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金虎
美国的传统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贡献很大,形式也很多样,有乡村、蓝调、蓝草、爵士等不同风格。在传统音乐的乐器中,有一种乐器叫班卓琴(Banjo),最早由黑人奴隶所发明。班卓琴有四根弦的,也有五根弦的,四根弦的班卓琴的外形看上去多少有些像中国的古典乐器——阮。
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有一支班卓琴乐队,创建于1989年,已故的乐队创建人之一的斯莫克伊(Smokey Montgomery)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班卓琴家,尤其擅长将各种风格的音乐改编成适合班卓琴演奏的曲谱。达拉斯班卓琴乐队的人使用的都是四根弦的班卓琴,包括高音班卓(Tenor Banjo)和拨弦班卓(Plectrum Banjo)。
达拉斯班卓琴乐队每个月都会去一个固定的饭店演出一次,平时则会隔三岔五地去各种场合演出,如老人院、酒吧、剧院或者个人的生日聚会等,演出一般都是收费的,但对老人院等一些福利机构的演出则免费。乐队也常参加美国各地班卓琴节或者爵士音乐节的演出。
乐队的成员都已退休,平均年龄超过65岁。乐队里年纪最大的人是J.D.,已届90岁高龄,但耄耋之年的他弹起琴来手脚丝毫不比别人慢,弹琴之余,他还经常演唱。除了参加达拉斯班卓琴乐队的排练和演出外,他还常常和其他一些乐队去酒吧演出,精神头很足。达拉斯班卓琴乐队还特地排练了一首J.D.写的新歌,歌名就叫《疯狂的J.D.》(Crazy J.D.)。
我最初是无意中通过互联网发现达拉斯班卓琴乐队的。达拉斯班卓琴乐队的主页上介绍说,该乐队每周六都会去附近一个固定的地方练习。去年年底的一个星期六,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驱车来到这个教堂,在里面曲曲折折地找来找去,终于顺着悠扬的琴声来到一个大房间。推门一看,有二三十个人围坐一圈,每人手里一把班卓琴,正在排练。
在中间的休息时间,乐队的一些人放下乐器走到我面前,非常友好地和我打招呼,问长问短。有的问我怎么找到这里来的,有的问我平时玩什么乐器,有的问我做什么工作的,住哪里等等。乐队的队长、指挥以及其他很多成员都劝我加入乐队。我告诉他们我确实很想学,可是我什么音乐背景也没有。他们说这不要紧,乐队队长以前就是工程师,也是什么乐器都不会,苦学了几年就演奏得很好了。如果我加入的话,他们也都愿意免费教我。乐队的财务泰德告诉我,他们非常希望有年轻人加入,更乐意教我这个“国际学生”。我为他们的热情所感动,便做出决定,加入了达拉斯班卓琴乐队。
乐队也特别鼓励新人多参与各种场合的排练和演出。我刚加入乐队不久,乐队就刚好有一次演出,队长就让我一起去,他说碰到不会弹的就什么也不弹,碰到会弹的再跟上。刚开始时发现“南郭先生”其实也不容易当,因为自己根本弹不了几下,还老出错,所以总觉得有不少观众在盯着自己,不由得脸上发烧。就这样,我开始定期参加乐队的活动,琴艺也逐步有所提高。
乐队成员佩思主动教我弹琴,每周日下午我会去佩思家,先花一两个小时学琴,然后和他以及他的夫人葛尔拉家常,然后一起出去吃饭。我们有时去佩思推荐的美国风味的餐馆吃饭,有时去中国饭店吃饭。佩思的两个儿子的家也都在达拉斯,每次赶上他们家人团聚,或者他的宝贝孙女的生日聚会,佩思总是会带我一起去他儿子家里凑热闹,看着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置身其中的我也很愉快。
我也曾去过乐队财务泰德家学琴,他的书房里除了班卓琴外,还把有一把电吉他,墙上还挂着两把曼陀铃。泰德的孙子也很喜欢音乐,他也曾有一段时间对泰德的班卓琴感兴趣,但那点兴趣没能持续多久,他觉得班卓琴听起来太土,不够炫。相比之下, 他还是更钟爱电吉他这类时髦的乐器。
乐队里还有一个叫比尔的老头,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过中国,到过西安等地,参加过治疗兔唇儿童的工作。在乐队排练的间隙,我们经常凑到一起聊天。每次聊起在中国的经历,他都非常开心,他对中国的印象很好,感觉中国人很热情。
今年年初的一个周末,我因为要去外地开会,所以未能去和乐队一起排练,佩思后来转告我说,比尔托他向我问好。我也很希望能在下一个周六乐队排练时见到他,和他继续侃大山。可是没过几天,我突然收到乐队指挥的电子邮件,说比尔去世了。
比尔是在打猎的时候出事的,他在打鹌鹑时被绊了一下,枪走了火,打在了自己的胳膊上。根据当地警察的报告,比尔可能在中枪后昏厥,无法动弹,后因为天气很冷而死。比尔快80岁了,他打猎的经验也有60年之久。但没想到最后一次出了事,当地派了70个人出去搜索,才找到了他的尸体。
去殡仪馆见比尔最后一面的人很多。比尔静静地躺在棺木里,他服过兵役,棺木上覆盖着美国国旗。用我们乐队指挥哈诺德的话说,比尔是作为班卓琴乐队的大使,去天国里报到了。比尔去过中国,帮助过中国儿童,在参加他葬礼的来客登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汉字写成的名字,那就是我,比尔的中国朋友。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