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俊国 2009年对于32岁的我,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正式结束了9年的海外学习、工作生涯,怀抱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决心,满载着学成归来的荣誉,受聘为北京林业大学二级教授。 在中国,年轻有为的教授并不少见。但是刚刚30出头就被聘为二级教授,还是不多见。能够成功受聘二级教授,是北京林业大学对我的信任,我会在北京林业大学提供的科研平台上面,积极创新,刻苦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脚踏实地地在中国的水利与自然保护科研事业上干出一点成绩。
在瑞士爱因斯坦博物馆留影。
命运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上 与众多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熏陶而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科学家不同,我的父母是山东莱芜地地道道的农民。成长在乡村质朴宁静的环境下,我自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广阔肥沃的庄稼地哺育我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我踏实稳重的个性。 虽然家境清贫,但我自小就聪明懂事,刻苦努力。没想到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在高考时意外地失利了,这可以说是命运跟我开的一个大玩笑。 当时我从村里坐车坐了很久,去县城参加高考。我们住的是一个很便宜的小旅馆,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有几百只蚊子在耳边一直嗡嗡地叫。一边是蚊子吵得人心烦气躁,我又被咬得全身发痒,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担心睡不好第二天的考试受影响……就这样很焦躁地和蚊子大战一夜,几乎未能合眼。结果第二天在考场上精神恍惚,基本上是边打瞌睡边做题,3天的高考,我有两个晚上都完全睡不着。人生第一次经受这样的考验,真是身心俱疲。直到现在我再听见蚊子叫,都还有心理恐惧! 就这样,我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也未能如愿进入当时炙手可热的计算机专业学习。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选择进入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公费学习农田水利工程。当时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大作为的专业,但年轻的我却并没有怨天尤人。 命运给我关上了一扇门,而却又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自己对水利工程产生了兴趣,从小在泥巴地里摸爬滚打,与大地有着最亲密的接触,在小溪流里钓鱼抓虾,收获了童年最大的快乐。小乡村的成长经历让我对大自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感,加上刻苦努力的品质,对水利专业学习,我得心应手。大学4年的8个学期里,我包揽了全班8次一等奖学金。又因为积极参与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全面发展,成绩突出,大学毕业时被顺利保送攻读本校研究生。 200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准备选拔2名硕士研究生前往荷兰进行培训。当时,刚刚开始研究生学习的我并没有对这事件表现出特别强烈的兴趣。然而笔试成绩排名第二的意外惊喜让我意识到自己也有实力争取这一难得的机会。于是决心放手一博,开始精心地准备面试。 我认真研读了相关资料,对这个领域的新动态有了初步的把握。为了给面试官一个充分认识自己的机会,我精心准备了一份个人简历。凭着这一点小小的创意,我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当时我的英语口语很不好,为了顺利渡过口语面试这一关,我下足了功夫,揣摩监考官的心理,猜测出他们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准备好答案,反复背诵。结果天道酬勤,面试问题果然在我准备的范围之内。为了给监考官一个好的印象,我还花200块钱买一套西服,这对于平时省吃俭用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件奢侈品。 终于,付出总是有回报,我以第一名的面试成绩为自己争取到了这个难得的出国学习的机会,这也是我直到今天仍然庆幸和感激的。” 待我羽翼丰满定将报效祖国 就这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2000年10月,我来到了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留学之旅。 英语薄弱的我不甘落后,对所有课程一丝不苟。课前充分预习,对生词一个一个查字典,标记不懂的地方上课提问,积极与导师交流,下课与同学讨论,再认真复习一遍课程。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凭着这股认真上进的劲儿,我很快地适应了国外求学的生活。加上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和信仰。在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下,刚刚走出国门的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想也变得更为活跃。 结束了2年的硕士,我来到了瑞士,进入了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踏上了博士学习的道路。 2002年,还在荷兰攻读研究生期间,我便在荷兰海牙“水与人类安全国际研讨会”上崭露头角,为期2个月的项目研讨会,我所在小组的汇报成果一举夺得了冠军,荷兰王子威廉姆斯亲临会场,为我颁发了获奖证书。 2004年8月,还是在读博士的我被欧亚基金会(Asia-Europe Foundation)评为优秀亚洲科学家,并被邀请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欧亚环境论坛与欧洲科学公开论坛。我是当年荣获此殊荣的惟一一名学生。2004年12月,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我作为惟一一位受邀参会的中国学者来到了摩洛哥参加第一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学院大会”。 2005年,我受邀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2005年世界科学论坛”。 在攻读博士的初期,我并没有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很多学术文章。我认为,学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的博士课题是在全球尺度下,以高空间分辨率,模拟生态系统水资源使用量。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当时很少有哪一个模型能够同时兼顾大尺度和高空间分辨率。 在做了广泛的文献研究以后,我决定通过将地理信息系统与美国著名的环境模型EPIC相结合,自己开发一个模型来完成课题。自己开发模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当时我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编程没有任何基础,而我所在的课题组在这方面也没有任何经验。于是我选择了自学,大量阅读有关ArcGIS编程的相关书籍。由于没有人帮助,有时候可能专业人士只需要一分钟能够解决的问题,我就得花几天甚至半个月才能够找到答案。面对困难,我没有气馁,一如既往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就这样,我在地理信息系统编程方面慢慢积累了经验,逐渐成为了高手。 2005年3月,我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到黑土地科研与拓展中心学习EPIC环境模型。我的积极进取与刻苦努力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当地的学者。在我离开德克萨斯之前,中心主任致信我在瑞士的导师,赞扬我的努力与勤奋,认为我一定可以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取得不凡的成就。在我离开德克萨斯时,与我交流过的科学家、访问学者,甚至是当地居民,都自发地为我举办了欢送会。据说这还是黑土地科研与拓展中心最大型的欢送会。每当想起当时的那个场景,我依然感动不已。 滴水可以穿石,厚积才能薄发。在经过艰苦努力以后,我终于胜利完成了我的模型开发工作。一个崭新的软件—GEPIC(GI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 —诞生了。