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张强:描绘亚运主题

2010年11月18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本刊记者  王文乐
  张强,1970年10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1999~2001年在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学习并获艺术硕士学位。2007年考入日本筑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担任第16届亚运会会徽主创设计师,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组织委员会视觉形象顾问,广州市众家设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设计师。兼任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广告风云榜“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名广告平面设计师”、金羊奖“2007~2008年度中国十大设计师”等荣誉。

张强。 摄影/李超海。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在广州举行。届时,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运动员齐聚广州竞技,红绿色调的竞赛场馆、随处飘扬的印有本届亚运会徽的橘色彩旗将把羊城广州装点得更加富有活力。
  张强,可以说是与本届亚运会联系最紧密的人之一,作为第16届亚运会会徽主创设计师,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组委会视觉形象顾问、第16届亚运会形象景观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和总设计师,张强为亚运会的形象景观、服装、场馆、宣传材料设计了专用的色彩系统,形成了广州亚运会独特的视觉形象,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都会在视觉上与张强发生直接的接触。
  
五羊圣火
  在张强的办公室中,陈列着两幅展板,一幅是亚运会会徽,一幅是亚运会所有场馆的效果图。
  在亚运会的官方网站上,对亚运会会徽有这样一段描述:“广州亚运的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亚运会会徽的出台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面向全社会征集了2700多件合格的作品,但是没有一件作品能够完全符合亚组委的要求,体现广州亚运会的特色。于是亚组委开始定向邀请国内知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进行亚运会会徽的再设计,一共邀请了5家。”张强说,张强和他的团队就在受邀之列。
  “这5家公司中不仅有国内设计界的名家、前辈,还有为北京奥运会做设计的团队,竞争很激烈,经过多轮次的比稿和评审,最终我们的方案被选中。”这对留学归来的张强来说,不仅是对自己专业水平的认可,更体现了广州这座海纳百川的开放与包容的城市魅力。
  会徽设计是图形设计领域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深入浅出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造形美、易识别之外,还具有像征意义和情感唤起等功能,因此,在亚运会徽的设计要素挖掘上,如何体现举办地的人文特征和时代精神,如何体现洲际大型运动盛会的特质和差异性成为了会徽设计的关键。
  北京奥运会以突出中国整体形象为定位,会徽以向世人郑重承诺的信物——中国印作为设计元素,体现了中国的千年文化内涵。作为北京奥运后的广州亚运理念是“激情盛会  和谐亚运”,体现的是亚洲的多元文化融合。因此,张强的设计团队开始考虑了各种设计表现素材,比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融合海内外特征的满洲窗;在百姓心中具有广州地标性意义的五羊雕塑、具有历史影响的中山纪念堂、具有地理特征的木棉市花等能够代表广州的形象符号。综合各方意见后,最终确定了吉祥的五谷之神——五羊传说,这个最具有广州城市象征意义的设计素材。在对五羊雕塑作品提炼为平面图形作品的过程中,以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回眸微笑,探视人间为基本形象,以吉祥寓意和领头羊的广州精神作为会徽设计的理念确定下来;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运动盛会的独特个性,在平面构成设计方法中,通过“图与地”,也就是形态与背景的关系处理上精致地进行了描绘。通过对“图(形态)” ——4条跑道和上升的飘带又似火焰的图形描绘中刻画出五羊的抽象形态,通过对“地(背景)”——3条跑道延伸衍变为掷铁饼者的运动动态。并以火红渐变的色彩意喻燃烧的亚运圣火。体现了会徽主创设计者理性的创意思维及纯熟的设计语言运用、精湛的创意表达综合素质及设计能力。更是现代设计与东方古老吉祥文化的激情碰撞和完美融合。
  2006年11月,张强和他的团队完成的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工作,获得了亚奥理事会、国家体育总局、第16届亚组委的高度评价。

张强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
  
珠水·绿都·花城
  广州亚运会的比赛场馆众多,宣传物料形式、风格多样,亚组委希望能够通过某种设计元素为介质将广州亚运会的整体视觉风格统一起来。张强和他的团队通过分析研究,决定制定广州2010年亚运会专用色彩系统,广泛运用在亚运视觉设计中。通过色彩系统的制定,规范亚运会的功能主色系、辅助色系、气氛营造色系、隐蔽色系的使用范围和面积,来形成广州2010年亚运城市形象景观的基础和设计延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5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出对16届亚组委的邀请,张强有幸成为其中一员随访。在巴黎时段的日夜里,他对色彩与城市环境建筑外立面、室内装饰、人文景观、城市导向等等进行观察、研究和思考,同年又多次专程赴欧、美、日就有关国际大型体育活动场馆的色彩设计进行考查和调研,期间有意识地与一些国际设计大师、色彩规划师、字体设计大家进行专访,加深对设计与色彩的感悟。这些为色彩系统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带来了灵感。
  张强说这个色彩系统,有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象征名称——“珠水·绿都·花城”。
  色彩系统包括4个部分,第一为“木棉红”, 广州四季如春,花季不断,素有“花城”的别称。糅合广州花城印象的赤橙色系,在亚运盛会的背景下,更显得寓意丰富。以木棉红为中心的赤橙色系,寓意日出东方的辉煌,代表运动激情的澎湃活力,寄托亚运圣火的希望,展现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为“芭蕉绿”:“青山半入城”的广州,植被繁茂、绿意盎然,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在2008年绿化率已经达到45%。自然的绿色系构成了人们对广州的色彩印象,是广州生态城市名片的首选,体现广州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样式。
  三为“西关紫红”:源自西关文化的浓郁,粤剧的精致韵味,展现东方独特的色彩魅力,以生命的柔美,谱写出一曲婉转灵动的岭南乐章。
  四为“珠江蓝”:不仅折射出广州城市海纳百川的开放与包容,岭南民族的温柔与知性,还代表着各国运动员在广州亚运赛场上追逐梦想的澄澈心灵与公平竞技的真挚情谊。
  广州亚运专用色彩的选定,以广州的自然色彩、人文色彩为参照,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色彩不仅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的办会理念,体现了广州市民对城市色彩的愿景,体现了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营造了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盛会气氛,形成了鲜明醒目的广州区域识别。
  

