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4期 > 正文

比利时的中国电影迷

2009年04月21日  来源:神州学人 
  

/张蕾

 

在比利时的中国人,包括外交官、记者、留学生、华人华侨,很多都认识布丽吉特。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一位驻地记者在2006年春节前告诉我:春节的时候想看中国电影、想吃饺子,可以去找布丽吉特。这一下子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也爱吃饺子,这么完美的结合也可以在布鲁塞尔找到?

 

 

2007年年底,我见到了布丽吉特。她是地地道道的比利时人,退休前在医院工作,是一位运动理疗师。她和中国电影的缘分得从小时候说起。布丽吉特说,她的母亲读过不少有关中国的书籍。在少女时代,她也跟着母亲一起读,慢慢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1978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她便随同“比中友好协会”组织的一个旅游团到中国观光,看了老北京的紫禁城,拜了曲阜的孔圣人,走访了很多地方。难忘的中国行之后,她便经常到“比中友好协会”义务帮忙,组织一些有关中国游的图片展览或举办中国文化讲座等等。偶然的一个机会,她在协会办公楼的地窖里发现了300部中国电影胶片,还有一部老式放映机。这让布丽吉特兴奋不已,她开始自己放映、观看这些影片。这里有上个世纪30年代的故事片,也有六七十年代的电影,还有不少纪录片。布丽吉特每周都去一次协会,欣赏这些宝贝。后来还约上一位朋友,一起观看。就是从那时候起,她知道了电影《林家铺子》、《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几年过后,她把这里的电影全看完了,当然也陷入了中国电影的魅力之中,从此不能自拔。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中国电影带来的快乐,也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电影,布丽吉特在布鲁塞尔创办了“中国电影俱乐部”。俱乐部第一次放映中国电影的时候,布丽吉特很紧张—那个时候比利时人对中国不了解,有多少人能来看中国电影,她心里也没有谱儿。令她惊喜的是,步入俱乐部的第一位观众是一位大使夫人。这位大使夫人曾陪同丈夫驻华工作过几年,对中国电影和文化也很感兴趣。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观众,在最初七八个观众的推动下,俱乐部正式开始运转了。俱乐部创办初期,布丽吉特还没有退休,每周要在医院工作5天,只能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处理俱乐部的事情。但她仍坚持每两周放映一部中国电影,有时放映之后她还组织观众进行影片讨论。不少观众看了电影后纷纷前往中国旅游,回来后,他们更成了中国电影的“粉丝”。20多年过去了,去俱乐部观看中国电影已经成了不少比利时百姓、华侨、欧盟官员和商务人士生活中的定期活动。有时,布丽吉特前往中国参加电影节,暂停放映电影,很多人会写信问她何时再放电影。那些观众已经离不开“中国电影俱乐部”了。俱乐部没有资金来源,除了门票收入,大部分的开销都是她自掏腰包,按她的话说:“我的爱好代价很高,不仅自掏腰包支付旅费,购买影碟和放映设备,还要订阅许多电影杂志。”

 

为了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中国电影在欧洲上映的情况,布丽吉特在3年前开始制作《每周看中国》的电影电视节目预告单。她把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电视频道将播放的中国电影电视节目、比利时电影院上映中国电影的时间安排,编辑成一个详细的目录单,于每周五上午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大家。这些电影电视信息是她花费半天时间从电视周报、杂志、文化机构的消息中收集整理的。每周五早上收到布丽吉特的来信时,我心里都充满疑惑和敬佩:她怎么能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份热情?

 

布丽吉特在比利时是独一无二的。比利时至今没有一家专门的中国电影发行商,所以进入比利时市场的中国电影寥寥无几。布丽吉特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放映一些中国电影,让比利时百姓从这些影片中能够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百姓的真实生活。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她一直坚持走下来。

 

布丽吉特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法国、奥地利等其他欧洲国家,也有像布丽吉特一样的中国电影爱好者。每当他们在各自国家举办中国电影节时,都会邀请布丽吉特去参加。他们一直在互相交流,互相鼓励。

 

