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
文图/孔兢
勃兰登堡门
坐了快10个小时的大巴,几乎没有睡着过。在晨光中我们终于进入了柏林。
在旅店里吃过早餐,我们就被带到了赫赫有名的勃兰登堡门,柏林墙的原址、国会大厦、犹太人纪念碑位于左右,是原东西柏林的分界处。下了车跟着导游小姐开始我们的柏林城市游览,先去看了看国会大厦,门口排队的人太多了,就没有进去。大厦的门口是古希腊神庙的建筑风格,看上去挺气势磅礴的。门前广场的一角有一排参差不齐的不规则大理石,初看起来我还以为是供游人休息的椅子,仔细看每片石头侧面都刻有年代和政党的名字,导游说是为了纪念德国各个政党的。
草草看过国会大厦,我们就列队了到勃兰登堡门前。进到门内,就算到了原东柏林的地界了。回身看大门才算是它的正面,门顶青铜女神像才看了个清楚,据说当年曾经被拿破仑抢走过,后来二战时又被德国人抢了回来。整个大门感觉有点像布鲁塞尔的五十年宫,不过感觉更大气些。
导游给我介绍说当年柏林墙就筑在门外,这个门是包含在原东柏林里。当年柏林墙一夜建成,西柏林变成了一个孤岛,被东德切断了一切生活资源,人们只能依靠美国空投食物来维持生活。来柏林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何一道墙就可以把东西德分开,这道墙得有多长才行。到了这里后才了解了柏林的地理位置,原来柏林是处于原东德的中心,所以才被原东德定为首都。所以柏林墙就把西柏林隔成了孤岛,西柏林变成了国中之国的感觉。
勃兰登堡门内的大道很宽敞漂亮,直通下去就是景点聚集处。导游说现在我们看到的不算是真正的东德,只有继续延伸进去才能看到更多的区别。沿着大道往下走,导游示意我们看右边一排很气派的建筑,真像个小型皇宫一样,居然是前苏联大使馆。
柏林大教堂
随导游到了洪堡大学广场上,这个广场是当年希特勒焚书的地方。在广场上靠近路边有一个透明的正方形覆在地上,我们走近观看,下边居然是中空的,好大的空间里摆着一排书架,但是上边什么都没有,导游解释说这个就是德国人纪念那次焚书事件而建造的。真是太佩服德国人的想像力了,没有书的书架,还有比这个更形象的纪念吗?
沿着大学向前,就到了市中心了。柏林大教堂、国家历史博物馆都在这里。博物馆和大教堂成90度角,中心广场是一个大草坪,还有喷泉,很多游人都卧在草坪上享受日光。
柏林大教堂造型和中欧的其他教堂不太一样,有着北欧教堂特有的青色圆顶,也有着意大利教堂的建筑格局,猛一看像是威尼斯的中心教堂,只是小了一些。教堂里边自然也是同样的富丽堂皇,不过感觉更精致些,有点法国建筑的细致感,所有的装潢都无可挑剔的美丽,宽阔的大厅,大理石柱子,精致的花纹,金色的装饰物,大气庄重,不逊色于任何欧洲著名的教堂。不过整个教堂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圣坛,前所未有的黑色的圣坛,圣坛前是红色地毯,铺满整个台阶,在红色地毯上边还铺了一层黑色的地毯,上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白色十字架,斜斜地靠在台阶上,十字架下方放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色玫瑰花。这红白黑的组合,和整个教堂有着奇异的和谐感,让我在圣坛前流连。这个教堂开放的地方比一般教堂多,可以上顶楼俯瞰整个柏林市景,还可以下到地下室看那里停着的几十个古老的棺材。
柏林墙·游船
原来柏林墙离那个博物馆很近,走了一会就看到了一段长长的墙壁,被铁丝网围着,地势比较低,旁边高坡上还有些照片。我们沿着墙壁走,看着墙上挂着的照片,越看越觉得奇怪,也许这个不是柏林墙,因为好像挂的都是纳粹时期的照片,按理说柏林墙应该和纳粹没有什么关系的。有很多照片照的是纳粹杀人的场景。其中一幅照片上,一排人面对墙站好,纳粹兵士站在后边射杀他们。
墙不长,很快就看完了。以前来过柏林的朋友说应该还有一段柏林墙,上边有当年的图画。我们就沿着路继续走,这条街人很少,可建筑倒是很古典,可能是天气不好,整个街道有种很萧瑟的感觉。墙旁边一个建筑漂亮而大气,好奇地进去一看原来是博物馆。很久没有进博物馆了,感觉真好,那种从建筑摆设里渗透出来的文化气息,如青草般清香宜人,突然有点想念当年在巴黎进出博物馆的感觉了。