广州亚运会场馆之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负笈日本游学,追求设计真谛
  张强是江西人,父亲是一位画家,耳濡目染,张强从小就与画笔结下不解之缘,1993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原株洲工学院),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还处于摸索期,为探求设计的真谛,张强远赴东瀛求学。
  1999年,张强考入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在这所全日本5大艺术院校之一的高等学府里的学习过程有别于国内的理论讲述。“实际上这是一个思考过程,一个自我慎思、价值发现、问题思考的过程。而这正是设计的本质问题,设计有别于艺术是追求纯精神的问题。设计的本质之一在于面对不同的问题,客观地分析、合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通过合适的设计方案为社会和目标受众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具目的性、合理性、逻辑性、感性为一体的思维和执行过程”。张强如是说。
  如果说张强设计的海报和插画更具有艺术欣赏性的话,那么张强在获得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为国内的几款产品设计的案例就更能体现他以设计推动经济发展的思想了。
  2002年初,张强为金正集团设计的一款DVD播放机产品,通过改变造型和使用新材质,成为当年国内销量第一的单款机。这一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张强对中国市场、中国消费群体的客观准确的分析,当时家电日益普及,技术无差异化,价格已趋稳定,消费者不再只关注品质,转而更趋向于个性化和短小轻薄的时尚外观设计来装饰家居。因此,敏锐关注市场动向和消费心理需求成为了该设计成功的保证。
  从2002年到2005年,张强分别为国内许多知名企业提供品牌、产品及包装设计。如中国银行、中兴通讯、创维、万利达、金立、威创、雅芳、喜之郎、光明乳业、乐百氏、香雪制药、新希望、好利来、富安娜等都融入了张强的设计结晶。
  国内迅猛的经济发展态势,为张强在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设计思想的实践,提供了最佳的“试验田”。他对金正DVD播放机的成功设计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同国外品牌的市场竞争空间。“但是DVD做到最后,由于没有技术的更新,只是变换外观造型设计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通过提高设计频次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做法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走上了日本的老路。日本国家人口相对少,所形成的垃圾也相对少,而中国人口众多,这种做法所形成的垃圾量和消耗的各种资源是无法想象的,这与我对设计职业的追求和理解相悖。作为企业是考虑经济效益优先,然而作为设计师,应该着眼社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设计的产品1年后淘汰变成垃圾,这是设计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张强仿佛感受到了设计师的无助,毕竟在中国,设计师还是影响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
  

广州亚运会室外固定标识。


亚运契机与回国创业
  广州亚运会徽设计成功以后,2007年张强又去了日本,在筑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觉得亚运会这一个契机,可能会带来方方面面的改变。因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大阪世博会为日本培养了一大批设计师,后来很多都成为国际设计大师,为日本的社会、产业、企业和各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于是,他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 创办了广州市众家设计有限公司,开始了他新的思考和与亚运更亲密的接触。
  张强将自己多年来对设计理念的追求和感悟及在日本研究的成果逐步融入到了亚运的设计工作中。从2007年开始,张强和他的团队又相继承接并完成了2010广州亚运会视觉形象管理规范手册、亚运视觉形象设计任务书的制定、亚运会色彩体系的设计与制定、亚运整体形象景观的规划设计、12个新建和改扩建竞赛场馆的场馆外立面、观众看台及座椅的综合色彩设计;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形象景观样板设计、3个场馆群永久固定的导向系统造型、结构及标识设计和五个片区的临时导向标识设计系统;运动器材形象景观规划设计和亚残运会赛时总体形象景观规划设计等工作。
  在亚运视觉形象规划和设计实践中,张强思考的中国“人、物、场”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始终贯穿了整个工作。如在周围是高耸林立的广州CBD商业中心位置,设计天河体育中心场的形象景观。在设计外墙装饰方案时,没有采取临时性的布幔装饰,而是用兰色调的铝板作为永久的装饰镶嵌于顶部外环,不仅为场馆冰冷的外墙添加了明亮的点缀色,也为行人、车辆提供了显著的方向标识,宛若一条亮丽的色带漂浮在绿树、高楼与天空中。
  又如,作为亚运固定导向系统设计,运用了具有岭南文化特征的趟栊门的设计概念,由于岭南地区天气炎热潮湿,住所讲究通风透气,趟栊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亚运固定导向借鉴这一传统形式通过简洁的线与面的结合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导向设计,使人们在驻足寻找道路信息的同时透过横栏看到广州随处的绿,也为亚运到会的海内外来宾传达广州地域文化的信息,使岭南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得以传承。
  在国家对留学回国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下,张强在近几年与国内设计团队为亚运共同工作、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为自己回国创业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张强和他的团队将为打造行业内知名的创意团队而继续努力。
  (封面摄影/李超海)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