GEPIC模型克服了传统大尺度模型空间精度不高的缺点,能够在大尺度上(全球、国家、流域等)以高空间分辨率模拟水文、植被生长与耗水、水土流失等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对以上过程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通过GEPIC模型,我已经与美国、奥地利、瑞士、荷兰、德国、英国、西班牙、瑞典、加拿大、中国等数十个国家的科研院所建立起合作。为了让GEPIC模型更好的造福科学界,我将GEPIC模型的计算机软件、源代码及用户手册发布在网络上面(http://www.eawag.ch/organisation/abteilungen/siam/software/gepic/index_EN)。用户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相信这一免费软件将为全球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强大的科研工具。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2005年6月,我前往奥地利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参加青年科学家暑期培训。IIASA在自然资源、环境、能源、气候变化等相关领域都有很权威的研究,虽然只有近百名正式员工,IIASA每年都会在《科学》、《自然》上面发表几篇文章。在这个科研氛围浓厚的地方,我如鱼得水。 有一天,一个叫迈克尔·奥布斯特纳(Michael Obersteiner)的科学家来找我。他对GEPIC模型很感兴趣。我详细给他介绍了GEPIC模型的功能。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并希望能够一起合作,申请科研经费。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我们的项目建议终于在2007年得到了欧盟第六框架计划的资助。一个新的欧盟项目诞生了。很值得自豪的是,那时候我还没有博士毕业。 在经过几年科研积累以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博士期间第一篇论文。现在我还依稀记得第一篇论文准备时候的艰辛。创新是科研的灵魂,这也意味着博士生所作的研究内容是很少有前人做过的,即便是导师也只能给出建议,而不能在具体方法与内容上给出详细的指导。我还是通过自学,大量阅读文献,经过反复地修改,并虚心对待导师的每一个建议。第一篇文章终于顺利发表,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7~2009年,3年内我共发表了SCI论文16篇。实际上,正是由于博士期间扎实的基础,才让我以后的论文发表非常顺利。
刘俊国(右)受“水足迹”概念的提出者、荷兰特文特大型教授霍克斯塔(Arjen Hoekstra,左)邀请参加世界水周国际会议。
结缘北京林业大学 实现回国夙愿 2008年,我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半年内有4家单位给我发出了邀请函。面对这么多国内外工作选择,我以“闪婚”的方式与北京林业大学缔结姻缘。我认为北京林业大学特别有诚意。学校、学院领导多次找我谈话,表达急需我加入的期望。这些领导渴望人才的急切心情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觉得北京林业大学是一个关注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其次,我也十分看重北京林业大学提供的宽松的科研平台与环境。学校承诺让我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学校不予干涉。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我也知道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刚刚成立,正需要一些有志之士来为它贡献一己之力,为它的发展和建设打下根基。而我回国的目的就是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就签下了协议。 回到北京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外做科研的时候主要是跟着学术带头人干,现在就不一样了,自己成了学术带头人,肩上的胆子就重了很多。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等等,一切工作都得从头开始。工作伊始,团队尚未建成,一切只能自己去做。那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我所在的科研楼,我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凭着勤奋刻苦的性格,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短短3个月内,我找到了理想的助手,成功请到了一项200万元的课题,并有许多研究生愿意到我的团队里面来工作。工作一切进展顺利,让我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大的信心! 我一直坚信,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中国人应当把我们的成就展现给全世界。2009年8月,我被邀请出席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世界水周”,并做了《中国人的水足迹与节水对策》的报告。会后很多世界著名科学家、学者、国际机构官员、非政府机构人士甚至包括知名企业家纷纷找到我进行会谈,了解中国政府在节约用水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希望能够有机会进行合作。在世界水周的闭幕式上,组委会还重点谈到了我的报告,并强调中国政府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谈起对未来的希望,我最希望的就是赶紧建设起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依托,将中国的水资源与自然保护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因为刚刚开始团队的建设,所以我现在还处在招贤纳士阶段,我也十分欢迎一批热衷于水资源与生态系统保护 科研事业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的团队。其次,我希望能够培养一批专心致力于科研的青年才俊。我乐意利用我自己的所学,精心辅导热爱科学事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能够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关系,帮助青年科学家、硕博研究生更稳步地前进,是让我最骄傲的事情。 2008年和2009年,通过我与德国汉诺威的莱布尼兹大学合作,我们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院校选拔了近20名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免费前往德国进行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暑期培训。这些学生回国后都感觉到受益匪浅。看着他们从精神面貌和科研心态上发生的变化,我觉得特别欣慰。 我十分清楚我们国家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才特别支持将我们的人才送往国外学习培训,然后回国为我们自己的祖国添光加彩。再者,我希望最近几年能够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权威期刊上面发表几篇高水平的文章。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为自己的国家作科研,让我心里面感觉特别踏实。我的一个理想就是能够在中国做成世界一流的学问。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的科研积累,更需要我们对中国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领域的统筹把握和深刻认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国,是我们回馈祖国母亲最好的礼物。我也坚信,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干成一番大事业!”
刘俊国,1977年出生于山东莱芜。1995年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0年,参与中荷合作项目,并被派往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UNESCO-IHE)学习,2002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攻读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顺利毕业。2009年被聘为北京林业大学二级教授,并被聘为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文水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气候变化影响等。迄今发表SCI论文近20篇,其中包括在《科学》、《自然》上发表通讯文章3篇。在2009年获欧洲地理协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是目前为止全球荣获此奖的惟一一位水文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