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9年第1期 > 正文

俄罗斯淘宝记

2009年01月22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图/苗祥瑞

 

11月下旬的圣彼得堡已经进入天寒地冻、冰雪飘零的萧瑟冬天了。周末乘地铁来到圣彼得堡北郊五街里纳亚的旧货市场转转,看看会不会有所收获。初冬的天气,抄着手,踩着冰雪逛旧货市场,也不失为俄罗斯生活的乐趣之一。

 

说起这个旧货市场还挺不错,时常去看看,偶尔也能淘出点东西来。以前陆续从这里买到一幅老油画、两台老式相机、几本旧书、一叠旧的塑胶唱片、几件锻铜工艺品和一些纪念币之类的玩意。本学期回到俄罗斯还是第一次来这儿。市场似乎更大了,沿着铁路摆了好几排地摊。来回转悠了一圈,没见到什么上眼的货。大多还是那些残损手表、古旧邮票、各种徽章、二战时期的遗物和一些普通日用品。手表、邮票我不大懂,也没有那种拣漏发财的心思,所以就没多大兴趣;二战时期的遗物大多品相较差,商人们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且总有一股血腥和恐怖的感觉,所以我也很少光顾;至于生活用品自不必说,俄罗斯人民是出了名的简朴,地摊上出售旧杂志废报纸、锅碗瓢盆、各种旧电器和零件、烟盒酒瓶,甚至来路不明的单只皮鞋和破旧衣裤,总之这个市场里,一切旧的生活用品都能看得到,这些自然也不属于我的关注范围。走着看着,碰到师大的几个熟人,看了看他们买的旧皮包和旧相机,也算分享了一下淘到东西的喜悦,顺便沾点手气,没准还能有所收获。

 

回头再转,看到一个比较大的,主要经营二战遗物的摊位,跟前凑了好多人,这种摊位我兴趣也不大。看到那些冷冰冰的枪炮子弹心里就发怵,谁知道现在还会不会爆炸,所以还是小心谨慎,离远一点的好。当然,有时也能见到类似德军的望远镜、照相机之类的玩意,所以也就随便看看。凑过去一瞧,除了平常的二战遗物以外,居然有好几件雕塑,也都是列宁、斯大林、捷尔任斯基等领袖雕像。这些前苏联时期程式化的伟人雕像,基本都是规模生产的工艺品,艺术水准低下,自然难入我的法眼。

 

匆匆瞥了一眼,却猛地眼睛一亮,在一堆大大小小的雕塑中间有一件泛着银色光泽的列宁站像(见上图),好像很眼熟。表现的是列宁正在讲演的激动时刻,右手拿着帽子,指着前方,整个身体重心也向右前倾斜,正是讲的投入动情之时。身上的大衣随风飘动,更增强了人物的动势和活力,作品整体动态潇洒、神态生动,绝对是出自某个大雕塑家的手笔。

 

前苏联时期创作的列宁雕塑非常多,大部分都是模式化的政治领袖形象。当然其中自有少数几件确实看得出是出自大家之手。我所见过的立在俄罗斯南部城市萨拉托夫中心广场的列宁站像,绝对称得上是一件佳作,只可惜围着雕塑看了几圈,却没找到记录的铭牌,究竟这件雕塑出于谁人之手,至今不得而知。再有就是彼得堡的莫斯科广场上的列宁雕像,出自阿尼库申先生之手,堪称苏联时期领袖雕像的扛鼎力作。

 

看看这件雕塑还真有点像阿尼库申先生那件。心里这样想着,突然兴奋起来,没准真是他的作品,那可真是太让人激动了。一把抓起来,上上下下仔细地欣赏了一番。一件铸铝的列宁雕像,由于铝材的比重较铜材更轻,所以雕塑的重量比想像中轻了很多。哈哈,正合我意,轻巧的铸铝雕塑要比笨拙的铸铜雕塑更容易带回国。大约30厘米高的全身雕像,人体的比例和结构相当精准;体积和空间关系清晰、明确;细节塑造得精彩到位,一点都不含糊,真是太精彩了!

 

再看底座后部有两行不很清晰的字母,应该是作者签名。于是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仔细分辨。下面一行是1971或者1974字样,上面一行开头是俄语字母M,看来似乎可以排除阿尼库申的可能了。继续再看,最后3个字母发音“申”,如此高手的俄罗斯雕塑家还有哪个姓某某申的?脑子里迅速搜索,再有就是米开申,第一个字母正好是M。米开申也是俄罗斯雕塑家的优秀代表之一,虽然看起来不太像他的风格,但要说这件雕塑出自他手,我觉得也有可能,最少他有这样的能力。转念想想似乎也不对,一则前后的字母对上了,如果按“米开申”来拼,中间似乎多出了几个字母;再者米开申早在19世纪末就创作了坐落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俄罗斯千年纪念碑和坐落在基辅的巴格唐·赫密尔斯基纪念碑等不朽的作品,属于典型的沙皇时期雕塑家,列宾还曾为他画过肖像,按说不可能活到20世纪70年代为列宁塑像。(回家一查资料,米开申卒于1896年,好家伙,亏得没有妄下结论,要不可真是贻笑大方了。)再仔细琢磨署名,掐头去尾看中间,第二个字母应该是A,这下完全排除了米开申的可能。

