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学人杂志 > 期刊 > 2008年第9期 > 正文

徐新和他的犹太文化研究基金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神州学人 
  

文图/李钟梅

 

他不是日进斗金的大明星,也不是家缠万贯的企业家,他只是一个专注于研究和教学的高校教师。在身患重病,因脑动脉瘤破裂,两次手术自费掏了十几万医药费后,病床上的他想得最多的,是在有生之年用自己多年的积蓄,设立一个犹太文化研究基金。

20071113日下午,在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主任徐新教授的家中,徐新把50万元支票送到南京大学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手上,为即将设立的南京大学徐新犹太文化研究基金注入了第一笔资金。

“我这50万元不多,只是一颗种子,我相信这个基金一定能不断壮大。犹太文化研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我希望为我校的犹太学研究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徐新说。

 

从中国乡村走出的“法利赛”

1968年,未满20岁的徐新作为知识青年插队到农村,过着艰苦的乡村生活。凭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坚持用一个破旧的半导体收音机和留声机自学英语,尽管那时的他并不明白英语对他将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更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用英语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发表300多次演讲,出版多部英语专著。但他凭着锲而不舍的“韧劲”,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每忆起此事,徐新总是庆幸没有在那个很多人迷惘的年代里荒废学业。

1971年,原美国国务卿、犹太人基辛格的中国之行叩开了中美两国紧锁的大门。年轻的徐新也平生第一次对“犹太”这个词产生了兴趣。1973年,徐新进入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

1977年徐新完成学业,留校从事英美文学研究。美国犹太作家在文学上的成就给他以深刻的印象,美国犹太文学成为他最早涉足的犹太学领域。随后,他超越文学,开始有意识地去涉足犹太文化的研究。1995年,当徐新与基辛格在美国终于见面时,在赠给基辛格博士的中文版《犹太百科全书》上写道:“您的智慧不仅敲开了中国之门,而且激励中国人去叩击犹太民族智慧之门。”

如果说徐新最初对犹太文化的各种研究还仅仅是作为犹太文学研究的一种背景学习,那么与美籍犹太学者詹姆斯·弗兰德教授的结识,使他真正开始了犹太文化研究的生命之旅。1985年徐新任英语系副主任,美国芝加哥州立大学英语系主任、文学批评家弗兰德教授正好因参加两校的交流活动来南大英语系教书。当弗兰德惊奇地发现徐新正在进行当时少有人涉及的犹太文化的研究时,便主动给予他极大的帮助。1986年,徐新受学校派遣到芝加哥州立大学任教。弗兰德邀请他住在自己的家中,为徐新提供了一个了解犹太人和体验犹太人生活的最佳机会。

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在犹太人家中的生活,与犹太社团及各类犹太人如学者、律师、医生、公务员、实业家、慈善家等的频繁交往,使得徐新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深切感受到犹太文化对西方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及犹太文化对希望“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可能会有一定的意义。他开始认真思考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犹太文化这样的问题。

对犹太文化的认知和思考使徐新萌生了去世界上惟一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看看”的想法。在1988年回国之前,徐新实现了访问以色列的愿望,成为在中以建交之前访问以色列并发表公开讲演的第一人。在以色列的10天里,他没有流连于名胜古迹,也没有忙碌于各种的社交场合,而是收集了大量书店里以色列作家的英译本作品,为他以后的翻译和研究作准备。一回到南京,他就作了一次讲座,向上千名学生展示一个古老神奇又真实的文化世界。

回国后,徐新先于1989年建立了中国犹太学研究会。此后,他一面从事研究,一面继续学习,先后在辛辛那提希伯莱联合大学学习《塔木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意第绪语,在以色列的乌尔班学习希伯莱语,他还两度在哈佛大学犹太研究中心做研究。1993年出版的首部中文版《犹太百科全书》,是徐新教授在犹太文化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10多年来,他先后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论文,出版了《中国开封犹太人传说》等7部专著,因其学术活动和成就被视为中国犹太学研究的领头人和最有影响力的学者。1996年获美国弗兰德纪念特别奖,2003年被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名誉学位。

