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世博会,上海人才工作的新机遇

2010年10月13日  来源:神州学人 
  

图/新华社

 

文/本刊记者  徐妍  冯新刚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投入。留学人员在世博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世博会又为上海人才工作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为此本刊专访了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兼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国专家与留学人员工作处(国际合作处)处长黄渭茂。
  


世博会,给留学人员创造广阔天地
  记者:世博会,给世界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更给了海归们选择回国发展的机遇,目前,任职世博会、服务世博会的留学人员有多少,他们分布在哪些部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黄渭茂:回望9年的世博征程,从艰难跌宕的申办阶段到梦想成真的激动时刻,从紧锣密鼓的筹办阶段到如今日益完善的顺利举办,每个阶段都有海外留学人员的积极参与。他们利用通晓国际通则和惯例的优势,自身的高素养,以及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世博会与世界交流频繁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25名在世博会的主要工作岗位上承担重要责任的留学回国人员。比如,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国际参展部部长周峻、园区志愿者部高级主管张人青、市场开发部助理主管韩蕴等,他们都曾留学海外,如今在世博会的大舞台上,为世博会的顺利圆满举办尽展才华和能力。
  更有众多优秀的海归,在世博会承办中,担当起世博会各项建设的总设计师和规划师的重任。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郑时龄,世博会园区建设总规划师吴志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唐子来,世博交通规划总策划团队负责人杨东援,世博村总体规划及设计总协调人丁洁民,世博标志性建筑主题馆总设计师曾群,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策划总负责人郝洛西,世博会的配套工程——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刘武君,他们的名字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紧紧联系在一起。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上海开展集聚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活动,2次组团,赴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等金融人才比较集中的城市,共吸引了2000多名金融人才,其中有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图为2008年底伦敦招聘会现场。


  记者:近年来,围绕上海世博会,上海市开展了哪些引智工作?
  黄渭茂:2010年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世博会筹备工作时曾强调,我们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要集世界智慧,确保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作为上海引智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申办阶段举荐人才,在筹办阶段培训人才,在举办阶段广揽人才,充分用好引智资源,全力以赴服务世博会。
  从上海申办世博会伊始,海外留学人员便与世博工作密不可分。当时,上海市政府组织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海外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的海归参与到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工作中。作为申博规划组主要陈述人,同济大学的唐子来教授以出色的表现,精彩阐述了上海世博会在选址、规划、会后利用、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准备情况,赢得了“非常全面、非常专业、非常成功”的评价,为中国上海最终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赢得了主动。
  世博会申办成功之后,围绕世博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积极筹划应对,开展世博引智项目。围绕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策划、最佳城市实践区规划研究、网上世博会的策划和运作等项目,积极提供引进国外智力服务。近年来,积极为上海世博会引进海外人才,重点引进项目管理人才、高级公共关系人才、精通国际商务的专门人才、法律人才、超大项目组织人才、沟通推介人才、大型活动运营管理人才和产品营销人才等。
  同时,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协助上海世博局组织了多种多样的世博人才境内外培训活动。诸如“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培训”、“世博广告传媒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培训”,以及世博新闻发言人、交通警察及安保人员的境外培训活动等,为世博会培训各类急需人才。此外,还开辟特别绿色通道,派出多批世博局工作人员赴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学习世博经验,汇百家之长为上海世博会服务。
  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外国专家局还配合上海世博局,分批向爱知世博会派出专职办博人员,进行培训、现场考察、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和触摸世博会,前后共派出12批实习训练团,从不同专业角度考察爱知世博会。借鉴爱知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采用了集约化公共交通理念,重点建设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和世博园区交通信息子平台,进行设计打造上海世博交通网、世博交通指南等7种交通信息人性化服务方式,为中外宾客全天候、多方位提供世博交通信息服务。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的这些举措,为世博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支持。
  记者:世博会开幕到现在,让您印象深刻的海归及其相关的事情有哪些?
  黄渭茂:世博会5.28平方公里宛如一个地球村,其中有很多海归志愿者,他们中有些是已回国工作的海归,有些是还在海外留学期间,通过留学所在国的招录到世博会各国馆区任工作人员。上海世博会在他们和其他志愿者的协调和帮助下,各项进展井井有条。参观者从上海的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医疗服务、展览引导等各个方面,阅读到中国城市的政府机构特点、民众素质、媒体文化等,世界也因此在这里读懂中国。
  近期,上海市委、市政府表彰了一批在世博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海归志愿者也在表彰之列,我觉得这样的表彰也是对上海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肯定和强有力的支持。
  

2009年9月,英国4所名校到上海开招聘会,“推销”本校的中国留学博士生,这种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图为招聘会现场。


