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10年第1期 > 正文

中德职教合作:中外教育交流的典范

2010年01月15日  来源:神州学人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前右)参观“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成果展”。

 

文/本刊记者  王文乐  摄影/高海涛
  2009年11月29日,“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财政部、外交部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中德双方合作项目单位的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大会发来贺信。刘延东在贺信中说,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力度,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密切合作,在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努力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在职教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让世界认识和了解支撑“中国制造”的职教模式,认识中国特色的职教体系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这必将为中德职教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加强这种合作关系,实现两国职教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中)、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张秀琴(左)参观“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成果展”。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正是有了中德双方30年来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有了中德职教合作30年的辉煌历史,也才有了此次盛会。希望在会议研讨中,中德双方能利用好这个平台,相互交流职教理念,碰撞出更多促进中德职教合作的火花,达成更多促进中德两国教育合作的共识,共同谋划今后30年双方职业教育的未来。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职业教育为突破点逐步展开。中德教育合作,尤其是中德职教合作,已经成为中外教育交流的典范之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说。
  “在职业教育领域,同中国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国际组织有十几个,国家有30多个。其中与德国的合作起步最早,历史最长,项目最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
  现在中国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开展的职教项目,与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联合开展的职教师资及管理人员的培训项目,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在技术人员培训、尤其是职教理论方面开展的合作项目——共建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已经成为中德职教合作的核心。
  1985年9月,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由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代表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和中国共同开展的第一批技术合作项目之一。
  2006年,通过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公司(简称BSH)与南京高等职业学校签订了BSH班工业电子专业联合培训合作协议。对BSH班的学生,学校采取德国双元制模式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内作为学生,在企业作为预备员工,企业每月给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部分学生还可以获得奖学金。考试方面采用德国工商行会的工业电子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的试题。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可以获得德国手工业行会专业工人证书。
  湖北啤酒学校通过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以及武汉工业学院签订了在中国培训啤酒酿造和饮料技术本科生的合作协议。在武汉工业学院完成2年的基础学习后,学生来到湖北啤酒学校学习专业课。第三学年结束时通过德语语言测试和资格考试的学生可前往慕尼黑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德国的学士学位,其他学生则继续在中国完成学业,获得中国的本科文凭。2009年10月,首批6名学生已经前往德国继续深造。
  自2004年开始,中德双方联合启动了“中德职教师资赴德进修项目”。截至2008年年底,双方合作培训了中国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师2000余名、校长700多名、中国中职职教师资基地专业教师近100名。在双方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的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还与德国的马格德堡大学联合开展了职业教育双硕士培养项目。
  目前,中德职教合作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培训和师资培训发展到课程及教材大纲联合开发、职教教学法专门人才共同培养等层次更高、形式更多样的合作模式。
  同时,双方合作涉及的专业领域也更广泛:从最初的传统行业,发展到今天对现代工业、电子产业、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覆盖;合作形式不仅有项目合作、教育教学管理、合办培训基地和教育机构、课程体系建设,而且还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
  近年来,中德双方还将项目运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向中国西部地区辐射。
  在庆典之后举行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德双方就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及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法制建设进行了集中及分组的讨论。
  这是中德双方为继续深化现有合作,扩展双方合作空间做出的进一步努力。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德双方在继续深化现有合作基础上,共同面向未来30年。加强中德双方在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管理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深入开展双方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设计、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合作,从而实现中德双方在职业教育政策、宏观发展战略方面提高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
  她进一步建议,中德双方要在明年举办一个职业教育的国家政策方面的战略研讨会。

 

参加论坛的中德双方代表在互相交流。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