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2期 > 正文

恩舍尔兹维克纪行

2009年02月18日  来源:神州学人 
  

讲座现场。

 

/李旭东

 

2008年春节假期后不久,一份来自瑞典北部小城恩舍尔兹维克的传真发到了使馆教育处。这份言辞恳切的传真出自该城高地学校的一位老师之手。目前在他的学校,7年级至9年级的学生正进行一个为期3周关于中国的项目,鼓励学生了解中国、认知中国。为了使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非常希望中国使馆能派人访问他们的学校,并为学生做关于中国情况的讲座。

 

教育参赞将去这个学校做讲座的任务交给了我。

 

 

初识小城

 

226日一大早,我踏上了北上的旅途。在北欧的晨光中经过一个小时向北的航程后,恩舍尔兹维克小城已经就在不远处了。在飞机降落前的低空滑翔阶段,我能够清楚地看到皑皑白雪、封冻的湖泊和冰面上三三两两的滑冰客。对于几个月来一直抱怨暖冬并固执地在暖冬中期盼冰雪而不得的我来说,实在是一份惊喜。看来瑞典不是没有真正的冬天,我只是没有找对地方而已。

 

走下舷梯时的寒冷很快被机场出口处两位素未谋面的朋友热情的问候所融化。通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得知,那位男士是高地学校的艾肯博瑞校长,他作为邀请方来接机,我并不感到意外;另一位则是当地教育局的负责人贝克隆德女士,她也一同来机场迎接,我想这一定不仅仅是对我这位中国外交官的礼遇,更是体现对我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尊重。

 

在从机场到学校的路上,两位朋友生怕客人感到被冷落,一路上轮流说个不停,介绍他们引以为豪的小城的一切。比如恩舍尔兹维克机场每天只有6个航班起降,规模很小,不过对于一个只有三四万人口的小城来说,能有一个机场已经很不错了;比如小城预计两三年后就可以通铁路,现在工程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着,如果我下次再有机会来恩舍尔兹维克,没准可以选择坐火车来,更加仔细地饱览沿途景致;比如他们的冰球队去年夺得了全瑞典冰球联赛的冠军,所有运动员都是小城人心目中的英雄等等。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溢于言表的热爱也感染着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听众。只是路途不远,很快车子就开到了学校,虽然意犹未尽,介绍也只好就此打住。他们告诉我在讲座结束后会带着我坐车到小城各处转转,到时候可以再边转边聊。

 

 

参观学校

 

根据校长的介绍,高地学校提供从学前班起到9年级止的教育,10个年级共有学生400人左右,在恩舍尔兹维克算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初中3个年级人数相对多些,有大约180人,这些学生将是我今天讲座的听众。因为学校没有可以容纳全部180名学生的礼堂,他们将学校楼内的天井进行了布置,摆放了90把椅子,已经将空间利用到了极限,幕布、电脑、投影仪和音箱等都已经安排妥当。主人很细心,特意从他的一个在中国做贸易的邻居那儿借到了一面大号的五星红旗,和同样尺寸的瑞典国旗分别悬挂在天井幕布两侧上方,布置风格简洁庄重,让我感到我所代表的国家的尊严。按照事先的约定,每次讲座一个半小时,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听到讲座,我把同样的内容讲两遍。他们已经根据这样的安排给3个年级调了课。我将保存有演示文件的U盘在他们的电脑上试了一下,视频投射、音频播放一切正常。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学校的安排饱满而紧凑。第一场讲座11点半开始,下午1点结束。稍事休息,第二场讲座1点半开始,3点结束。

 

距离第一场讲座开始还有1个小时。校长安排半小时参观学校,半小时午餐,非常客气地征求我的意见,问这样安排是否合适。我表示客随主便。即使校长没有参观学校的安排,我都会主动要求。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了解驻在国的各类教育,本身就是我作为教育外交官工作的重要内容。主人主动安排了,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今天是学校低年级学生的外出日,大概每半个月,学校就会安排16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外出活动一天,亲近大自然,夏天可以在林中远足,采摘野果和蘑菇,冬天可以到封冻的湖面上滑冰,或者到现成的雪道上练习滑雪。学生外出了,教室空空如也,桌椅摆放随意,完全没有传统印象中的整齐划一的横平竖直,想必这是鼓励孩子天性自由发展的一个小例子吧。每间教室的墙上张贴着各种主题的学生绘画作品,笔触稚嫩,透着天真烂漫。从画的内容和技巧上,很容易区分出来教室小主人们的年级高低,向校长求证我的猜测,竟然屡屡猜中。看来全世界的孩子,不分国籍不分种族,童心是一样的。

 