世博会,为上海人才工作带来新机遇
  记者:上海世博会因为众多国内外人才的参与和协助,进展顺利,这又为上海的人才工作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
  黄渭茂:近年来,上海市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构筑平台培养人才,优化环境使用人才,使得上海的引智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市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又成为引才引智工作的大好机遇。
  目前,海外高层次人才正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强大力量。截止2009年底,在上海市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经达到8.5万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6人,占上海市的60%以上;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0人中97%为留学人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30人,占全国第二位;在跨国公司中任CEO的留学人员有2000多人,他们大多是上海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顾问专家。
  近年来,上海的人才引进积极配合世博会、载人航天、大飞机研发等重大工程,设立了一批重点引才引智项目,吸聚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和智力。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新兴能源展区,有一个展项叫模块定日阵聚焦光热系统,是“聚衔焦光热”技术的重大突破。这项成果就属于上海引进人才、科学家项晓东领衔的益科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因此还着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建。目前,上海共有9家单位入选国家级人才基地。其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宝钢集团公司、复旦大学5家属于中央在沪单位,张江高科技园区、杨浦知识创新基地、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上海国际汽车城属地方园区类基地。这些基地的创建大大增强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世博会期间,上海还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家看世博”活动,利用世博会,邀请海外优秀的留学人员和华人,通过参观世博园以及一系列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吸引他们以各种形式为国服务或是回国发展。
  2008年我们还开始启动了“雏鹰归巢计划”,聚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在读中国留学博士生,以及在国外跨国公司中担任中高级职位的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通过掌握信息、建立联系、加强合作、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不断跟踪,加强培育,积极引进,力争每年跟踪100名这样的海外留学人才,为后世博时期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2009年9月,英国4所名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组织本校优秀中国留学生,在上海举办“英国四大名校留学人员上海职业见面会”。4所大学共推荐350名学生,上海30家一流企业提供千余个岗位,面对面地交流。这种由国外大学直接推荐在校中国留学人员来中国内地举办就业推介活动的形式,目前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今年,这样的见面会还会继续举办。
  2010年是推进上海“3100工程”的关键一年,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紧缺的领域,聚焦世博、金融、大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用3年的时间引进100名处于国际前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等国际领军人才。预计今年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面对中西部省区,上海市外专局组织各路海外优秀人才资源实施“二次引进”,为支援西部建设做好智力服务。图为2007年黄渭茂(右四)带领上海高层次海归专家奔赴西藏,实施智力支援时留影。


上海,海归创业和发展的乐土
  记者:国家实施“千人计划”之后,各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举措层出不穷,力度不断加大。在如此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上海为众多留学人员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黄渭茂:上海之所以能像一块磁石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产生强烈吸引力,这不仅得益于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和优惠政策,也得益于上海引智部门高效的推动力。
  早在1992年,上海市政府就出台了《上海市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的若干规定》。不仅解决留学人员回国的工作安置,增编解决配偶工作,之后在生活上更是给予方便,为他们新装电话、煤气给予优先照顾。这些都为早年回国的留学人员津津乐道。
  1993年,上海市又出台了《关于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的有关规定》的文件,1997年,留学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发布,并在上海市人事局设置留学人员工作处,市政府每年增拨300万元,设立引进留学人才专项资金。
  新世纪以来,上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破人才发展瓶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促转型、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05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又出台《上海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成立上海市协调海外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对长期困扰海外人才工作的17个瓶颈问题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措施和方法。比如子女考大学,入外籍的留学人员医保养老等问题。
  上海承诺,留学人员到上海来,政策层面上已基本实现“零障碍”。
  因此,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上海创业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政策对路。历届领导都很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把握机遇,出台一系列政策,落到实处。二、有一支尽职敬业的留学人员工作队伍,他们大多都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深受留学人员的欢迎。他们作风务实,尽责尽力,不计个人得失,十数 年如一日地为留学人员服务。三、有一系列好的举措和措施,加上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海外人才。

 

2009年在深圳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黄渭茂(右一)陪同张德江副总理(左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左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右二)视察上海展区。


