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丽和她的团队。
文/周世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觉得首先是要给我的团队营造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他们才会有灵感和激情,然后还要有坚强的意志,最后才是有高的学术水平。前两者如果你没有,仅有高的学术水平,人却自私、没有胸怀,那你未必能成就事业……”
一聊起创新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马文丽教授非常自豪,一谈就是2个小时。她热情、直率、平易近人,给笔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办公室的玻璃柜里摆满了专利证书、获奖证书,这一切都见证着主人艰辛、执着、成功的过去……
毅然回国
马文丽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从小在机关大院长大,母亲是一个知识分子,马文丽记忆最深的是母亲常说的话:“一个人有两件事情是要记住的,一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宁做千件好事不做一件坏事;二是一个人永远不要把别人当傻瓜,把别人当傻瓜的人自己就是最大的傻瓜。”
在协和医科大学读书时导师的经历对马文丽而言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她铭记于心。导师1951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是周恩来总理“引”回来的第一批爱国科学家,回来后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被怀疑是美国特务,发配到四川当养猪班的“班长”,这一当就是11年,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才被调回。每每聊天时学生们问他:“您有没有后悔过?”他笑笑说:“不后悔,现在我们同学聚会时,他们都称我为‘爱国科学家’呢。”吃了那么多苦还这么乐观,这让马文丽明白了什么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怀。
让马文丽触动更大的,是一次她在国外看到华人报登的一篇《绿叶何时变红花?》,其中绿叶指的是国外的那些留学人员,意思是海外留学的学子们何时能成为祖国建设的红花?而不是永远做国外老板的绿叶。海外工作的经历让她深有同感,也让她更坚定了将来学有所成时一定回国服务的信心。
1998年,南方医科大学(当时的第一军医大学)由于各种的原因,生物学科一直走下坡路,以至于成了学校“濒临崩溃”的学科,学校领导非常着急,想招聘一个合适的学科带头人,使学科重新发展起来。于是让人事处查档案,查看本校在海外本学科学习的人员,自然就查到了马文丽。学校办公室以校长的名义给她写了一封信,诚挚地邀请她回国。不久校长又亲自给她打了一个电话:“马文丽,你什么时候回来?”话虽少,但非常真诚、非常急切。离开学校已经多年了,但学校在她出国前安排的房子、组织关系,发放的工资福利都保存着。
这些让马文丽和她先生都非常感动,她先生说:“别人办绿卡不回去还说得过去,我们俩要是不回去就说不过去,组织上这么信任咱们俩,我们应该回去。”
于是,他们迅速卖了在美国的房子、车子、新家具,自己掏钱买了投影仪、手提电脑、小型实验用的器具等科研设备回国。
营造和谐氛围,致力培养创新团队
马文丽选择的是一个国际前沿性的攻关课题,因而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马文丽为研究所争取到的国家、企业、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科研攻关基金及企业的项目投资超过了1000万元,之后逐年递增。研究所共承担国家、军队、省、市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2项,经费总额达数千万元。利用这些宝贵的科研经费,马文丽和她的同事们组建了国内一流的基因芯片实验基地,有华南地区最先进的基因技术研究设备、基因解码装置以及基因芯片设备和检测仪器,为创新团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她常对她的团队说,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每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都是可以做成的。”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时,我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韩国、日本学者所在的实验室刚开始只有一个,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4~5个,他们很抱团。而中国学者所在的实验室正好相反,刚开始有5个中国学者,共同在美国老板的领导下,干了一年后就变成3个,再过一年说不定就成了2个,越来越少,他们不抱团,互相之间会拆台,我有时候觉得蛮悲哀,当时我有一种想法,我不会这样做。”在创新团队中,马文丽致力于建设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她带领的团队年龄相差不大,团队内部非常团结,即使有竞争也是良性的。
“一个人有多大胸怀,就会成就多大的事业。”马文丽觉得创新团队需要知识分子摆脱一些个人得失,以主人翁的宽广胸怀迎接历史的新使命。
也正是在马文丽的带动下,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硕果累累,人才济济。
团队中的宋艳斌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应用小RNA技术结合基因芯片对红白血病细胞恶性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近5年内,负责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点课题各1项,作为主要申请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副主编专著《分子肿瘤学》,获国家专利2项。
张宝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管癌肿瘤抑制基因BLU、FUS1和TUSC4的功能研究。近年来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和中国博士后课题1项。
刘翠华副教授2003~200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参与人黏膜共生菌的分子致病机制的课题合作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2篇),其中以南方医科大学为第二作者单位在《细胞》上发表的论文被《科学》、《自然》等杂志重点评述。
石嵘博士2006年10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中Pin基因的改变与端粒的调控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李凌副教授2002~2003年于美国Tufts大学开展课题合作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诊断与基因芯片,现主持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近年来在JBM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副主编专著《DNA芯片技术的方法与应用》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祝骥博士、吴清华博士、危敏博士、毛向明博士、费嘉博士、师永霞博士等骨干都有重要成果。
为学生“打工”,精心培养人才
在学生眼里,“是马老师给我们打工,不是我们帮她打工。”这里所说的马老师打工是指马文丽帮学生们创造科研条件,做好后勤服务。如买设备、仪器等,跑房子、职称、联系出国等。
马文丽在人才培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她坚信自己的理念,不为自己的课题而耽误学生的学业,而是尽心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人生应该具有的目标和理想,努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忠诚、执着地追求学术研究。她相信:即使学生没在自己这里做出成果,有浓厚的科学研究兴趣、有好的科研方法和理念,那么他们出去后一定也会成为科技界的精英。“人生是一个马拉松,不是一个百米冲刺,不是硕士、博士一步到位,而是还有一个过程,要致力于过程中人的科学思想和毅力的培养,致力于过程中执着地追求。”
除了给学生指导方法、培养兴趣,为让学生们能同国际接轨,每年马文丽都会派一二名最优秀的博士出国留学,把他们送到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世界一流的大学,让他们在那里感受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将自己国内的研究在国际交流中得到提升,学生不仅在SCI上发表文章,而且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一些学生的学术研究做得好,马文丽就采取直接把他们送出国去,选送到国外对口领域对口专业学习。同时,她通过平时的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使学生对自己今后回国后的目标更加清晰。而且,出去的学生也乐意回国继续自己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每年出去的留学人员基本上都回来了,他们很快成了马文丽的“左膀右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老师的期望,“我们争取让我团队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更好的发展,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得越远,思路越广,眼光越高!我希望他们将来都超过我,让生物基因技术研究取得更丰富的成果!” 马文丽说着,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马文丽,1993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4~1998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博士后访问学者。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华南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芯片技术,对基因芯片研制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五”重大科技攻关、广州市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81篇(SCI收录28篇),主编、副主编专著8部、教材10部。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近5年共申请国家专利8项,其中5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 |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编辑:K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