在教室的对面,居然是摆放着很多套灶台和厨具的超大厨房,灶台一尘不染,厨具熠熠生辉。诧异间,校长告诉我,这是小学生进行家政课实习的地方。学校从2年级开始设有家政课,不仅要学如何打扫房间烹调食物的理论,最重要的是实践,不能做“光说不练”的假把式,瑞典人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看来就是这样从小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眼前的这个大厨房就是学生们实践烹饪技术的舞台。原料由学校免费提供,做好的食物成品学生可以自己享用,也可以出售给老师。有很多老师付费向学生购买他们的劳动成果(比如面包、甜点之类)作为课间茶点,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了报酬,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老师的一种鼓励和肯定。

 

穿过大厨房,就到了学校的初中部了。和刚才看到的空荡荡的小学教室不同,这边的几间教室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学生们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各自的主题有板有眼地分工合作,时而自己专心致志地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时而和身边的同伴窃窃私语交换意见。桌子上堆放的从图书馆借来的和中国有关的各种英文书籍,那是他们的参考书。比如有的小组的主题是中国的人口,桌子上已经摆着一张用硬纸板裁好的中国地图,还有一些代表人口单位的小人儿摆在不同的区域上,哪里人口密集,哪里人烟稀少一目了然;比如有的小组正在研究中国乒乓球运动,一个大大的文件夹里面装着或手绘或打印出来的各种图表和数据,虽然简单,到也不失全面;有的小组更是紧贴时事,正在研究中国的食品安全以及空气污染,中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如何,中国将如何保证奥运会期间的交通畅通有序等等。即便是不从内容,单从这些学生关注的主题,就可以看出他们思维的发散,真正在动脑筋。从成人的观点出发,这些初中生的角度也许稚嫩,内容也许稍显肤浅,作品也许青涩,但我们哪一个人不是从稚嫩肤浅青涩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从初中部的教室出来已经是11点,到了学校食堂开午饭的时间了。局长、校长陪着我来到窗明几净的食堂。因为今天是小学部的外出日,小学生们在外就餐,食堂里面全是初中生,好多还是刚才在教室里面见到的熟面孔。瑞典的义务教育不但不需要学生掏钱,政府连午饭钱都给学生们出了。午餐有4种沙拉,主食是意粉加肉酱,任意取用。在吃饭的时候,感觉到前后左右都有学生们抛来好奇的目光。对于他们来说,想必学校里来了中国人是件很稀奇的事情吧。

 

在食堂里,有些餐桌上老师和学生混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好像是朋友一般。我很羡慕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禁不住要夸上两句。没想到几句情不自禁的夸奖打开了局长的话匣子。原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享有政府提供的午餐,这是他们的福利。可是老师无权享受这样的福利。当地教育局,具体说就是眼前的这位教育局长在她的权限范围内做了一个规定,学校老师如果愿意享受清净,他们当然可以自己从家带饭或者从校外买午饭在教师休息室吃;如果老师愿意和学生一起在食堂就餐,可以免费。这种边吃边聊的“工作午餐”,旨在鼓励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更好的沟通。局长的这个规定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拥护。从局长的表情上看也对她自己的这项政绩颇为得意。谁说教育只能在课堂里进行?在饭桌边也一样效果明显。

 

正说话间,两位当地媒体的记者走进食堂,原来他们知道了今天这里有一位中国外交官来学校访问,特意来采访的,也许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儿对这个平静的小城来说是具备新闻点的吧。距离第一场讲座开始只有10分钟了,抓紧时间,握了手后,免去寒暄客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们问了我为什么愿意到小城来给学生们讲座,学校和学生给我怎样的印象,我的讲座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等等,我都简要一一作答。“最后一个问题,根据您的观察,中国人和瑞典人有哪些相同点?”。我略作思考,用“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两个短句子作为采访的结束。

 

 

讲座

 

11点半准时来到教学楼的天井,下面已经座无虚席。校长将我向在座的同学做了简单介绍后,把话筒交给了我,接下来就是我的时间了。“作为在瑞典工作的中国外交官,我很荣幸获邀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讲座,向你们介绍中国。”下面响起礼貌性的掌声。看来初中生比较害羞,要达到比较好的互动效果,要多交流几句才成。“我首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在座的有多少人去过中国?请举手。”只有一个小女孩举手。“那么,有多少人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去中国?”三分之一学生举手。“在讲座结束时,我会再问一遍这个问题,如果那时候能有一半人举手,我会很高兴。”这段开场白结束后,下面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接下来,我首先介绍中国地理、历史、经济排名、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中瑞双边政治、经济、教育关系等宏观情况。在下面的“典型中国”部分,选取了近百张照片来展示中国的自然景致、风土人情和人民的精神面貌,配上“茉莉花”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力求生动轻松。为了尽量做到全面客观真实,紧接着那些令学生啧啧称赞的漂亮图片,又展示了一些不那么赏心悦目的照片,将中国的人多地少、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情况也做了说明,并且介绍了政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在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最后一部分,当然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从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切入,引出北京奥运会,瑞典和中国共同分享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从张艺谋的奥运宣传片,美轮美奂的鸟巢、水立方,引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来历,将一个个和北京奥运相关的主题娓娓道来。

