。2005年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获得“一等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并得到奥克兰大学3年的全额博士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其间,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篇,国际会议宣读论文4篇,参编中英文书籍各1本。学习之余,还积极领导并参加华人学生和华人社区的各种活动,担任奥克兰中国学生硕士博士生联谊会主席等职。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对我的关怀和支持。作为一名在海外游学的学子,我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心系祖国,不辜负祖国对我的期望,刻苦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将来报效祖国。而这次获奖更加深了我的这一信念,我将继续加倍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任晰
任晰,2009年获得者 留学比利时。
1982年出生,2004年获深圳大学生物技术系学士学位,同年赴法国克来蒙费朗第二大学攻读遗传及生理学课程,2006年获硕士学位。2006年10月开始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语)攻读分子胚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博士课题获比利时皇家伊丽莎白医学基金会资助。
在攻读博士期间,曾两次获得比利时国家科学院博士奖学金(FRIA),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语)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美国冷泉港培训课程奖学金等。在EMBO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多次受邀参与在美国、欧洲、香港等地的国际会议。
从2010年9月起供职于生物医药领域知名企业葛兰素史克,出任全球工业化管理项目专员。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这项针对奖励优秀自费留学人员的国家荣誉,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海外人才的重视,同时也是我国国力不断强盛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今天祖国已经找回了重新崛起的自信,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顺利进行,是我国国力增强的最佳体现,而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重视则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最好证明。
对于自费留学人员来说,这项荣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其奖励的金额,留学人员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是来自祖国和人民的信任、亲情和期待,由此而生的那份对祖国深深的爱,势必会提升海外中华儿女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热情。
同时这份荣誉也是对全体留学人员的一份激励和鞭策,激励学子们珍惜海外的学习研究环境,努力多出成果;鞭策有幸获奖的学子们,把这份荣誉作为一个新起点,在各自的行业继续拼搏奋斗,努力以自己的所学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尽早学成回到祖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一直是我个人最大的愿望。在真切地感受来自祖国的关怀的同时,让我们共同立志——汇聚你我之力,共铸辉煌中国! ——马啸
马啸,2009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80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自费赴日本留学。2005年4月考入日本国立京都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人类环境学研究科,学习硕博连读课程,于2010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指导教官林达也(Hayashi Tatsuya)副教授。
主要从事药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对生活习惯病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特别着重探索对Ⅱ型糖尿病的新型预防和治疗方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均为SCI收入):第一作者2篇,正在投稿中1篇,合著多篇;多次在国际及日本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发表;多次获日本医学专业协会及民间奖学财团和制药企业的研究助成和资助。
博士在学期间担任京都大学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会长、西日本地区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会长、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副会长等职务,作为学生干部积极促进中日两国民间友好的发展,组织开展了多项有益的社会活动。
2010年3月15日上午11点,当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主页时,我发现2009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名单已经赫赫在目。当我打开那个链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名字就在其中,我感到一种鼓舞——一种来自祖国母亲对我们海外学子在科研学术上的鼓舞;一种认可——一种来自祖国母亲对我们海外学子博士研究成果的认可。
奖学金的设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们留学生科研潜能的一种开发,使留学生们在科研上更有了希望。
在这里我要感谢中国驻韩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们,感谢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感谢我的博士指导教授的支持。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妻子,在我科研最忙的时候她一个人料理家务,我的一日三餐都是她亲自下厨。那个时候我们的女儿刚刚出世,虽然说我在家的时候是全身心地作妻子的副手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但是当我在实验室搞科研的时候一切的家务都是由她一个人来做,可想而知她是多么辛苦,在这里我真的是要深深地对妻子表示感谢,真所谓“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王启亮
王启亮,2009年获奖者,留学韩国。
1978年出生,2001年大连工业大学毕业,2003年入韩国庆北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05年毕业,2006年入国立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攻读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10年5月通过毕业答辩。博士期间所研究的项目是“反应性环境纳米粒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纳米粒子在地下水层中的移动机理”,此项目是韩国著名的“国家研究实验室”项目。目前已完成各类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8篇,学术会议论文14篇,另外专利2篇;在SCI论文中包括环境领域最具影响力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其他论文分别发表在著名杂志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上,另外几篇正在审查中。学术会议论文分别发表在美国华盛顿、芝加哥,加拿大多伦多,中国北京,韩国首尔、釜山、济州等地,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学术组织美国化学学会和美洲水协会。
在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奖励有:2009年度国立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08年12月美国化学学会NanoVision 图片展比赛月冠军,韩国大韩环境工学会优秀论文奖、2003年3月至今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奖学金等。
2006年9月~2008年2月,任国立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中国留学生会主席。
“一个人成功的背后总有无数的支持和鼓励。谢谢祖国和人民给予我的信任和温暖,让我在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坚强。无论我攀得多高、走得多远,是你们抚育了我,给了我力量。人生变幻无穷,唯一永恒的是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热忱和愿望。”——周围欢
周围欢,2009年获奖者,留学澳大利亚。
1981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2005年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获国际贸易硕士学位;2005~2006年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法学院,获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2007年8月至今在悉尼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国际贸易法和世贸组织法。
大学本科期间,曾获学院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在攻读博士期间,曾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并担任研究院和助理讲师。曾多次参加国际或澳大利亚国内的国际经济法研讨会和论坛,并在会议上发言。2008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瑞士日内瓦总部工作1年,担任法律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