 

那么还会是谁呢?脑子一热,管他呢,先拿下再说。上去一番讨价还价,6000卢布成交,谁让我看上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时想到了一个典故:故宫的一位文博专家带着朋友去逛潘家园,那里的摊贩都熟知他的学识和眼力,某件东西如果他说好,贩子们必定坐地起价,不肯轻易出手。所以提前和朋友约好了他不说话,看好了东西只要用手一捋胡须,那个朋友只管付钱拿货就行。后来果然见到了不错的东西,一捋胡须,示意朋友拿下。朋友一看可行,还想着砍砍价,结果急得老先生直捋胡子,又是咳嗽又是跺脚,生怕失去这个机会。呵呵,此刻真正体会到了那种急切的心情。见了心爱之物,按捺不住,马上就想据为己有,人性的占有欲和童真的执着一面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好久都没有淘到过这种宝贝,喜不自胜的感觉真太难得了!哈哈。

 

雕塑到手了,却总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生怕被人看见夺了去。从兜里摸出个塑料袋装起来,谁也看不见了,这才放下心来。提着沉甸甸的袋子继续转。不经意又看到一个书摊,摆着不少旧画册。又是眼光一亮,居然看到那本巡回画派时期,有关画家和收藏家们之间的信件和展览记录的汇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本书我找了快一年,拜托了无数朋友,都没得到,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找到了。只可惜书皮有点脏,要不肯定要亲一下。呵呵,看来今天真是个好日子,这个久违的旧货市场,居然能让我两度惊喜。

 

回家的路上,坐在地铁里,总想把雕塑拿出来欣赏,却老是不放心,怕被人看见抢了去。还是忍忍,回家再慢慢看吧。

 

兴高采烈回到家,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先拿出雕塑开始欣赏、把玩。静下心再看,天哪,署名果然是苏联人民艺术家、列宾美院教授阿尼库申先生。原来第一个字母M是他的名字“米哈伊尔”的缩写,后面是姓“阿尼库申”。揉揉眼睛,调整一下光线再看,明确是M·阿尼库申,只是铸造的不很清晰,中间几个字母不好辨认而已。再看时间,应该是1971年没错,天哪!真的不可思议!我居然得到了一件阿尼库申先生的雕塑小稿!确定了之后再来欣赏,果然是阿尼库申的雕塑风格:严谨的造型特征,随意的表面肌理,修长、秀气的手脚造型,处处反射出激情和率意的个性语言。这件雕塑虽然是领袖雕像,却能不落窠臼,完全没有程式化、概念化的弊端,属于个人艺术风格极强的纪念碑雕塑。造型的总体特征和阿尼库申先生中年时期创作的契科夫雕像比较接近。越看越喜欢,简直爱不释手。看来真是有缘。

 

M·阿尼库申(19191997)是苏联时期的著名雕塑家、科学院院士、列宾美院教授,曾获人民艺术家等称号。20世纪70年代末随同苏联艺术家代表团到访过中国,和我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钱绍武、曹春生、孙韬等曾在列宾美术学院留过学的艺术家,均在他们的著作中提起过与阿尼库申先生的情谊。我在赴俄学习之前,对他的了解不算太多,到俄罗斯之后才开始对这位苏联时期的伟大艺术家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还专程去了几次圣彼得堡的胜利广场,观赏了阿尼库申创作的大型雕塑群像。现场领略了这组雕塑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的乐观情怀。后来又特意到现场考察了阿尼库申的其他几件城雕和纪念碑作品,拍了很多资料照片,并搜集到几个版本的画册。

 

2007年秋天回到俄罗斯,正赶上了作为列宾美院校庆250周年系列展览之一的阿尼库申回顾展。算我幸运,展览结束前一周回到圣彼得堡。那几日差不多天天都去看,反复在展厅品味和欣赏大师的作品,久久不忍离去。这种展览一般禁止拍照,每次在展厅里徘徊,想趁着管理人员不注意拍几张照片,却一直都没得逞。

 

或许正是基于我对阿尼库申先生的崇敬和对艺术的执着,或许是大师对我自信心的鼓励,或许是上天对我慧眼独具的奖赏,当然还要加上我的运气,时隔一个多月,我有幸得到了一件大师的作品。很幸福地把玩和欣赏着这件艺术品!又想起了那句话:“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心人的,更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

 

晚上找来资料,查到了由阿尼库申创作的,立于圣彼得堡的“莫斯科广场”上的列宁雕像(见下图)。仔细地对比了一番,这件小稿的动作和雕塑手法与广场上的雕塑稍有差别,但是毋庸置疑,肯定就是那件作品的系列小稿之一。据资料显示:广场上的雕塑建于19661970年,从理论上讲,小稿应该创作于1970年以前或者更早,但是这尊小雕塑底座上的铭文却是1971年。这就带来了很多疑问,也带来了很多种可能性。毕竟阿尼库申先生已经作古十余年了,想当面求证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了,还是留待以后再慢慢考证吧。无论如何先享受大师作品带来的无限快乐和幸福吧!于是逢人就夸,乐此不疲。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把宝贝捧在手里,美美地品味一番。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