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3期 > 正文

“让世界看见我、我的学生、我的团队”

2009年03月17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朱晓华

 

 

“我是南大培养起来的,应该为她做更多的事情才对得起她对我的培养。在国内,我可以贡献更大一点,工作也可以做得更好。这里的‘更好’不是指发表更多的论文,而是指各个方面,包括培养人才和学科发展。责任心很重要,它首先体现为不能失信于人。学生选择我这个课题小组,选择我做导师,其实已经包含了我对他的一个承诺。”                  ——鞠先

 

 

20多年前,在鱼米之乡的靖江乡村,有一所斜桥中学。校园紧邻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都要惊起田野上休憩的鸟儿。有一位临窗苦读的少年望着群飞的小鸟消失在天边,开始憧憬着有一天能走过这片田野去远方,憧憬着更广阔的世界……

 

后来,那个农家少年真的走出了田野去看世界,从百年学府南京大学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他的身份也从在实验室刻苦钻研的学生变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看过了世界,他又回来了,回到了南京大学。现在他的办公室依然有临窗的桌子,他还是喜欢坐在窗前。他依然雄心满怀,他说:“现在我要让世界看见我,看见我的学生们,看见我带领的团队。”

 

当年要强的少年,如今名校的博导、国际同行关注的青年化学家——他就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鞠先教授,2007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内可以做更好的工作”

 

1982年,作为村里第一个考取大学的人,鞠先形容自己的求学经历“是一段艰难而又充满诱惑的历程。”大学毕业后他考上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成为陈洪渊教授的弟子,开展超微电极新技术研究。1989年,他又参加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招生考试,师从高鸿院士和陈洪渊教授,继续从事超微电极及阵列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到博士毕业时,他发表了23篇论文,其中大部分在SCIESCI刊物发表。出色的科研成绩,使他顺利留校任教,第二年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被聘为副教授。

 

1986年到1992年,鞠先一直从事电分析化学的研究:从吸附伏安与电痕量分析到超微电极新技术的研究,再到超微电极及阵列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鞠先在这片天地里逐渐崭露头角。1992年博士毕业以后,他却选择生命分析化学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

 

生命分析化学是化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的研究领域,是一个交叉性前沿学科。它将化学同生命科学结合起来,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思路去了解和解决生物学中的科学问题,同时利用生物科学的原理、方法以及生物技术的新成果和新发现来解决化学中的一些难题。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切研究刚刚起步,这对于国内的研究者而言是极富挑战性的。鞠先从此开始了更为艰苦的科研生涯。

 

19931996年,作为年轻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鞠先主要从事微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蛋白质与NADH分析的研究。1995年他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博士后位置。19961月,来到冰天雪地的蒙特利尔,开始生物功能传感及自组装功能膜电化学的研究。同年5月他的妻子和女儿来到加拿大,真正过上了有房的家庭生活,尽管这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9月份女儿在加拿大进入小学学习。

 

正当他的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开始改善的时候,母校南京大学的分析化学学科却面临严峻的考验。由于老教师的退休与离去和人才引进的迟缓,曾经的“首批全国重点学科”此时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只有1名博导、2位教授,而新的评估随时都可能进行。19978月,带着沉重的责任和一份执着,鞠先又回到了母校。

 

因为这样的选择,女儿不得不再上1年一年级,就比同龄小孩迟上了一年,为此,鞠老师一直很歉疚。

 

 

“团队协作可以结出硕果”

 

2005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五届尖端科学研讨会”上,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分析新技术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这种新型免疫传感器性能稳定,样品用量少,免疫反应一步完成,无需分离洗涤步骤,已成功用于临床病人血清中AFP, CEA, CA 199CA 125等含量的快速检测;而发展的一次性免疫芯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便、快速、价格低廉,可使原先的检测成本成倍降低。

 

