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2期 > 正文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2009年02月24日  来源:神州学人 
  

 

望着窗外的蒙蒙细雨,我不禁感慨万千。5年前也是在这样的细雨中,我来到了日本仙台。初到仙台时得到了在日中国留学生和日本友人的许多帮助,使我能够在鲁迅先生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学习和生活。

 

国家对优秀自费留学生的奖励体现了国家对自费留学生的鼓励、关心和支持,能够有机会在日本东北大学留学并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的奖励,是国家对我4年不懈努力的肯定,让我感到自己如此幸运。

 

我的一家三口都是留学生,女儿上小学,算是小留学生,丈夫和我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紧张的学习之外还要兼顾一家人的生活,每天是紧张而忙碌的,女儿常常独自一人在家,有时晚上回家女儿已经一个人睡着了。虽然留学生活充满艰辛,每当自己遇到困难和感到无助时,想到国家、亲人和朋友的期待,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就充满了向上的力量,自己时时告诫自己,我所展现的应该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我决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现在的仙台应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日本的朋友们也许正徜徉在花海,醉心于樱花的浪漫。我们一家都已圆满完成了各自的学业。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开始了新的航程,作为一名有过留学经历的青年学者应该把在日本学到的先进的科学知识、科学理念以及奋斗精神融合在自己的工作中,在方兴未艾的国家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己的祖国母亲也拥有同世界其他母亲一样的美丽和骄傲。    ——张焱

 

 

张焱,2007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女,1969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2000年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内科工作。20002003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同年赴日本仙台留学。20044月~2008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和应用生理专业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

 

 

 

 

能获得2007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感到十分荣幸。我非常感谢国家能为广大的自费留学生设立这项奖金,这是国家对我们的支持、鼓励和理解。作为一个自费留学生,我切身体会到了在外求学、求知的辛酸与苦辣,更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与牵挂。我希望能够用我的所学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于振宇

 

 

于振宇,2007年获奖者,留学日本。

 

1976年出生,1997年获得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士学位,2005年获日本千叶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日本千叶大学人工系统科学系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4月至今,在日本千叶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在留学期间,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4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日本国内会议论文4篇,其他合作文章10篇。

 

曾获北京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高科数字信号处理一等奖学金等,并被评为1997年度电子工业部优秀毕业生。

 

 

 

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我的祖国。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温暖。生在和平年代, 长在红旗下,祖国的繁荣富强是我们这些海外学子的骄傲。

 

2000年大学毕业后出国, 虽然我在国外多年, 但每年回国, 都看见祖国在发展变化着,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科技是生产力,尤其是最近几年, 我注意到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 加大在教育发展上的投资。每年派出很多公派留学生到国外工作学习,甚至一些学生读本科、硕士期间都有机会到国外开阔眼界。国家出台各种奖学金, 鼓励各类人才,不只是送科技人才到外国提升自己, 更有各类政策鼓励在外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工作。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对人才的重视及殷切关怀。

 

我也要感谢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参加评选的各位老师和国内的专家评审团。这份殊荣的获得使我更加自信, 更加积极, 对我是莫大的鼓舞。

 

我现在的博士导师沃尔夫冈·斯图尔曼(Wolfgang Schuhmann)也是我要尤其感谢的人。我以前并不是学电化学的, 但是他不介意我的教育背景, 给了我机会, 让我能够开始在电化学领域的学习, 并且多次给我机会,让我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提高胆识。

 

最后, 我想跟我的爸爸妈妈说声谢谢, 谢谢他们支持我出国, 让我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谢谢他们对我永远的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 在此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开开心心。

 

我会继续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把专业知识学精学深, 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在不远的将来回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陈星星

 

 

陈星星,2007年获奖者,留学德国。

 

1979年出生,2000年获湖南大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丹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化学及生物化学系电分析及传感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参加英国纽卡斯尔(Newcastle)的国家电化学会议曾获海报奖,2005年获中国发明专利1, 并于2005年成为国际电化学社会成员。

 

 

 

 

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惟一的获奖者,我倍感荣幸。这是国家对我们留学生实实在在关心的体现。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每一个自费留学生都应该积极争取。获奖者不仅能得到相对较高的奖金,而且还能为将来回国工作赢得有利条件。祖国最近几年的发展十分鼓舞人心。我们留学生也盼望着祖国能够繁荣强大,也更希望将来学成归国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马明林

