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4期 > 正文

盘点国家科技大奖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神州学人 
  
/禾丰

 

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国外重大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提高我国科技进步的起点,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兼收并蓄,大胆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智力和人才,为加速我国科技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温家宝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为王忠诚(右)、徐光宪(左)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8科技大奖“花”落各家

 

200919日,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在科技界产生了强烈共鸣。有学者感叹,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

 

每年年初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一大盛事,各奖项的归属是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民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盘点和检阅。

 

国家最高科技奖可谓分量十足,每年得奖人数不超过2名,奖金高达500万元,其中50万元由获奖者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人用作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是得奖的硬性条件。此次摘得这一巨奖的是两位年逾八旬的老院士:王忠诚和徐光宪。他们也由此成为奖励大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新闻人物。

 

3大奖项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囊括了34项成果,其中许多获奖项目展现出很高的原始创新水平。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样,国家技术发明奖也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奖项。2004年以前,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空缺达6年之久。2005年度,有两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此后,每年都有一个项目摘得一等奖。而2008年度有3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数量可谓空前。此外,还有52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中不少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最多,达到了254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

 

稍显遗憾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经连续2年出现空缺。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研的严谨与公正。

 

 

科研领域的“三足鼎立”

 

今年的奖励大会中,一些数据引人注目。

 

从国家自然科学奖主要获奖者(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看,34个项目中有33个项目为大学和科研院所,其中,16个为大学,占47.06%17个为科研院所,占50%;从国家技术发明奖主要获奖者(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获奖比例占到了86.5%;而在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特别是在技术开发类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和为主完成的项目比例相对很高。

 

近些年,中国的科技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跃升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成为其中的醒目标志。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的驱动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创新活力得到空前激发,一个“三足鼎立”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已初现轮廓。

 

2008年度的国家科技大奖争夺中,高校可谓是最大赢家。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一位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一位来自北京大学。在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65%的项目由高校获得,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中,3项一等奖均被高校囊获。

 

1985年到2007年,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57项,占总数的52%;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130项,占总数的35.9%;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775项,占总数的29%。从近几年国家三大奖的获奖情况可以看出,高校的获奖比例在持续增长。2006年度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高校的获奖比例不到60%,2007年的这个数字是63%,2008年则达到了65%。此外,大奖出现的连续空缺,也最终被高校填补。

 

高校的“战果”如此辉煌,其功力并非一朝一夕,多年的深厚积淀使其在应用类原始创新方面的能力大幅度提升。除了显而易见的超强人才优势,国家近年来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到2007年,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科研经费总数达到545亿。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以2007年为例,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立项的“973”项目48项,占立项总数的65.75%;高校专家任“973”首席科学家的项目50项,占立项总数的68.49%;从2001年以来,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的比重一直稳定保持在75%左右。此外,高校创新基地的基础条件和科研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室和工程师研究中心等纷纷进驻高校,使其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在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贡献非凡。

 

近些年来,企业在科研领域中可谓“异军突起”,彰显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另一显著成效。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数量占该获奖项目总数的64.8%。数字充分说明,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企业的实力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实力,因此,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实际情况是,我国70%的科研人员还是主要分布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凝聚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拥有大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自身的技术、人才和科技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据统计,目前大中型企业中只有25%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全国企业中只有万分之三拥有自主创新成果,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仍然任重道远。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核心和突破口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尽早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应该是我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捷径。

 

19991月,在“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的热情倡导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财政部、北京市政府直接领导,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支持,邓中翰、杨晓东等一批留美博士应邀回国,启动并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工作,邓中翰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和首席专家。

 

同年的1014日,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负责实施“星光中国芯工程”,确立了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邓中翰又任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

 

2005328日,“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堪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取得硕果的典范。

 

科技的“三足鼎立”,并非诸侯一般各霸一方,而是协同合作,共创科研领域的一片沃土。

 

 

“留学”的盘点与思考

 

作为专业留学刊物,在盘点国家科技大奖时,我们的视点还是会锁定在“留学”两个字上。

 

其实,由海归领衔的科研群体获得国家的最高科技奖励已不足为奇。由于国内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优秀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成为我国科技战线的生力军和学科带头人。2008年度获奖项目中,有近40%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是海归人才,其中67.6%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是海归。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中,留学人员也是一支中坚力量。当年邓中翰以“中国芯”捧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时,胡锦涛主席亲自颁奖,同时勉励说:“你们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在芯片领域取得成绩,很不容易,祝贺你们!”

 

再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该奖以其权威性和高额奖金名噪海内外。除2004年度空缺外,已有王忠诚、徐光宪、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14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

 

14位获奖者的身份无一例外是都是院士,其中两院院士2位,中科院院士8位,工程院院士4位,足以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他们当中,有半数是海归。

 

海归们的实力自然雄厚,然而客观的数据却也给出了另一个结论,即在全国科研比拼的大擂台上,海归并未取得绝对优势。在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较量”中,“海归派”和“本土派”平分了秋色。巧合的是,今年的奖励大会又显出了这一特点。王忠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无留学经历;徐光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还有一个可喜现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中青年日益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许多优秀中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中承担了重要任务。从2008年度获奖项目完成人的年龄分布中可以看出,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国家三大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占56.43%。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完成人中55岁以下的占75%

 

我们无意再为其中的“海归”和“本土”分出伯仲。诚然,海归身上可以圈点的并非留学本身,而是经留学磨练出的科研本领,以及借此本领为国家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和荣誉。长久以来,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和创业者们陆续回到国内,依附在他们身上的技术、观念和科研氛围,久而久之便产生“温室效应”,使本土培养的科研工作者得以茁壮成长,佳木成林。这片“森林”又不断吐故纳新,日趋完善优越着国内的科研环境,对千千万万的海外人才形成更大的吸引力。这一良性循环,才是海归辉煌背后的隐性优势所在。

 

改革开放,历史性地放大了中国人的视野,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信号。透过留学这个窗口,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学、善学的精神风貌。“大胆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智力和人才,为加速我国科技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回味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无疑是向海归们传达了一则信息:国家需要你们!

 

国家设立科技奖励制度,国家领导人亲自为科技人员颁奖,体现了重如泰山般的尊重,更表达了一种殷切的期盼。只希望海归们的励精图治和厚积薄发,能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铸出更大的辉煌。   

 

 (图/新华社)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