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3期 > 正文

愿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同步发展——访慕尼黑工业大学第一副校长、华裔科学家孟立秋教授

2009年03月17日  来源:神州学人 
  

采访孟立秋教授(左二),左一为驻慕尼黑总领馆教育组戴继强领事。 摄影/安艳琪

 

/本刊记者  王焕现

 

12月的慕尼黑已下过几场雪,天气时晴时阴。但就在我们到达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时候,天空整个亮堂起来。慕尼黑工业大学第一副校长、华裔科学家孟立秋教授特意选择在她的科研办公室接受我们的采访。房间里挂的一幅吉林大学展涛校长的中国书法作品,不经意间流露着主人的格调。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带给房间一种特别的和煦。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孟教授给我们营造的氛围,加上她时时处处透露着的东方女性特有的干练、机敏、从容,已让我们感到了身在异国他乡难得的亲切感和放松的心态。

 

 

赶上了改革创新带来的机遇

 

20084月,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华裔科学家孟立秋教授,被德国首批3所精英大学之一的慕尼黑工业大学任命为第一副校长,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国留学的华裔科学家中的又一新星,尤其作为一名女性,她的成功更加令人赞赏,也令人更感兴趣。不过她却很少谈到自己,而是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谈起她对中德教育科技合作、中国留学生和两国政策走向的看法。只是采访结束时,她才在我们的要求下拿出一份简历。

 

孟立秋,江苏常熟人。所从事学术工作重点为多源空间数据集成、地形景观模型的自动综合、模式识别、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挖掘、多制式导航数据结构和算法、城市时空模型、三维城市信息系统的互操作和实时显示、小屏幕移动地图设计、非仿真三维可视化。精通英语、德语、瑞典语等。1982年于中国国内的解放军测绘学院工学学士毕业,1985年同校工学硕士毕业,1993年于德国汉诺威大学工程建筑和测量学院工学博士毕业。19971998年以教授资格 (Habilitation)在瑞典皇家工学院工程建筑和测量学院深造。从1985起,先后为解放军测绘学院助教、德国汉诺威大学工程建筑和测量学院助研、瑞典耶夫勒大学技术系高级讲师、瑞典SWECO技术咨询公司咨询专家、瑞典皇家工学院兼课教师、慕尼黑工业大学C4教授、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慕尼黑工业大学工程建筑和测量学院副院长、慕尼黑工业大学第一副校长。

 

期间,她参加了多个决策性学术团体,1999年被聘为中科院首批海外评审专家之一。2002年成为巴伐利亚皇家科学院德国大地测量部成员及科学决策顾问成员,这也是入选该部的第一位亚洲人和女性。2008 年她成为德国海姆霍兹联合会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决策顾问,现在她还是 5 种国际学术期刊、专业百科全书和系列丛书的编委。近10年间主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累计经费约1000万欧元,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并发表论文约100篇,其中与导师合著的《地图学-时空信息可视化》第8版为德语国家地图学专业经典教材。2007年,她荣获了迈耶尔-莱布尼兹奖章(Heinz Maier-Leibnitz Medal)。

 

孟立秋教授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她说,中国持续30年没有间断的改革开放和出国留学,近10年来德国高校锐意创新发展,给那些欢迎变革创新的人带来了机遇,自己赶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在欧洲创新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是很幸运的。

 

 

在国外管理岗位上

 

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谈到自己近年来担任的管理职务,孟教授告诉我们,事实上她是在矛盾中不得不做出现在这样的选择。她热爱科研工作,现在也正好是可以做出更多科研成果的一个人生阶段。但她必须做出选择,除了拿出部分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管理方面,当然,在管理岗位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国外大学的董事会对大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董事们都是国家和巴州当地政界、科技界和商界的名流,这些人一个个都实际经验丰富,有敏锐的判断和预见能力。校董们经常开会讨论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规划、政策,比如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如何在全世界搜罗顶级的人才,大学自主权的实施,教授和员工的奖励制度等。自己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共事,从中获益良多。

 

孟教授说,近年来,德国高校逐渐走向全面开放,大学越来越有活力和竞争力,近1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东京大学校长曾说,德国大学现在又变得有趣了。德国高校的发展,甚至促使一些美国高校不得不思考制定有序的人才政策。因为,长期以来德国和美国的关系是一边倒,德国科学家往美国跑,但现在,在美国的科学家也开始往德国跑了。