 

考虑到听众是初中生,讲座用的英语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门外语,所以在一周前开始做准备的时候,我就尽量避免用复杂的单词和长句子,对于我们这些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简单意味着好,用彼此都能理解的简单英语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我在上面讲得认真,学生们在下面听得仔细。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因为下面还有另一场讲座的安排,虽然意犹未尽但也只有就此打住。我又问,“现在有多少同学希望将来有机会去中国?”80%的人举了手。“谢谢大家!”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自由提问,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校长鼓励同学们。同学们好像是羞于在大庭广众下说话,好些同学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有谁勇敢地站出来。“如果没有问题,解散。”校长的话音未落,已有一群学生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迫不及待地冲到了我的身边。“汉字有多少个?”“为什么是方形的?”“爱这个字用中文怎么写?”“为什么中国一个家庭只允许生一个小孩儿?”“普通话是一种方言吗?”“中国的初中平均一个班多少人?”“去北京旅游什么季节最好?”五花八门的问题,充满了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的好奇。等所有的问题回答的差不多了,台下已经又坐满了第二拨听众。我简单喝口水润润嗓子,第二场讲座马上开始。

 

两场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学生们在讲座后的自由提问,明显能够感到他们所提的问题都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真正深入到项目中去。因为学生们无法直接阅读中文,对于一些问题虽然从英文资料里面找到了答案,但还是愿意利用我来讲座这样的机会向我这个中国人直接求证,希望了解我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根据计划,讲座结束的时间到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时间回答了。我将自己的所有联系方式留给了同学们,欢迎他们有了问题随时和我联系,我会尽量给他们满意的答复。

 

 

再看小城

 

讲座结束了,高地学校一天的学习安排也画上了句号,学校恢复了安静,仿佛要好好休息一下以迎接第二天的喧嚣。局长和校长开车带着我到小城中心地带转转,使我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这个瑞典小城。恩舍尔兹维克位于瑞典东海岸中部,西边临湖,东边滨海。这个小城坐落于几个山谷中,车子在山谷中随道路起起伏伏,同一处景致,倒有几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韵味。小城人热爱体育运动,尤以冰球运动为甚,在方圆20公里范围内,有7座标准化的冰球馆,小城的在瑞典冰球界可谓赫赫有名。城中心靠近欧洲4号公路,建有跳雪高台,坡度很陡,如果能有机会从上滑下,一定能够体会到什么叫风驰电掣。离跳台不远,是一个水上活动中心,一年四季都对外开放,据说里面的水滑梯的蜿蜒起伏,总长度在整个欧洲都能排得上前几名。高高的跳台和长长的水滑梯现在已成为小城的地标。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休闲城市,恩舍尔兹维克同时还是一个工业城市,生产以坦克为主的军工产品,还是瑞典造纸工业的中心。近几年城市发展很快,经济繁荣,工作机会增加,伴随着新居民的涌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

 

车子沿着盘山路驶向山顶,山顶上有一座餐厅,这是今天的主人招待我晚餐的地方。预订的座位紧邻大玻璃窗,从上望下去,整个城市,包括那湖、那海、那山谷、那跳台、那水滑梯,一览无余。城中主要街道边的路灯已经亮起,小城笼罩在落日的余晖下,安详宁静。推杯换盏间,外面天光渐晚,不一会儿大雪纷飞起来。再向山下望去,刚才华灯初上的小城顷刻间已踪影不见。问主人这突来的风雪会不会影响回程航班,主人让我一百个放心,这样的“风云突变”对小城来说是家常便饭,即使雪比这下得再猛些,也不会影响航班。看主人信心满满的样子,虽心里打鼓,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个小时后,我按计划登上了飞机。飞机在风雪中分秒不差地腾空而起,向斯德哥尔摩方向飞去。舷窗外漆黑一片,虽然无法目视但可以感觉到恩舍尔兹维克的群山在机翼下向后退去,越来越远。步出阿兰达机场,斯德哥尔摩的夜空已经是繁星点点。

 

7个小时的访问虽然短暂,但小城教育官员和校长老师们的热情友好、小城学生的勤学、好奇甚至羞涩都已经永远定格于我的记忆深处,成为美好的回忆。这次访问,如果能留给小城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良好印象,进一步激发起他们了解中国的意愿和兴趣,甚至能在他们的心底播下几颗友谊的种子,这,不正是我们外交官辛勤工作的意义所在吗。

 

  (底图:恩舍尔兹维克小城。摄影/李旭东)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