犹太人把学习传统的学者、文士群体称为“法利赛人”。对犹太文化的认识、对以色列的造访、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使命感使得徐新成为从事犹太文化研究的“法利赛”。

 

“化缘”建成的犹太文化研究所

1992年,中国和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南大校方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徐新领衔的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成立,成为中国高校中第一个犹太文化研究中心。

20011月至5月,徐新应邀至美国蒙克利尔州立大学执教。除了教学外,徐新努力“化缘”,为南京大学犹太研究中心的实体建立筹措资金。一次次的演讲、拜会、申请,让徐新的美国之行忙碌而紧张。很多人不解地问,“你这么辛苦,弄到的钱又不归自己,干吗呢?”徐新回答:“为了进一步推动犹太文化的研究,为了让青年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研究环境。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为注重文化建设的民族,而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在世界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力支撑。文明的对话,文化的了解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巨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次的访问和联系,使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与若干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包括美国耶希瓦大学、希伯莱联合学院、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巴尔伊兰大学、英国伦敦犹太文化教育中心等。其中克利维兰犹太研究学院、希伯来联合学院等机构捐赠了5000册有关犹太方面的书给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目前,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图书馆已经成为中国拥有最多犹太研究书籍的图书馆,研究所还得到了斯格堡基金会、罗斯柴尔德基金会、布劳夫曼基金会、列陶基金会、犹太文化纪念基金会、卡明斯基金会等国际基金会的支持,到位金额在500万以上,为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1121日,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新址落成,这是国内第一所完全由捐款人捐款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犹太文化专题研究的科研教学机构。捐款人主要是生活在美国、英国、以色列的犹太人。新址为研究所提供更大的办公用房、超过7000册的图书馆及会议室等。

现在的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每年大约有300名本科生选修“犹太文化和世界文明”课程,每年有数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赴以色列相关大学从事犹太文化研究。为了使更多的学者能接触和了解犹太的历史文化,不断充实中国犹太文化研究的学术力量,徐新还先后举办了3期犹太历史文化暑期培训班,邀请美国和以色列的著名犹太学者前往南大授课,参加培训的国内有关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上百人,许多人成为国内犹太学研究的骨干。 

 

“理想”的捐赠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徐新就是在这种氛围中耳濡目染:徐新的母亲是离休干部,由于身体尚好,无需有人专门护理,国家发给她的护理费每年都被她拿出来捐赠给中国希望工程。她认为支持和培养下一代是最值得的事业。解放前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的岳父去世前也把自己的数万元积蓄捐给了苏州市下岗工人援助中心。在研究犹太文化的过程中,在跟犹太人接触的过程中,徐新发现,犹太人也把付出看作是人的一种义务,认为每个人都既有接受赠予的权利,也有付出的义务,即便是很穷的人,在他享受接受富人馈赠的权利的同时,也有要捐助比他更穷的人的义务。1993年,河南开封筹建犹太人博物馆时,徐新就慷慨捐赠出1万元钱,这在当时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

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更是徐新的情之所钟。为了确保研究所的长远发展,2002年,徐新萌发了自己拿钱作为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基金的启动经费的想法。

徐新是个十分朴素的人,在他家的客厅里,摆放的依旧是多年前购置的21英寸老彩电,上下班也是搭乘公交车。但徐新生活得十分坦然,他告诉笔者:20078月因突发脑动脉瘤破裂症住院后,躺在病床,很多想法都不可遏制地在脑海里回旋,更觉得设立犹太文化研究基金刻不容缓。所以一出院,就马上和南大发展委员会的老师联系,表达自己的捐赠意愿。

“南京大学徐新犹太文化研究基金”计划每年发放10余份奖学金和若干份研究基金,资助研究所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对犹太文化的研究。徐新希望自己的友人和已经毕业的学生为该基金捐款的同时,表示每年还要将自己所得稿费的一部分捐献出来,并动员国外友人慷慨向基金捐款,使基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10年的时间内使之成为南京大学一个拥有5001000万的大型惠泽教学的基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编辑:KYU
相关文章