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1期 > 正文

十年磨一剑 成就铸辉煌——纪念“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周年

纪念“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周年

2009年01月22日  来源:神州学人 
  

 

/本刊记者曹  摄影/鲍效农

 

一条6380公里长的大江,一路汇集了数十条支流,自西到东,横跨中国,这就是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长江。1300年前,大诗人杜甫发出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慨叹,长江,不仅是一条河流的名字,更被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在中国,水是与哲学、与智慧相关联的,奔腾不息的水流,就是一种活力的象征。历史悠久的长江,见证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也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画卷。以“长江”的名义,一个肩负着国人期盼的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就这样开启了它的历程。

 

 

庆典十年

 

200812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在大厅中央竖立的一块巨大展板上,红色江山的图案映衬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周年纪念大会”的字样。与大会同时进行的,是2007年度长江学者受聘颁奖仪式。200多位本届和历届的受聘及获奖学者聚集在金色大厅,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左一)、教育部部长周济(左二)为2007年度“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代表颁发证书。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10年来,以造就领军人物带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以支持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学术繁荣,以奖励计划促进人才理念和制度创新,始终传递着党和国家对于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为2007年度“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代表颁发证书。会上,她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作出了上述的评价。

 

经验宝贵在何处?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真正选拔出国家需要、学界公认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坚持公正公开,科学规范评审程序,严格评价标准,树立良好的公信形象。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对中青年优秀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的资助,提升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效果。四是坚持制度创新,将人才项目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推动激励创新制度的形成。

 

刘延东强调,要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教师水平决定高等教育质量,高素质教师队伍决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人才资源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教师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关系。要选好用好学术带头人,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完善教师选聘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和奖惩评价制度,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希望长江学者们牢记使命,心系国家、情系教育,在服务祖国发展中实现人生理想;立足一线、言传身教,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践行神圣职责;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在攀登科学高峰中展现聪明才智;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在建设大学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刘延东说。

 

2007年度共有107名特聘教授和95名讲座教授获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军、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小章和中国科学院的江桂斌分别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的工程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和环境科学奖。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李卫红,中组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等参加了颁奖大会。

 

 

科教兴国催生人才计划

 

教育部部长周济(右)与李嘉诚先生(前左)观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周年图片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我们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起到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作用的关键。因此留住、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就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非常大的课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夺人才,人才资源早已被贴上了“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标签。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

 

科教兴国,人才为先。培养人才、繁荣科技、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要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非高等教育莫属。1998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明确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需要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步伐,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世纪之交,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40.7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4.6%,教师队伍断层严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青黄不接,领军人才匮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这些都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瓶颈。

 

没有一流的教师,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就无从谈起。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教育部认为,采取超常规的政策和举措,大力吸引和培养造就优秀拔尖人才,加快推进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教育部的构想得到了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支持,经双方商定,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决定共同筹资,联手打造“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个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突破和创新意义的人才计划,就此应运而生。

 

10年前,教育部邀请我共同成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当年,这是一项大胆打破制度局限的创举,不仅突破了教研人员薪酬结构僵化及平均主义的局限,更能为国家吸引及稳住人才,配合推动创新和改革的迫切需要。”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李嘉诚说道。

 

“抓住了这个关键,实际上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这个计划立意很高,要抓人才,就是要抓世界级顶尖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

 

对于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子来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一股流入内心的暖流,从这里他们看到了尊重,感到了责任和使命。

 

 

10年历程完善引才工程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右)与杨振宁教授观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周年图片展。

 

以“长江”来冠名这一计划,无疑寓意深远。可以想像,这一计划于10年前启动时,人们或许期待它能像长江一样,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强劲动力。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好走过了20个年头。

 

199884日,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召开“教育部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工作会议暨新闻发布会”,印发了《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和《“长江学者成就奖”实施办法》。这是一次标志性的会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随之全面启动。

 

第一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中设置了5001000个特聘教授岗位。特聘教授如何产生呢?首先由设岗高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遴选推荐,再由教育部组织同行专家会议评审,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后,由有关高等学校聘任。聘任采取分段方式,首次聘期为3年,考核合格的续聘2年。同时,对取得重大学术成就的特聘教授授予“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成就奖”原则上每年遴选一次,每次授予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奖金分别为100万元和50万元。

 

1999年,“讲座教授”的概念出现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里,这一制度被添加在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框架之中,每年聘任人数在10人以内。对于那些不能全时回国工作的海外知名学者来说,讲座教授制度无疑实现了他们短期回国工作的梦想。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对我个人而言,是从分时回国到全时回国这个过渡当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持。因为,没有这样的支持的话,很难让我有足够长的时间,或者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状,然后我最终下决心把全家都搬回来。”复旦大学讲座教授金力说。

 

施一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2年前被聘为第八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如今已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的他,谈起“长江学者”时颇为动情:“国家对海外人才如此重视,然后给大家这样一个名誉和名分以后,大家应该说有一种激动,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感觉。”

