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很多活动。一不留神,自己就被别人定位成了“海外华人”,不过,总觉得“中国人”是最适合自己的称呼。黑头发、黑眼珠、黄皮肤,还有一颗中国心,这一切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并传承千年的东西。 都说中国人一旦走出国门,反而更能深切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特性,更深切地感受到对祖国,对民族的依恋。 现在,中国留学生已经是海外科研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力的飞速发展也提升了海外留学生的地位。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因为在长期海外学习生活,更能理解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磨难之后努力奋发向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百年前,周恩来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我而言,我确实希望能用我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的崛起而实实在在做些努力。每个人的贡献,或多或少,我不敢说自己能做得多好,但我会努力去尝试。 —劳长石
劳长石,留学美国,2007年获奖者。 1979年出生,200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系硕士学位,2007年12月获该校博士学位。2008年1月起在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齐威尔(Ahmed Zewail)。 发表文章总数为28篇,其中包括17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如《科学》、 Nano Letters、J. Am.Chem.Soc, Adv. Mater等本领域最好的期刊,引用次数500余次。2004年获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科学和技术奖学金,2005年科研成果被《科学》杂志当期主编特别推荐,2006获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工程系杰出研究成果奖、科研启动成果奖。 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担任佐治亚理工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GTCFA) 主席。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设立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国对留学海外的莘莘学子的鼓励和支持。能够获得这份奖学金,是一份荣耀,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责任,需要我们每一位获奖者加倍努力工作,回报祖国,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陈勇
陈勇,2007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80年出生,2003年8月赴美国留学,在伊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孙贤和教授。目前已发表科学论文10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审。主要研究领域是并行和分布式计算,高性能I/O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在美留学期间,曾获得多项荣誉,如最佳助教(Outstanding Teaching Assistant)、伊州理工学院FieldHouse奖学金(FieldHouse Fellowship)以及研究领域内最大的知名会议Supercomputing第一届博士奖学金荣誉称号(ACM/IEEE Supercomputing Ph.D. Fellowship)。
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祖国对我在国外努力学习、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我也深切感觉到祖国对海外留学生的重视与期望,并将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和学习,争取进一步为祖国的建设效力。 —付昀
付昀,留学美国,2007年获奖者。 1979年出生,200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IUC)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完成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博士学位学习。 现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研究助理,以及Beckman研究所的学生特别研究员,。 目前已经发表70余篇科技论文,多次参加该领域国际会议、技术评测、竞赛和展览等,是30余种刊物和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审稿人。曾经获得超过30项科技奖励和荣誉,其中包括2002年美国罗克维尔(Rockwell)自动化科研奖及奖金,2项2002年美国通用电器(GE)基金会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二等奖, 2003年美国惠普(Hewlett-Packard)银质奖章及奖学金,2007年DoCoMo美国实验室创新论文奖(IEEE ICIP'07最佳论文奖),2007~2008年Beckman研究生奖学金,2008 M.E. Van Valkenburg研究生科研奖,V. Dale Cozad科技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并入选2009《美国名人录》。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以及美国数理统计学会(IMS)会员。
从浙江到黑龙江,再到后来跨出国门到新加坡和丹麦,9年多的大学生活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人文、地理氛围,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处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我总认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在江南长大,在东北念大学,再到东西文化交汇的新加坡,直到现在的丹麦,一路走来,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对我自己将来踏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树立了自信。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中,加入这个和丹麦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项目。对于一个研究室内空气环境的我来讲,北欧国家一直领导着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而丹麦科技大学也出了很多在室内空气环境研究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我希望等到学成归国后,能够对国内的室内环境、建筑节能等方面有所贡献。至今,我还和我在哈工大的导师保持着联系,不间断地进行交流。虽然哈工大在国内本专业排名上是数一数二(本科专业排名国内第二,位于清华之后;研究生排名国内第一),但是,和国外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孙慰梦
孙慰梦,2007年获奖者,留学丹麦/新加坡。 1981年出生,2003年7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2005年1月~2007年9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2007年9月至今在丹麦科技大学攻读NUS-DTU联合培养博士生。 曾获2003年度“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优秀毕业生”、2003年度“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以及2005~200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奖学金,2008年度新加坡总统奖学金等。
对我来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能得到祖国的肯定是一份特别的荣耀,令我非常感动。尽管我们还只是在科学的大门前徘徊,却已深深感到科研道路的崎岖。我们走过弯路,经受迷茫,历经坎坷,感到彷徨,但是坚持至今,为的就是实验成功后那刹那的激动,和渴望为科学作出贡献的追求。我们期待能为祖国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发出自己的一点光,献上自己一点热。一路走来,我要特别感谢导师的指导、朋友的帮助和父母的关爱,尤其要感谢祖国母亲的支持和培养,我会在科学的道路上一如既往继续前行! —于海东
于海东,2007年获奖者,留学新加坡。 1979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曾荣获优秀干部、光华奖学金等奖项。200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连续3年荣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奖学金。 留学期间,在JAC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并被多次引用。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自设立以来,引起了很多海外优秀学子的高度重视,此项奖学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广大留学生的关怀与关注,我认为对广大留学生而言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我非常荣幸能获得此项奖学金。并且真心希望能为祖国的科研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许维
许维,2007年获奖者,留学丹麦。 1981年出生,2003年获河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中心做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利用超高真空扫瞄隧道显微镜研究有机分子在固体表面的自组装。目的是研究超分子结构在表面的形成机制并对这些结构加以调控使之形成可控的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表面结构。
祖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有那么多非常优秀的海外留学生,能把这个珍贵的荣誉给我,激动和感激远不能表达我获奖的心情。是我的祖国,她教给我中国人独有的优良品格—吃苦耐劳,谦虚谨慎。是她,又给了我非常优秀的大学教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打下了扎实基础,成长的经历让我可以坚强地面对以后的人生,让我能够克服在国外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今天,她又再一次把她的关怀和鼓励赐予我,让我的心无比温暖。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无论何时,身处何地,祖国对我们的关怀没有一天停止过。距离越远,我们的心就贴她越近。 这种强烈的归属感让我的心安静下来。我于是更加清楚我们今天跋涉他乡,艰苦磨练的目的所在。总有一天,我们要把我们学到的,领会到的都完完全全奉献给我们的祖国。我们是被牵着线的风筝,虽然有时候我们会飞得很远,但是我们永远都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归宿。 —徐敏
徐敏,2007年获奖者,留学澳大利亚。 1977年出生,200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系学士学位,2003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2006年起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信息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主要在多媒体数据处理、多媒体语义分析、多媒体建模、视频/音频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以及模式识别、多媒体适配等。 曾获新加坡国际学生奖学金、澳州政府国际研究生奖学金和纽卡斯尔大学杰出学生成就奖等,在核心杂志期刊发表6篇论文,并有26篇著名学术会议论文。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