  记者:这些好的举措和措施,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呢?
  黄渭茂: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切实解决留学人员子女入学的实际问题。我们以上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的名义,与静安区的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一起商议,选择两所较好的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静安外国语中学(初中部),上海外国语大学静安外国语小学,开办留学人员特色班,采用国内教学大纲和双语教育,费用与一般学校一样,并提供住宿。这一举措,在上海起到了示范作用。后来,上海市教委在其他学校推广了类似的做法。
  2.  三轮“集聚工程”打造海外引才品牌。2003年8月,为加快引进海外人才步伐,上海市推出“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集聚1万名海外留学人员。为使更多海外留学人员了解该工程,我们在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大力支持下,选择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4个国家,在上海主会场和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4个海外分会场使用视频系统同步举行启动仪式和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球发布上海1000多个岗位的海外人才招聘信息,并同时邀请上海市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现场解答海外留学人员关心的回国后的实际问题,诸如直接考公务员、子女就学、住房问题等。
  视频会议这一活动形式在当时可谓超前,活动举办之后,大大推动了上海市的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之后每个月都有500人左右来上海注册,准备回国发展。
  第一轮“集聚工程”,我们仅用2年零3个月就集聚了1万人;第二轮“集聚工程”,我们扩大引才范围,把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纳入其中,用了1年3个月又集聚了1万人;第三轮“集聚工程”,我们不以数字为标准,提出高层次海外人才都可以来。如今,每年有八九千的留学人员回到上海发展。在“集聚工程”的推动下,上海海外人才总量大幅增加,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推动了国际人才高地的建设。
  3. “浦江人才计划”给海归创新创业“第一桶金”。这是上海市引智工作的又一项创举,以有限的经费引来更多的资金投入,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创业。2005年,在市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与市科委合作,本着互利双赢的理念,共同设立了“浦江人才计划”。每年出资4000万人民币,按照“雪中送炭”的思路,分4大项目类别(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创业专项、社会科学类专项、特殊人才专项),向回国2年内的留学人员提供工作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缓解了海外人才来沪工作创业初期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计划实施6年多来,共有1333人(含团队)成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达人民币2.5亿元。现经第三方评估,计划的资金投入已引得4.5倍的后续资金投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加盟,已经初步形成了协同放大的效应,积极推进了上海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
  据统计,获得资助的留学人员中有34人入选国家前四批“千人计划”,2人成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1人成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8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7人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4. 上海市注重留学人员成果总结。1999年、2007年,上海分别举办了两届“留学人员成果展”,展览向公众展示了海归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创新的重要意义,表明留学归国人员已成为上海创新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成果展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连续几天参展,认真抄写每块展板的内容。询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是要告诉在国外留学的子女,让他们看看现在的上海,和为上海发展作出贡献的海归代表。
  5. 2005年,上海市成立了海外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上海市公安、外办、教委、工商等17个单位参加,集中解决海外留学人员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比如,解决了持《上海市居住证》B证的加入外籍的留学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和报考市属高等院校等方面的“市民待遇”问题。
  6. 从1998年开始,上海市坚持组织市工商、上海海关、市税务局等6个单位,设置一条龙的服务窗口,每周三开放,解决留学人员创办企业过程中办理手续繁杂的问题,一直坚持到现在,一次不落。
  7. 上海非常重视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在沪4200家留创企业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园区里,“归谷工程”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沪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生活环境,使他们在政府公共服务、子女入托入学、学术交流、技术公共平台共享、法律事务等方面享受高效、优质的配套设施服务。
  “归谷工程”不仅注重对园区的政策指导,还重视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环境建设。近期,我们正在酝酿出台《加强上海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园区硬件的标准、队伍建设、自成体系的优惠政策、服务标准、配套服务场地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2009年我们还组织上海各园区的主要负责人到英国高科技园区培训考察,学习其管理经验和服务观念,使人才工作真正达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最后长得大的目的。
  8. 把留学人员工作看作是“大引智”概念,不仅是人才引进,同时结合上海市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我前面提到的有关世博会以及世博会配套工程项目、载人航天、大飞机研发、光源工程、船舶制造、先进制造业等重大工程,设立了一批重点引才引智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立不仅吸引了海外留学人员积极参与,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外国专家的参与。
  “大引智”概念中,外国专家和在上海就业的外国人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有15万外国专家和外国人。在世博园中,我们就设立专门窗口,为在世博园中工作的外国人直接办理相关手续。
  9. 对引进人才实施“点对点”服务,还重点在人才落户、出入境、子女就读、医疗照顾等方面,设立服务专窗,将十几个职能部门制定的生活待遇政策通过服务专窗实现“集中落地”,变“跑多家”为“走一家”。海归能够融入上海的生活,才能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气度,这需要我们在细节处多做工作。
  今年3月,针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设立了“千人计划”人才服务专窗,并确定专人,为引进人才提供“一口受理、一站办结”的快速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分别在人才基地所在地建立3个服务分窗口,形成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
  

上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发挥出联系海内外留学人员的独特积极作用。他们配合上海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的工作,每年都举办慰问留学人员和在沪外国专家新年文艺晚会。


放眼未来,海外引才新起点
  记者:后世博时代,上海在优化人才环境、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方面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黄渭茂: 世博会是创意的舞台,创新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人才工作也需要根据形势不断创新。我们正在考虑后世博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为未来的“十二五”人才发展做规划。近期上海市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
  今后,我们将加大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实现人才集聚从“量”向“质”的转变,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服务。
  同时,上海市还将开展“关口前移”工作。充分发挥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海外联络处的作用,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国家外国专家局驻外机构、在外留学人员组织、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组织等的联系,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获取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联合上海用人单位,分行业、分类别,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到海外进行高层次人才招聘,积极物色上海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而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工作,也将成为下阶段人才工作的重头戏。
  总而言之,上海人才引进潜力非常大,人才工作可用武之地也很大,措施可拓展的余地也较大,人才用武之地也非常广阔。
  记者:您曾留学海外,并从事人才工作多年,上海引智工作这么多年来不断创新的秘诀是什么?
  黄渭茂:从事引智工作,我不算新兵,但也不算老兵,有10余年的工作经历。引智工作,概括来讲,就是学习和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从实践工作中,引智工作有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四两拨千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上海引智工作不断创新,如果说有秘诀,那就是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不断往新的高度攀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上海的事业舞台很大,借助《神州学人》的宣传平台,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到上海来,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展宏图。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供稿。)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