终于让我们找到了那段短短的,有着图画的柏林墙,我们散开照相。细看这段墙果然有特色,不像刚才看的那样只是灰秃秃的墙面,而是每面上都画了图画,色彩鲜艳,寓意很明显。最靠左边的那面墙画的是一个撞破墙而过的白色轿车,左上部写着:We come together。
上了游览船,因为是德语翻译,我们就没有怎么留心导游讲解,只管自顾自地看了起来。坐在船上换个角度看建筑物,感觉就不一样了。经过了好几座桥,这里的桥还真不是一般的多。比阿姆斯特丹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一座桥居然修在水下,只有部分桥露在河面上。还有座桥上有古典的罗马式头像雕刻,可惜已经斑驳了。船在河道里弯弯曲曲地绕着圈,还经过了国会大厦的后边,看到了不少漂亮的现代建筑。本来天气就不好,结果在我们游船期间开始下了雨,还越下越大,而我们的船偏偏还是河道里惟一没有顶棚的船。幸好我带了伞,不过船上风大,雨被吹得到处都是,感觉有点冷。对面的船和我们错身而过的时候,里边的人都看着我们笑,偏偏每一艘船都是有顶棚的,有一个老头还很夸张地跟我们比划他那里有顶棚,多么幸福,多么暖和,顺便嘲笑一下可怜的被雨淋得冻成一团的我们。
犹太人纪念碑。
犹太礼拜堂和犹太人纪念碑
刚才坐船时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尖顶,据说是犹太人教堂,我们都没有看过犹太人教堂,所以打算去瞧瞧。拿着地图我们找了好久,左转右转终于让我们转到了。从外表看,这个犹太教堂是和欧洲一般的教堂不一样,其实说犹太教堂是不正确的说法,应该说是礼拜堂才是。从外表看确实漂亮,金色的拜占廷式大圆顶,门厅上雕刻着细致的花纹,很有异域风格。
在欧洲转了这么多教堂,第一次碰到安全检查如此严格的地方,门口有一个安全门,左右占了4个警察,我们的包挨个给人家搜了一遍,还要买门票。进入大厅,先是到了一个展览室的大厅,里边有这个礼拜堂总体样子的模型,有点微型罗马元老院的感觉,占地面积挺广。展览室还有其他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这个礼拜堂的历史。
往回走的路上倒是看了不少城市特色,确实也只有柏林才会有的特色。路的这边是漂亮的广告牌,一回头却看到拆了一半的建筑物墙上画的有政治讽刺意味的图画。大路上是高楼大厦,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的建筑,转个弯就看到一段破损的柏林墙立在不远的荒地上。这到处是破旧建筑的城市,让我想起了到处是废墟遗址的罗马,不过人家罗马那都是公元前的宝贝,人类历史的痕迹。这里的则是几十年前的政治烙印而已。
又回到了勃兰登堡门,算算时间不多了。我还是一心一意要去看那个犹太人纪念碑,犹太人纪念碑就在勃兰登堡大门的旁边,走过去2分钟,十分好找。以前在书上见过这个地方的图片,也看过相关的文字,当时就很震撼,这次自然是一定要亲眼看看。转了弯,就看了大片空地上那一个一个高低起伏的水泥柱子。好大的一块空间,三面都是高耸的建筑物,夹着这片独特的纪念碑群。周边的碑比较低,越往里走越深,碑有高有低,地面也是呈现波浪形。所以人越往里走,就越觉得好像进入了一个水泥森林,周围高高的碑群已经远远地没过了头顶,看着头上那狭小的一片天,感觉十分压抑。林立的水泥碑整齐地排列着,人们在其中穿梭着,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却看不到人。孩子们在里边奔跑嬉闹,大人们在里边慢慢地转着看着。真的很感慨德国人对于纪念的奇思妙想,不管是大学广场上地下的无书书架,还是这个无字的水泥森林。纪念不一定要写出来,给人无限现象空间才是最好设计。森严的纪念碑群让人敬畏,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这些纪念碑让我佩服德国人的勇气:只有直面过去,才能真正卸下历史的包袱。
柏林给我的印象真的很奇特。一个有着政治伤痕的城市,一个过去和现在共同存在的城市,一个总是让我感觉有些刻意的城市,一个人类力量和破坏能力最好的见证的城市。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