 

2004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入第二阶段。当时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人才强国战略的战鼓已经越擂越响。教育部审时度势,推出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而该计划中起重要引领作用、最高层次的核心人才项目便是长江学者项目。此时的“长江学者”,更加强调岗位与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结合,实现设岗、选人、做事的有机统一,岗位设置范围由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领域扩大到人文社会学科领域,讲座教授数额也由过去的每年10人增加到100人。另外,招聘学校逐渐发挥主体作用,开始自主设置长江学者岗位,而且要为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每人不少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每人不少于50万元)。长江学者聘任与创新团队建设紧紧“捆”在一起,“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呼之欲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是第一批特聘教授,相比当年他独自受聘时的“学术寂寞”,这样的新模式让他感慨万千:“现在,非常出色的年轻教师也开始形成团队,这也是长江学者带来的一些新的变化。”

 

2005年和2007年,“长江学者成就奖”也进行了两次修改和完善,奖励范围扩大到内地、港澳地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环境保护部所属研究机构,奖项设置改为数理化科学奖、生命科学奖、信息科学奖、工程科学奖、环境科学奖等学科性单项奖,每个单项奖评选获奖者一名,奖金100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马军对自己首捧工程科学奖多少有些意外:“只是按照程序把所有的材料递交上去,也没想到就能获奖。”按规定,成就奖获得者均为科学道德高尚、年龄在50岁以下、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国际公认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或者突破性进展的杰出华人学者。作为我国著名水处理专家,马军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2002年,他研究出了“高锰酸盐复合剂除污染技术”,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马军的长项是“变污水为清水”,是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水处理研究成果。他的获奖,乃属“实至名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从诞生到成长,除了国家的细心哺育和培养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特别是杨振宁、姚期智等一批专家为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10年来,“长江学者”逐渐成为高端人才的代名词,不仅“走红”国内,而且“享誉”海外。

 

“国外都知道‘长江学者’,而且他们在英文解释前又加了一个单词,称为‘Distinguished Changjiang Scholarship’,‘distinguished’就是‘尊贵’的意思。”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同行评审专家金国藩说。

 

从高校到科研院所,从华人学者到外籍学者,从个人到团队,从国内到国外,在不断升华和完善中,“长江”正以无尽的生命力灌溉着每一个科研领域。

 

 

人才效益铸就辉煌成果

 

2007年度“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小章、马军、江桂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0岁了,10年来,该计划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始终坚持勇于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工作的理念,已经成长为享有海内外广泛赞誉的人才计划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才计划带动制度突破的创新之路,取得了辉煌成效。

 

“现在很多最优秀的学生、学者也开始选择回国了,这是国家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而这个开始,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做出来的,就是对这个计划的认可。”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彭练矛说。

 

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5所高校聘任了1308名长江学者,其中特聘教授905名、讲座教授403名,有17名华人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受聘上岗时,特聘教授平均年龄42岁,讲座教授的平均年龄46岁;中国籍学者941人,外国籍367人;特聘教授中,98%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直接从海外应聘或回国3年内应聘的有259人。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激励和支持下,一批长江学者已经成长为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截至2007年,共有38名长江学者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长江学者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1名长江学者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一批长江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或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担任编委。

一路走来的长江学者们。

 

此外,许多长江学者在一些关键性基础研究领域承担重大课题,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34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取得的55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以及“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9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3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共65项。同时,还有一些长江学者荣获了国际性学术大奖。据不完全统计,长江学者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何赛灵表示:“我们要努力把学科发展好,而且使自己成为引领学术的领军人物。”正如他所说,长江学者在学科建设中扮演了“突击队长”的角色,他们发展优势学科,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一批重点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讲座教授利用其学术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活动,拓展了国内高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空间。

 

除在科研领域发挥优势外,长江学者还起到了教书育人、提携后学的作用。他们支持组建创新团队、讲授核心课程、大力培养学术骨干和青年学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成为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双赢的重要砝码。目前,已有67名长江学者领衔的科研团队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114名长江学者领衔的科研团队受到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8名长江学者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6名长江学者获得6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名长江学者获得16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87名长江学者指导完成的110名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计划中确立的“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制度内涵,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这一改革,充分调动了高等学校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促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高校在校生规模是1998年的4.4倍,高校承担的科研经费总量是1998年的6.7倍,而高校专任教师规模仅为1998年的2.9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对学校改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新的学术梯队,对于改革人事制度,对于整个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作用和成绩。现在回忆起来,确实起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破冰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回顾说。

 

宏大的人才计划所产生的效应,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落地开花。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示范和引领下,目前,全国共有24省(市、自治区)和许多高等学校相继实施了一批人才计划,采取有力措施,设置关键岗位,加大支持强度,大力吸引、培养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地方、高校层次清晰、定位明确、衔接紧密,促进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中、外”长江学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0年磨一剑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培育了众多心系祖国、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长江学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长江学者发出倡议:“严谨治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这既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更是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