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2期 > 正文

科学与美丽同行

2009年02月18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易蓉蓉

 

2008121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5名杰出青年女科学家凭借自己杰出的科研成就,站在了“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领奖台上,在与大家分享科研工作甘苦的同时,共同见证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圆满完成及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正式启动。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启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谭文、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车文荃、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环境工程系教授盛美萍等5人获此殊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毕银丽,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许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才祝凌燕,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风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时晶5人获得提名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创立于200411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等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鼓励引导更多的女性从事自然科学工作。在此,介绍上述10名获奖者中的3位,以展现她们的风采。

 

 

杨启华:勤奋耕耘,默默前行

 

打开杨启华的主页,一张张被学生簇拥的照片映入眼帘,学生们都冲着镜头灿烂地笑,那种自信和年轻能够感染每一个人;她站在中间,永远是浅浅温柔拘谨的笑。

 

少年时,杨启华的理想是当一名图书管理员,梳理一下她的求学经历,真是觉得阴差阳错。不过让人庆幸的是,少了一位图书管理员,多了一位出色的女化学家。

 

1987年,杨启华高考时报了山东大学图书馆管理系。可是这个专业只在山东录取7个人,些微的分差,未能如愿,一下就落到了烟台师院。因为没有回去复读的勇气,而且当老师也是她另一个儿时的理想,就这样,她决定进入烟台师范学院读书。在读书期间她非常勤奋、刻苦,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本科三年级时,烟台师院从东北师范大学引进一批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的老师带来了一股新的氛围,不但传授我们知识而且经常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讲有关他们丰富多彩的科研经历。那时就激发了我继续深造学习的决心。

 

1991年,杨启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导师刘景福教授的鼓励下,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的一员。1997年,她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我对有才华的人都很佩服,也很希望向他们学习。非常幸运,从以前教过我的老师那里,我听说了大连化物所的李灿院士,那时李灿老师刚从国外回来,年轻有为,现在是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于是,她给李灿写了一封信,经过面试后,李灿同意接受她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

 

这段博士后生涯,在杨启华的研究生涯中起了转折性的作用。“我真的庆幸自己跟了一个好导师。李老师不仅学识渊博,本身更是始终如一的勤奋耕耘,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才回家。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治学态度严谨,我的第一篇文章,李老师改了十几遍,改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刚到大化所的时候很自卑,但很快我将这种自卑转化成动力,更加刻苦地学习各种知识。”杨启华在李灿院士的指导下,终于找到了作科研的感觉,并很快进入状态。博士后期间的研究结果获得第十二届国际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

 

在李灿院士的推荐下,杨启华先后在法国科学院所属LCOMS/CPE实验室从事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工作,在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开始了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合成。2003年,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的资助下,杨启华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研究组。“在青年学者开始独立研究工作时,除了要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勤奋、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外,一定要加强和其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因为合作能从其他优秀科学家身上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做人和做学问的方式,并且可以拓展知识面,促进我们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与李灿院士的合作,杨启华发现了限阈在纳米反应器中的手性催化剂具有双中心活化耦合反应加速效应。该工作通过特殊的纳米反应器封口技术,将均相手性催化剂限阈在笼形纳米反应器中,同时允许反应物和产物分子在纳米反应器中自由进出,为发展高效的纳米孔多相手性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结果发现,在纳米反应器中组装两个以上手性催化剂分子时,手性催化反应的活性大幅度提高,甚至远远超过均相催化反应结果。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兼具有均相催化剂高活性、高手性选择性和多相催化剂易分离、易工业化的优点。

 

“如何在分子以及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的宏观性质进行精确预测与把控,一直是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还将尝试在杂化材料中引入不同种类的金属活性中心及手性基团,以期合成具有催化功能的等级结构材料。”

 

生活中的杨启华爱穿裙子,高挑亮丽,“我最近几年很爱逛街,买衣服打扮自己,想抓住青春的尾巴。”

 

对于39岁的杨启华,精彩才刚刚开始。

 

 

 

 

车文荃: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个子娇小、一头披肩发的车文荃,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见过她的人,都认为她有一股“气场”。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在自然科学中找到对应于人文领域的许多概念和现象,你会感到妙不可言。”车文荃感叹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在成长的历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如果初三毕业那年,不是父母的鼓励,她可能不会继续读高中而去读当时很红火的中专;高二分科那年,满脑子装着小说、诗歌的车文荃,接受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理科;高中毕业时,她报考了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前身)无线电技术专业;分专业时,对微波技术还一无所知的她选择了微波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四川长虹机器厂第二研究所的她,又开始考研,终于回到熟悉的南理工校园,专业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999年底,她选择到香港城市大学工作一年,并于2001年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我儿子才三岁半,可是又想出去深造,真的很难作出选择。我先生和公公婆婆都很支持我,让我安心去读书。如果当时他们不同意,我想我肯定就放弃了。我特别感激他们,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无私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在香港读书的车文荃只能靠每天打电话来倾诉和儿子及家人的感情。

 