 

  

 

马明林,留学美国,2007年获奖者。

 

1980年出生, 2003年获清华大学化工系学士学位,2003年至今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LangmuirMacromoleculesAdv. Mater.等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拥有2项美国专利。

 

曾获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Alkermes 奖学金,MIT材料日最佳海报奖, 全美材料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 Schlumberger 早期成果奖第一名等。

 

 

 

 

 

能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感到十分高兴和光荣,这对我来说,即是一种荣誉、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更是一种动力。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这份奖学金。我将把这部分资金用于自己在美国的学习以及科研,更好地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将来能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获得该奖,既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导师、课题组同学,以及周围的科研环境密不可分。我的导师汪正平在电子封装领域工作过几十年,并有着杰出的贡献,在我攻读博士期间,他给予了我很多有价值的指导。同时,全课题组的同学也提供给我很多的帮助。佐治亚理工学院也给我们提供十分优良的研究设施与工作环境。在此,我十分的感激他们的指导与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我能够获得这次奖学金与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姜洪进

 

  

 

姜洪进,2007年获奖者,留学美国。

 

1976年出生,2000年、2003年先后获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与高分子科学系学士、硕士学位。现就读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课题是纳米无铅连接材料(无铅焊料以及导电胶)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国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能够荣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是对我以往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鞭策。在200010月踏出国门之前,我自己也没有想过到国外深造,机缘巧合,促成了我的留学经历,而且在国外一呆就是8年。留学的经历对于我,不仅仅是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而且意味着要珍惜留学时光,好好体验生活。

 

能够获得此奖,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精神上的支持。我也要感谢我在瑞士的博士导师亚历山大·赞德(Alexander Zehnder)和杨红博士,荷兰的研究生导师休伯特·苏皖聂(Hubert Savenije,以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徐建新老师和北京水务局的刘培斌老师。这些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我还要感谢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以“春晖计划”的方式对我资助,以方便我与国内机构进行科研交流。

 

在国外这么多年,实际上我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能够学成回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中国的水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作贡献。所幸的是,这些年我一直跟国内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内的很多科研院校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2009年初,我被北京林业大学聘为二级教授,同时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客座研究员。我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会有更多的激情为中国的科研而奋斗。               ——刘俊国

 

 

刘俊国,留学荷兰、瑞士,2006年获奖者。

 

1977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获农田水利学士学位;2002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UNESCO-IHE,荷兰)获硕士学位,专业水与环境资源管理。2007年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获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兼任国际杂志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编委和世界青年科学家学院委员会委员及亚洲代表。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水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

 

留学以来,曾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包括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上发表通讯文章2篇。曾获欧洲地理协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章,也是目前全球惟一荣获此奖的水文学研究者。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是开发研制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政策综合气候模型(GEPIC)。本模型可在大尺度上模拟水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水与粮食生产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及粮食生产的影响。科研成果曾先后被《科学新闻》、《新科学家》等国际知名杂志报道。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的父辈祖辈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赤诚之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这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抱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念,也出于对科学的兴趣,18岁的我选择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在清华园渡过了4年难忘的时光。至今犹记得我刚入校时王大中校长的讲话《我的事业在中国》;常忆起,每天下午5点的广播——“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在那片“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的园子里,我慎重地做出了决定:踏出国门,游学西土,待学业有成,归国报效。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更深刻地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的根基和灵魂。

 

在异国求学的过程中,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民族感时时伴随着我,鞭策着我。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不同的角度,众多的机会与选择,有时也会使我迷茫畏惧。但我深信,只有经历过考验与磨练,才会拥有成长的感动与自信,更好地为祖国奉献。

 

                 ——赵月

 

 

赵月,留学美国,2007年获奖者。

 

1981年出生,2004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712月获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攻读研究生3年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除不可统计影响因子的新发行期刊外,所有期刊的影响因子均达3.9以上,有2篇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接近10,并有1篇论文被美国科学院周报(This Week in PNAS)新闻报道,被评价在该研究领域内具有开拓性成果。

 

在美国地区性、全国性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和展示报告共12次。被邀请担任2006北京国际材料周生物材料分会主席。

 

留学期间我多次担任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中秋晚会、春节晚会,担任策划、主持,以及部分演出任务协调的工作。20077月至今,担任中佛州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