该技术的提出者正是鞠先教授。从电分析化学转向生命分析化学领域后,他一直在思索学科发展的动力,在他看来,基础研究的出口是要增强其实用性,因此进行极端条件和复杂体系下的分析化学研究,实现方法的简单化、技术的实用化、过程的自动化、结果的可视化和仪器的微型化,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鞠先和他的课题组将研究方向拓展到免疫分析新方法、蛋白质与DNA分析新技术、生物功能传感与仿生电催化、纳米有序组装、细胞分析化学等一系列领域。他对分析化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免疫与DNA分析新方法、单细胞分析、微电极新技术原理及应用、微型生物功能传感与仿生电催化、自组装单层电化学的研究取得系列性的创新成果。例如上文提到的肿瘤细胞免疫分析新技术广受关注,课题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通过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合作,目前取得重大进展:研制成18 种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与检测芯片,构建了免分离、无试剂安培免疫分析新原理,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提出了多分析物同时检测的底物区带分辨、通道分辨、进样分辨和通道-底物区带二维分辨等新概念,构建了相应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和空间分辨多元安培免疫检测系统,研制出恶性肿瘤电化学筛查与早期诊断仪样机。这些成果分别获得2008年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余年来,伴随着研究工作的发展,鞠先更忙了。由于他在学术上突出的造诣,曾多次被邀请至国外讲学,主持国际会议等。荣誉也接踵而来。2001年,他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等;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负责人;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行列。

 

令鞠先倍感欣慰的是,科研团队的协作也结出了硕果。1999年以来,南京大学的分析化学学科得到飞速发展,20012007年再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生命分析化学这个研究群体中,鞠先因出色的科研成绩,成为大学积极相拥的团队领头人。群体成员围绕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新原理、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开展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4年被批准建立“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5年底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验收,2008年在教育部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并将参加2009年上半年科技部“化学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

 

说到自己的团队,鞠先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创国际一流,并且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们的成功和陈洪渊院士的带领是分不开的,也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为后来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责任。”鞠先颇有感慨地说。

 

  

 

“努力做好为父、为师、

 

    为友的多重角色”

 

鞠先在南京大学执教有十五六载的光阴了。现在,他的学生中有的已被聘为教授、副教授,成为各自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有的被推荐到国外进一步深造。看着学生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他常常感觉这世界真是一个“美妙的轮回”。

 

鞠先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中学老师们的“经典语录”,其中有些道理直到累积了生活阅历才明白,有的甚至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揣摩消化。他也清楚记得导师陈洪渊院士的生日,在谈到陈院士时,鞠先是充满感情的,不仅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更像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父子情谊。“我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就都是导师的功劳。是他把我领进门,然后教我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我心目中始终是这么认为的。”

 

在南大,鞠先继承了老一辈南大人的辛勤耕耘、治学严谨,与当年的老师一样不敢有一丝松懈,常常在实验室为了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忙到深夜。

 

沉旬甸的为人师者的责任感让鞠先对教育和管理有了更多的哲理性的思考。他说, “教师与学生好比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承、发展不平衡不行,要共同承担着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的使命。”

 

“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的,我也常对我的学生这样说。”

 

“要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要勇于‘亮剑’。”

 

“要让同学们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是要把各个层次同学的切身利益和研究组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的切身利益这个‘三赢’事实理论化,把努力的方向具体化,并树立鲜明的旗帜,让同学们一直怀抱这个梦想而且能实践这个梦想。”

 

“尊重学生的人格,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辛苦,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不是出文章的工具,而要培养其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独挡一面。”

 

“导师并不意味着授予了特权。而事实是被赋予了一项职责,那就是要有能力去发挥其他人的潜质。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团队能够信赖你。如果能表现出一个坦诚、守信和实实在在的为人品质,那团队一定会信赖你。实践梦想——要与团队建立一个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情纽带。只要你能坚持不懈地去做,最终每个人都会被你感染的……”

 

鞠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努力去践行的。他感喟能够成为师生是一种缘分,而他正是一个惜缘的人。

 

和鞠教授聊着谈着,不觉已是中午,阳光洒入他拥挤的办公室。小小20平米的房间他又一隔为二,外间留给研究生用,所以那里总是人气很“旺”,他喜欢这种氛围。

 

 

鞠先,1964年生于江苏靖江,19861992年先后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3年聘为副教授,1999年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199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行列。

 

从事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和临床分子诊断研究,发表论文282(影响因子大于3.0115篇,影响因子大于5.057篇)。专利18件(8件授权),中英文专著4部,专章7篇。成果被SCI刊物他人引用3186次,h-index32,曾获2001年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与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07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