一路坚持走来的她,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雷达、无线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存在波导系统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与平面电路难以兼容等问题。车文荃进行射频、微波电路研究,将三维波导平面化和小型化,实现了与平面电路的兼容和集成。她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些子系统有望在航天系统中得到应用。

 

2004年,她又在平面集成波导技术研究之外开始了微波在医学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一次,车文荃去医院探望一位身患肝癌的老师,看到他的痛苦和完全变形的身躯,心里特别难受、震惊,“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想做点什么。”经过跟医生和医疗公司的多次沟通,车文荃一方面开始了治疗仪器的研制,另一方面开展了生物参数的适时测量及生物组织热场分析。车文荃说,目前她正和广州一家医疗公司和一所医院合作,希望在近几年可以取得一些较有突破性的进展,为医学临床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2007年,车文荃获得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以“洪堡学者”的身份赴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一年的合作研究。儿子舍不得她走,她安慰儿子说,我会每天给你打电话的。儿子说,可你错过了我成长的这一段时光。

 

生活总是不无遗憾。可正是一次次放弃,一次次归零,才让车文荃一次次收获。

 

多年在外的经历让车文荃的英语比较好,她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并结合自己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把一些基本概念和学术前沿的东西结合起来,学生学起来比较有兴趣。“我们这个专业原本比较艰涩,公式多、方程多,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很困难,就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兴趣。”

 

“我不是工作狂,我觉得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协调,否则状态就会不好。事业和家庭同等重要,是人生的一双翅膀,缺一不可。”车文荃说,很感谢父母给了她一个健康的身体,有革命的本钱。

 

“在科研上,要淡化女性的色彩,但在生活中,要还原女性的本色,做一个有女人味的女人。”车文荃说,人不能只会读书和作研究,也应该懂得生活。“作为女人,肯定喜欢购物。我不排斥时尚的东西,但不是为了引人注目,也不喜欢花里胡哨,原则就是大方、得体,再借鉴一点时尚的特色。”

 

车文荃很欣赏《晏子春秋》里的一句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勇敢向前,不倦前行,永不言弃。

 

 

 

 

许群:爱上超临界流体的女化学家

 

许群是郑州人,本科和硕士都是在郑州大学化学系完成的。“我高中的时候物理化学并不好,数学特别好。刚上大学的时候对化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当被问到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不是从小就有化学天分的时候,许群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

 

刚进化学系学习的许群开始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可能是个性使然,许群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化学专业,就一定要让自己喜欢上化学。她从大一暑假便开始看《居里夫人传》,努力培养自己对化学的兴趣,在学习上不断给自己施压。功夫不负有心人,到毕业时,她以全系第二名的成绩顺利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就这样,许群把不喜欢变成了喜欢甚至热爱,她说“越是大家觉得难的事情我就越要做好,这也是督促我进步的一个动力吧”。在科研工作中,她总是有特别多的东西想要去实现,她已经把在科学上的不断探索当成了一种可以享受的乐趣。由此也为她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2001年,年仅30岁的许群完成了德国Karlsruhe核研究中心环境技术化学的博士后工作,又回到了母校郑州大学。谈到放弃国外先进的工作条件回国时,许群说:“我很喜欢德国,因为那里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验态度,但那里终究不是我的祖国。”

 

许群回到郑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瞄准国际前沿,建立超临界流体实验室,填补了河南省空白,并结合国际前沿,重点开展了超临界流体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00712月,许群课题组在《大分子》(Macromolecules)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周期性地在碳纳米管上排列:超临界二氧化碳诱导聚乙烯结晶》。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写道:“这个研究报道了一个全新的利用超临界CO2制备shish-kebab相态的结构的方法……这个工作开启了一个制备杂化结构的新机遇。”

 

2008年,许群又在《大分子》上发表了文章《纳米杂化羊肉串儿结构:超临界二氧化碳诱导聚乙烯在碳纳米管上结晶》。审稿人评价说,“这是一篇具有重要研究结果的非常让人着迷的学术论文。”

 

许群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此时距离她建立河南省首家超临界流体实验室已经7年。她将超临界流体应用在节能减排、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改性、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方面。所制备的高强轻质的工程塑料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民用领域,如汽车轮胎制造业代替传统制品,在保证性能不变的同时,由于轻质,可大大节省能源。

 

许群说,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她秉持的就是父母教导的严谨、有条理、高效,“所谓高效就是把时间看得很珍贵”。见缝插针,利用来北京领奖的机会,许群还要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做实验,和导师韩布兴讨论问题。

 

记者看到她背的书包特别重,就好奇地问她。她从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英文资料,有的已经翻看得很破了,很多地方画着红线或者密密麻麻写着一些批注,“文献就要挤出时间看,我来北京坐在火车上,有三四个小时可以静静地看文献,好高兴啊,不会有人打扰我了”。

 

“如果说有困惑,就是经费问题。我当时是因为对母校郑大有感情,而且先生也在郑州,所以回了郑大。但地方高校经费申请渠道少、数量少。”许群说,“但我相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现在已着手和企业联系了。”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