当然,布丽吉特还有众多中国电影界的朋友。1988年布丽吉特专门组织了比利时影视界一行6人访问中国。他们走访了北京电影厂、长春电影厂、西安电影厂和上海电影厂。3周的访问开启了布丽吉特与中国电影界交往的大门。她不再仅仅是在比利时放映中国电影的爱好者,她开始参加各类中国电影节,逐渐地结识了不少中国电影导演和演员,并同他们结下了深厚友情。她和斯琴高娃的相识,颇具戏剧性。当时布丽吉特正在中国参加一个晚宴,斯琴高娃走过来同她讲起了蒙古语。看到布丽吉特不解的表情,斯琴高娃才恍然大悟,连忙解释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见到自己的姐姐一样,很自然地说起了家乡话。”两人就这样认识,并很快成了好朋友。从此,斯琴高娃成了布丽吉特的“妹妹”,她两次来比利时都住在“姐姐”家。当姜文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时,是布丽吉特第一个打电话通知他的。姜文很感激布丽吉特,也很喜欢同她聊天。每次布丽吉特去中国,姜文都把她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聊天叙旧。吴天明、吴贻弓、田壮壮、黄建新等电影导演都成为她的挚友。我在她的家里看到很多她同中国导演和演员的照片,从老一辈的孙道临,到壮年的张艺谋,到年轻的夏雨……因此,她也成了长春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甚至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活动的嘉宾。布丽吉特有一个珍贵的留言本,上面有中国几代电影人送给她的留言。布丽吉特告诉我,很多中国导演和演员愿意交她这个朋友,会主动留下他们的电话号码,如果不让在场的导演演员一一留言,很多人还会抱怨布丽吉特“偏心眼”。于是,她每年都带着这个留言本去中国。我翻看了一下,发现有些导演和演员甚至每年都要留言。

 

我问布丽吉特喜欢哪个导演。她说太多了,但是最喜爱的还是黄建新。我问她最喜欢哪些电影,她说是贾樟柯的《站台》、张杨的《夕照街》和《向日葵》、王小帅的《17岁的单车》和所有黄建新执导的电影。她不喜欢现在中国电影出现的一种商业化和只看重画面的色彩、壮观以及追求大投资的趋势。在她看来,许多大投资影片远不及一些富有真实含意的现实影片。

 

 

20081月,布丽吉特终于在比利时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电影节,圆了她多年的梦想。这次电影节主要邀请了中国第四代著名导演谢飞、吴贻弓、吴天明。参展的影片有他们的代表作,例如,谢飞执导、姜文主演的《本命年》和斯琴高娃主演的《香魂女》;吴贻弓执导的《巴山夜雨》;吴天明执导、张艺谋主演的《老井》和朱旭主演的《变脸王》。除了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外,布丽吉特在参展影片的选择上同样兼顾了其他几代导演,比如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活着》、第六代导演张杨的《落叶归根》,年轻导演哈斯朝鲁的《剃头匠》。更值得注意的是,她还挑选了刚刚毕业于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女孩赵梦的毕业作品《旅程》作为参展影片,让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最年轻一代导演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除了家喻户晓、频频获奖的电影外,电影节还播放了未能在中国上映的影片《唐唐》。在参展影片的选择上,可以看得出布丽吉特煞费苦心,兼顾了老中青几代导演,兼顾了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片,兼顾了热门电影和未能上映的电影。她要为比利时百姓呈上一盘中国电影大餐。观看电影节的观众在零下几度的寒风中排队买票,在看完电影后能激烈地讨论一个多小时,很多观众看到感人之处都流下了眼泪……这一切让布丽吉特既高兴又感动,她兴奋地告诉我:“还要举行第二届”。电影节期间,她还安排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原副院长谢飞教授和比利时电影学院师生的交流,促成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互派学生。希望这一举动能为中比年轻电影人的交流和长期合作开启一扇大门。

 

2008年是布丽吉特接触中国电影30周年。8月份,她在北京举行了小型宴会,邀请中国电影界的老朋友共同庆祝。比起10年前为20周年庆贺的晚宴,今年来的朋友多了不少,很多导演和演员都提前几年就预约好了,这让布丽吉特高兴不已。她的工作和努力没有白费,中国电影导演和演员成了她的好朋友和精神支持者。

 

2008年春天,我去布丽吉特家中拜访。爬上她家的阁楼,看到了她的工作室。那里堆放着如山的中国电影杂志、录像带、DVD,以及文字、图片资料。她小心翼翼地展示给我看,并告诉我,这些资料极其宝贵,需要专人科学地整理、存档。因为目前资金有限,她没有能力把这些资料存放在比利时的博物馆里。我细细翻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很多是专业的电影分析和评论。能在海外找到这么全面的关于中国电影的资料,真是难得。这让我想起在布丽吉特留言本上,很多中国导演和演员留下的肺腑之言:“老布,你永远是中国电影的好朋友。向你致敬!”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