 

为应对当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和保证人才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德国的大学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界的联系。大学、研究机构的数百个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与企业界一一落实。现在的德国高校建设也设法通过各式各样的合作和联盟优化资源。慕尼黑工业大学发动大学的建筑师,为在巴伐利亚州的原王室成员免费装修别墅,建设人脉资源,使他们共同关心当地大学的长远发展。再有,德国大学也从中国学来了为吸引的优秀人才给予热心周到的关怀等办法,比如德国目前计划每年从海外招聘10位洪堡教授,5年支持500万欧元,年薪18万欧元,并保证20年的退休金,同时帮助他们(特别是从北美来的优秀人才)解决配偶子女的特殊困难,使这些科学家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出访沙特阿拉伯时,率领了德国的精英大学校长同往。这些学校正在从沙特10年内新建4座城市的庞大计划中寻找自己的机会。

 

 

让中国教师多多走上德国大学讲坛

 

孟立秋教授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和国际高等教育更紧密联系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大学需要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而拥有一批能够用英语授课的师资力量,又将是吸引外国生源的前提条件。为此,她一方面建议国内多多吸引已具备这种授课能力的海外学者,另一方面她通过与国内院校合作的方式,积极推动国内的大学师资人员到德国高校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去听课进修,而是走上讲台授课。“几所国内高校已和慕尼黑工业大学签约,他们除了派博士生,还派教师过来,这些教师在这里进行教学实习,或直接进入教学岗位,这样可以把这里的教学管理程序走一遍, 将不同体系的优点集中起来或对比出各自的欠缺之处。 慕尼黑工业大学目前有50多个硕士课程可作为国际间师资交流的平台。”孟教授相信,借助中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等计划,经过35年有序试点,这样一批合格的中国师资将能形成气候,更多包括德国学生在内的外国学生就更愿意选择到中国留学、交流。

 

孟教授还希望,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需求,适时对奖学金等的安排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多安排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团组留学,这样的留学不仅仅是学习,而是使国内和国外的两个团队互动,几年合作下来,不仅留学的个人可以拿到学位,而且能给双方带来很多新的思想和成倍提高的合作成果。此外,德语是欧洲大陆最大的语种,德国对中国优秀学生采取不限制、不封顶的鼓励吸收政策,同时也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政策鼓励德国学生和科学家到中国来交流。这样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人才流通,而不是人才流失。

 

已经进入国外社会的华人科学家都希望为中国做些实事,这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孟教授说,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事实上这样一个群体现在也完全有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回报家乡。她希望国内有关部门能建立一个顾问基金,把这批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资源和智慧,吸收他们参与一些国内的项目,开展咨询,帮助鉴定,他们也应该适当取得一些报酬。顾问基金还可以通过华裔科学家的网络,更有效地找到不同专业的资深外国专家。孟教授目前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就需要欧盟的“伽利略计划”与中国“北斗计划”在技术层面的密切合作,前提要有一个互惠互利和互信的基础,华裔科学家在这方面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众留学时代的留学生

 

更要学真本事

 

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的留学人员,孟立秋教授对出国留学的意义有着自己更深一层的理解。她说,中国出国留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从开始阶段少数人的精英留学,走到了今天普通人同样可以选择的大众留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不仅大大促进了中国的进步,也带来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到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不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质量越来越高,成绩1.0满分的学生中,很多来自中国。

 

但另一方面,中国在德留学生要想发挥潜力,也存在不少障碍。中国留学生不爱提问,与外国人交流少,对国外社会了解少,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潜力不能发挥出来,特别是在进入管理决策层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比如,学校有一个职位要竞争,有几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同时竞争,这时如果业务能力大体相当,中国学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中国留学生的交流能力比较弱,同样条件下用了中国学生,学校还得费力为其办理很多繁杂的手续。这个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现在留学生上学的条件好了,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但也可能带来对网络的依赖,教室里不再是国际化,而是多媒体化,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可能更少。因此,孟教授希望中国学生不仅要拿文凭,还要综合发展。特别是要知难而进,硬着头皮闯进国外社会,争取机会多发言,多交流,多参加国际会议,多发表文章。留学不能是为着镀金好看,而是要使自己变成真金、足金,学到真本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